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芦荟苹果酒酿造工艺和澄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和芦荟为主要原料,以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为菌种,进行酒精发酵生产果酒,对发酵工艺参数和澄清工艺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发酵工艺配方为:糖度16°Brix,酵母接种量0.4%,芦荟汁添加量13%,初始pH值3.5,所得原酒的感官质量达83.5分,发酵周期为6.5~7 d,酒度为7%~8%;明胶处理+冷处理、明胶处理+超滤、冷处理+超滤等方法对果酒都有较好的澄清效果,使其透光率达85%~90%,且对果酒感官品质无负面影响(其中明胶用量为100 mL原酒中加10%明胶溶液0.5 mL);原酒经澄清处理和酒度调试,所得成品酒的酒度(V/V,25 ℃)为16%,感官质量评分在90分以上,酒体澄清透明,色泽淡黄,具有苹果和芦荟特有的香气,发酵酒香持久而协调,风味独特,典型性突出;原酒理化指标和细菌指标均符合GB 2758-2005<发酵酒卫生标准>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菠萝汁为原料进行菠萝果酒的酿造,研究了发酵初始糖度、pH、接种量、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萝果酒的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主发酵初始糖度18°Bx,pH 4.0,酵母菌悬液(106个/mL)接种量8%(v/v),发酵温度24 ℃,主发酵时间4~5 d;后发酵、贮藏温度14 ℃,时间60 d.在此条件下酿造的菠萝果酒酒度8.5°,金黄色、澄清透亮、口感细腻,具有典型的果酒香味和风格.  相似文献   

3.
以荔枝酒为原料,研究初始酒度、接种量、温度、装液量对摇瓶发酵(Liquid Flask fermentation,Lfl)和静止发酵(Liquid Static fermentation,Lst)2种液态醋酸发酵方式的影响。以总酸产量为优化指标,首先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总酸产量的因素和水平,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分别获得了摇瓶和静止发酵生产荔枝果醋的较优工艺条件。荔枝果醋摇瓶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酒度7%(v/v)、接种量5%、温度27℃、装液量100 mL/500 mL,在此条件下,荔枝果醋总酸含量为69.72 g/L,酒精转酸率为95.48%。静止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酒度9%(v/v)、接种量5%、温度27℃、装液量100 mL,在此条件下,荔枝果醋总酸含量为73.66 g/L,酒精转酸率为78.46%。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发桂圆核果酒,优化其制作工艺。【方法】以桂圆核为原料,以蜂蜜为碳源,接种酵母进行发酵制备果酒,对发酵工艺和勾兑工艺中各项参数进行了筛选优化。【结果】在发酵液初始糖度22%,初始pH值4.0,酵母接种量2.0%和发酵温度26℃的条件下,前发酵周期为10d,所得原酒酒度为12.35%左右;原酒在15℃和4℃条件下分别后发酵30d和6d后,添加0.10%~0.15%的蜂蜜和食用酒精进行混合勾兑,所得成品酒酒度为16%,色泽亮黄,澄清透明,具有发酵酒香,味甜润,酒感饱满,理化指标均符合GB2758-2005《发酵酒卫生标准》的规定。【结论】桂圆核果酒的制作工艺得到了优化,制得了质量稳定的果酒。  相似文献   

5.
以松针、枸杞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研制保健型松针酒,以酒的感官品质和其中的抗氧化成分(黄酮、多酚)含量为检测指标,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时间8 d,酵母接种量0.4%,初始糖度17.5 °Brix,V(枸杞汁) :V(松针汁)=1 :0.5.成品酒色泽橙红、澄清透明,具有枸杞果香和松针特有的清香,且抗氧化性物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健价值.对产品进行GC-MS分析,共检测出16种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酒体清亮透明,稳定性强,无沉淀物等杂质,且风味良好的混合发酵果酒,选用不同澄清剂和澄清方法在常温条件下,釆用梯度试验对雪莲果、枇杷、哈密瓜混合发酵果酒进行澄清试验。结果表明:皂土添加1.33g/L,澄清效果最好,其透光率为95.85%;皂土与卡拉胶混合使用澄清效果好,添加比例为1∶1.2~1∶1.4,其透光率为95.85%,澄清后的果酒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色泽浅黄绿、清亮透明,不影响雪莲果、枇杷、哈密瓜混合发酵果酒的风味。  相似文献   

