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山东省东平湖区中林 46杨、中林 2 3杨淹水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 ,中林 46杨淹水 90d ,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减少 44 % ,2 7%和 41% ,淹水 180d减少 36 % ,15 %和 5 8% ;中林 2 3杨淹水 90d ,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减少 7% ,4%和 17% ,淹水 180d ,其减少 2 7% ,19%和 48%。  相似文献   

2.
在黑荆树引种造林中,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菜籽饼、复合肥、尿素)采用不完全随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基肥以施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长100%、46.7%;第1次追肥施用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长57.1%、55.2%;第2次追肥还是施用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胸径生长量地比对照分别增长180%、58.8%。主伐时施用了3种不同肥料的黑荆树单株材积比对照分别增长267.7%、145.2%、122.6%。  相似文献   

3.
广西马尾松人工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十年的定位试验研究,马尾松人工林合理施肥,能显著增加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施肥以磷肥为主,配以氮或钾,或氮磷钾配合施肥,效果最好,在18指数林地条件下,中龄林放肥效果优于幼林。施肥不但在生长量上有差异,施磷肥还能促进马尾松菌根菌硬皮马勃子实体的形成。中龄林施肥,优化施肥处理N100P120K130在施肥8年后,即林龄18年,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2%、11%  相似文献   

4.
通过5种不同底肥,并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对红千层幼树山地培育生长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得出: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生长量均以①处理(羊粪200g/株)为最好,其次是②处理(100g尿素+200g过磷酸钙+50g硫酸钾),表现最差的是F(对照)处理。①处理在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量上分别高出⑥(对照)处理的23.5%、35%和22.7%,②处理在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量上分别高出⑥(对照)处理的19.8%、25.5%和17.7%。①、②处理均可在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中龄林磷肥品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在广西宁明进行的马尾松磷肥品种对比试验及复合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有显著促进林木生长,最佳处理磷酸二铵较对照三年胸径、树高、蓄积定期生长量分别增加42%、21%和19%。  相似文献   

6.
对7年生鲁山杨中成林进行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1年后,施有机肥1 kg/株的处理胸径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和蓄积生长量均为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3%、31%和31%;施肥2年后,施有机肥2kg/株的处理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31%和44%,施1 kg/株的处理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最大,均比对照提高42%,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从成本效益方面看,施有机肥1 kg/株的处理投入最低,利润最高,投入-产出比最高。因此,从追肥后杨树生长量和成本效益综合考虑,杨树中成林施有机肥1 kg/株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香椿造林中通过实施不同基肥的处理,对其造林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基肥第3年地(胸)径、树高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0%~98%和42.8%~114.3%;第5年胸径、树高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2%~31%和48%~56%,施用有机质含量高、肥效长的油桐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新疆伊犁黑杨派30个品种引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伊犁引种的黑杨派30个品种、品系16a的生长量、形态特征、病虫害冻害分析,以健杨作为对照,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间树高和胸径的差异极显著(p<0.01),黑杨派各树种间树高和胸径以及冠幅直径和冠幅高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径和冠幅高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分析,适合伊犁的优势品种有中林23、中林28、中林、78-8、78-133。  相似文献   

9.
滩地杨树生长量与高程-淹水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同一滩地按高程差0.5 m设置固定样地,并根据样地高程求得12年轮伐期内各高程汛期年均淹水天数,逐年监测样地胸径、树高生长量。湖区滩地杨树各指标生长量均随滩地高程降低、淹水时间增加、地下水位升高而降低。在洞庭湖东南湖,高程在32.8 m以上、年均淹水34.8 d以下滩地可建杨树大径材工业用材林基地,31.8~31.3 m的滩地采取挖沟抬垄措施可用于杨树造林,30.8 m以下的滩地不宜用作杨树造林。  相似文献   

10.
以关山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对其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9 a后其胸径、树高和蓄积等3项生长指标的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长了23.1%~154.5%、20.9%~54.0%和24.6%~42.8%。2)胸径、树高和单位面积蓄积均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当间伐强度超过40.1%后,胸径、树高和单位面积蓄积平均生长率均下降;间伐强度超过40.1%时,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最大。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初次抚育间伐时,间伐强度以40.0%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杂交马褂木幼林为供试对象,进行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追肥1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以施洞氮复合肥0.25kg/株和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追肥3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以施尿素0.25kg/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为3.09em和1.85m,比对照分别提高72%和111%。综合成本效益考虑,适合推广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依次为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1ks/株、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和尿素0.25kg/株。  相似文献   

