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 hm2以上的水域中设置规格4 m×4 m×2 m网箱100口,投放规格15尾/kg斑点叉尾鮰苗种(2 500尾/箱),以投喂全价颗粒饵料为主,结果表明:经200 d左右养殖,平均体重550 g,平均成活率90%,产值148.5万元,利润36.45万元,投入产出比1∶1.33。  相似文献   

2.
2012—2013年,在安徽蓝田特种龟鳖有限公司采用龟二级快速养殖方式养殖乌龟,将当年繁殖的稚龟进行温室培育,1年后进行室外池塘生态养殖,结果表明:当年繁殖的体重5 g左右的稚龟,温室放养密度100只/m2,经过12个月温室培育,出池规格达到350 g左右,成活率82.51%;室外池塘生态养殖池面积0.33 hm2,放养密度1.5万只/hm2,10月底起捕上市,成活率94.56%。平均规格550 g/只,销售乌龟2 600.4 kg,价格110元/kg,收入286 044元,生产成本125 000元,实现利润161 044元,平均483 132元/hm2。  相似文献   

3.
摘要:2012-2013年安徽蓝田特种龟鳖养殖有限公司采用乌龟二级快速养殖技术试验,将当年繁殖的稚龟温室培育,1年后进行室外池塘生态养殖,结果表明:当年繁殖的体重5g左右的稚龟,温室放养密度100只/m2,经过12个月温室培育,出池规格达到350g左右,成活率82.51%;室外生态养殖池面积0.33hm2,放养密度1.5万只hm2,10月底起捕上市,成活率94.56%。平均规格550g/只,销售乌龟2600.4kg,价格110元/ kg,收入286044元,生产成本125000元实现利润161044元,平均483132元/ hm2。  相似文献   

4.
通过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搭配花和鲢鱼,经过将近1年的饲养,共生产翘嘴红鲌13 t,个体重100~150 g,翘嘴红鲌养殖成活率高达95%;产花1 228.5 kg,平均个体重175 g;鲢鱼3 510 kg,平均个体重1 kg/尾;花、鲢鱼养殖成活率90%。翘嘴红鲌商品鱼产值31.2万元,花3.44万元,鲢鱼1.76万元。总产值36.4万元(平均产值210 405元/hm2),扣除成本21.04万元,实际盈利15.36万元,平均盈利88 786元/hm2。  相似文献   

5.
2012~2013年安徽蓝田特种龟鳖养殖有限公司采用乌龟二级快速养殖技术试验,将当年繁殖的稚龟温室培育,1年后进行室外池塘生态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当年繁殖的体重5g左右的稚龟,温室放养密度100只/m2,经过12个月温室培育,出池规格达到350g左右,成活率82.51%;室外生态养殖池面积0.33hm2,放养密度15 000只/hm2,10月底起捕上市,成活率94.56%。平均规格550g/只,销售乌龟2 600.4kg,价格110元/kg,收入286 044元,生产成本125 000元,利润161 044元,平均利润为483 132元/hm2。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扬州地区池塘养殖条件下,虾苗平均初体重为2.01 g/尾,放养密度为6190尾/667 m2,经过130 d的养殖,平均体重达到52.91 g/尾。克氏原螯虾的体重增长呈典型"S型"曲线,符合Boltzmann模型,根据养殖时间和虾体重拟合其生长方程为:W=(-1.80-52.91)/[1+e(t-40.48)/14.90]+52.91,其生长拐点为在养殖40.48 d时,体重为25.56 g,养殖60 d时,体重可达40 g/尾以上。大规格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的成本投入为1652元/667 m2,产量可达96 kg/667 m2,净效益达3303元/667 m2。适当降低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密度,提高养成规格,可以降低成本投入和养殖风险,大规格成虾生态养殖是未来克氏原螯虾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扬州地区池塘养殖条件下,虾苗平均初体重为2.01 g/尾,放养密度为6190尾/667 m2,经过130 d的养殖,平均体重达到52.91 g/尾。克氏原螯虾的体重增长呈典型"S型"曲线,符合Boltzmann模型,根据养殖时间和虾体重拟合其生长方程为:W=(-1.80-52.91)/[1+e(t-40.48)/14.90]+52.91,其生长拐点为在养殖40.48 d时,体重为25.56 g,养殖60 d时,体重可达40 g/尾以上。大规格克氏原螯虾生态养殖的成本投入为1652元/667 m2,产量可达96 kg/667 m2,净效益达3303元/667 m2。适当降低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密度,提高养成规格,可以降低成本投入和养殖风险,大规格成虾生态养殖是未来克氏原螯虾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放养规格为17.5 g/尾的黄颡鱼鱼种,平均密度为12.72万尾/hm2,投喂黄颡鱼浮性专用饲料,采用微孔增氧和泼洒微生物制剂等技术措施,黄颡鱼产量为17 954.4118 375.00 kg/hm2,成活率90%18 375.00 kg/hm2,成活率90%92%,平均盈利125 947元/hm2,利润率可达40.2%92%,平均盈利125 947元/hm2,利润率可达40.2%41.3%。  相似文献   

