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74份木瓜属种质资源果实的绿原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和总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木瓜中未检测到绿原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106~0.108 mg/g、0.694~0.840mg/g,总黄酮含量为16.135~28.182 mg/g;日本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117~1.694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441~0.911 mg/g、0.366~0.487 mg/g,总黄酮含量为16.424~19.804 mg/g;皱皮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096~2.746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60~1.836 mg/g、0.110~1.604 mg/g,总黄酮含量为6.661~40.839 mg/g;毛叶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297~4.017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11~1.520 mg/g、0.031~1.345 mg/g,总黄酮含量为8.428~39.517 mg/g。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4个不同种质皱皮木瓜为材料,测定其药用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明显,齐墩果酸差异最为显著,变异系数为44.30%,不同种质间药用成分的显著差异揭示了皱皮木瓜种质内选择的可行性;齐墩果酸与Fe元素,Ca元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Zn、Mn、Cu、Mg元素含量呈负相关。熊果酸的含量与Zn、Fe、Cu元素呈负相关,而其含量与Mn、Ca、Mg元素成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第2主成分和第3主成分主要是Fe元素、Ca元素和熊果酸因子。研究结果对于皱皮木瓜药用种质资源的评价及筛选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为显色剂,波长为546 nm,测定皱皮木瓜叶和果实中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皱皮木瓜叶中总皂苷含量4.52%,平均回收率为96.76%,RSD为2.89%;皱皮木瓜果实中总皂苷含量1.53%,平均回收率为96.63%,RSD为1.44%.说明皱皮木瓜叶中总皂苷含量约为果实中的3倍,皱皮木瓜叶具有潜在的开发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资丘木瓜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和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资丘木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复合肥处理木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平衡施肥处理;两者的总黄酮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说明施生物肥(含微生物)和平衡施肥可提高资丘木瓜品质。  相似文献   

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青钱柳叶片、愈伤组织及悬浮细胞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考察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不同色谱柱及流动相下的分离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Sym-mitry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7∶13,V/V),流速0.85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标品进样量在0.1~20μg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7%、96.91%,RSD为1.90%、2.08%,青钱柳叶片、愈伤组织、悬浮细胞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青钱柳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柿蒂中乌索酸与齐墩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智勇  郑丰  陈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40-9841
采用超声技术提取柿蒂中乌索酸与齐墩果酸,建立HPLC测定乌索酸与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柿蒂中乌索酸与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黔北产木瓜(FRUCTUS CHAENOMELIS)熊果酸的提取工艺,并测定熊果酸含量,为木瓜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木瓜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用HPLC法测定熊果酸含量。[结果]木瓜熊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0 min,无水乙醇用量为25.0 ml,乙醇浓度为100%,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熊果酸含量为0.324%。熊果酸在0.650~3.2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熊果酸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值为0.3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该研究为木瓜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积累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不同器官不同时期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夏枯草根、茎、叶和花中均有分布,但含量不同;总黄酮在叶中含量最高,齐墩果酸在根中含量最高;熊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花中含量最高。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同一器官不同生长时期含量不同。研究认为夏枯草根、茎、叶、花中都分布有药用成分,可全草入药,并且在终花期至果实成熟期各部位药用成分含量较高,可在此期间采收。  相似文献   

9.
