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西是中国红枣主要产地之一,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山西省枣树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对山西省红枣发展优势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红枣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旨在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一、太谷县红枣业发展概况山西是全国著名的红枣产区,现有红枣种植面积286万亩,年产红枣近2亿公斤,约占全国红枣总产量的15%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中部,农业、气候、土壤资源相对优越,是山西省典型的农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在农业方面已形成红枣、养殖、蔬菜、林果、苗木花卉五大支柱产业,其中红枣产业是太谷县重点支柱产业之一,不仅生产规模大,而且具备加工增值潜力,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制订规划和出台相关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红枣基地建设,红枣示范园区建设等的投入力度,并大力培育和引进红枣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企业,努力提升红枣产业整体水平和效益。2008年,全县壶瓶枣产量达到1500万公斤,产值达到980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壶瓶枣种植基地。2010年,太谷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全国红枣经济林示范县”等称号。  相似文献   

3.
红枣是山西省临县的农业主导产业,红枣的面积、产量都有一定的规模,但产业经济效益较低。为此本文以改善红枣树体光照、平衡红枣植株树势及提高红枣产质量等为目标,提出了临县红枣树的整形修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红枣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9,(4):686-689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山西省红枣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山西红枣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特点,并总结分析了红枣产业融合发展的3种具体模式:红枣产业链延伸型融合、红枣产业与其相关产业交叉型融合、先进科学技术对红枣产业渗透型融合。  相似文献   

5.
正3月15日,"2021中国农产品电商全面转型高层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成功举办,会议在北京设立了主会场,并在全国"九县一市"设立了分会场。山西省稷山县作为分会场之一,在这一天宣布了"中国红枣研究院"正式挂牌启动。据悉,新成立的"中国红枣研究院"院长由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农产品电商工作委员会会长、北京工商大学洪涛教授担任,山西省稷山县"枣儿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新顺任常务副院长。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红枣产业的转型发展,从红枣产业一二三产融合的角度出发,对红枣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明确了红枣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在因素以及外在动力;同时对红枣产业在融合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红枣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布局、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及加强技术研发、发展休闲旅游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临县是山西省吕梁山沿黄红枣产业带的重点县份,由于外部竞争关系和自身发展局限,近年来临县红枣产业面临着巨大发展困境。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从5个层面分析了临县红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根据"三大战略"原理提出适合该县红枣产业的差异化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8.
高洁 《吉林农业》2012,(11):18-19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文章从临县红枣产业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以利于促进红枣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疆地区产业结构的逐渐调整,农业的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加之地区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新疆地区的农业更是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趋势。新疆作为我国红枣种植最早的地区之一,在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下,其产量和规模也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红枣种植日渐成为新疆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主要构成。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新疆地区红枣种植的实际情况,对红枣种植中的不同风险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规避措施,为新疆红枣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吕梁山红枣产业发展的宏观视角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10):1564-1567
吕梁山是山西省主要的红枣产区之一,在全国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吕梁红枣面临病虫害、裂果等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低、利润空间狭小等生存危机。吕梁山红枣产区存在生态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体系不完善、政策科技投入效果差、重视技术攻关忽视经济规律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吕梁红枣产业发展的原则,以及吕梁红枣在危机中转型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枣核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性研究(摘要)(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枣核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将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加到新鲜菜籽油和猪油中,研究其抗氧化性能;并测定了其对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对菜籽油及猪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在一定添加范围内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柠檬酸、Vc对枣核黄酮类提取物抗氧化效果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随着黄酮类物质溶液浓度的增大,清除能力逐渐增强。[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红枣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娜  杨保求  王倩  侯旭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37-20039