9.
鱼池套养胭脂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养殖条件较为完善的精养鱼池套养胭脂鱼,成鱼池一般选择10~15 cm/尾(60~200 g/尾)春片鱼种进行套养,套放鱼种密度为750~825尾/hm2;鱼种池一般配套放养3~5 cm/尾的胭脂鱼鱼种1 500~2 250尾/hm2。成鱼池胭脂鱼鱼种经240 d的生长,平均产量达697.5 kg/hm2,出池规格在1.1 kg/尾以上,新增纯利润3.15万元/hm2以上;鱼种池胭脂鱼经180 d左右饲养管理,个体规格均达到0.46 kg/尾,平均产量达588.0 kg/hm2,新增纯利润2.1万元/hm2。  相似文献   

10.
利用3口池塘开展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适宜放养密度试验,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18.1 g/尾的大规格黄颡鱼鱼种15.0万、13.5万、12.0万尾/hm2,同时搭配放养鲢、鳙鱼种分别为300、750尾/hm2进行对比试验。经过2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池塘黄颡鱼产量分别为3 627、3 759、3 665 kg;个体平均规格分别为139、153、166 g;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7%、91%、92%;平均产量分别为18 135、18 795、18 330 kg/hm2;3口试验池塘盈利分别为19 892、23 774、22 225元,合计盈利65 891元,平均盈利109 815元/hm2。  相似文献   

11.
利用3口池塘开展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适宜放养密度试验,分别放养平均规格为18.1 g/尾的大规格黄颡鱼鱼种15.0万、13.5万、12.0万尾/hm2,同时搭配放养鲢、鳙鱼种分别为300、750尾/hm2进行对比试验。经过2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池塘黄颡鱼产量分别为3 627、3 759、3 665 kg;个体平均规格分别为139、153、166 g;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7%、91%、92%;平均产量分别为18 135、18 795、18 330 kg/hm2;3口试验池塘盈利分别为19 892、23 774、22 225元,合计盈利65 891元,平均盈利109 815元/hm2。  相似文献   

