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叶面喷施法探讨水杨酸(SA)对不同时间段NaCl胁迫下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SA预处理的小白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处理;而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低于对照处理。在整个盐胁迫过程中,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POD活性以及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3 d。POD基因与S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峰值出现在3 d。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可以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上调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并且减轻细胞膜损伤来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小白菜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缓解高温胁迫对菜豆幼苗的伤害。【方法】以闽西地方菜豆品种黄种豆幼苗为试材,在高温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观察测定幼苗生长的变化,并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SNP对恢复生长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明显抑制菜豆幼苗生长,导致叶片灼伤、萎蔫卷曲,其株高、茎粗、鲜质量和干质量显著低于常温对照,适宜浓度的SNP(0.5~1.0 mmol/L)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胁迫条件下幼苗表型及株高和茎粗,其中以0.7 mmol/L SNP处理效果最佳。恢复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相比,结束高温胁迫0 h时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内源NO含量以及SOD和CAT活性均显著降低,MDA含量和POD活性显著升高;高温胁迫下喷施SNP可提高恢复期幼苗叶片的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NO含量,促进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各指标均以0.7 mmol/L SNP处理最优,且在恢复生长48~72 h时最接近常温生长幼苗。【结论】高温胁迫下喷施一定浓度的SNP可有效保护菜豆幼苗生长并促进生长恢复。  相似文献   

3.
生物炭对缓解对羟基苯甲酸伤害平邑甜茶幼苗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生物炭对发生对羟基苯甲酸毒害的平邑甜茶幼苗光系统功能、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防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依据。【方法】以苹果常用砧木-平邑甜茶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以(1)营养液作为对照(CK),用(2)营养液 +0.4 mmol•L-1 对羟基苯甲酸(FS)和(3)营养液 + 0.4 mmol•L-1 对羟基苯甲酸+0.5% 生物炭(FSC)处理平邑甜茶幼苗,测定不同处理对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等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系统指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FS处理相比,FSC处理的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32.7%和25%,而胞间CO2浓度降低,可见,FS处理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在气孔;FSC处理的平邑甜茶幼苗叶片PSⅡ反应中心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高于FS处理,分别提高了15.8%、16.9%和11.1%,而FSC处理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上升幅度比FS处理降低了17.5%;同时, FS处理显著降低了平邑甜茶幼苗叶片的Chl a、Chl b、Chl (a+b)含量,处理5 d后,分别为对照的66.7%、37.5%和54.1%,而FSC处理叶片Chl a、Chl b、Chl (a+b)含量显著高于FS处理,处理5 d后,分别比FS处理高35.7%、66.7%和45%;FSC处理还大大提高了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处理5 d后,幼苗叶片的SOD、POD和CAT 活性明显高于FS处理,分别比FS处理提高了55.5%、44.7%和18.6%;与对照相比,FS处理致使平邑甜茶幼苗叶片的MDA含量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生物炭处理则减缓了酚酸胁迫下MDA含量的增加幅度。可见,生物炭的加入可提高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植株对逆境的抗性,对植株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结论】对羟基苯甲酸导致平邑甜茶幼苗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生物炭可提高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保护酶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有效缓解对羟基苯甲酸对叶片PSⅡ系统的损伤,增强光合作用,最终缓解对羟基苯甲酸对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胁迫。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外源水杨酸(SA)提高牡丹幼苗耐热性的作用机制,以牡丹品种凤丹(Paeonia ostii Fengdan)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SA对高温胁迫后牡丹幼苗热害指数和叶片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最适浓度SA对高温胁迫下牡丹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μmol/L为SA提高牡丹幼苗耐热性的最适浓度。与单纯高温处理相比,100.0μmol/L的SA处理能显著增加牡丹幼苗干质量,降低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高温胁迫后期(≥4 d),显著增加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说明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牡丹幼苗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来诱导牡丹幼苗耐热性,缓解高温伤害。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高温胁迫下外源6-BA对甜椒幼苗生理响应的调控机制,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外源6-BA对不同高温处理时间下甜椒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严重抑制了甜椒幼苗的生长,喷施外源6-BA可显著缓解高温带来的伤害,促进植株生长。(2)高温处理下,甜椒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大幅下降,与之相比,S3处理组(高温条件下喷施10μmol/L 6-BA)分别上升了103. 3%、106. 9%和104. 2%。(3)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Yield、φ_(PSII)显著降低,NPQ显著升高,喷施6-BA后,各项指标得到缓解并趋于常温水平。(4)抗氧化酶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不同,但施加外源6-BA后,各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大幅增加的趋势。另外,喷施6-BA显著降低了甜椒幼苗叶片的O_2~-·产生速率、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以上结果说明:6-BA在高温胁迫下促进了甜椒幼苗叶绿素的合成,缓解了高温导致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维持了正常的光合作用和甜椒幼苗的正常生长。6-BA在光能的吸收、转换、传递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使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显著提升。6-BA增强了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进而降低了O_2~-·的产生速率及MDA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外源脱落酸(ABA)对冷胁迫烟草幼苗的缓解效应,本研究以‘云烟97’为试材,分析了外源ABA对烟草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胁迫会增大烟草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随冷胁迫时间延长,膜透性逐渐增大,对烟苗产生伤害;叶面喷施ABA能维持细胞膜的相对稳定性,减轻冷胁迫对烟苗的伤害度,在冷胁迫1~4 d时,伤害度分别降低了33.36、36.78、58.60和1.86倍,显著小于未喷施外源ABA的冷胁迫处理。冷胁迫处理增加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诱导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引起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增加;而叶面喷施ABA处理能提高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抑制MDA的过量积累,始终维持较高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综上,外源ABA通过调节植株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水平等提高烟草幼苗抗冷性。  相似文献   

7.