7.
梨姜复合果酒制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开发梨姜复合果酒,提高我国梨资源的利用率,以梨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鲜姜,以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为菌种,发酵生产果酒,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等方法对果汁澄清工艺、果酒发酵工艺和勾兑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汁澄清工艺的最佳作用参数为1%果胶酶液用量0.12%,pH值3.5,作用时间45 min,温度42 ℃,此时果汁的透光率90.0%.最佳发酵工艺配方:接种量为0.12%,发酵温度为23 ℃,姜汁添加量为4%;混合勾兑的最佳配方:原酒70%~75%,鲜姜汁0.5~1.5%,含糖85~100 g/L.以最佳酿造工艺制成的梨姜复合果酒的酒体澄清透明,风味独特,典型性突出,理化指标和细菌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石榴发酵酒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石榴酒发酵的主要加工工艺和参数。【方法】以甜石榴和酸石榴为材料,压榨取汁后,经过主发酵、后发酵和澄清等工序,发酵石榴酒。【结果】酸石榴汁的可发酵性还原糖含量与甜石榴汁相近,总酸含量是甜石榴汁的8倍多;葡萄酒酵母BM45为石榴酒发酵的适宜菌株;主发酵适宜温度为25℃,时间以5 d为宜,发酵温度越高,发酵期越短,酒度越低,甲醇和杂醇油含量越高;SO2添加量以40 mg/L为宜;酸石榴汁发酵酒的酒度和乙酸乙酯含量均明显低于甜石榴汁发酵酒,为不完全发酵;与石榴汁不带籽发酵相比,带籽发酵的主发酵期长,出酒率低,发酵酒的单宁和色度高,颜色深;用带1/3果皮压榨石榴汁发酵的酒质量优于不带皮和带全皮石榴汁;石榴酒适宜的后发酵温度为15℃;添加酒质量0.10%的明胶澄清石榴酒,澄清效果好。【结论】获得了生产石榴发酵酒的适宜加工工艺和参数。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提高苹果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以富士苹果为原料,通过控制苹果白兰地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酵母菌接种量、蒸馏温度、酒度等相关技术指标,对苹果白兰地的酿造工艺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苹果酒发酵的整个过程中,前3d酒度、糖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比较明显,3d后发酵速度变缓,进入稳定发酵阶段。待果酒中的糖分基本消耗完全时,发酵停止。而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苹果酒的酸度变化不大。经发酵、蒸馏、陈酿等工艺,酿造出的成品苹果白兰地酒精度(20℃)为52%~53%Vol;总酸(以苹果酸计)为0.4~0.5g·100mL-1;总糖(以葡萄糖计)在0.2~0.4g·100mL-1;可溶性固形物≥5.9%。酒体色泽金黄,有光泽,澄清透明,滋味甘美、绵软、醇厚,香气纯正、优雅、自然。  相似文献   

10.
张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81-14983
[目的]探讨以南瓜为原料的发酵酒酿造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的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初始pH、主发酵温度对发酵南瓜酒乙醇含量的影响,再以乙醇含量、总糖度、澄清度、色泽、滋气味等因素的综合评分为依据,通过正交试验对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南瓜酒发酵的影响因素从主要到次要依次为酵母接种量、主发酵温度、初始pH、初始糖度;发酵的最佳条件是初始糖度20%、初始pH 3.5、主发酵温度21℃、酵母接种量6%,主发酵时间7 d。主发酵液离心取上清液经10 d后发酵处理,得到成品南瓜酒。南瓜酒的相关理化指标为:乙醇含量11.0%-12.0%(V/V),糖度4-5 g/L;得到的南瓜酒色泽呈浅橙黄色,酒中带有南瓜清香,甜酸协调适口,酒体透明、无沉淀。[结论]南瓜酒口感柔和,气味独具南瓜果味芬芳,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保健型果酒。  相似文献   