12.
在宁夏贺兰县进行的稻蟹立体生态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009—2010年共培育扣蟹8 402.5 kg,平均单产484.5 kg/hm2,规格达5 g/只以上;2年共生产水稻141 800 kg,平均单产8 175.0 kg/hm2,产值4.03万元/hm2,纯利润1.6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65。扣蟹在池塘中暂养2个月左右,起捕率达到80%,说明其适应该地生长环境。2009—2010年共起捕成蟹30 037.0 kg,平均单产312.0 kg/hm2,规格达95 g/只以上;2年共生产水稻759 400 kg,平均单产7 911.0kg/hm2,产值4.72万元/hm2,纯利润2.00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73。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健康养殖放养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颡鱼池塘养殖进行不同放养密度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22.7g/尾的黄颡鱼冬片鱼种,放养密度以4.5万尾/hm2为宜,此时,黄颡鱼养殖成活率80%以上,平均出池规格150g/尾以上,池塘养殖平均产量4 5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比较研究了姚江水域生态选育品系与自然品系日本沼虾虾苗的养殖生长与生产情况。结果表明:(1)0、20、40、60、80到100 d养殖日龄选育品系日本沼虾虾苗体长、体重分别为1.0、2.5、2.7、3.2、4.1、5.3 cm和0.023、0.423、0.562、1.006、1.464、3.255 g,自然品系日本沼虾虾苗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0、2.3、2.5、3.0、3.5、4.4 cm和0.024、0.348、0.454、0.863、1.449、1.887 g;(2)选育品系单季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 065 kg/hm2和14.91万元/hm2,自然品系单季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690 kg/hm2和7.59万元/hm2。  相似文献   

15.
胭脂鱼池塘套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的套养模式均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增效益的预期目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其中成鱼池套养出塘胭脂鱼成鱼平均规格0.75 kg/尾,平均产量可达675 kg/hm2以上,新增效益1.77万1.96万元/hm2,成活率85%,商品率95%以上。鱼种池套养出塘胭脂鱼大规格鱼种1 500尾/hm2以上,成活率82%,平均产量可达345 kg/hm2以上,新增效益1.91万1.96万元/hm2,成活率85%,商品率95%以上。鱼种池套养出塘胭脂鱼大规格鱼种1 500尾/hm2以上,成活率82%,平均产量可达345 kg/hm2以上,新增效益1.91万2.17万元/hm2。  相似文献   

16.
美蛙稻田生态养殖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采用稻蛙共生养殖技术,美蛙产量达25 975 kg/hm2,产值达34.3万元/hm2,平均利润15.7万元/hm2。水稻平均产量8 000 kg/hm2,利润16 300元/hm2。该模式可缩短美蛙养殖周期,饵料系数由1.2下降至1.0,回捕率98%。  相似文献   

17.
海水池塘鱼虾贝综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海水池塘混养青石斑鱼、南美白对虾、翡翠贻贝试验,探索海水鱼虾贝的综合混养模式。试验表明,通过10个月的养殖,收获青石斑鱼规格平均体重0.5 kg,产量12.375 t/hm2;南美白对虾平均体重43 g,产量3 750 kg/hm2;翡翠贻贝平均体重12 g,产量2 400 kg/hm2。  相似文献   

18.
对无为县的河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对高产典型养殖户的4口蟹池进行分析,面积2.71 hm2,总产值71.47万元,总成本25.75万元,纯利润45.72万元,平均利润168 708元/hm2,其中1号池面积为0.51 hm2,共产成蟹1 023 kg,起捕平均规格164 g,产值16.78万元,成本4.85万元,纯利润11.93万元,平均利润233 832.74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稻田进行泥鳅繁育及养殖,并将鳅苗养成商品鳅,旨在探讨稻田养殖泥鳅的可行性。经421 d试验,养成10 g以上成鳅380kg,仔鳅2万尾,折合收入29.4万元/hm2,利润11.38万元/hm2。  相似文献   

20.
低盐度地区集约化养殖的吉富罗非鱼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珠海低盐度地区(盐度2—8)集约化养殖的吉富罗非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共进行174d。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在整个养殖期间体重增长速度较快,平均日增重5.58g,最快可达13.25g,平均日增重率为2.54%;养殖130d后,平均体重可达600g左右,其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为W=0.0582×L^2.09(R^2=0.9968),体长生长方程为L=-0.0169t^3+0.1911t^2+2.3675t+0.7124(R^2=0.9947);肥满度初期较高,最高为6.19,养殖中期有所下降,后期恢复到4.22;饵料系数平均为1.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