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探索蜂群高效情绪的促成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紫贤老师在《蜜蜂的行为》一书的46页中谈到:蜂群的高效情绪出现在早春繁殖初期、处女王产卵初期、飞逃群和分出群迁入新居初期;高效情绪出现后,蜂群各种工作效率都很高,采蜜量几乎是同等蜂群的1倍以上;高效情绪不能持久,一般不超过2个星期。怎样使这一为时不长的高效情绪在采蜜、繁殖等方面不失时机地为我所用,从而取得采蜜、繁殖、造脾等方面的最佳效益,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熊成 《蜜蜂杂志》2023,(1):15-17
温度是影响蜜蜂生活的重要因素,高温严重影响蜜蜂的个体发育、行为活动及蜂群正常的生活秩序,持续的高温还能引发群体间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高温期蜂王产卵量减少或停产,蜂群哺育力、生产力下降,蜂群群势呈下降趋势,需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蜂群。  相似文献   

3.
李紫贤老师在《蜜蜂的行为》一书的第45~47页中,将蜜蜂的群体情绪根据能否为人类创造财富,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2类。积极情绪有繁殖情绪、采集情绪和高效情绪;消极情绪有分蜂情绪、失王情绪、交替情绪、飞逃情绪、盗蜜情绪和冬眠情绪。这些群体情绪是随着外界的气温、季节、蜜粉源等和蜂群内部的群势、蛹虫卵之比、蜂王的素质以及遗传基因等条件而演变的。 怎样按照人们的意志,对其积极情绪进行促成和利用,对其消极情绪进行控制和防范;对某些消极情绪,为达到某种目的也可以进行促成和利用,这是我们应积极探索的。笔者不自量力,将几次探……  相似文献   

4.
也谈蜜蜂的“群体情绪”李紫贤同志在《蜜蜂的行为》第二节提出蜜蜂群体情绪系统,我觉得“群体情绪”这个提法是准确的,深入研究蜜蜂的“群体情绪”对蜜蜂的饲养管理,实用价值极大。我业余饲养中蜂十几年,在实践中也感到蜂群中有个至高无上的指挥者,这个指挥者照理说...  相似文献   

5.
<正>蜜蜂是营造群体生活的昆虫。现代养蜂生产,蜂场根据需要和蜂群群势,在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将1群蜜蜂快速分为2群或多群,可实现蜂群的  相似文献   

6.
中蜂"高效情绪"主要出现在自然分蜂群、逃亡群及新王产卵初期,"高效情绪"期间蜂群采集、造脾、育子都异常积极,工效比平时提高数倍.如果适时创造和利用"高效情绪",甚至把两个"高效情绪"连起来,产蜜和繁蜂的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7.
蜜蜂属“社会性”昆虫,一只蜜蜂离开群体绝不能长期生活,唯有过集体生活才能生存和繁衍。其群体称为蜂群。蜂群的概念,通常指的是由三种形态和职能不同的蜜蜂组成,也即包括一只蜂王、大批工蜂和在繁殖季节出现的若干雄蜂。在养蜂生产上,对蜂群的含义,千差万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本刊1996年第5期拙作《处女王的贮备和利用》一文的纠错和补充。“育王而不考虑蜂群的群体情绪……造成人为损失”。 (《蜜蜂的行为》222页 )。同样 ,贮备处女王不考虑蜂群的群体情绪也会造成损失。没有分蜂情绪、失王情绪和交替情绪的蜂群 ,交尾是不会成功的 ,用这种蜂群贮备处女王也是不会成功的。有交替情绪、失王情绪和较重分蜂情绪的生产群 ,可同时贮备同期、同种和同群哺育成的处女王2只以上。除上述2种情况外 ,一般的生产群能贮备1只处女王。贮备处女王 ,要提前1~2d(日 )将王台导入。贮备即将出房的王台,处…  相似文献   

9.
<正>当春季春暖花开蜜涌粉足,蜂群群势开始增殖壮大的时候,蜂群会出现分蜂的现象。自然分蜂是蜂群在自然情况下群体增殖的途径,是蜜蜂最主要和最突出的群体活动。但对人工饲养下养蜂管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会减少蜜蜂数量,影响养蜂生产效益。为此应要首先了解蜜蜂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熟知分蜂的一系列征兆,  相似文献   

10.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 ,它们依靠群体的力量抵御敌害 ,抗御不良环境。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之中 ,形成了“蜂往旺处飞”等一系列生活习性 ,加之蜜蜂种群及个体腹部存在着具有指南针功能磁性纳米粒子 ,这种磁性纳米粒子的密度及质量存在着差异而导致蜜蜂识巢能力的差异 ,蜂群在高密度摆放时 ,尤其是在诸如越冬爽身飞行 ,幼蜂试飞等特定条件下 ,蜜蜂个体向大群旺群 ,新王群 ,蜜足群飞移集中的趋势及行为 ,即所谓的蜂群偏集现象。观察表明初驯化的野生中蜂偏集性大于已驯化饲养的中蜂群 ,而中蜂群的偏集行为大于意大利等外来蜂种。蜜蜂的偏集…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蜂群中,有着数万个蜜蜂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根据蜂群中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工作。当外界气温升高,春天来临的时候,蜂群中的蜜蜂就把蜂巢中心的温度升高到35℃,蜂王就开始产卵,培育蜂儿壮大群体;当飞出箱外的蜜蜂发现蜜源以后,就能迅速而准确地把蜂群中的蜜蜂引去共同采集;当蜂群受到敌害袭击或其它群的蜜蜂来  相似文献   