以厚皮甜瓜‘迎春’杂交种为试材,采用营养钵种植法,设5种不同浓度(50、100、150、200和250μmol/L)的褪黑素(MT)溶液,以清水为对照,经MT溶液处理后对幼苗进行高温胁迫(昼43±1℃/夜32±1℃)4d。通过测定幼苗叶片光合参数及SOD、POD和CAT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外源MT溶液对高温胁迫下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MT溶液,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厚皮甜瓜幼苗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光合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200μmol/LMT处理时,厚皮甜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达到最高峰,分别为4.43、8.87μmol/(m~2·s);SOD、POD和CAT活性也达到最大,分别为211.28、24.77和376.92U/g;且MDA含量降到最低,为7.93μmol/g。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外源MT能增强厚皮甜瓜幼苗抵抗力,且浓度为200μmol/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外援褪黑素提高芦苇抗盐胁迫能力的生理机制,以芦苇幼苗为试验材料,探究叶片喷施外源褪黑素(0.01 mmol/L)对盐胁迫下(150 mmol/L NaCl)芦苇幼苗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含量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芦苇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对幼苗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喷施外源褪黑素通过增加芦苇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提高光合性能,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活性氧和MDA含量,缓解盐胁迫对芦苇幼苗的生长抑制。因此,叶面喷施褪黑素通过提高盐胁迫下芦苇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有效清除过量的活性氧,缓解氧化损伤,来增强幼苗的抗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9.
外源NO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NO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长、根系构型、土壤环境、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NO减轻连作障碍的机理,为生产上采取减轻苹果连作障碍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0—1 000μmol•L-1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溶液,浇至栽植平邑甜茶幼苗的营养钵中,定期取样测定植株株高、叶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土壤主要微生物数量、酚类物质含量、SOD、POD、CAT、APX酶活性、MDA含量和 释放速率等生理指标。【结果】试验范围内以200μmol•L-1 SNP 处理减轻连作障碍的效果最好,该浓度显著提高了平邑甜茶幼苗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与对照一相比,分别增加了59.69%、74.25%、45.70%和116.58%;该浓度显著增加了根系平均直径、总体积和根尖数等根系构型指标;提高了SOD、POD、CAT、APX等4种保护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 释放速率,对根际土壤主要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和酚类物质含量影响不大。【结论】外源NO 可减轻平邑甜茶幼苗连作障碍现象。外源NO对连作土中主要微生物数量和酚类物质含量有一定影响,但二者不是NO 缓解平邑甜茶幼苗生长胁迫的主要原因,SOD、POD、CAT等酶活性提高与MDA含量、 释放速率的显著下降是NO 缓解平邑甜茶幼苗生长胁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对外源壳寡糖处理的生理响应,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壳寡糖对玉米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而喷施壳寡糖能有效地缓解干旱带来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干旱胁迫下喷施壳寡糖,能显著地降低过氧化氢、MDA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APX),缓解干旱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同时,喷施壳寡糖能显著提高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因此,壳寡糖可通过降低植株的氧化损伤和提高保水能力来改善玉米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从而提高其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选择2个绣球品种‘含羞叶’和‘银边’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片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SA)溶液(0.25、0.50、0.75 mmol·L-1和1.00 mmol·L-1)并结合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胁迫43℃/33℃(昼/夜)的处理方法,从形态表现、光合色素、膜脂过氧化酶、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方面研究外源SA在提升绣球耐热性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施用SA浓度为0.50 mmol·L-1和0.75 mmol·L-1后,2个绣球品种叶片受热害影响程度较轻,且施用适当浓度的SA能有效抑制高温胁迫下光合色素的分解,减缓细胞膜的氧化损伤,抑制丙二醛的积累,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等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进而减轻高温胁迫对绣球造成的伤害,诱导绣球耐热性提升,以0.75 mmol·L-1浓度的SA处理对绣球耐热性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马培芳  刘宏敏  杨宛玉  赵会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199-8201,8246
