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和瘦肉生长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NRC( 1998)生长猪营养需要模型 ,进而建立我国生长猪营养需要模型 ,本试验在较高营养水平下研究测定了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瘦肉生长指数。全期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营养水平和环境条件下 ,公、母猪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但公猪日增重有高于母猪日增重的趋势。胴体品质上 ,公、母猪热胴体重、瘦肉重、背脂、瘦肉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通过测定热胴体重、最后肋背脂得到瘦肉生长指数为 :去势公猪 2 78g/d ,母猪 2 82g/d ,公母平均 2 81g/d。通过测定热胴体重 ,第 10肋背脂、第 10肋眼肌面积得到的瘦肉生长指数为 :去势公猪 2 56g/d ;母猪 2 72g/d ;公母平均 2 64g/d。将瘦肉生长指数、温度、饲养密度等参数输入NRC( 1998)模型得到的营养需要量估测值有一定实际意义 ,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有待进一步评估验证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讨饲料酶解羽毛粉替代鱼粉后对中华鳖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200只中华鳖稚鳖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0(F0组)、2%(F2组)、4%(F4组)、6%(F6组)、8%(F8组)酶解羽毛粉替代鱼粉的5种饲料,养殖期为60 d。结果表明:各组中华鳖的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F8组摄食率显著高于F0组,F8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F0组,酶解羽毛粉显著提高了中华鳖的饲料系数(P<0.05);F8组中华鳖的腹部红度(a*)值显著低于F6组(P<0.05)。综合酶解羽毛粉对中华鳖生长、饲料利用及体色的影响,推荐其在中华鳖饲料中的添加量为6%。  相似文献   

3.
选用20kg左右的DLY生长猪6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2%、4%、6%水解羽毛粉(等蛋白替代豆粕)的日粮。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日粮中水解羽毛粉添加量的提高,试验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而料肉比上升,并且6%处理组差异达到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氮的表观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利用率随着水解羽毛粉添加量的提高明显降低,并且6%处理组的净蛋白利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2%处理组(P〈0.05);2%处理组的单位增重饲料成本较对照组降低0.20元/kg。  相似文献   

4.
水解胶原蛋白粉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 40头平均体重 42 75kg的长×荣杂交阉猪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水解胶原蛋白粉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日粮消化率及背膘厚度等的影响。试验共设 5个处理 ,在相同营养水平条件下用水解胶原蛋白粉替代鱼粉或豆粕 ,其用量分别为 0 % (1组 )、2 % (2组 )、4% (3组 )、6 % (4组 )及 8% (5组 ) ,每个处理 4个重复。结果表明 ,水解胶原蛋白粉可部分或全部替代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鱼粉或豆粕 ,但添加比例不能超过 6 % ,当含量达 8%时则降低生产性能 (P <0 0 5 ,P <0 0 1 )及日粮消化率 (P <0 0 5 ) ,增加饲养成本。 1、2、3、4组间前期、后期及全期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都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 5组 (P <0 0 5 ,P <0 0 1 ) ;1组日粮干物质及蛋白质的消化率高于 5组(P <0 0 5 )。水解胶原蛋白粉对猪的内脏器官及背膘厚度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相似文献   

5.
敖翔  周建川  张立泰  何健 《养猪》2019,(3):54-56
为研究大豆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有害气体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54.6±2.0)kg的20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5%大豆皮组饲喂在对照组饲粮中含有5%大豆皮的饲粮,10%大豆皮组饲喂在对照组饲粮中含有10%大豆皮的饲粮,15%大豆皮组饲喂在对照组饲粮中含有15%大豆皮的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间生长猪末重、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15%大豆皮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0.12(P<0.05);3)10%和15%大豆皮组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5%、10%和15%大豆皮组均显著降低了粪便中氨气排放(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生长猪饲粮中添加5%大豆皮在不影响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情况下,降低了粪便中氨气的排放,但添加15%大豆皮则会增加料重比,降低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因此,生长猪饲粮中大豆皮的适宜添加量为5%。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测定酶解羽毛粉的体外蛋白质消化率,同时研究酶解羽毛粉替代日粮中鱼粉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胃蛋白酶-胰酶水解法对水解羽毛粉和酶解羽毛粉进行消化测定其蛋白质消化率。饲养试验选用135头体重相近的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3%秘鲁鱼粉组),处理Ⅰ和Ⅱ(酶解羽毛粉50%和100%替代秘鲁鱼粉)。结果表明:酶解羽毛粉体外蛋白质消化率比水解羽毛粉提高了15.38%(P<0.05)。处理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增重比及蛋白质消化率也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生产性能试验与经济效益分析,酶解羽毛粉100%等蛋白替代秘鲁鱼粉组为最佳,在生产实践中具备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苜蓿草粉对杜洛克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会超  黄新  蒋永清 《饲料工业》2006,27(19):38-39
将48头体重相近的杜洛克生长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苜蓿草粉对杜洛克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和10%的替代率使得生长猪的日增重显著增加(分别为10.4%、6.28%);料肉比下降不显著(7.62%、9.97%);对猪日采食量的影响也不显著。饲喂苜蓿草粉后降低了养分的消化率,而5%、10%替代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0%替代组的生长性能显著下降(P<0.05),养分消化率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8.
