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和抗氧化剂,但其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降解。以桑椹冻干粉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的方法,以花青素得率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试验方法优化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影响桑椹花青素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料液质量浓度为0.073 g/m L、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液p H 1、提取温度78.02℃、提取时间1.5 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用桑椹冻干粉提取花青素的得率达到6.93%。采用上述优化工艺提取桑椹花青素在保证提取得率的前提下,更加经济有效。提取的桑椹花青素在p H值为1时稳定性最好,H_2O_2对桑椹花青素有强烈的破坏作用,高浓度的Na_2S_2O_3也会使其发生降解;紫外光、室外自然光、室内散射光对桑椹花青素的稳定性均有影响;Na~+、Mg~(2+)、Ca~(2+)、Zn~(2+)、Fe~(2+)、Fe~(3+)等以及柠檬酸都对桑椹花青素有增色作用;高温(50~80℃)和蔗糖对桑椹花青素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由于桑椹花青素的不稳定性,在其产品加工及应用中需选择或设置适合的条件提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金属离子对饲料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及木聚糖酶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Na 、K 、Mg2 、Mn2 、Fe3 、Ca2 对纤维素酶具有激活作用 ,而Cu2 对其起抑制作用。Na 、K 、Ca2 对木聚糖酶具有激活作用 ,Mg2 、Mn2 、Fe3 、Ca2 则对其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黑白花奶牛的新鲜奶为原料,研究了微生物酶和小牛皱胃酶的最适作用温度、热稳定性、酸度影响、pH稳定性、金属离子及有机溶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酶和小牛皱胃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分别为65℃和60℃;两种酶在温度分别低于50℃和45℃时,热稳定性较好;二者的活力随酸度增加而上升,并且在pH值为4时其稳定性最好;Ca2+、Fe2+是两种酶的激活剂,Cu2+是二者的抑制剂,Na+、Mg2+对二者无显著影响;丙酮有一定的促凝乳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K+、Mg2+、Ni2+、Zn2+、Mn2+、Fe2+、Cd2+、Ca2+、Cu2+9种金属离子及EDTA对瘦肉型猪(PIC344)精液酸性磷酸酶(ACPase)活力的影响,发现K+、Mg2+、Ca2+、Ni2+、Mn2+对ACPase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Cu2+、Cd2+、Fe2+、Zn2+对ACPase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一浓度范围内的金属离子对ACPase的激活作用强弱依次为Mg2+>Ni2+>Mn2+>K+>Ca2+,对ACPase的抑制作用强弱依次为Cu2+>Cd2+>Fe2+>Zn2+。利用双倒数作图法研究了Cu2+、Cd2+对酶的作用,结果表明这2种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性抑制,用Dixon作图法求得其抑制常数Ki值分别为0.58×103mol/L、9.44×103mol/L。研究了Mg2+、Ca2+、Cd2+、Cu2+对酶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Mg2+、Ca2+、Cd2+、Cu2+引起酶荧光发射光谱强度降低,最大发射波长不变,说明这些金属离子对酶的构象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哺乳动物胚胎的室温保存液 ,在室温 ( 2 0℃ )条件下 ,用磷酸缓冲型 PB1、HEPES缓冲型 M2及重碳酸缓冲型 m KRB等 3种溶液及其修正液 ,保存小鼠桑椹胚 4 8h或 72 h,然后经体外培养 ,观察其发育至扩大囊胚的能力。结果 ,用 M2液保存的小鼠桑椹胚获得比较高的囊胚率 ;从 M2液中除去 Na H2 PO4、Na HCO3及葡萄糖 3种成分保存的小鼠桑椹胚 ,发育至扩大囊胚的能力显著提高 ;从溶液中除去丙酮酸钠和乳酸钠 ,或者添加 EDTA和谷氨酰胺 ,对保存后的桑椹胚发育至扩大囊胚能力无显著影响 ;而在保存液中添加犊牛血清后 ,小鼠胚胎的发育能力反而下降。