12.
云杉引种及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长达14~15a的云杉引种和红皮云杉种源试验研究表明:青海云杉从西北引入齐齐哈尔北部克拜地区造林是成功的,生长良好,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大4.1%、15.0%和19.8%;红皮云杉美溪种源在该地区生长量高,生长稳定,为最佳种源,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大5.0%、11.9%和27.1%;云杉早期选择是可行的,5~6a可作为早期选择的初选年龄。  相似文献   

13.
对雷州林业局1997年从广西东门林场引进的人工杂交桉DH系列5个无性系与该局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造林的刚果12号桉无性系W5和雷林、柳州尾叶桉(实生)进行对比试验,39个月生的调查结果表明:DH系列无性系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到28.30-32.84m^3/hm^2,比刚果12号桉无性系W5平均蓄积生长量大28.3%-48.9%,比柳州尾叶桉和雷林尾叶桉蓄积生长量分别大81.1%-110.1%和69.6%-96.8%。方差分析表明参试无性系和树种间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滩地8年生的Ⅰ-72、Ⅰ-69和中林46计3种杨树无性系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林46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明显小于Ⅰ-72杨和Ⅰ-69杨。8年生的中林46杨平均材积只有0.199m3/株,Ⅰ-72杨和Ⅰ-69杨的平均材积分别是0.499 m3/株和0.360 m3/株。Ⅰ-72杨的胸径明显大于Ⅰ-69杨,但树高差异很小。就以上3种杨树无性系而言,中林46杨不宜在长江滩地上进行造林;Ⅰ-72杨和Ⅰ-69杨较适宜,尤其是在大株行距造林中,采用Ⅰ-72杨则更容易培育大径材。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翻地深度和不同栽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河北省查字龙头山种苗场的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栽植5a后,调查结果表明:深翻15cm可促进华北落叶松树高与胸径生长,深翻15cm比深翻40cm和对照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5cm、16cm,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0.12cm、0.23cm;造林密度2.0m×2.0m的比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低4cm、胸径高0.07cm;华北落叶松在一年中的7、8月份生长量最大,深翻15cm和40cm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6.60%和43.71%、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52%和40.65%,造林密度2.0m×2.0m和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23%和40.43%、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4.93%和40.45%。因此,通过适宜深度翻耕与合理的栽植密度造林可提高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量。  相似文献   

16.
郁闭后杨树林下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郁闭后杨树林下间作麦冬、百合和生姜对林木生长、土壤肥力的影响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郁闭后杨树林下间作麦冬和百合对林木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间作麦冬、百合第1年,杨树胸径连年生长量均比对照提高15.8%,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1.6%和26.3%;间作麦冬第3年,杨树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3.3%、13.3%。间作麦冬0~40em土层土壤有机质及N、P、K主要养分含量均比间作前有所下降。研究出郁闭后的杨树林下最适宜间作麦冬,年均利润高达12776元/hm^2,并且一个轮伐期至少增加木材收益5800元/hm^2。  相似文献   

17.
NL——80106杨树早期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NL-80106杨树林中进行早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6种同价值不同种类的肥料和对照(不施肥)共7个处理,施肥2年后期胸径,树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施肥增产效果依次是: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大豆饼〉过磷酸钙〉硫酸钾,尤其是增施复合肥,尿素,磷酸二铵,大豆饼肥料,2年后林分蓄积生长量成倍增加,单纯施硫酸钾肥料对其胸径和树高生产比对照均无显著影响,施过磷酸钙肥料对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而对其树高生长无显著  相似文献   

18.
藏柏、墨西哥柏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 :藏柏和墨西哥柏 6年生时树高平均生长量达 0 .77~ 0 .8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达 0 .83~ 0 .95cm,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藏柏 6年生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比对照马尾松和柏木大 35%和 55% ,胸径大 35%和 56% ,墨西哥柏的树高则比对照大 2 9%和 4 8% ,胸径大 2 0 %和39%。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等5树种在太湖滩地造林耐淹水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太湖滩地用湿地松、美国白蜡、水杉、池杉和柳树(对照)进行了不同树种、不同区域、不同淹水期和不同淹水深度的耐水湿对比造林试验。在淹水深度20~60.5cm、连续淹水时间达40d时观察结果为:①湿地松和柳树(对照)的成活率分别为99.7%和99.5%;美国白蜡、水杉和池杉的成活率分别为19.5%,30.2%和31.1%。②在太湖滩地湿地松表现与柳树(对照)一样,生长势和生长量一切正常,湿地松为常绿树种,病虫害较少,从绿化、美化和景观考虑,建议湿地松作为太湖滩地造林树种之一,并建议作为我国太湖地区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的适生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本地区主栽品种中林46#杨进行了秋冬造林与春季造林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秋冬造林的杨树成活率高于春季造林,秋冬造林的杨树树高、胸径、冠幅、最长新技长度等生长量均优于春季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