高铜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激素水平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军牧 1号生长猪 6 0头 ,体重 (19.2 6± 1.2 0 ) kg,随机分成 6组 ,公母各半。使用硫酸铜作为铜源 ,试验各组日粮铜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 10 0、15 0、2 0 0、2 5 0、30 0 mg/kg,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 10 0 d。测定生长性能及有关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1)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 (≥ 15 0 mg/kg和≤ 30 0 m g/kg) ,可明显提高平均日增重 (ADG) ,降低料重比 (F/G) ,但增重效应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前期 (0~ 6 0 d)效果优于后期 (6 0~ 10 0 d)。在整个试验期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ADG平均提高 9.9% ,增幅在 5 %~ 14 % ,其中以添加 2 0 0、2 5 0 mg/kg组最佳 ,分别达 72 0 .7g/d(P<0 .0 1)和72 5 .8g/d(P<0 .0 1) ;试验组 F/G平均降低 5 .4 % ,降幅为 3%~ 8.1% ,其中以添加 2 0 0、2 5 0 mg/kg组最低 ,分别为3.0 8(P<0 .0 1)和 3.0 6 (P<0 .0 1)。 (2 )试验组血清铜蓝蛋白 (CP)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 Zn- SOD)活性均有明显的增加。 (3)试验组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甲状腺素水平均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 ,15 0~ 30 0 m g/kg铜添加量对 2 0~ 6 0 kg生长猪具有明显促生长作用 ,其中以 2 0 0、2 5 0 mg/kg铜添加量效果最佳 ;日粮铜水平对血清相关激素水平和酶活性的影响 ,随铜添加量的不同而呈现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铬和能量对生长猪潜在的互作效果开展 2个试验 ,试验 1选用 3 6头体重 2 5~ 65 kg的去势公猪单独圈养 ,采用 2× 3因子试验设计 ,Cr水平为 0或 2 0 0μg/kg,能量水平为代谢能需要的 70 %、80 %和 90 %。用玉米 -豆粕型基础日粮提供全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以及70 %的代谢能 ,此代谢能用自由采食量的 70 %来估计。用玉米淀粉和玉米油混合物将代谢能补充到需要量的 80 %或 90 %。在试验 2中 ,选 3 0头体重 2 3~ 68kg的去势公猪单独圈养 ,采用 2× 4因子设计 ,Cr为 1或 2 0 0 μg/kg,有 4种能量来源 (无 ,玉米淀粉 ,玉米油 ,白油 ) ,基础日粮与试验 1相同 ,添加不同能量饲料使代谢能达到其需要量的90 %。 2次试验均收集 5 0 d的生长数据 ,于 70 .1 kg时宰杀。试验 1中 ,随着能量水平上升 ,平均日增重、平均背膘厚、第 1 0肋背膘厚和冷藏减缩率上升 (P<0 .0 1 ) ,最长肌面积下降 (P<0 .0 1 ) ,胴体脂肪增加 (P<0 .0 1 ) ,蛋白质、水及蛋白质与脂肪比值下降。试验 2结果与试验 1相似 ,能量来源不影响试验结果。在试验 1中 ,饲喂前后 ,血中胰岛素浓度随能量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P<0 .0 5 )。在试验2中 ,基础日粮组饲喂前血中胰岛素水平较低 (P<0 .0 5 ) ,饲喂后玉米淀粉组胰岛素水平较高 (P<0 .0 1 )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 n-甲基 -d,L-天门冬氨酸 ( n-Methyl-d,L-Aspartate,NMA)对相关生长激素的反应及脂肪代谢变化的影响。将 48头生长育肥猪 (平均初始重 5 6± 0 .3 7kg)随机分到 6个圈里 ,每圈 1 4头 ( 7头阉割母猪 ,7头阉割公猪 ) ,3个圈饲喂对照组日粮(谷物 -豆粕型日粮 ) ,其它 3个圈饲喂对照组日粮加5 0 mg/ kg的 NMA。在试验期内所有的猪都自由采食和饮水 ,试验 44d后 ,从每个处理各取出体重相似的 4头阉割母猪 ,4头阉割公猪 (对照组平均体重为 86.94± 0 .71kg,,添加 NMA试验处理组平均体重 90 .5 5± 1 .5 1 kg)屠宰 ,取肝脏 ,背最长肌 ,皮下脂肪 (第 1 0根肋骨处 ) ,结果表明 ,添加 NMA可以使盲肠中 IGF-I,胰岛素 ,T3 ,T4的水平分别增加 5 0 .68% ( P<0 .0 5 ) ,3 8.3 6% ( P<0 .0 5 ) ,1 2 3 .3 3 % ( P<0 .0 1 ) ,60 .5 8% ( P<0 .0 3 ) ,肝脏和肌肉中IGF-I的水平分别增加 1 7.83 % ( P<0 .0 3 )和 2 6.0 0 % ( P<0 .0 3 ) ,皮下脂肪分析表明 ,补充 5 0 mg/ kg的 NMA可以使苹果酸脱氢酶 ( MDH)的总活性降低 2 0 .5 4% ( P<0 .0 5 )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 G-6-DPH)的总活性降低1 6.97% ( P<0 .0 5 ) ,使 MDH,G-6-DPH各自活性降低3 7.46% ( P<0 .0 1 ) ,3 5 .0 6% ( P<0 .0 1 )  相似文献   