结果表明 ,在室温条件下 ,不含 Na H2 PO4、Na HCO3及葡萄糖 3种成分的 M2液 ,对保存小鼠桑椹胚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四株德氏乳杆茵乳酸亚种H+-ATPase的活性,确定反应温度、pH值、底物添加量、培养时间以及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H+-ATPase的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42℃;pH 7.5;ATP添加量为3 mmol/L;茵株最适培养时间为8 h和24 h.Mg2+、Na+、K+对四株茵的H+-ATPase活性均有促进作用,Mn2+、Ba2+、Al3+、Li+对这4株茵的H+-ATPase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Mg2+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Al3+的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天然染料改善真丝性能有利于环保和人体健康。研究了以天然薯莨提取液为染料,应用汽蒸染色方法对真丝织物进行染色增重的最佳工艺,比较了分别用Fe3+、Cu2+、Cr6+3种金属离子进行后处理的改性效果。薯莨提取液对真丝增重的最佳工艺是:汽蒸温度110℃、湿度85%,汽蒸8次,汽蒸时间4 min,带液率180%、含固量6.28%。用Fe3+、Cu2+、Cr6+金属离子后处理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2、10、10 g/L。Fe3+、Cr6+后处理的真丝织物其增重率随离子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而Cu2+后处理的真丝织物增重率在离子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有所降低。用Fe3+后处理的真丝织物颜色最深,呈红黑色;用Cu2+后处理的真丝织物颜色偏深,色相在红黄之间;用Cr6+后处理的真丝织物偏暗黄色。3种金属离子用于染色真丝织物的后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薯莨提取液染色增重真丝的色牢度和拒水性能,能明显提高真丝织物的紫外屏蔽性能,其中经Cr6+后处理的真丝织物拒水性能和紫外屏蔽性能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桑椹色素提取方法及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中的色素是一类天然的且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着色素。研究了桑椹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对光照、温度、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的稳定性。桑椹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95%乙醇与0.1%HCl的体积比为1∶1;温度70℃;提取时间2h。桑椹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6nm,对光照、氧化剂、还原剂不稳定,3周光照处理后,色素损失率达19.55%;80℃下保存3h,色素损失率达20.9%,但在低温下相对稳定;吸收值随着过氧化氢或亚硫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色素的损失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收值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白腐真菌中能产生较高锰过氧化物酶的菌株——木质层孔菌,采用单因子试验分析了木质层孔菌产锰过氧化物酶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其部分酶学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木质层孔菌产锰过氧化物酶的最佳培养条件是:最佳培养温度为35℃;最佳碳源是小麦秸粉,最佳氮源是胰蛋白胨;最佳培养时间是192 h。锰过氧化物酶作用的最适反应温度是52℃;最适pH值是4.5;金属离子Zn2+和Ca2+对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Mg2+对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影响不是很大;Cu2+、Fe2+和Ag+对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其中Fe2+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针对饲料中大量添加无机微量元素造成黄曲霉毒素B1检测结果假阳性的问题,在样品提取液中添加一定量的3种金属离子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Ⅰ)、柠檬酸铵(Ⅱ)和二异丁基二硫代磷酸钾(Ⅲ)],分别讨论其对4种金属离子(Cu2+、Fe2+、Mn2+和Zn2+)的消除能力及处理后对EusA检测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螯合剂的作用离子效果依次为IⅡ>I>Ⅱ,并且3种螯合剂对ELISA测定的影响小,在(2~8)×103 mg/kg浓度下,无显著差异;3种螯合剂混合进行样品提取时,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7.8%;使用该方法测定30份不同饲料样品,阳性率仅为6.67%.  相似文献   

11.
