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重金属元素。拟定了测定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5.9%~104.9%,变异系数RSD〈10(n=6),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比较,满足分析要求,为蔬菜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和分析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全面了解三峡库区干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更好地为评价及保护三峡库区水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年6月在三峡库区采集沉积物样品67个,通过ICP-MS等仪器测定了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的不同赋存形态量,运用SPSS、Matlab统计分析软件对重金属赋存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库区表层沉积物中Cr、Ni元素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75%以上);Cu、Zn、As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合计占总量80%~95%);Cd元素主要以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55%和23%);Pb元素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各占总量的71%和18%)。Cd和Pb元素生物可利用态量较高,均超过该元素的长江沉积物背景值;该种形态下的重金属元素容易进入水体,并且在地球化学条件变化时转化成能被生物吸收和利用的形态,对生物造成较大危害。干流上游段重庆主城区及下游段,渠系河、大宁河、磨刀溪、沿渡河应当是重金属生态危害研究与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方法原理的基础上,阐述原子吸收光谱在检测水、饮料、葡萄酒、乳制饮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常用方法,展望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前景,为测定水制品中的重金属元素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污水灌溉对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积累和分布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邯郸市污水灌区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结果发现:污水灌溉增大了重金属在土壤和蔬菜中的积累,4种重金属含量在土壤中积累趋势为Pb>Zn>Cu>Cd,分布趋势为50~80 cm>20~50 cm>0~20 cm;4种重金属含量在白菜中积累趋势为Zn>Pb>Cu>Cd,分布趋势为根大于叶子.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而白菜体内铅和锌含量超标.分析表明,只要对污水进行铅和锌适当处理,在一定时间内用污水水灌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新疆于田县绿洲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于田县绿洲区为研究区,对1 165组表层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地统计学、空间自相关理论、空间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165组土壤采样点中,有3个取样点超过风险筛选值,非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均低于新疆土壤背景值,农用地中Cd、Hg、Cr含量均值大于新疆土壤背景值; Cd、Pb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Hg、As、Cr、Cu、Ni、Zn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Cd块金系数小于25%,说明Cd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其他元素块金系数介于25%~50%之间,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土壤重金属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均大于0。县域尺度内,土壤重金属具有一定的空间正相关分布,其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从研究区中心向四周含量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下呈现的分布特征不同。Hg、As、Pb、Cr、Cu、Ni、Zn具有相同的来源,其含量还受土壤质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污水灌溉对土壤和白菜中重金属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测定邯郸市污水灌区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结果发现:污水灌溉增大了重金属在土壤和蔬菜中的积累,四种重金属含量在土壤中积累趋势为Pb>Zn>Cu>Cd,分布趋势为50~80cm>20~50cm>0~20cm;四种重金属含量在白菜中积累趋势为Zn> Pb > Cu >Cd,分布趋势为根大于叶子。土壤中四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而白菜体内铅和锌含量超标。分析表明,只要对污水进行铅和锌适当处理,在一定时间内用污水水灌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污染特征,选取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柑橘果园(CO)、林地(FL)、旱坡麦地(WD)、旱坡菜地(VD)、温室大棚蔬菜地(VG)、水稻田(PL)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分布规律,并进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元素Pb含量由大到小表现为:VG、CO、PL、VD、FL、WD,土壤重金属元素Cr含量由大到小表现为:CO、VG、PL、VD、FL、WD,土壤重金属元素Cu含量由大到小表现为:VG、VD、CO、PL、FL、WD,土壤重金属元素Zn含量由大到小表现为:CO、VG、PL、WD、VD、FL,土壤重金属元素Cd含量由大到小表现为:VG、CO、WD、PL、VD、FL。土壤重金属Pb含量与Cr、Cu、Zn、Cd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Cr含量与Cu和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6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Pb、Cr、Cu、Zn、Cd的单项污染指数变化分别为0.06、0.14、0.15、0.14和1.70,综合污染指数为0.91,污染等级为警戒线,污染水平属于Ⅱ级,尚清洁,6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由大到小表现为:VG、CO、VD、PL、WD、FL。