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实江都市存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方法]以江都市5只发病鸡的喉、气管粘膜及其分泌物为病料,采用鸡胚传代的方法从中分离出1株病毒(ILTV—JD07),对分离毒株进行了理化特性检验、毒价测定、中和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等。[结果]鸡胚接种病料后48h胚体活性减弱,3—8d内死亡6枚,解剖死胚可见其绒毛尿囊膜(CAM)增厚,取病变CAM传至第4代接种鸡胚,鸡胚集中于接种后3—5d内死亡;第4代分离毒的毒价基本稳定在10^5.77EID50/0.2ml,分离毒毒株可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标准阳性血清中和,中和价为1:54;参考株ILT/13与分离株ILTV-JD07均可扩增出1条183bp的DNA条带。[结论]江都市存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以剧烈咳嗽、气喘、高度呼吸困难和气管内有血样渗出物等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育成蛋鸡感染该病多有报道,而蛋雏鸡感染比较少见,现将我县某村养殖户王某所养海兰褐蛋雏鸡发生该病诊疗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群 《湖南农业》2007,(4):18-1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血液或血样渗出物。主要病变是喉头,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其他器官一般没有明显病理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病毒主要引起成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性传染病。此疾病可感染不同日龄阶段的鸡,但通常情况下只有成年鸡和大龄青年鸡感染后才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染病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有时会伴有咯咯声或湿性的罗音。本文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变组织变化情况几方面对这种疾病的诊断要点进行阐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为今后防控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抗鸡大肠杆菌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中草药。[方法]采用常规中药平皿打孔法、平皿稀释法及试管法,选用地榆、黄连、知母、板蓝根、藿香等12味中草药对鸡O5型大肠杆菌和鸡O8型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鸡胚接种试验,筛选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中草药。[结果]对鸡O5型大肠杆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有:地榆、乌梅、大黄、知母、黄芩和金荞麦;对鸡O8型大肠杆菌效果较好的有:地榆、乌梅、大黄、黄连、蒲公英和金荞麦;其他药物对鸡O8型及O5型大肠杆菌效果较差或无抑制作用。鸡胚接种试验结果显示,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党参、黄芪、白术、甘草以及石榴皮9种中草药具有较强的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以及其他细菌、病毒病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均 《农业与技术》2014,(7):180-180
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选择进行免疫分析。将分别含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基因的空载体制例和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肌注到雏鸡内,与攻毒后对免疫保护的效果进行观察。攻毒后,免疫应答被重组质粒所诱导,免疫保护率为1.25%,此基因疫苗可作为预防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一个方向。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免疫分析中,重组质粒在免疫效果上有着良好的作用,值得更加深入的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集约化养鸡场的重要疫病之一,以高度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头粘膜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为特征。新乡市某蛋鸡场的蛋用育成新母鸡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后暴发了传染性喉气管炎,介绍了发病情况及诊疗过程,并分析了接种后发病的原因,以及提出了防治该病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病鸡场取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包涵体检查,泄殖腔接种,同种动物感染试验,血清学诊断及电镜观察,证实所分离的病毒株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这为进一步诊断及防治本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鸡上呼吸道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该病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寒冷季节,其传播快,死亡率高,养鸡户有必要掌握这种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方法。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由病毒感染引发,各个年龄段的鸡群都有可能感染发病,成年的蛋鸡尤为多发。通常,鸡群拥挤,鸡舍通风不畅,鸡群缺乏维生素或感染寄生虫病等,都易导致该病发生和传播。不管是发病鸡,还是康复后的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较多,给现场确诊带来较大困难。本研究将PCR技术成功应用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临床诊断.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的快速诊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河南荥阳某养鸡场发病鸡喉头和气管等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采用鸡胚尿囊膜接种和琼脂扩散试验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病毒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获得了1株ILTV河南分离株。参考GenBank收录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ILTV地方分离株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1条特异性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收录序列的同源性达99.9%,说明分离病毒的这一段DNA序列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例鸡传染性鼻炎疑似病例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安徽省某鸡场发生的以脸面肿胀、流泪和产蛋下降为临床特征的病鸡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细菌,并进行染色、镜检、菌落形态观察,并利用"卫星现象"和PCR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副鸡嗜血杆菌,经鉴定为C型副鸡嗜血杆菌。