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我国森林火灾监测体系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监测是预防森林火灾发生和控制林火蔓延的有效手段。对森林火灾监测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包括近地监测、航空监测、卫星监测、雷达监测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未来我国森林火灾监测体系应将各种监测措施有效集成,结合最新技术,逐步建成预测精准、防控有效的森林火灾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2.
林火监测技术研究易浩若,纪平,何筱萍(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1前言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灾,以其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我国自80年代以来,国家及十几个省的林业和气象部门开展了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林火的应用技术研究和业务...  相似文献   

3.
森林火灾监控是运用各种监测技术,及时发现火情并准确定位起火点,确定火的大小及动态,监视林火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是林火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可见光、热成像、可见光和热成像相结合的智能双监系统三种监测形式。对视频监控系统功能、在林火监测中的地位、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旨在充分了解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优势和缺陷,提高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卫星监测林火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浙江省卫星监测林火现状,对卫星监测林火的结果从监测精度、森林火灾的成因、分时段卫星监测森林火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卫星监测的效益和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黄金  朱那 《中国林业》2010,(24):51-51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森林火灾的监测。随着科技的发展,卫星也应用到了林火的监测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卫星的遥感技术以及林火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分析后,得到非常详细的森林火灾数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森林火灾预警监测技术体系发展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5,(6):45-48
对我国森林火灾的预警监测手段和卫星遥感预警监测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构建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天、空、地一体化的林火预警监测体系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几种卫星系统监测林火技术的比较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卫星遥感方法作为灾害监测手段,在时间分辩率和宏观性方面具有优势。目前用于我国森林火灾监测的主要是美国的NOAA系列气象卫星,此外,我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和美国的EOS卫星也开始应用于林火监测。NOAA和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为森林火灾的监测提供了可靠、稳定的服务,但因分辩率低给森林火灾信息的提取监测带来一定困难。应用美国EOS卫星进行林火监测,可以提高监测精度和准确度,为火灾的扑救提供更多、更可靠和更细致的监测成果,将卫星遥感技术用于森林火灾监测,涉及估算火烧面积、火烧强度、火灾后生态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8.
由于林火监测方式多样、信息标准化程度低、林火监测技术自成体系等原因,很难实现各林火监测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尤其是对林火现场的实时监测很难达到理想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基于多智能体系统建设思想,综合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无线射频传感器网络监测和自动气象站监测等多种林火监测平台,建立一个松散耦合的森林火灾火情监测的协作运行体系,并进行了一次林火现场点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多智能体的思想建立的松散耦合林火协作监测体系可采集丰富的火场数据,实现对火场多方位的描述,为林火现场实时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张英  邹天福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1):72-74,80
通过对甘肃国有林区森林防火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森林火灾的对策,指出要建立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和林火阻隔系统,配备森林防火车辆和通讯设备,提高护林防火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林火监测和预报工作,做到快速反应,及时扑救,使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点,从而保护好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0.
陈蓉 《山西林业》2021,(2):10-11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困难的自然灾害.林火监测是预防和杜绝森林火灾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不断提高林火监测科技水平,才能促进森林防火技术现代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卫星林火监测技术原理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的重点,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我国每年仍然不断发生森林火灾。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林火监测的高科技手段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弥补现有森林防火设施的不足,开辟了森林防火的新领域。本文介绍了以我国利用NQAA气象卫星进行林火监测的原理,并对我国目前现有的卫星林火监测的应用发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卫星林火监测及信息传输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林火监测、计算机网络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的科技含量,为森林防火提供了更可靠的监测和信息传输手段,但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1 卫星林火监测及其信息的应用1.1 卫星林火监测卫星林火监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森林火灾监测手段,是利用目前在轨运行的NOAA系列气象卫星,即NOAA-12、NOAA-14、NOAA-15(将用来替代NOAA-12)组成的双星系统实现对森林火灾的适时监测,两颗星上下午正交运行,可覆盖全球的绝大部分地区,对同一地区每天至少能提…  相似文献   

13.
我国林火监测体系发展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林火监测是森林防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及时发现火情、科学扑救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林火监测在火灾预防和扑救中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现有林火监测手段的技术方法和应用现状,具体分析了卫星监测、航空监测、近地面观测和地面巡逻各监测手段的优越性及其局限性,并对今后我国林火监测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卫星林火监测在西南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林火监测是目前森林防火应用中较高的科技手段之一,针对西南林区的特点.阐述了目前卫星林火监测技术在该区域森林防火中的综合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卫星林火监测作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的重要方法,在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基于卫星监测研究全国各省份的林火热点分布规律以及热点集中区域的气象因子与火灾频率的关系,以我国各地区2010—2015年春季森林防火期(3月1日—6月1日)的卫星监测热点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各省林火的年际变化及区域分布特征;通过提取火场时空因子,结合当年气象数据,建立热点集中区域的火灾趋势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卫星监测热点统计的森林火灾次数与当地林业局统计的火灾数据吻合度高。2010—2015年春季林火热点从整体趋势上看,森林火灾的热点数量在逐年递减,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南部区域,最多的省份为云南省,占林火热点总数的20%;其次为四川省,占林火热点总数的13%。云南省的春季林火次数多元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R=0.838**;四川省的春季林火次数多元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R=0.744*,回归模型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卫星监测热点用于林火监测,可以高精度统计森林火灾次数,回归模型对于林火的预测预报具有一定适应性,为森林火灾发生预测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林火视频监控中烟识别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国内外林火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火灾的物理特征,烟图像的火灾监测技术,火灾图像的获取与预处理,火灾图像烟的纹理特征、动态特征、形状特征.认为森林火灾的探测基础理论及技术仍然不够完善,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火灾报警上是一种有效的火灾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林火是森林的大敌,如何安全有效的科学防范和监测森林火灾,是当今务林人需要研究破解的重要课题。远距离一体化转台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能时时、直观、真实的对森林进行监控观察,观察半径可达12公里。一、林火监测预防森林火灾,首要的是快速而准确的监测,远距离一体化转台系统监控前端点设在嘹望塔上或制高点上,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是以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为主的保护区.为了搞好该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在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护林防火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森林火灾预防监测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对现代林火管理系统、火险等级及分布、森林火灾蔓延模型等进行了模拟和设置,为现代林火管理、防火设施配制及火灾损失评估等提供了系统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简称:梅前州)位于德国的东北部,原属民主德国,是德国以农业为主的新联邦州。梅前州历来重视森林火灾的预防,有一套完整的林火预警值班系统。一旦发生火情,该州可应用制定的数字化森林火灾灭火图。全州共有24个林火监测塔,  相似文献   

20.
我国林火监测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火灾是一种世界性的林业重大灾害,我国每年都有上千次的森林火灾发生,造成严重的森林资源破坏、经济和财产损失。文章从空间范围角度将我国目前的林火监测体系分为卫星监测、航空巡护、近地面观测(瞭望塔观测和视频监控)和地面监测四种主要监测形式,并介绍了各种林火监测方法,同时对四种林火监测手段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目前出现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对未来林火监测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