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6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重金属Pb、Cr、Cu和Zn均属于轻度生态危害。土壤重金属元素Cd在林地、旱坡麦地和水稻田土壤中属于中度生态危害,而在柑橘果园、旱坡菜地和温室大棚蔬菜地土壤中属于较强生态危害。5种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从大到小分别为:Cd、Pb、Cu、Cr、Zn。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指标评价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治理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由评价结果可知,天山北坡经济带呼图壁—沙湾地区,无论是单元素指标还是综合指标,一级土壤质量均达85%以上;因石河子北部的二级土壤相对全区较集中,使得该区域土壤质量略低于研究区其他地区。全区所有8个参评元素三级土壤样品仅有4个,分布范围小,对农产品种植区划的影响较小,全区无超三级土壤分布。由此可以认为,目前呼图壁—沙湾平原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尚处于优良水平,绝大部分区域内土壤重金属对植物和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和污染,适用于大宗农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园等用地,并具有较大发展绿色农产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典型县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洪斌  罗明  吴克宁  陈庭永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11):200-209,332
为全面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县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生态风险特征,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室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化验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宜兴市县域耕地土壤中As、Cd、Cu、Hg、Pb、Zn 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宜兴市耕地土壤重金属土壤污染总体较轻,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0.27%,Cd、Cu、As、Hg、Pb、Zn的超标率分别为10.11%、0.88%、0.44%、1.49%、0.10%、0.35%,从超标率来看Cd和Hg为宜兴市主要污染元素,其中Cd的样本超标率高于全国耕地Cd的超标率。宜兴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呈现“轻微”生态风险,生态风险贡献率较高的为Cd,达到57.46%,生态风险等级较高区域为丁蜀镇的东北部、张渚镇的东南部和徐舍镇的东北部区域。宜兴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可能主要来源于人为的化工生产活动。研究可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预防控制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耕地资源安全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广西龙江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龙江河为研究对象,采集12个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测试了Cd、Cu、Pb、Zn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地累计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龙江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水工建筑物的存在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有一定影响;龙江河重金属污染主要位于中游河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主要以Cd为主,其次还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 Cu、Pb、Zn元素相关性显著(P<0.01),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有相似的污染来源;重金属污染严重程度为:Cd>Pb>Zn>Cu;生态风险危害程度最大的重金属元素为Cd。  相似文献   

11.
应用有限元分析了汽车减振器橡胶支撑件的弹性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SIM PACK软件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橡胶支撑件的刚度、阻尼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车身共振区,橡胶件对地板加速度功率谱影响较小,但在4-13Hz中频区,即人体比较敏感的范围内,橡胶件可以使地板加速度功率谱峰值减小6.5%-25.4%,因此悬架橡胶件对汽车行驶平顺性有明显的改善。此外,还得出对于刚度较大的橡胶件应选取较小阻尼,对于较软的橡胶件,可以忽略阻尼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婴儿米粉中的微量元素。优化微波消解和ICP-AES处理条件;通过分析国家标准物质GBW10010(大米)和GBW10012(玉米)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得出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在0.65%~3.7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6.1%~103.2%之间。表明此法具有操作简便、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能同时满足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3.
康辉  邱小明  丛茜  李建桥 《农业机械学报》2001,32(3):116-118,121
根据二次回归设计方法建立了合金元素与钎料的润湿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回归方程,分析了合金元素对钎料的润湿性能及剪切强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i及Ni与Mn,Ni与Sn的交互作用能明显提高钎料的润湿性能和接头强度。在综合分析钎料成分对钎料性能,成本影响后,优化设计出用于钎焊合金白口铸铁的含Mn量为8.5%-9.5%,含Ni为1.5%-2.5%,含Sn量为0.3-0.8%,含Si量为0.3%-0.8%,含Al量为0.5%-1%的最佳成分钎料。多元铜基钎料性能优于铜锌钎料(BCu62Zn)。  相似文献   

14.