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分离株能引起典型的鸡传染性鼻炎,对鸡具有较强的致病力。[结论]该研究可为鸡传染性鼻炎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构树叶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构树叶的水、75%乙醇和50%丙酮提取物及不同给药方式对NDV、IBDV、ILTV和IBV等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活性的影响,探讨构树叶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乙醇和丙酮提取物能显著提高NDV感染的CEF细胞活性,丙酮提取物能显著提高ILTV和IBV感染的CEF细胞活性,但对IBDV诱导的CEF细胞病变无影响。经丙酮提取物预处理的CEF细胞对NDV或ILTV感染的抵抗力呈上升趋势。[结论]构树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可能通过阻断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识别和粘附发挥其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
“复方板蓝根制剂”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宋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84-16385
[目的]观察“复方板蓝根制剂”治疗自然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采用0.33‰、0.67‰和1.33‰ 3种不同浓度的“复方板蓝根制剂”饲喂病鸡,对7 340只自然发病鸡进行治疗,观察该药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2个鸡场的7 340只病鸡所患疾病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服用“复方板蓝根制剂”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未经治疗的对照组自愈率为85.18%,症状恢复缓慢;3个“复方板蓝根制剂”组的治愈率均在97%以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症状恢复较快;0.33‰“复方板蓝根制剂”组与病毒灵组疗效相当;0.67‰和1.33‰剂量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0.33‰剂量组与病毒灵治疗组。[结论]“复方板蓝根制剂”可有效治疗自然感染发病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推荐剂量为0.67‰。  相似文献   

15.
肠炎沙门氏菌对感染鸡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肠炎沙门氏菌对感染鸡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肠炎沙门氏菌感染12日龄的健康三黄肉鸡为材料,在感染后不同时间采集其颈静脉血,分离血清用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感染鸡血清AST、ALT、LDH和GLU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血清ALP活性、ALB和GLO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除TP无显著变化外,感染鸡血清其他7项生化指标都发生显著变化(P〉0.05)。其中ALT、AKP、LDH和GLO活性在感染后显著升高(P〈0.01),ALB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该研究为揭示肠炎沙门氏茼感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发病鸡群中分离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从安徽某鸡场发病鸡群中分离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采用鸡胚盲传,观察病毒对鸡胚的致病作用。通过动物回归试验,在SPF鸡上复制出支气管堵塞的症状,扩增分离毒株的S1基因片段,并与IBV疫苗毒株进行比较。[结果]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HA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尿囊液对鸡红细胞无凝集活性,说明分离到的病毒中无NDV、AIV等,但经1%胰酶处理则可凝集鸡红细胞,符合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该毒株的第6代SPF鸡胚尿囊液通过滴鼻接种SPF鸡,可复制出与现场相似的临床症状,其发生了支气管堵塞的现象,初步证实分离的病毒为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XZ株。[结论]该研究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幼鸡发育阶段中肺脏肥大细胞组织结构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选用1日龄贵州矮脚黄按免疫程序进行主要传染病预防接种,剖取肺脏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高倍镜下观察。[结果]对不同日龄幼鸡肺脏肥大细胞数量变化的研究表明,35日龄组比30日龄组和25日龄组肥大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30日龄组比25日龄组数量略有上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随幼年鸡日龄增长,肺脏肥大细胞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的方法。[方法]采用IBDV灭活苗对27日龄SPF鸡作基础免疫,活疫苗作3次加强免疫,四免后21 d采血制备高免血清。[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试验鸡IBD中和抗体滴度逐步增加,一免和二免后中和抗体分别为12 log2和13 log2,三免和四免后中和抗体达到最高值15 log2。[结论]采用该方法免疫SPF鸡,有效保护了法氏囊不受损伤,3次免疫即可获得高效价的IBDV抗血清。  相似文献   

19.
冷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47-1548
[目的]测定不同日龄海兰鸡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以丰富海兰鸡群的基础数据库。[方法]通过肢体导联的心电描记,从而测定出心率;血压采用直接测压法;呼吸频率按1min腹部羽毛起伏的次数计数。[结果]在11组中,小年龄段海兰鸡心率与其他鸡心率接近,但高于大年龄段的心率值;呼吸频率测定结果140、280和420日龄组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6组海兰鸡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8与420日龄组差异极显著。[结论]实验测得的海兰鸡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值都是随着日龄的变化,而在各组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