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娟娟  何方 《农技服务》2010,27(3):387-388
在"5.12"地震发生后,如何建立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避险功能,被许多城市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淮南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但次生灾害和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在回顾国内外防灾绿地建设的基础上,概述了淮南市城市绿地防灾避险的布局构成、内容以及防灾绿地指标,并以此作为目前国内绿地系统防灾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防灾与减灾是城市绿地的重要功能之一,在整个城市的防灾与减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城市绿地的各种防灾与减灾功能。并以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防灾绿地建设为例说明了绿地防灾与减灾功能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城市绿地、城市防灾减灾、城市灾害的相关定义和城市灾害类型,介绍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避震、防火、防洪、抗旱等主要功能,分析了现有绿地防灾减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现有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大规模灾害的频繁发生,如何防灾、减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不容忽视的艰巨任务。在城市的各类防灾系统中,绿地防灾是一种既能为城市提供自然空间又有助于防灾救援的有效手段。具有防灾与减灾功能的城市绿地在整个城市的防灾与减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上海大连路公共绿地(应急避难示范园)的建设为例阐诉了绿地防灾与减灾功能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防灾绿地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抵御、减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减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对城市防震避灾绿地体系的空间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功能要求及要素设计进行探讨,并以此为主,提出城市防洪绿地、防台风绿地、防沙尘暴绿地及防滑坡绿地的规划建设要点。不同区域范围的城市根据其防灾重点,在绿地规划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并加以整合优化,构建适合城市自身的防灾绿地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天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42-10945
分析了淮南市的主要灾害类型,归纳总结了淮南市的灾害特性,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绿地的防灾避险的功能。针对淮南市城市绿地现状,做出客观评价,希望能综合淮南市城市绿地、医疗、交通等多方面因素,探讨淮南市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模式,以突出体现城市绿地的避灾功能。  相似文献   

7.
南昌市防灾绿地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防灾避险功能.在阐述近年来南昌市城市绿地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南昌市防灾绿地建设的对策,以有效解决城市防灾避险的绿地需要.  相似文献   

8.
上海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康亮  朱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945-2947
在现有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上,着重论述城市绿地对部分城市灾害的防灾减灾作用,结合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在防灾避难方面的作用,探讨了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难功能,提出加强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的措施,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规划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园林绿地、城市森林、立体空间绿化、都市农田和绿色廊道等构成的绿色网络系统。绿地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地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等。文章在总结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绿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和谐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鉴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复杂性,将其按功能划分为景观绿地、游憩(兼防灾避险)绿地、生态绿地3 个 子系统。根据协同学原理建立城市绿地系统协同评价模型,以鹤山市为研究对象,确定每个序参量分量的阀值, 并计算其数值,最终得出鹤山市建成区绿地系统整体协调度为0.52,反映出其绿地系统基本协同。3 个子系统中, 景观绿地子系统的贡献值最大,为0.62,游憩(兼防灾避险)绿地子系统的贡献值居中,为0.50,生态绿地子系统 的贡献值最小,为0.48。  相似文献   

11.
对泗县目前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公园绿地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功能品质有待完善、附属绿地发展出现失衡现象、生产绿地功能不能实现、防护绿地树种过于单一等问题。论述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结合泗县现状,提出了绿地系统规划的期限与范围、目标、绿地指标和绿地空间布局结构及特色塑造。  相似文献   

12.
空间句法理论中的可达性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重要指标。为了给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合理空间布局提供指导与科学依据,以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线段模型并进行句法测度与量化分析,结合ArcGIS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4个维度指出南陵县在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1)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全局和局部可达性良好,能在总体层面上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要求。但其空间聚集性呈现多核心的圈层分布特征,新老城区公园布局不均衡,部分公园周边道路体系建设不完善;2)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感知可达性较差,不利于城市居民通过局部路网感知公园的整体空间信息,并且公园整体空间渗透能力不足,心理可达性一般;3)在依据完善城市道路结构、合理增加公园绿地、优化绿地分类分级体系和丰富绿色开放空间等策略优化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后发现,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的全局与局部整合度值均明显提升,公园空间分布系统性与均衡性方面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枞阳县绿地建设现状,对枞阳县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布局结构和网络体系尚未形成、绿化水平和档次有待提高、绿化用地不富余、防护绿地树种过于单一等一系列问题。论述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枞阳县现状,提出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任务、规划原则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绿地空间布局结构及特色塑造思路。  相似文献   

14.
山水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条件相协调是城市特色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山水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在这方面有它独特的代表性。文章对山水园林城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例介绍了佳木斯市如何对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各类绿地进行精心规划和布局,使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山水相契合,形成了佳木斯市独特的绿地系统构架,在城市特色形成中发挥了绿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系统保育城市文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保护城市文化的现实背景,分析了保护城市人文精神、历史文态、建筑文化、街道文化、绿色文化等的内在要求,指出了城市绿地系统保育城市文化的新思路,即特色文化资源整合、布局结构层面体现绿色文化资源、公园绿地中文化资源分级整合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开封市绿地系统较以前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但仍不完善。针对开封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即建立以其自然和人文特色为基础的"绿心+绿网"的绿地空间布局模式,以适应开封建设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和人居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宋钰红  樊国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95-8796,8810
阐述了大理市域自然条件和规划范围,根据市域"一海、两线、两片"的城市发展空间和功能布局,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空间网络体系,以及"两环、两片、四带、七点、十八横"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石家庄都市区为例,以合理控制城市形态,实现绿地系统城乡一体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热岛效应"为主导思想;以楔形绿地布局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与区域环境相协调为原则提出了7条楔形绿地的规划设想及建设途径,指出在建设中要科学设置各层次绿地宽度、合理配置各层次植被、科学调配规划区域内地表类型分布。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当地震灾害发生时,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避灾能力的分析,探讨了城市避灾绿地概念、功能、分级以及容量计算方法,总结了郑州市现状城市绿地系统在避灾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