以大花飞燕草为原料提取色素,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大花飞燕草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9.5min,提取温度48℃,料液比1:49g/mL,乙醇浓度为95%,稳定性试验表明,大花飞燕草色素在pH值为3-6的范围内较为稳定,温度超过70℃稳定性较差,光照会使色素稳定性明显下降。Fe^3+使色素稳定性明显下降,K^+、Na^+、Mg^2+、Zn^2+对其基本无影响,NaCl、蔗糖、山梨酸钾、苯甲酸、柠檬酸、VC、Cu^2+和Al^3+对其具有护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瘤胃厌氧真菌木聚糖酶基因的表达与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表达来源于瘤胃厌氧真菌基因组的4个木聚糖酶基因A、C、D和F,并比较分析其酶学特性。首先根据大肠杆菌基因编码偏好,合成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木聚糖酶基因序列,然后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各序列分别插入载体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中异源表达,并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成功表达出来源于厌氧真菌的4个木聚糖酶基因。测定其酶学性质发现,4种木聚糖酶的反应最适pH值均为8.0;木聚糖酶D的反应最适温度为37℃,其余3种木聚糖酶的反应最适温度均为45℃;4种木聚糖酶具有广泛的温度稳定性和pH稳定性;金属离子Ca2+、Mg2+、Mn2+显著促进木聚糖酶活性(P<0.05),而Zn2+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4种木聚糖酶降解山毛榉木聚糖的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底物(P<0.05)。本研究成功表达了4种来源于厌氧真菌的木聚糖酶,其良好的温度和pH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添加剂对沙打旺青贮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添加蔗糖(2.0%)和甲酸(0.4%),调制沙打旺青贮饲料,研究了添加剂对沙打旺青贮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打旺直接青贮品质差;2.0%蔗糖处理能有效促进乳酸菌发酵,显著增加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快速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较好地抑制了不良微生物的活动,使沙打旺保持良好的青贮发酵品质。0.4%甲酸处理对沙打旺青贮饲料的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显著提高了沙打旺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沙打旺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较好,添加蔗糖和甲酸后可抑制二次发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热带豆科牧草,本研究分析了其营养成分和乳酸菌、葡萄糖添加对其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青贮试验设有6个处理,即对照(无添加),添加乳酸菌(LAB)、1%葡萄糖(1%G)、2%葡萄糖(2%G)、乳酸菌+1%葡萄糖(LAB+1%G)和乳酸菌+2%葡萄糖(LAB+2%G)。结果显示:旋扭山绿豆的粗蛋白含量(20.75%)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7.19%)较高;青贮60 d后,对照处理发酵品质较差,pH在4.7以上;单独添加乳酸菌显著降低了pH和氨态氮含量,增加了乳酸含量(P<0.05);而单独添加葡萄糖的两个处理pH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降低了氨态氮含量(P<0.05);乳酸菌和葡萄糖混合添加处理均使pH降至4.1以下,乳酸含量超过6%,显著优于其他处理(P<0.05),但两混合添加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添加乳酸菌和1%葡萄糖是改善旋扭山绿豆青贮发酵品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青贮的影响,以开花期柠条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蔗糖和甲酸能改善柠条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蔗糖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P<0.05),极显著增加乳酸含量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添加剂对青贮苜蓿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添加乳酸菌制剂(FS)、绿汁发酵液(PFJ)、蔗糖(S)和乳酸菌制剂+蔗糖(FS+S)对青贮苜蓿发酵品质及其发酵动态的影响.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FS(0.000 5%)、PFJ(0.2%)、S(1%)、FS+S(0.000 5%+1%)5个组,分别在贮藏后的第2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30天和第45天开封,分析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剂对青贮苜蓿发酵品质有改善作用,改善效果的顺序为:FS+S>S>PFJ>FS;添加乳酸菌组青贮初期乳酸菌数目多,青贮45 d后所有添加剂组的乳酸菌数目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pH仅在青贮前5 d短暂降低,此后不断上升,各添加剂组青贮初期pH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并稳定保持了低pH趋势;有机酸含量及组成的变化良好的契合了pH动态;所有组的氨态氮在青贮过程中均逐渐卜升,对照组尤为明显,所有添加剂组第10天后增加极其缓慢.