11.
选取28日龄断奶的三元杂种仔猪108头,按窝、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5%酶解羽毛粉组、5%酶解羽毛粉组分别用2.5%和5%的酶解羽毛粉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鱼粉。饲养试验表明,试验各处理组间日增重、28~35日龄期间的腹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酶解羽毛粉有降低料重比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酶解羽毛粉替代鱼粉能提高饲粮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2.5%酶解羽毛粉组和5%酶解羽毛粉组饲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3%(P<0.05)和1.6%(P>0.05)。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种不同含量的螺旋藻(0%、4%、8%、12%、16%)饲养锦鲤60 d,研究其对锦鲤生长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螺旋藻添加量的不断增加,实验组锦鲤的增重率、肝体比指数有显著增加(P<0.05),但对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内脏比等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螺旋藻添加含量的增加,实验组的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也逐渐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鸭油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脂肪酸沉积的影响。选用初始平均体重为(31.62±2.31)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72头,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2组饲粮均为玉米-豆粕型,在生长期饲粮中分别添加2%的豆油和鸭油,而在肥育期饲粮中分别添加1%的豆油和鸭油。试验期为82 d。结果表明:与豆油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鸭油显著提高了肥育期总能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2)饲粮中添加鸭油显著提高了背最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P<0.05),显著降低剪切力(P<0.05),并显著降低了肥育期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P<0.05)。3)对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分析发现,饲粮中添加鸭油显著增加了C18∶0含量(P<0.05),但同时显著降低了C18∶2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使背最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中鸭油添加量不会对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且可改善瘦肉型猪的IMF含量及嫩度,对提升肉品风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选择体重(35.92±4.84)kg的长白X大约克二元杂种阉公猪5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常磷不加植酸酶饲粮、低磷不加植酸酶饲粮、常磷加植酸酶饲粮和低磷加植酸酶饲粮,每个处理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研究饲粮添加植酸酶(750 