[目的]研究外源SA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类囊体膜D1蛋白磷酸化和光合机构运转的影响。[方法]用0.5 mmol/L水杨酸(SA)溶液预处理灌浆期小麦叶片,以水预处理为对照,将预处理植株进行高温强光[35℃,1600μmol/(m2.s)]胁迫,测定胁迫处理过程中小麦旗叶活性氧代谢、叶绿素荧光参数及D1蛋白的变化。[结果]SA预处理有效抑制了高温强光下D1蛋白的净降解,保持了较高的D1蛋白磷酸化水平,高效防护了高温强光所致的氧化损伤,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维持了较高的通过PSⅡ电子传递速率(Fv/Fo)、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结论]SA预处理明显减轻了高温强光胁迫对光合机构的损伤,保证了PSⅡ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桔梗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机制及水杨酸对桔梗抗旱性的影响,以桔梗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下桔梗幼苗的抗旱性,对桔梗幼苗根和叶片中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同时以actin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基因(CAO)、叶绿素合酶基因(CHLG)...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酸枣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及其生理机制,以酸枣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制试验,对100 mmol·L-1 NaCl处理下酸枣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0、0.4、0.8、1.2、1.6、2.0、3.0 mmol·L-1),分析净光合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筛选出缓解效果最佳的SA浓度,并测定植株组织离子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A喷施能提高盐胁迫下幼苗的净生长高度和净光合速率(Pn),喷施0.8 mmol·L-1SA 较T100分别提高了111.4%和100.5%,缓解盐胁迫的效果最佳。外源喷施SA降低了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在0.8 mmol·L-1SA处理下MDA比T100处理组降低了34.7%;同时也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抗坏血酸(As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较高浓度SA会抑制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叶面喷施0.8 mmol·L-1 SA显著减少盐胁迫下酸枣幼苗体内Na+含量,提高Ca2+的含量,S0.8比T100处理组幼苗地上与地下部分Na+含量分别降低了8.1%和10.0%。外源SA能够提高酸枣幼苗抗氧化能力,清除活性氧,保护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减少植物对Na+的吸收和促进Ca2+的积累,缓解盐胁迫对酸枣的伤害,提高植株净光合速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同时用不同浓度(0、0.5、1.0、1.5、2.0 mmol·L-1)的水杨酸(SA)喷施幼苗,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干旱胁迫下野生龙葵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龙葵幼苗植株变矮、鲜重降低、根长缩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经SA处理干旱胁迫下龙葵幼苗株高、根长和鲜重都有明显增加,特别是1.5 mmol·L-1 SA处理组分别增加20.8%、28.0%和29.7%,1.5 mmol·L-1 SA处理组龙葵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31.9%、脯氨酸含量提高65.4%,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42.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30.2%、87.8%和50.3%;SA处理使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37.8%。综合来看,适当浓度的SA可以缓解干旱对龙葵幼苗造成的伤害,并以1.5 mmol·L-1外源SA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对离体青稞叶片衰老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青稞幼苗离体叶片为试材,在暗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水杨酸处理对离体青稞叶片叶绿素总量、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离体青稞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不断下降,MDA和脯氨酸含量升高。用800 mg/L的水杨酸处理可延缓离体青稞叶片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抑制MDA、脯氨酸含量的上升。表明水杨酸降低了离体青稞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了离体青稞叶片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外源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香樟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香樟叶片SOD活性的影响,为香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引种提供参考。以多年生香樟叶片为试材,分别在5℃,-5℃,-10℃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后,叶面再分别喷施0,0.5,1.0,2.0mmol/L浓度的SA,然后测定其SOD活性。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浓度在0-2.0mmol/L,随着SA浓度的提高,不同低温胁迫下香樟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提高也越大;适宜浓度的外源SA能够减弱低温对香樟叶片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苗期生长与SA相关防卫反应的影响,用不同浓度外源SA喷施苗期日本晴水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稻苗期生长关键指标叶绿素含量,采用qRT-PCR定量分析外源SA对水稻苗期SA合成基因PAL1、SA受体基因NPR1、SA信号途径下游的转录因子WRKY45/WRKY76和防卫基因PR1a/PR1b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外源SA对上述水稻基因的影响不同,即低浓度S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苗期叶绿素积累,并显著影响水稻苗期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高浓度SA抑制叶绿素的积累,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喷施2.0 mmol·L-1外源SA对水稻苗期防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最为有效,该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外源SA促进水稻苗期生长并提高水稻苗期防卫能力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外源水杨酸降低辣椒幼苗盐害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提高蔬菜作物抗盐的生理生化机制,以辣椒(Capsicumfrutescens L.)为材料,在150 mmol.L-1 NaCl胁迫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SA对幼苗形态建成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A能够显著提高幼苗的株高、展开叶片数、茎粗、植株鲜重及干物重以及壮苗指数,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其中,SA浓度为200 mg.L-1时作用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