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法质量虽是一个新颖的论断,但厚植于党中央的政策支持下,已成为评估我国法律产品优劣的一个强有力的理论。现阶段我国重视“三农”问题,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状况却不容乐观,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下,寻根究底我们追溯到了源头上的农村环境法律制度。立足于环境法律价值分析的逻辑起点,结合域外立法质量新理念,试构环境法的立法质量三维评价指标,用以评估我国农村环境法律制度的优劣,以期对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治提出一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
杨培然  胡冠书  柳荣秀 《甘肃农业》2006,23(11):241-242
关于自然的价值问题,历来争议颇多,这使得环境法缺乏统一、牢固的自然价值观基础。环境法的自然价值观应突破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和传统哲学思雄中简单的主、客体模式的价值概念。自然价值的本质在于它对价值受体(并不仅仅指人)的发展有着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促进作用。环境法的作用应该在确认、保护、恢复自然价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环境法主要是"舶来品",环境法在立法总体上还相对滞后,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立法为主,而运用传统环境法手段保护环境已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为此,必须从一些新的理论出发,转变立法思想观念,逐步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  相似文献   

4.
杨露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85-187
介绍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环境立法的重要性,并论述了我国现行环境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环境执法中存在的不到位现象,指出现行环境法的改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文化对环境法的意义和发展,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都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贡献.但还有待于深化和发展。在环境法领域.我们若不能够从理念上得到“超越”,其发展必定要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研究,概括这种人文主义,尤其是儒、道两家“超越界”信念对我们现代环境法的启发,并试图将其发展和应用于环境法领域。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系“95—4”是我们在“武育粳3号”大田中发现的自然变异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近三年在县内示范种植5000余亩,通过试验示范,该品系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好,且米质优,能较好解决水稻品种高产与优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排污权作为一项权利提出以后,其法律性质及法域归属问题争议颇多,有学者认为排污权是以环境容量为客体的用益物权,归属物权法域。从排污权的特殊性和现有立法规定看,排污权是以环境资源为客体的一种环境权,归属于环境法域。  相似文献   

8.
张明涛 《甘肃农业》2006,(6):241-242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环境立法质量问题。目前我国环境法律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环境立法存在“缺陷”,其已经影响到了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文章首先归纳了环境立法“缺陷”的种种表现,然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笔者对提高我国环境立法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BSC的农村"厕所革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厕所革命”是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将平衡计分卡(BSC)作为绩效评估工具应用于“厕所革命”治理工作中,从健康、经济、社会效益3个方面进行价值分析,通过客户、财务、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结合厕改实际工作细则进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以期利用科学绩效评价结果发现基层厕改工作的突破口,推进“厕所革命”进程,打开美好乡村环境治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法的价值这一概念,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不断的进行追求和探讨,在法律发展史上对法的价值一词的论证、推理、运用,都是法学家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环境刑法学作为法学研究的一个理论分支,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究竟应该追求一个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才能够满足我们的发展需要,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理论,为我国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研究做贡献。本文旨在通过明确环境刑法的价值观念,确定环境刑法的价值目标,协调环境刑法的价值内容,深化环境刑法的理论研究,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自然养猪法”推广近三年来,在解决养猪业环境污染、养殖效益、质量安全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但笔者在生产中发现,推广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制约“自然养猪法”的应用发展。下面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环境立法是西部开发的重要问题,本文用要挟理论分析了西部开发中的环境立法问题,认为完善环境立法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13.
实践"三个代表"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问题。在新时期,认真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只要我们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农”问题就一定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伦理学是以环境正义、代际平等、尊重自然等为基本原则的伦理思想,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荣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当用环境伦理思想考察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加强环境伦理教育、完善环境伦理规范、开展生态环境立法等方式,将环境伦理思想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管宏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559-9561,9564
从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特性入手,围绕高校环境类专业环境法教育的必要性和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深入剖析我国高校当前环境类专业环境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立法价值取向决定着立法的走向。我国目前“义务本位”的体育立法价值取向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导致体育法不足以切实保护运动员的权益。体育立法价值取向应早日转变为“权利本位”,让《体育法》真正成为一部“运动员权利保护之法典”。基于立法价值的历史分析,对现行《 体育法》第一章第一条、第四章第四条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读研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读研热”折射出了“学而优则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试图通过今天的“读研热”对“学而优则仕”的意义做进一步的挖掘和丰富,为分析当代中国研究生教育价值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草珺  曹帅奇 《甘肃农业》2006,(5):140-141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不断出现,国内外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讨论越来越多。但对“虚拟财产”,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和认识,对其性质也没有统一的认定。本文在分析“虚拟财产”性质的基础上,阐明了“虚拟财产”侵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并针对其性质和侵权提出对“虚拟财产”保护的主要方式。以期能为“虚报财产”立法保护提供浅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一词,看似简单,其实复杂深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都对有关“读书”的许多问题感到迷惑,包括为何读书、怎样读书、读什么书、读书的功用、读书的方法等。下面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点问题具体谈一谈。  相似文献   

20.
贾小军 《甘肃农业》2006,(6):278-279
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相继“保据”河西。在他们的“保据”战略中,“掳掠”作为一种重要的敛财方式被得到重视。这一方面同统治者所从事的游牧经济活动有关,比如南凉、北凉就以牧立国,经济内容中自然包括“掳掠”。另一方面,更与当时河西地区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环境有关,长时期的乱局,使河西割据者无暇进行经济建设,“掳掠”便成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敛财手段。因此包括前凉、西凉汉族政权在内,也注意到“掳掠”的重要性。同“掳掠”的表面义不同,这种敛财方式影响所及,终前凉张重华时代以至北凉灭亡不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