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五色瓜"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古人有关"五色瓜"形态的描述,差异明显;现代学者多数认为"五色瓜"是"东陵瓜"。本文首先通过对史料进行梳理考证,得出"五色瓜"并不一定是"东陵瓜",且"五色瓜"可能为薄皮甜瓜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五色瓜"与"东陵瓜"的关系与渊源,从文学记载的角度进行解读,认为"五色瓜"的形象是在"东陵瓜"形象的基础上,文人通过想象而产生。  相似文献   

2.
期信 《油气储运》2010,(5):46-47
山东省青州市青州城东有条弥河,弥河沿岸盛产一种甜瓜,当地俗称“青州银瓜”或“弥河银瓜”。青州地方志记载,“因弥河银瓜香甜爽脆,营养丰富,清乾隆间即为贡品。”青州银瓜,属葫芦科,甜瓜属,薄皮甜瓜种。清朝初年引入青州,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主产区是在流经青州市的弥河沙滩。  相似文献   

3.
一、温室黄瓜生理障碍的主要症状1.黄瓜畸形瓜:表现为短粗瓜、尖嘴瓜、大肚瓜、蜂腰瓜,较弱的植株雌花横向开放,子房短而略弯曲,瓜条短,先端钝圆,形成短粗瓜,更弱的植株不但子房短小,还向上开放,容易出现尖嘴、大肚。蜂腰瓜、大肚瓜是受精不完全;尖嘴瓜是在单性结实的情况下,遇到连续高温干旱,营养不良,植株衰弱的表现;蜂腰瓜是缺钾或生育波动等原因造成的。2.黄瓜花打顶:黄瓜生长点变为花的器官,生长点附近簇生很多雌花,龙头出现燕麦弯曲或小叶片紧聚生长点停止发生。3.化瓜:单性结实能力弱的品种,遇低温或高温妨碍受精,则产生化瓜。4.出现…  相似文献   

4.
朝辉 《新农村》2012,(7):40
炎炎夏日吃些西瓜,既解暑又营养。可是面对市场上"看似不错"的西瓜,我们又该如何挑选才能买到好瓜呢?观表面瓜皮表面光滑、纹路清晰、底面发黄的,是熟瓜;表面有茸毛、光泽暗淡、花斑和纹路不清的,是不熟的瓜。听瓜声一手托起西瓜,用另一只手轻轻地弹瓜或拍瓜,听到"嘭嘭"声的,是熟瓜;听到"噔噔"声的,是不够熟的瓜;听到"噗噗"声的,则是  相似文献   

5.
一、尖嘴瓜尖嘴瓜表现为瓜条未长成商品瓜,瓜的顶端停止生长,形成尖端细瘦瓜。(一)产生原因一是温棚内北部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密度过大,透光不良,瓜条膨大时肥水供应不足;二是植株长势弱,叶片小,黄叶,生长点受抑,根系受到损伤;三是植株生长后期表现衰老,或感病虫害,或遇连阴天,导致1个叶节长出多条瓜,长势弱的易出现尖嘴瓜。  相似文献   

6.
在保护地及露地后期栽培条件下生产黄瓜时,常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等,有时出现苦味瓜。 一、曲形瓜 产生曲形瓜有生理或物理原因。生理原因多因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温度、水分管理不当,或结瓜前期水分正常,结瓜后期水分供应不足,或伤根、  相似文献   

7.
一、炭疽病的特征黄瓜幼苗发病,子叶上出现褐色圆形或半圆形病斑;茎基部出现黄褐色凹陷斑,外围有黄色晕圈,潮湿时上面生红色黏稠物,干燥时病斑中部破裂或脱落;瓜蔓或叶柄上成椭圆形或梭状病斑,最后引起植株死亡;瓜体上病斑呈水渍状褐色凹陷圆斑,后期瓜体开裂,表面生粉红色黏稠物,瓜体畸形或从病部弯曲。  相似文献   

8.
<正> 南阳地区有一种特殊稀有的瓜种——搅瓜。老熟之搅瓜经蒸煮之后,自中间或尖端切开,用筷子搅其瓜瓤,其瓤呈条状瓜丝,形似粉条,人们常用此法搅而食之,故称该瓜为搅瓜。搅瓜属虫媒异花授粉之瓜,混杂严重,退化明显,保种较难,所以多少年来仅为零  相似文献   

9.
丑波 《现代农业》2014,(7):43-43
<正>炭疽病的特征:黄瓜幼苗发病,子叶上出现褐色圆形或半圆形病斑;茎基部出现黄褐色凹陷斑,外围有黄色晕圈,潮湿时上面生红色黏稠物,干燥时病斑中部破裂或脱落;瓜蔓或叶柄上呈椭圆形或梭状病斑,最后引起植株死亡;瓜体上病斑呈水渍状褐色凹陷圆斑,后期瓜体开裂,表面生粉红色黏稠物,瓜体畸形或从病部弯曲。一、症状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上生橙黄色点状胶质  相似文献   

10.
在保护地及露地后期栽培条件下生产黄瓜时,常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有时出现苦味瓜。预防方法: 1、发现畸形瓜及时摘除。 2、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及水分管理。 3、采用科学配方施肥技术,或喷洒喷施宝、磷酸二氢钾,或氮、磷、钾按5:2:6比例施用;喷洒喷施宝每毫升加  相似文献   