IU/kg饲料)和不添加磷酸氢钙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不加植酸酶组与常磷不加植酸酶组相比,采食量降低1.23%(P>0.05),料重比增加13.82%(P<0.01),日增重降低18.52%(P<0.01),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增加13.50%(P<0.01),磷表观消化率降低13.83%(P<0.01),钙表观消化率降低4.21%(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降低2.55%(P>0.05);常磷加植酸酶组与常磷不加植酸酶组相比,采食量增加2.06%(P>0.05),料重比降低4.73%(P<0.01),日增重增加7.33%(P<0.01),单位增重饲料成本降低4.70%(P<0.01),磷表观消化率提高12.45%(P<0.05),钙表观消化率提高5.63%(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提高4.00%(P>0.05);低磷加植酸酶组与低磷不加植酸酶组相比,采食量增加5.00%(P>0.05),料重比降低12.14%(P<0.01),日增重增加27.67%(P<0.01),单位增重饲料成本降低12.07%(P<0.01),磷表观消化率提高39.59%(P<0.01),钙表观消化率提高7.94%(P<0.01),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低磷加植酸酶组与常磷不加植酸酶组相比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均差异不显著,磷表观消化率提高20.28%(P<0.01),钙表观消化率提高3.39%(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1)添加植酸酶(常磷加植酸酶组与常磷不加植酸酶组比,低磷加植酸酶组与低磷不加植酸酶组比)能够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和钙、磷的表观消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对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2)不添加磷酸氢钙(低磷加植酸酶组与常磷加植酸酶组比,低磷不加植酸酶组与常磷不加植酸酶组比)会降低生长猪生长性能,但对钙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3)低磷加植酸酶组与常磷加植酸酶组相比,猪的生长性能和钙、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但磷的消化率大大提高了,有利于环境保护;4)低磷加植酸酶饲粮有利于猪的生长、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为最佳饲粮.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 ,体重 2 0千克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 ,按体重、性别一致分成 2组 ,每组设 4个重复 ,共 16 8头。试验组应用干湿饲喂器 ,对照组应用水泥料槽。为期 92天的饲养试验表明 ,应用干湿饲喂器能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的日采食量 4 .6 % (P <0 .0 5 )、日增重 9.7% (P <0 .0 1)和饲料转化率 8.4 % (P <0 .0 1)。应用干湿饲喂器能明显提高仔猪饲料的总能表观消化率 3.9% (P <0 .0 5 )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 6 .1% (P <0 .0 5 ) ;大猪日粮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提高 3.7% (P <0 .0 5 ) ,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提高 4 .1% (P <0 .0 5 )。对血清指标测试表明 ,应用干湿饲喂器仔猪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和胃泌素分别提高 2 5 .9% (P <0 .0 5 )和 6 5 .8% (P <0 .0 5 ) ,皮质醇降低 4 0 .8% (P <0 .0 5 ) ;大猪血清中胃泌素提高 2 0 .4 6 % (P >0 .0 5 ) ,碱性磷酸酶和皮质醇分别降低 17.5 % (P >0 .0 5 )和 4 5 .3% (P >0 .0 5 )。  相似文献   

16.
《饲料与畜牧》2009,(4):60-61
水解羽毛粉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对育肥猪的效果 本研究探讨了在育肥猪日粮中完全用水解羽毛粉代替豆粕的可行性。45头小母猪和45头去势公猪(每栏3头小母猪或3头去势公猪,每栏平均体重57.8±0.8kg)随机分5组,每组6个重复,饲喂1号育肥猪日粮。每栏试验猪平均体重达到81.0±1.4kg时,饲喂2号育肥猪日粮。玉米一豆粕日粮、1号育肥猪日粮和2号育肥猪日粮作为正对照日粮(PC),每kg日粮配方中分别含有6.1g和4.7g表观回肠可消化赖氨酸(AID)。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早籼稻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 ( NSP)酶对生长猪生长与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在早籼稻饲粮中添加 NSP酶可使生长猪的日增重提高 8.78%( P<0 .0 5 ) ,料重比降低 9.4 2 %( P<0 .0 5 )。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8.76%( P<0 .0 1)、16.0 4 %( P<0 .0 5 )和 10 8.5 7%( P<0 .0 5 )。腹泻率、粪便大肠杆菌数分别下降37.0 0 %( P<0 .0 5 )、81.2 9%( P<0 .0 5 )。  相似文献   

18.
