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当中,后备公猪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后备公猪的利用率还是不理想,尤其是后备公猪的调教仍然是个难题。造成后备公猪的利用率下降,直接增加公猪的饲养成本,间接的降低养猪效益,这是让许多养猪老板都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很多养猪场已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社会化、服务性的技术,是为了提高猪品种质量、提高养猪效益、降低养猪成本的重要途径。1人工授精可以节省母猪配种费用1.1本交配种所需费用以100头成年母猪测算,需要成年公猪4头,后备公猪2头。成年公猪年耗料和饲料费:成年公猪每头年耗料1000千克,4头公猪年耗料4000千克,每千克饲料价格按1.40元计算,全年饲料费开支5600元。后备公猪年耗料和饲料费:后备公猪由原种场引进,如要保证有2头合格的后备公猪投入使用,每年至少要引进3头公猪,后备公猪在本场年耗…  相似文献   

3.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现代国内外养猪行业中一项很有价值的繁殖技术,它是科学养猪、提高养猪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提高优秀种公猪的利用效率、加速品种改良、降低公猪饲养成本、减少传染性疾病传播等众多优势而被越来越多的规模化猪场使用。目前,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成为集约化、规模化养猪采取的一种常规配种管理手段。本文围绕猪人工授精的新技术、新产品及其应用效果进行简单介绍,以期为提高母猪繁殖力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规模猪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中,营养水平偏低、饲喂量过多或过少、缺乏运动、配种过度等诸多问题在一些猪场不同程度存在,致使公猪性欲不高、精液品质较差,导致母猪情期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甚至不孕,给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带来了很大损失。为此,笔者结合规模化养猪的生产实际,谈谈提高种公猪利用率的技术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猪人工授技术推广的目的、意义 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良种利用率,加速遗传改良进程,能充分体现公猪的优质性状和种用价值,是现代养猪生产的重要繁殖技术。养猪先进国家均建有大型种公猪站,饲养优秀种公猪,  相似文献   

6.
引进种猪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猪场每年都要补充后备母猪及种公猪,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以保证猪群合理的胎次(年龄)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和猪群的性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良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首要因素,种猪的质量是养猪成败的关键。但是许多猪场在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往往容易引进疾病,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下面简单谈谈引进种猪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种猪淘汰与更替是按育种计划定期进行的工作,后备猪的数量和质量是关系到种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关键。一般是以三分之一的年更新率作为母猪群更新比例,公猪则更替更快,比例更高。因此,后备公猪的选育工作做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种公猪利用率,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猪的作用,提高商品猪整齐度,减少疫病传播,是促进养猪生产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实施人工授精的过程中,种公猪的管理和使用是基础环节。俗话说:"母猪好管一窝,公猪好管一坡。"充分说明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种公猪系统管理水平,使公猪发挥  相似文献   

10.
<正>直线育肥养猪法就是利用良舍、良料、良种、良法,发展规模化养猪的一种科学的饲养方式。良舍即水泥地、砖砌墙、夏天半敞棚、冬天扣塑料暖棚的猪舍。良料是指按照科学配方研制,适合育肥猪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良种即优良的杂交品种猪。如长白种公猪与本地  相似文献   

11.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养猪生产中简单、易学的繁育手段。在广大规模化养猪场中提高优良公猪的配种效能、猪场繁殖性能,发挥良种优势,减少疾病传播及劳动强度都与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掌握程度息息相关。对此,笔者在多年实践基础上进行深入调查,就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分析如下,供同行参考、探讨。  相似文献   

12.
暑期高温对养猪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种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高;空怀及后备母猪乏  相似文献   

13.
公猪在养猪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决定着养猪的成败,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不注重对后备种公猪的选育、管理、营养,造成一些后备公猪不能正常使用。本文就初配公猪的繁殖障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对养猪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人工授精技术在规模化猪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规模化养猪场不断涌现,生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此,养猪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生产中不仅要注重数量,还要注重质量和效益。所以,充分利用良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对养猪生产非常重要。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良种覆盖率的最有效途径,是规模化养猪场的最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和普及阶段。这一技术在国际上应用较普遍,如美国55%~60%母猪都使用了人工授精,并计划到2005年使母猪的人工授精覆盖率达到80%~85%,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人工授精技术能给规模化猪场带来其它方面的好处:如显著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和栏圈的占用;有效预防疾病的交叉感染。在此,本人对公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主要技术环节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猪业科学》2011,28(5):11-11
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实施人工授精的过程中,种公猪的管理和使用是基础环节。俗话说:“母猪好管一窝,公猪好管一坡。”充分说明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种公猪系统管理水平,使公猪发挥出其最优的生产能力,将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期让我们和专家一起走近种公猪的系统...  相似文献   

16.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具有如下优点:节省公猪,并减少公猪的使用次数;克服时间和区域差异,适时配种;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配种率;增加遗传性能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扩大良种覆盖率,有利于品种改良:利用显微镜、密度仪等仪器对精子质量进行监控,可及时淘汰精子质量较差的公猪。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养猪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种公猪的数量在猪场有上升的需求,如何保证种公猪的合理利用,确保种公猪的精液质量等问题,也成为种公猪饲养管理的关键环节,下面就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  相似文献   

18.
自繁自养模式下猪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广朋 《中国猪业》2009,4(5):26-27
1人工授精的优点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最简单、有效的配种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1.1能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采用本交配种,一般l头公猪只能负担20~25头母猪;而人工授精配种,1头公猪可负担300—500头,甚至上千头母猪。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实施人工授精的过程中,种公猪的管理和使用是基础环节。俗话说:"母猪好管一窝,公猪好管一坡。"充分说明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种公猪系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1种猪 种公猪。公猪生活环境要求能防寒、防热和防潮,猪舍坚圃,并有适当的活动场地。高温对受胎率影响最不利。每栏可养4~6头公猪,但要求从幼猪开始合群,每栏公猪群保持稳定,不要轻易调动。配种时应将所有的公猪安排配种,以防互相斗架或彼此爬跨。工厂化养猪多施行人工授精,要加强对后备公猪的采精训练。繁殖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