11.
张邦建  王海峰  武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25-1527,1849
[目的]以冬瓜、香菇、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生产一种新型复合酸乳饮料,为其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冬瓜、香菇分别取汁,选取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1∶1)的混合菌种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生产复合酸乳饮料,通过L9(33)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冬瓜、香菇复合酸乳饮料的最佳配比为:蔗糖用量7%,冬瓜汁与香菇提取液的质量比为2∶3,其添加量为25%,稳定剂添加量为0.2%,发酵温度为42℃,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4.5 h,产品经调酸后pH值为4.25。[结论]冬瓜、香菇复合乳酸饮料滋味独特,香气浓郁,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黑皮冬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华南地区黑皮冬瓜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1.2 m2/株的种植密度下,调查黑皮冬瓜开花期、测定生长势指标和果实性状,探讨单蔓单瓜、双蔓单瓜、双蔓双瓜3种不同整枝方式对黑皮冬瓜开花期、叶片大小、单瓜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黑皮冬瓜整枝方式对叶面积大小、茎粗、单瓜重、纵横径大小及果肉厚等植株生长势指标影响大小依次为单蔓单瓜>双蔓单瓜>双蔓双瓜.单蔓单瓜整枝方式的单瓜重最大(14.10 kg),但其单位面积产量最低,仅为128927.25 kg/ha,其次是双蔓单瓜整枝方式,产量为143234.70 kg/ha,双蔓双瓜整枝方式的产量最高,为203567.40 kg/ha.[结论]在相同种植密度下,不同整枝方式对黑皮冬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单蔓单瓜整枝方式的单瓜重最大,双蔓双瓜整枝方式的黑皮冬瓜产量最高,生产上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整枝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退化山地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微生物及生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不同土壤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退化程度。[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选取人为干扰较小的旱冬瓜林作为对照,对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状况及生化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土壤有机质、氮素、速效钾均以旱冬瓜林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各种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含量和数量具有很大的差异。旱冬瓜林的微生物数量是最丰富的。6种利用类型林地土壤生化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旱冬瓜林地土壤呼吸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纤维素分解作用均高于其他利用类型土壤。[结论]旱冬瓜林土壤性状较好,其他5种利用类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相似文献   

14.
以冬瓜汁为主要原料,配以黄瓜汁,进行新型冬瓜汁乳酸发酵饮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冬瓜汁乳酸饮料最佳发酵条件为:冬瓜汁和黄瓜汁配比3∶1、加糖量4%、初始pH值6.0、接种量9%、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8h;最佳调配方案为:白砂糖10%、柠檬酸0.10%;最佳稳定剂组合为:0.05%CMC-Na+0.05%黄原胶。  相似文献   

