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特别是在旱地农业这点上和中国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相似。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旱地农业的主要特点,总括出澳大利亚在干旱地区实行混合型农业;实行以豆科牧草为基础的粮草轮作制;重视旱地农业研究等成功经验。依据这些经验,结合我国的旱进农业的实际,得出依靠教育科技振兴旱地农业,树立大农业观念,合理调整旱地农业的内部结构等启示。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农业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地处半干旱,半温润偏旱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分析、评价了黄河流域农业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建设成就,并讨论了良化生态环境的一些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北方旱地农业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北方旱地农业是指沿昆仑山-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的,依靠天然降水补充灌溉的农业。该区域地面积国士总面积的56%;耕地进面积7.7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1%。本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植被覆盖度差,沙化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引。水分胁迫和土壤贫瘠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发展。依据北方旱区农业发展应坚持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坚持山水田草林综合治理,推行星作农  相似文献   

4.
近50年以来,由于受气候变化以及高强度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我国北方旱农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田生态系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生态缺水是旱地农田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文中以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区的典型县-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为例,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旱地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缺水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武川县气候正在向干暖化趋势发展,特别是近20年以来,干暖化趋势更加明显。1991-2010年武川县农田生态缺水量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马铃薯45.99mm/10a,春小麦55.40mm/10a。降水是影响生态缺水量的主要因素。在气候干暖化背景下,武川县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缺水量随降水量的减小而增加,气候变化加剧了旱地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在旱农地区,气候变化背景下旱地农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宏观地貌的基本特征、地质构造背景和地貌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形成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特征及农业发展基础条件的深刻认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区域农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陕西渭北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陕西省渭北旱地资源优势和劣势,提出渭北旱原农业发展具有很大潜力,并用渭北旱原合阳县近年农业生产的经济发展的实践说明了这些潜力是可以实现的,指出渭北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实施方法;同时对渭北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从策略上进行了论述,对消除这一地区的贫困,保证粮食供给,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农田蒸散量的日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塔里木灌区位于中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 ,本区开垦前是沙漠起伏、灌木丛生的原始荒漠 ,原始胡杨林点片连绵生长于荒漠之中。 1 95 2年 3月开垦至 1 996年 ,全灌区总灌溉面积已达到 660 0 0 ha。形成了稳定的农业生态环境 ,成为塔里木盆地最大的新绿洲。绿洲内部农田蒸散的日变化规律 ,极具干旱区特点。本文通过中国科学院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的观测试验和一些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地区的蒸发日变化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论述了干旱区蒸发日变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鹿马岔小流域10年综合研究与开发实践,提出了“以肥调水-提高单产-退耕种草-生态-养畜增收-全面发展”的旱地持续农业模式,认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持续农业发展要以耕地为主体,粮食为先导,农牧林综合发展,粮食生产是旱农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必须双管齐下,旱地农业+补灌提高水分利用率与利用效率是旱农持续发展的长期任务,造就新一代“知识型”农民是实现农业与农村要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赤峰东都,科尔沁沙地南缘营造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林的技术,以及对农业增产的效益,从单产及动力效益、热力效益、水文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为治理沙漠,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为农业在沙地上创造稳产、高产、大面积持续不断的丰收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宁夏旱地农业类型分区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地农业是指干旱、半干旱区的雨养农业。类型分区是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生产,找出农业技术措施推广的合理区间和开发旱耕地生产潜力之重要条件。该文在指出宁夏干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旱地农业类型分类的原则与指标和分区方法,最后将宁夏划分为荒漠草原风沙干旱牧业区、半农半牧区、半干旱典型草原旱作农业区和半湿润森林草原农林区。同时也给每一区的资源条件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腐植酸是农田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壤生命最具活力的核心物质。针对旱地农业发展中土壤结构退化、水肥利用效率低和作物低产低效等核心问题,总结了我国生物腐植酸和煤基腐植酸等腐植酸资源及其行业发展进展,分析了腐植酸组成特点及其在改良土壤结构和维持土壤酸碱平衡、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改善作物品质和降低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的作用原理,开展了腐植酸在酸化地、盐碱地土壤改良和在废弃地土壤结构改良以及水肥保持中应用的研究,对研发的腐植酸保水肥剂、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和重金属污染地治理的材料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介绍。针对我国旱地农业发展态势和腐植酸在旱区土壤改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腐植酸产品研发和应用技术在旱地农业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宁南山区海原县关庄乡高台村试验田,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研究了覆膜不滴灌、滴灌不覆膜、膜下滴灌和不滴灌不覆膜(CK)4种方式下马铃薯生育期的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膜下滴灌种植条件下,与CK相比较,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88%、18.23%,碱解氮提...  相似文献   

13.