[目的]对枣核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将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加到新鲜菜籽油和猪油中,研究其抗氧化性能;并测定了其对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对菜籽油及猪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在一定添加范围内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柠檬酸、Vc对枣核黄酮类提取物抗氧化效果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枣核黄酮类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随着黄酮类物质溶液浓度的增大,清除能力逐渐增强。[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红枣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95-07-1996-10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分析了64个枣树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变化。结果表明,在河南境内的枣树品种资源中共出现10类酶谱,每个枣区都有自己所侧重的酶谱。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筛选多糖含量高的枣果资源,促进枣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方法]以鸡蛋枣、糖枣、药枣、长枣等16个湖南主要地方枣品种为试材,经硫酸-苯酚法对不同品种枣果实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枣品种间最高与最低多糖含量相差达3.9倍,其中以小米枣和子代糖枣多糖含量最高,分别达9.75%、9.06%;母本糖枣、酸元枣、药枣、长枣、玉泉八号和南方冬枣次之,多糖含量分别为8.82%、6.20%、5.89%、5.56%、5.54%、5.23%;而光皮枣多糖含量最低,仅为2.45%.不同枣品种间多糖含量差异较大.[结论]研究显示,苯酚-硫酸法较为稳定,正确率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枣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同时,枣具有很高的多糖加工利用价值,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尚雁鸿  张存智  魏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01-6402,6473
[目的]研究不同粗度对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 Mill.)休眠枝水培发芽的影响,并对水培芽无菌外植体的建立进行研究。[方法]试验以灵武长枣1年生休眠枝为材料,采用水培催芽的方法在冬季获得外植体。[结果]灵武长枣1年生休眠枝茎段基部粗度大于3.5 cm时水培效果较好,抽生枣头较多,生长健壮;以这样的枣头作外植体成活率高达90%以上。外植体消毒灭菌以75%乙醇消毒20 s+0.1%氯化汞消毒15 min+2滴吐温效果良好,污染率为10.0%。[结论]该研究获得了灵武长枣休眠枝水培催芽和水培芽消毒处理的最佳方案,可为延长初代培养的取材时限,提高水培芽的消毒处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下一步的试管繁殖、生根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枣疯病病树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锦  刘孟军  代丽  周俊义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255-2255
【目的】揭示枣疯植原体对枣树内源激素的影响,弄清枣疯病病树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HPLC法分别对健株、病株和盐酸土霉素治疗后转健植株中的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eatin)、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亚周年检测。【结果】在根部,健株、治疗株和病株中IAA、GA3和ABA的含量没有明显区别,但在7、8月份病株根部中Zeatin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健株;在叶部,健株、治疗株和病株中的IAA、GA3和ABA的含量也没有明显区别,但在生长后期病株叶片中Zeatin含量显著高于健株。不同患病程度叶片中激素的比较结果表明,患病程度越重,Zeatin/IAA(C/A)比值越高。【结论】植原体侵染枣树植株后致使其内源激素失衡,主要是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最终导致了枣疯病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17.
同工酶在枣品种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8.
枣树是中国独有的乡土树种,由于现有枣树品种大多存在缺陷,生产上迫切需要通过杂交的手段将不同枣树品种的优良性状整合起来,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但是枣树花小,人工去雄易伤害花器官,花量大而坐果率低,存在胚败育现象等问题都制约着枣树杂交育种工作的发展.该文综述了枣树开花、花粉萌发、生殖生理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从枣树杂交育种的必要性、杂交方法和亲本选择等方面对枣树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探讨,并对通过局部隔离法获得的枣树实生后代的性状遗传规律进行了总结,同时,根据目前枣树杂交育种的研究现状和科研环境,以及枣树转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枣树杂交育种发展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7a生陕北米脂县梨枣为试材,研究氮磷钾肥对山地滴灌红枣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磷、钾红枣的品质比不施肥的有所提高,而在尿素(1 176g/株)、过磷酸钙(2 273g/株)、氯化钾(245g/株)配施条件下,红枣的还原糖、总糖、还原型Vc的质量分数和可滴定酸的质量摩尔浓度都有显著提高,分别高出对照的10%、26%、41%和33%,红枣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0.
4个枣品种亲缘演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金丝小枣、无核小枣、广洋枣、串杆枣等4个栽培枣品种的花粉形态、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染色体核型,认为:金丝小枣与无核小枣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无核小枣是由金丝小枣演化而来。广洋枣与串杆枣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