15.
开展蒲瓜穴盘育苗技术实践,从品种选择、穴盘的选择与消毒、基质的配制与消毒、播种育苗等环节进行技术规范,研制出一套适合广东地区春夏两季蒲瓜标准化生产的穴盘育苗技术,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抗生理性凋萎症的西瓜嫁接砧木品种应用于生产。【方法】选用葫芦类、南瓜类、冬瓜类及野生西瓜类等17个砧木与广西三号无籽西瓜进行嫁接试验、田间栽培试验,观察嫁接成活率及嫁接栽培对西瓜生长势、抗病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嫁接成活率葫芦类91.20%~95.60%,南瓜类73.20%~80.40%,冬瓜类81.20%~
86.40%,野生西瓜类82.40%~91.20%;嫁接组合生长势强的砧木品种为广西本地葫芦、杂交葫芦、大蒲瓜、超丰F1、日本南瓜、铁力金钢白籽南瓜、白籽南瓜、农友野生西瓜、伙伴野生西瓜;坐果容易的砧木品种为广西本地葫芦、杂交葫芦、大蒲瓜、超丰F1、日本南瓜、铁力金钢白籽南瓜、白籽南瓜、伙伴野生西瓜;高抗生理性凋萎症的砧木品种为白籽南瓜、铁力金钢白籽南瓜、日本南瓜、广西本地葫芦、杂交葫芦、大蒲瓜、超丰F1、伙伴野生西瓜;产量在22500.00 kg/ha以上且按产量由高到低排序为白籽南瓜、铁力金钢白籽南瓜、广西本地葫芦、日本南瓜、伙伴野生西瓜、杂交葫芦、大蒲瓜;17个嫁接组合的西瓜果实在瓤色、果实质地、口感风味方面差别不明显,但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瓜形及剖面、皮厚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广西本地葫芦、杂交葫芦、白籽南瓜、伙伴野生西瓜与广西三号无籽西瓜嫁接表现高抗西瓜生理性凋萎症,且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进一步扩大试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从菠菜中提取的叶绿体应用于脱除白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效果。[方法]从菠菜中提取叶绿体,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其用于白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试验得出,在pH为6.28、反应时间5 h、叶绿体浓度为450mg/kg条件下,对一般白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脱除率可达到99%以上。[结论]研究可为白葡萄酒中残留二氧化硫的清除提供一定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早春大棚栽培的黄瓜和瓠瓜,“化瓜”现象十分严重。应用生长调节剂能有效地防止“化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及BR与CPPU处理,能明显提高座果率,平均增产达28.3%,对黄瓜和瓠瓜开花后一天的雌花,用5mg/kgCPPU、0.01mg/kgBR、10mg/kgCPPU及100mg/kgPCPA+25mg/kgGA对黄瓜增产显著,而50mg/kgNAA+25mg/kgGA与100mg/kgPCPA+25mg/kgGA对瓠瓜增产明显。对革果重和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影响,黄瓜和瓠瓜各处理间有不同变化,但变幅不大。  相似文献   

19.
胡俊杰  金伊洙  陈刚 《农技服务》2009,26(9):124-125
[目的]研究"碧香无核"白葡萄酒工艺。[方法]发酵采用3种酵母,分别于15~20℃、20~25℃、25~30℃条件下发酵。采用自然澄清、冷冻澄清、皂土澄清3种对比试验。[结果]利用JT-12葡萄酒酵母,杂醇油含量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酵周期适中,产酒率高。随着澄清时间的延长与皂土添加量的增加,透光率逐渐增高,超过一定限度透光率增加值趋缓。[结论]JT-12葡萄酒酵母为白葡萄酒发酵的最适酵母。温度在20~25℃范围内效果最好,自然澄清的静止时间以20~30d为宜;冷冻澄清的最佳时间4h;皂土澄清的皂土用量为2.2mg/ml时透光率达到93%以上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20.
干红枸杞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色泽、香味、酸度以及单宁含量几个方面对枸杞果酒酿造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枸杞果汁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w)的玫瑰茄和茉莉花,检测其对枸杞果酒色泽和香味的影响;在枸杞果汁中分别添加不同体积分数(V/V)的橘子果肉汁和果皮汁,检测其对枸杞果酒酸味和涩度的影响。[结果]由感官评分得出各物质的最佳添加量为:在枸杞果汁中加入玫瑰茄2.0%、茉莉花2.0%、橘子果肉汁8%、橘子果皮汁4%,按酒精度为11.0(V/V)进行酿造。[结论]在最佳配方下酿造的枸杞果酒呈现透亮的宝石红色,酒香淡雅,清新怡人,酒感稳定,口感饱满,和谐度强,余味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