寡果糖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饲粮中添加 0 .2 5 %、0 .5 %和 0 .75 %寡果糖 ,观察了其对杜长加肥育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 ,肥育猪日粮中添加 0 .2 5 %、0 .5 %和 0 .75 %寡果糖 ,使日增重分别提高 4.0 0 %(P<0 .0 5 )、9.6 7%(P<0 .0 1)和 10 .6 7%(P<0 .0 1) ,添加 0 .5 %和 0 .75 %寡果糖 ,使料重比分别降低 8.19%(P<0 .0 1)和 7.6 0 %(P<0 .0 5 ) ;添加 0 .5 %和 0 .75 %寡果糖 ,使结肠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分别增加 2 99.49%(P<0 .0 1)和 314.81%(P<0 .0 1) ,97.40 %(P<0 .0 5 )和 141.6 7%(P<0 .0 5 ) ,并使结肠内容物 p H值分别降低 0 .5 0 (P<0 .0 5 )和 0 .90 (P<0 .0 1) ;添加0 .2 5 %、 0 .5 %和 0 .75 %寡果糖 ,使结肠中大肠杆菌以及梭菌数分别下降 35 .6 5 %(P<0 .0 1)、86 %(P <0 .0 1)和82 .47%(P<0 .0 1)以及 37.91%(P<0 .0 5 )、98.5 3(P<0 .0 1)和 94.6 6 %(P<0 .0 1) ;添加 0 .2 5 %、0 .5 %和 0 .75 %寡果糖 ,使血清中 Ig A分别提高 11.74%(P<0 .0 5 )、2 4.88%(P<0 .0 1)和 30 .5 2 %(P<0 .0 1) ,添加 0 .5 %和 0 .75 %寡果糖 ,使血清 Ig G分别提高 13.0 5 %(P<0 .0 5 )和 11.42 %(P<0 .0 5 ) ,并使血液中 SOD活性分别提高 2 0 .10 %(P<0 .0 1)和 16 .36 %(P<0 .0 5 ) ,添加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 12 .9kg± 2 .6kg杜×长仔猪 72头 ,随机分配到 18个圈栏 ,每栏 2头母猪和 2头去势公猪。试验饲粮针对不同蛋白饲料原料设计为 3个处理 ,每个处理设 6个重复。 3个处理饲粮的蛋白饲料类型分别为 10 0 %豆粕、2 5 %豌豆和 75 %豆粕、5 0 %豌豆和 5 0 %豆粕。试验依猪体重分 2 0~ 35kg、35~ 6 0kg和 6 0~ 90kg 3个饲养阶段 ,分别检测试验猪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 (ADG)、平均日采食量 (ADFI)和饲料转化率。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猪在体重 2 0~ 90kg的全程生长肥育期 ,饲料转化率 (P >0 .0 5 )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但ADG (P <0 .0 5 )和ADFI (P <0 .0 5 )差异显著。 10 0 %豆粕、2 5 %豌豆和 5 0 %豌豆等各处理的ADG和ADFI分别为 90 7g和 2 .6 5kg、85 8g和 2 .4 5kg ,以及 84 9g和 2 .4 5kg。  相似文献   

20.
在含粗小麦粉的生长育成期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采用 5 4头杂交猪 (初始体重为 2 8.4± 0 .98kg)来评估在含粗小麦粉的生长育成日粮中添加植酸酶的效果。试验猪被随机分成 2组 :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日粮除了以每千克 5 0 0单位的植酸酶取代相应的无机磷以外 ,其它成分与对照组日粮相同。试验期分 3个日粮阶段 ,采用 Cr2 O3 为外源指示剂来测定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每 2周测定 1次猪的体重和采食量并计算饲料效率。在第 2和第 3个日粮阶段分别为 7d的 2个采样期中 ,每天随机采取猪的粪样并按栏混合 ,然后对粪样的干重以及 Ca、P、Cu、Zn的含量分别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论是平均日增重还是平均日采食量均没有显著差异。 5~ 8周间对照组的料肉比高于试验组 ( P<0 .0 5 ) ,但在其它各阶段均无显著差异。干物质消化率在第 2日粮阶段中无显著差别 ,但在第 3阶段中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Ca的消化率也同样是在第 2阶段中 2组相似 ,但在第 3阶段中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 P<0 .0 1 )。磷 ( P)的消化率则无论在第 2阶段 ( P<0 .0 5 )还是第 3阶段 ( P<0 .0 1 ) ,均是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 ,在含粗小麦粉的生长育成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达到同直接添加无机磷一样的效果。添加植酸酶可以促进含粗小麦粉日粮中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