11.
“镰刀”瓜瓜条弯曲似镰刀。这是果实在成长过程中,叶片害病或被虫伤,得不到足够的同化营养造成的。长形果品种最容易出现“镰刀”瓜。当然.子房本身就小,“饭量”不大:或者挂果太多.营养不够分配也是原因。“美容”术:①选肥沃地段种植,并加深耕作层,使植株“吃饱”,“喝足”;②合理密植,处理好单株和群体关系,互相协调,促进:③结瓜期不能缺水、肥:④注意防病治虫。 “蜂腰”瓜瓜条中部一处或多  相似文献   

12.
正一、症状在保护地及露地后期栽培条件下生产黄瓜时,常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等,有时出现苦味瓜。二、病因1.曲形瓜产生曲形瓜有生理或物理原因。生理原因多因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温度、水分管理不当,或结瓜前期水分正常,结瓜后期水分供应不足,或伤根,病虫为害引起。尤其是高温,或昼夜温差过大过小,光照少,低温低等条件易发生。有的花期子房就表现出弯曲状态,随幼果长大弯曲加重,曲形瓜在最初或最后的果穗发生多。此外,雌花或幼果被架材及茎蔓等遮阴或夹长等  相似文献   

13.
<正>"彩虹瓜之宝"是由河南豫艺种业选育的一个创新型优质礼品西瓜品种,瓜圆形或稍高圆形、花皮,单瓜质量1.5~2.0千克。该品种正常成熟时瓜肉为红橙、乳黄色相间,皮薄,瓤质酥脆细嫩,有独特清香味,甜而多汁,中心糖可达13.9%;早熟性好,正常管理下坐瓜25~27天即可采收,可收二茬瓜;植株长势稳健,叶片中小,易坐瓜;管理技术简单,适宜在园区、家庭农场、旅游采  相似文献   

14.
黄瓜畸形瓜和苦味瓜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保护地及露地后期栽培条件下生产黄瓜时,常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等,有时出现苦味瓜。这种瓜不仅影响外观,而且降低了黄瓜的品质,大大影响了其商品价值。1黄瓜畸形瓜和苦味瓜的成因1.1曲形瓜产生曲形瓜有生理或物理原因。生理原因多为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温度、水分管理不当,或结瓜前期水分正常,结瓜后期水分供应不足,或伤根、病虫害引起。尤其是在高温,或昼夜温差过大过小,光照少,地温低等条件下易发生。有的是花期子房就表现出弯曲状态,随幼果长大弯曲加重,曲形瓜在最初或最后的果穗发生多。此外,雌花或幼…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和城郊蔬菜生产基地,不少种植户度映冬瓜种了几年后,怎么出现了“变种”?表现为雌花分化节位高,结瓜期推迟,有时很少着生雌花,甚至出现“公子苗”现象,与刚种植时结果早、结瓜节位低、雌花多、产量高等特点明显不同;或结的瓜个小。瓜色也不伦不类,农民称之为“变种”。  相似文献   

16.
黄瓜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脱离正常生长过程,出现生长异常,出现曲形瓜、尖嘴瓜、细腰瓜等,根据生产观察分析,现就常见的生长异常现象分析如下:1.苦味瓜。生产中氮肥施用量过大,或磷、钾肥过少,特别是氮肥突然过量,就很容易出现苦味瓜,黄瓜对氮磷钾吸收基本遵循5:2:6的比例,否则就会出现生育不平衡,造成徒长,或出现座果不齐或畸形,或在侧枝上,弱枝上出现苦味瓜。  相似文献   

17.
<正>1.适度留瓜。从目前市场的走向来看,市场接受的应该是瓜条顺直、瓜长在25~30厘米、粗径在2.5~3厘米的黄瓜。如果留瓜过密,就会出现大肚瓜、弯瓜、细腰瓜、尖嘴瓜、过长或过短的瓜,从市场看,这些瓜多无人问津,成为以极低价格处理的次品。因此,为了能集中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信息》2017,29(11):26
<正>黄瓜是喜硼作物,在生长发育期特别是开花结瓜期对硼需要量较多。如硼肥供应不足,会影响授粉受精,造成化瓜、落瓜,降低结瓜率;易形成畸形瓜,如弯曲瓜、尖嘴瓜、大肚瓜;出现表皮木栓化、外表粗糙不平、内部空心等现象。因此,黄瓜开花结瓜期要注意补充硼肥。在黄瓜幼苗移栽长至6~8片新叶、开始出现花蕾时,及时补充硼肥,结合促花壮花保瓜壮瓜,每10~15 d叶面喷洒1次0.1%硼砂水溶液或0.1%硼酸  相似文献   

19.
<正>南瓜有多种,我国栽培的南瓜俗称金瓜、饭瓜。原产亚洲南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为了和其他南瓜区别,又称为中国南瓜。嫩瓜或者熟瓜均可作蔬菜或饲料,富有糖分、维生素等,种子含油量达50%,可炒食或榨油。它是一种重要蔬菜。葫芦科一年生植物。茎蔓生,分枝力强,根系发达,抗旱力强,自蔓的节部易生不定根,叶五裂或带心脏形,叶面有白斑  相似文献   

20.
清福陵又称东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在清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东陵有林地8100多亩,树种较多,以油松为主,并有古油松600多株。近两年受松落针病、松蚜、松梢螟等多种病虫害的影响,油松大面积枯黄,不但影响清福陵的景观效果,而且危及到油松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