由此可见,添加剂有助于提高青贮品质,且同时添加乳酸菌和蔗糖的效果最好.[动物营养学报,2009,21(5):755-762][中文全文见<动物营养学报>网站(www.ChinaJAN.com)中文版2009年21卷5期] 后所有添加剂组的乳酸菌 目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pH仅在青贮前5 d短暂降低,此后不断上升,各添加剂组青贮初期pH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并稳定保持了低pH趋势;有机酸含量及组成的变化良好的契合了pH动态;所有组的氨态氮在青贮过程中均逐渐卜升,对照组尤为明显,所有添加剂组第10天后增加极其缓慢.由此可见,添加剂有助于提高青贮品质,且同时添加乳酸菌和蔗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第二茬初花期刈割的紫花苜蓿为原料,晾晒至干物质含量在60%左右,针对影响苜蓿青贮品质的添加剂和青贮密度两个因素,设计两因素试验,分别在600和650 kg·m-3青贮密度条件下添加植物乳杆菌(LP, Lactobacillus. plantarum)、乳酪乳杆菌(LC, Lactobacillus. casei)、蔗糖(S, sucrose)、纤维素酶(CE, acremonium cellulose)、LP+S、LC+S、LP+CE和LC+CE,以不添加作为对照。发酵45 d后进行开罐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S、S+LP和S+LC对于苜蓿青贮品质有一定的改善,这3个处理组的pH值、丁酸含量、NDF含量和AD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添加CE、LP+CE和LC+CE对苜蓿青贮品质没有明显的改善;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密度对苜蓿青贮品质没有明显改善,但对干物质含量和氨态氮占总氮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两因素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探讨添加剂和水分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的影响,苜蓿经晾晒其原料含水量分别达到51.29%,58.9%和70%后,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蔗糖、纤维素酶、绍曼乳酸菌、亚芯乳酸菌及复合添加剂并制作青贮饲料,在室温条件下袋贮30天后开启,分析其青贮品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和晾晒处理均可以有效提高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P0.05)。当青贮原料含水量为51.29%时,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混合处理的改善效果最好;当青贮原料含水量为58.9%时,纤维素酶处理组和植物乳杆菌+蔗糖混合处理组效果最好;当青贮样品含水量在70%时,蔗糖处理组和植物乳杆菌+蔗糖处理组效果最佳。原料含水量越低,其青贮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受人类不合理利用和气候影响的综合作用,松嫩草地退化程度逐渐加剧。本研究选取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群落、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群落和碱蓬(Suaeda glauca)群落作为4个草地退化阶段,通过调查植被群落特征、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揭示草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化演替的进行,植被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和总盖度总体上均呈现为降低的趋势;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均降低,而pH和容重均增加,且4种退化演替阶段的土壤pH均高于8.0;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粒径分布中微团聚体(0.25mm)所占比例增加,大团聚体(0.25mm)所占比例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递减,且在同一退化阶段的0-30cm各土层呈现出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稳定性递减的趋势。研究结果对揭示松嫩草地不同退化阶段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以及退化草地恢复重建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水稻(Oryza sativa)青贮发酵品质与有氧稳定性,本试验对培杂泰丰添加乳酸菌(青贮宝和LD8)和富糖物质(蔗糖和菠萝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添加物处理的pH值都较低,除蔗糖外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添加菠萝皮、青贮宝和LD8的青贮料之间pH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所有添加物处理的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特别是菠萝皮、青贮宝和LD8改善水稻的发酵品质效果显著。青贮开封后,添加菠萝皮和LD8的青贮料有氧稳定性较好。综合考虑, LD8和菠萝皮改善水稻青贮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