为了正确识别和判定机床关键几何误差元素对机床精度设计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指数积(Product of exponential, POE)旋量理论和拓展傅里叶幅度检验 (Extend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 EFAST)的机床关键几何误差元素识别方法。首先,基于POE旋量理论建立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得到机床几何误差元素与机床空间误差之间的关联函数;其次,采用EFAS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和量化误差敏感性,识别关键几何误差元素和强耦合几何误差元素;最后,在具有开放式数控系统Carver800T型三轴立式加工中心上进行基于全局敏感性分析的误差补偿试验,在制定补偿策略时,利用建立的方差和敏感度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来补偿机床几何误差的随机特性。结果表明,误差补偿后机床精度得到明显提高,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的平均补偿率分别达到60%、66%和74%,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中部地区水稻土主要肥力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吉林省中部地区的九台、永吉、德惠、榆树、长春水稻土17种主要肥力指标所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样点除pH外,其他指标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全Zn含量较高,Ca、K含量较低,其他元素含量中等,其中,全Zn含量分别高于世界、中国、吉林省平均含量的41.38%、4.80%、8.48%;K含量分别低于世界、中国、吉林省平均含量的1.14%、27.96%、30.52%。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确定出3个主成分性状:第一主成分为Mg和N,以榆树水稻土为代表;第二主成分为Zn和P,以德惠水稻土为代表;第三主成分为Ca和Zn,以长春水稻土为代表。说明吉林省中部地区水稻生产应增施K肥和有机肥,同时注意Zn肥的配施。  相似文献   

16.
用浑沌理论分析了一维水文要素时间序列的模式特征和中长期预报的可行性 ,并给出了水文要素可预报时间尺度的衡量指标。经过水文系统的实例研究表明 :水文系统具有混沌性 ,水文要素可预报时间尺度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波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提取并测定婴儿米粉中的常量和微量元素。优化超声波提取条件和ICP-AES仪器条件;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0.71%~1.35%,加标回收率为96.1%~103.5%;通过分析国家标准物质GBW10010(大米)和GBW10012(玉米)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得出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表明此法具有操作简便、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能同时满足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8.
傅晓燕  严伟 《农业工程》2016,6(3):30-33
为探明农作物秸秆工业分析成分、物理特性和元素组成等基础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对5种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水稻、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秸秆为原料,测试了其基础特性数据,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可解释农作物特性的84.29%,前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1.27%、21.73%、12.93%和8.36%。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对水稻、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秸秆样品进行简化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3种带导磁罩的磁力排种元件,并利用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有、无导磁罩2种磁力排种元件空间磁场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排种元件磁吸端面以及气隙空间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分析表明,有导磁罩排种元件漏磁少、磁能利用率高、磁吸端面附近的磁感应强度强,在相同安匝数下其磁吸端面磁感应强度比无导磁罩排种元件高30.41%,说明有导磁罩排种元件的吸种性能优于无导磁罩排种元件。通过对锥形、截锥形和阶梯形3种磁吸端部结构有导磁罩排种元件轴向、横向磁感应强度分析比较,得出有导磁罩锥形结构排种元件为优选结构。通过磁吸端面磁感应强度、最小吸种电流以及排种性能测试,证明了结构优选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玉米籽粒收获装置对黄淮海夏玉米脱粒时存在籽粒损伤大,未脱净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轴流式玉米锥形脱粒滚筒,采用“柔性钉齿-短纹杆”组合式脱粒元件,实现籽粒低损高效收获。通过对锥形滚筒及关键部件结构的理论分析,确定了脱粒滚筒的关键参数;利用搭建的脱粒试验装置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滚筒转速、脱粒元件间距及脱粒间隙对脱粒性能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滚筒转速、脱粒元件间距和脱粒间隙为试验因素,对破碎率和未脱净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滚筒转速、脱粒元件间距、脱粒间隙对破碎率与未脱净率均有显著影响;最优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425r/min、脱粒元件间距90mm、脱粒间隙45mm,对应的破碎率为5.72%、未脱净率为0.83%,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该研究可为黄淮海地区玉米脱粒滚筒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