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麦秸秆焚烧,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能源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稻麦产量的不断增加,农村剩余稻麦秸秆越来越多。传统上,对剩余稻麦秸秆的处理方式多以焚烧为主,然而,稻麦秸秆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还会降低能见度,带来交通安全隐患。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农村剩余稻麦秸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主要研究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1当前秸秆还田、稻麦种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江苏省各地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秸秆禁烧相关要求和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9年6月1日通过的《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现象虽得到基本遏制,但在秸秆利用技术层面上还相当脆弱,当前秸秆还田和稻麦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秸秆还田装备的技术体系不完备、不成熟,秸秆还田效果差:1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量大,但常规旋耕机作业  相似文献   

4.
秸秆直接还田是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途径之一,在联合收割机上配套秸秆切碎抛撒装置对秸秆直接还田有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的一般结构,以及所配置的4DMQ-35A稻麦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纵轴流稻麦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的技术参数。上述两种秸秆切碎抛撒装置与目前国内生产的稻麦联合收割机主要机型相配套,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作物秸秆处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村的稻麦秸秆有效利用率急剧下降,约有70%的稻麦秸秆被焚烧。所以,每到稻麦收获季节,农田中"火海遍地,浓烟四起",数亿吨秸秆被付之一炬,从而造成了大量的秸秆资源浪费,烧焦了土地、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6.
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项目组人员研究、开发设计的1JHG-180型稻麦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是在SGTN-180D4V3型双轴灭茬旋耕起垄机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现有稻麦秸秆还田、旋耕技术和相关机型,结合我省稻麦种植特点,设计一种新型秸秆粉碎纹齿刀具,  相似文献   

7.
江苏秸秆还田及综合配套技术日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是农业大省,稻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麦秸秆占全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70%以上,约3000多万吨,位居全国第四位。如何搞好秸秆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一五"以来,农机部门牵头就秸秆肥料化利用组织开展了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试验研究,先后研制开发、示范推广了一批秸秆还田机具,试验研究了基于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机插秧及机播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明确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稻麦产区出现了联合收割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好形势,但由于目前稻麦产区现有联合收割机中绝大多数是全喂人卧式割台,割后留茬较高,残留的稻麦秸秆影响下熟播种栽插,若就地燃烧,不仅浪费秸秆资源,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土壤表层。稻麦秸秆还田已成为近几年来比较突出的疑难问题。农机与农艺杂志社农机化科技开发部最近开发成功的多功能灭茬旋耕机(已申请专利),是稻麦秸秆还田的理想机具,它具有灭茬、秸秆还田。埋青和旋耕、免耕五种功能,主要适用于在稻麦产区收割机割后留茬高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稻麦秸秆压块机的技术发展迅速,但目前大部分稻麦秸秆压块机都存在着生产效率低、成型率差、故障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稻麦秸秆压块的推广步伐,已成为该技术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徐州万国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了  相似文献   

10.
1概述水稻、小麦是江苏的主要粮食作物,江苏大部分地区为稻麦两熟地区,年种植面积约为373.33万hm2。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水稻、小麦机收水平达96%以上,但是水稻、小麦秸秆的有效利用率急剧下降,联合收割机抛撒的稻麦秸秆和高留茬遗留在田间,给下季作物的种植带来极大的困难,农民为了抢抓种植季节,多采取焚烧的方法,约有60%的水稻、小麦秸秆被废弃焚烧,造成了资源浪费,熟化了土地,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交通安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应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不断抓好技术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加快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常用的稻麦秸秆还田机具功能单一,作业质量不能满足农艺要求的现状,提出了一次作业完成稻麦秸秆(包括收获后撒布在田中的茎秆和收割后的根茬)粉碎、覆土还田和土壤旋耕的联合作业的设想,研究开发出了“1GJQN―165型秸秆粉碎—旋耕组合多用机”,并且对该机具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通过对该机具进行的稻麦秸秆、棉花秸秆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机具的作业质量完全满足农艺要求,粉碎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3.
稻麦秸秆是一种生物资源,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镁、蛋白质等矿质养分和有机质,将稻麦秸秆直接切碎还田,能够全面补充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地力水平和农作物产量,一般每年亩还田稻麦秸秆500kg,可提高地力一个等级,对下季作物平均亩增产幅度为10%~15%,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取得突出成效,一大批先行实践的农民成为秸秆还田的积极倡导者;但是仍有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对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存有疑虑,许多地区在推进秸秆禁烧时存在着重禁烧、轻还田的错误倾向。日前,该省相关农机技术专家就此专题为广大农民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扬旋耕机厂最新研制出稻麦秸秆还田水旱两用旋耕机。该机旱田作业能一次性将直立或铺放均匀的稻麦秸秆埋入土中,并充分拌合,省时省力节约能源;水田作业时,能将秸秆和杂草埋入3~6cm的泥浆下,使秸秆充分还田。  相似文献   

16.
沿江地区长期以来采取稻麦两熟为主体的耕作制度,也是传统的稻麦高产地区,稻麦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扬中市水稻生产基本以机插、抛秧、直播为主要形式的轻简稻作栽培方式。我市由于经济发展,作物秸秆不再需要作燃料、饲料,秸秆处理成为一个农业生产上急待解决的新课题。为了趋利避害,变废为宝,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浪费资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江苏常熟稻麦秸秆还田、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和国内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方式等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期秸秆全量还田的危害和秸秆回收的成本,指出要采取相应措施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稻麦产区由于田间割后留茬高、残留稻麦秸秆影响下熟播种栽插,农民通常在田间将其燃烧,不仅浪费秸秆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表层土壤,彻底解决秸秆田间燃烧问题迫在眉睫。各地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都在研究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就当前农业生产形式与现状来看,秸秆全量或半量还田才是解决秸秆燃烧的最基本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稻麦两作区传统夏季生产方式是小麦收获后秸秆焚烧、旋耕整地、放水泡田、趟田起浆、人工插秧。这种生产方式浪费秸秆资源、污染环境、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生产成本高。近几年,江苏、安徽和我省部分县市开展了稻麦两作区夏季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稻麦两作区夏季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要点就是实施秸秆粉碎还田、适时泡田、灭茬起浆、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2008年,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承担了省农机三项工程"大型双轴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机研制开发"项目。项目组人员在调研、了解国内外现有稻麦秸秆还田、旋耕技术和相关机型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稻麦种植特点、农村经济水平和配套动力保有量情况,引进了SGTN-180D4V3型双轴灭茬旋耕起垄机一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