12.
廖子俊 《中国蜂业》2022,(3):16-17+20
<正>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体繁衍的本能,简称分蜂。它是蜜蜂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蜂王产卵,工蜂哺育,不断增加蜜蜂的数量。蜂群分蜂前,先要培育一些雄蜂,接着筑造王台,哺育新蜂王。当新蜂王快要羽化时,一部分蜜蜂便簇拥着老蜂王飞离蜂巢,把旧巢留给新蜂王和剩下的蜜蜂。原来的一群蜂成了两群,增加的蜂群用来补偿由于饥饿、病害、敌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保证种族的繁衍生存。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两季蜜源充足、蜂强子多的时期,南方的秋季也有部分蜂群可发生自然分蜂。不同蜂种的分蜂特性有强有弱,同一蜂种的不同蜂群也存在差异。这就是说,在分蜂的多发季节,只有部分蜂群会发生自然分蜂,还有些蜂群只出现过分蜂倾向。  相似文献   

13.
正蜜蜂过着群体生活,一群为一个生活整体,相当于人的一个家庭。在正常情况下,群与群之间是不会往来的。蜜蜂是靠群体气味来识别自己的群体。群体气味是每群唯一的识别标志。诱王和合并蜂群必须按照蜜蜂这一生物学特性进行。具体方法如下:继箱诱王合群法。取空继箱1个,加在失王群上面,中间用纱盖或窗纱隔严,然后在傍晚时把预备群的储备王带蜂提到继箱里,经过1个晚上,上下2群  相似文献   

14.
在我地危害蜜蜂的寄生虫主要是大小蜂螨,对蜂群的群势和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养蜂周年中蜂螨的发生规律养蜂周年生产中,蜜蜂的数量消长规律和生活规律分为春季发展期、越夏期、秋季更新期和越冬期,同时大小蜂螨的发生情况也出现了有规律的数量消长。蜂群在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5.
营群体生活的蜜蜂蜂群,之所以能够完满地有规律地进行生活和繁殖等行为活动,以及整个蜂群保持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是蜜蜂群体内具有多种外激素,它们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对蜂群的行为活动和生理反应,有着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作用的结果。经  相似文献   

16.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10,61(6):27-27
丰产增收是养强群的目的。蜂群是蜜蜂繁衍后代的个体单位,强群标志着繁衍后代的个体成熟,要增殖新蜂群了。分出新群之前有一个阶段,养蜂人通称为“分蜂热”。此阶段蜂王与工蜂逐渐停产、怠工,闹分蜂。然而,增殖新群体是蜜蜂物竞天择,自然进化的结果,养蜂者只能顺应蜂群的这一生物学特性,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7.
每当蜂场迁移新址,场地拥挤,尤其是转运途中在车站、码头作短时间放蜂,蜂场众多,时常出现蜜蜂偏巢,导致强群越发强、弱群更加弱或强群变弱、弱群围王等不正常现象。一、蜜蜂偏巢的观察试验蜜蜂固然有很强的定向、认巢性能,这种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群体的行为,特别是外界条件变化(如转换新场地),群体的正常生活遭到破坏,蜜蜂惊慌出巢后个体间的信息传递中断,失去了蜂群的制约和招引,造成了迷巢蜂而引起偏巢。据观察偏巢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中蜂的形态解剖基础知识(一)——蜜蜂的组织与外部形态·杨朝环1蜂群的组织和特征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完全变态昆虫,众多蜜蜂构成的小社会我们叫做蜂群。蜂群是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的(又叫“三型蜂”,图1)。蜂王:又叫“母蜂”,是蜂群内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  相似文献   

19.
剪象林 《中国蜂业》2013,(19):16-17
酶是蜜蜂需要的重要物质,缺酶无酶将影响各龄蜜蜂及幼虫的正常发育与健康成长。特别在晚秋、越冬、越夏以及外界蜜粉源短缺时,人工饲喂酶素对蜂群尤显必需和重要,否则,蜂群会因缺酶而群势下降,甚至垮群。酶具有特效功能和作用,它是蜜蜂生活及养蜂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更是解除蜂群碱性中毒的良药。  相似文献   

20.
李紫贤 《蜜蜂杂志》1995,(11):18-19
蜜蜂的行为(十七)李紫贤三、分蜂情绪的阶段划分分蜂情绪在蜂群中的产生和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萌发期(包括潜伏期)。它出现在蜂群由弱到强发展的后阶段,萌发的原因前面已讨论。工蜂喜欢筑造雄蜂房和蜂王喜欢到雄蜂房产卵,是这时期蜜蜂行为的特点。②发展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