灌溉农业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灌区的灌溉管理和信息化程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限制了灌区农业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将促进灌区灌溉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宁夏青铜峡灌区为例,对灌区耕地资源及其主要变化类型、灌区土地盐渍化现象及调整力度较大的作物种植结构进行遥感监测与分析,有效地补充了传统获取手段的不足,为灌区管理与合理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设置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覆盖(PM)、无覆盖露地(CK)3个处理,通过测定马铃薯块茎维生素C、淀粉、直链淀粉、还原糖、粗蛋白含量及产量指标,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年型下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均可以显著改善马铃薯的品质,丰水年(2019年和2020年),与CK相比,SM处理显著提高了块茎淀粉、直链淀粉的含量,增幅分别为15.2%和31.9%,PM处理显著提高了粗蛋白含量,增幅为26.6%;平水年(2021年),与CK相比,SM处理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0.4%和5.1%,PM处理维生素C、还原糖、粗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5.2%、8.3%、14.6%;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整体表现为SM>PM。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SM和PM处理均可提高马铃薯品质,且SM处理马铃薯品质与产量关联度高于PM处理,SM处理下淀粉、直链淀粉含量与产量的关联度最高。覆盖栽培方式均显著提高了马铃薯鲜薯产量,SM、PM分别较CK提高13.7%~19.5%...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耕地-粮食的互动关系是表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侧面。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该省近50多年相关统计数据,认为陕西省目前的状况是:耕地人口密度大大超过其承载力;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粮食供给紧张;人口老龄化问题使系统的矛盾更为复杂化。依据预测理论,构建出系统相关因子模型,对该系统未来15年的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如果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下去,耕地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将会并发,严重制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据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人口数量、结构及质量等多方面减轻人口问题的压力;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与提高耕地质量并行;增加农业科技投资,发展生物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发展阳光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土地合理利用与绿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合分析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就盆地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与绿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如下见解:(1)立足盆地农业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型绿洲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2)盆地农业开发近期应以改造中低产田和恢复弃耕地为主,适度开垦宜农荒地为辅;(3)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盆地农牧业持续发展;(4)重视盆地天然草场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和保护,加快人工草场建设,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成因与草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也是脆弱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急需治理的国土整治问题。笔者认为 ,土地荒漠化的发生虽然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非可持续性的人类活动是加剧土地荒漠化的主导因素。从分析荒漠化发生的社会经济原因入手 ,阐述发展草业在保护生态与环境、发展西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此为突破口 ,提出完善软环境体系、创新草业发展机制、加强管理和强化目标责任制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大豆光合、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大豆品种陇中黄601、陇中黄602、中品661、晋豆21为材料,设置正常灌水(CK)、中度干旱(D1)、重度干旱(D2) 3个水平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采用2 a试验分析大豆苗期、开花期和鼓粒期光合生理生态指标以及成熟后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大豆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及产量均呈递减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D2)下,大豆产量降幅最大达到56.7%。D2处理开花期的Pn降幅最大,达45.15%,苗期的叶绿素SPAD值升高幅度最大,为21.92%。各品质指标均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D2处理下,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CK分别增加4.51%和1.77%。不同品种的蛋白质、脂肪、果糖、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硬脂酸、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蔗糖、淀粉多糖和棕榈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说明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仍存在矛盾。早熟品种陇中黄601丰产抗旱,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水分是影响半干旱雨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以中国西北半干旱区田间试验为基础,收集长期观测资料和文献数据,分析春小麦产量与水分之间的关系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揭示不同环境条件下春小麦水分限制特征和调控机制。研究表明:半干旱区常规管理水平下,雨养春小麦产量与水分间的关系相对稳定,然而播前土壤储水影响生育期降水与春小麦产量间的关系,不同播前土壤储水条件下,每增加1 mm降水量,春小麦产量的增加量分别为21.3 kg·hm-2和16.8 kg·hm-2。生育期大气干湿条件(潜在蒸发量与降水的差值)对播前土壤储水与春小麦产量间的关系也有影响,其中大气较为干燥时(潜在蒸发量与降水的差值大于425 mm),产量与土壤水分间关系斜率为22.9 kg·hm-2·mm-1,大气较为湿润时(潜在蒸发量与降水的差值小于425 mm),斜率为20.1 kg·hm-2·mm-1。相较生育期降水,播前土壤储水对春小麦产量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半干旱雨养春小麦的气候年型由播前土壤储水和生育期大气干湿条件共同决定。增加播前土壤水分储量、在生育期的特定阶段灌溉均会改变小麦耗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导致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发生变化。大气干湿条件和灌溉条件共同导致中国西北不同地区春小麦边界函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干旱区流域绿洲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和不断改进的盐渍化治理过程,这导致在绿洲下部与临近荒漠区广泛形成农田排水系统景观,但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还不清楚,限制了全面认识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过程。利用航片和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图论网络分析和景观连通性模型,分析农田排水系统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与格局;采用缓冲区分析、空间地统计模型、GIS相关性分析和群落多样性测度等方法,研究农田排水系统演变对廊道效应、土壤性状、土地利用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经过改进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研究农田排水系统演变对区域碳、水循环的影响,探讨农田排水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深化对干旱区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的认识,并丰富绿洲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