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三氯化铝比色法检测皱皮木瓜皮渣齐墩果酸、熊果酸和总黄酮得率,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3种物质提取因素敏感区域确定,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3种物质连续提取工艺指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齐墩果酸、熊果酸:超声提取,乙醇体积分数95%,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0min,此时得率最高,为1.677%;2总黄酮:超声提取,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为1∶25(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70min,此时得率最高,为0.527%.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处理对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其施用方法,以完善活血丹规范化种植技术,保障药材品质。[方法]以野生活血丹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SA处理前后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变化,从而探讨SA处理与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变化是否具有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外源SA施用浓度(0、7、14、21和28 mg·L-1)、不同处理时间(4、7、10、13、16和19 d)及施用次数(0、1、2、3和4次)下,活血丹生长及其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变化。总黄酮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齐墩果酸与熊果酸采用超声法提取,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外源SA喷施处理后,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随SA质量浓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外源SA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三者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当外源SA浓度相同时,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均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增加,并多在处理13 d达峰值。相同浓度下喷施1~4次SA溶液,均可使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增加。[结论]外源水杨酸处理可显著提高活血丹中总黄酮、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最优的处理条件为:质量浓度为14 mg·L-1的水杨酸溶液每4 d喷施1次,共喷施4次,最后一次喷施在采收前12~14 d。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植物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分析方法,并讨论了植物种类、品种、部位、采收季节、产地等因素对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旨在为植物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产品特色 鲜橄榄含钙量最高,每100克达204毫克,为百果之首,维生素含量也很可观,尤其适于儿童及孕妇食用.木瓜别名皱皮木瓜、贴梗海棠.含有具广谱抗菌作用的齐墩果酸(鲜果中含量为0.108%)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及采收期广东紫珠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迪马Diamon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5:5),流速0.5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广东紫珠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受地理环境、不同采收部位和采收期影响较大,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和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存在差异,广东紫珠成熟果实和收割后幼苗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明显偏高.[结论]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广东紫珠种植时地理条件、采收部位和采收时间的选择,为广东紫珠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6种酸枣果肉为材料,采用滴定法测定总酸和Vc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不同种质酸枣果肉的几种有机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6种酸枣果肉中总酸、Vc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有显著差异,酸枣果肉的Vc、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很高,值得深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产地直接干燥方法和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合资丘木瓜的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与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的新鲜果实进行干燥加工,对加工后的药材进行折干率、水分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灰分、酸度、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2种加工方法的药材,在外观性状上无明显差异;其折干率、总灰分、酸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含水量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传统方法加工的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之和高于药典加工方法,但2种加工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能源消耗和干燥效果考虑,资丘木瓜药材产地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HPLC法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HPLC法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结果发现,齐墩果酸的进样量为0.17~3.50μg,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4%。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YWG-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20nm,测定不同产地的乌饭树叶及同属植物短尾越橘、米饭花叶中熊果酸及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显示短尾越橘叶中的熊果酸及齐墩果酸的含量明显高于米饭花及乌饭树,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邹盛勤  陈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88-5888,5959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千屈菜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Nucleosil C18柱(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V/V),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表明,熊果酸在0.146~2.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齐墩果酸在0.282~5.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9%。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千屈菜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且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9.
冬青科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不同种苦丁茶、不同产地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考察,以期为熊果酸产业化开发提供基础资料。[方法]HPLC法测定了6种冬青科苦丁茶功能叶和4种市售苦丁茶冬青嫩芽产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柱(5.0μm,4.6mm×150.0m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88∶12),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20μl。[结果]熊果酸的平均含量为枸骨(1.64%)〉霍山冬青(1.63%)〉大叶冬青(1.54%)〉五棱冬青(1.23%)〉苦丁茶冬青(0.96%)〉华中枸骨(0.69%)〉苦丁茶产品(〈0.28%);齐墩果酸的平均含量为大叶冬青(0.22%)〉霍山冬青(0.18%)〉枸骨(0.17%)〉五棱冬青(0.14%)〉苦丁茶冬青(〈0.12%)〉华中枸骨(0.10%)〉苦丁茶产品(0)。[结论]测定结果有助于指导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加工产业选择合适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木瓜芽孢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采用渗漉法对木瓜愈伤组织中的齐墩果酸进行了提取,然后用薄层层析法对齐墩果酸进行了分离,用比色法进行测定.筛选出最适合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基为,MS+2,4-D2.5 mg·L-1+6-BA 0.5 mg·L-1,木瓜愈伤组织中游离齐墩果酸的含量为0.078%.通过木瓜愈伤组织进行齐墩果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