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冬 《新农村》2007,(10):22-22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40厘米,宽30~50厘米。田块四周开挖环沟,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沟面积应占田块面积的5%~8%。设计亩(1亩=667平方米)产鱼量为30千克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优质香粳“99—98—3”是武进市农科所新育成的早熟晚粳,其亲本组合“武香粳9号”/“春江1号”∥“秋津”。该品系丰产性好,米质优良。我站由2002年引种100.5亩,平均实收单产627.4kg,其中56.3亩单产为651.5kg。2003年继续种植82.34亩,平均实收单产563.4kg,其中59.2亩单产575.63kg.两年产量与“武运粳7号”相仿,略高于“武香粳9号”。稻米外观较好,垩白率、垩白度均比“武香粳9号”低。  相似文献   

3.
沿海地区小麦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市地处黄海之滨,气候、土壤适合种植中、弱筋小麦。在1999年试验基础上,2001、2002年连续两年推广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的小麦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取得显成效。实施区2001年15万亩小麦平均单产386kg,2002年中后期虽遭历史罕见的连续低温阴雨,实施区25万亩小麦,实收单产331kg,比对照分别增产6.04%、  相似文献   

4.
金岩  王从卯  李茂功 《农技服务》2011,28(11):1632-1632
玉米是龙口市主要农作物之一,2010年龙口市玉米减产21.4%。实收面积为0.83万hm2,平均单产6 600 kg/hm2,比上年减产1 800 kg/hm2;总产5.5万t,较上年减少1.2万t。经过分析发现,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由气象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1现状 卢龙县甘薯栽培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建国初期栽培面积只有10余万亩,鲜薯单产不足千斤;60、70年代甘薯面积扩大到20万亩左右,单产水平提高到1000kg左右:到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县政府确立了开发利用甘薯资源的发展方向,甘薯面积直线上升,每年递增近万亩,90年代初达到30万亩,到本世纪初已达到34万亩,单产水平比建国初期翻了两番。2002年全县甘薯栽培面积338635亩,亩产鲜薯1684kg,总产57万t,年生产淀粉10万t。  相似文献   

6.
2002年开始,信阳市引进、示范、推广超级稻。2004年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单产迅速上升.拉动全市粮食总产连创新高,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3年突破百亿斤大关。2008年全市超级稻种植面积达到505万亩,占水稻面积的77.8%,平均单产达到634.4kg。其中34个百亩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832.9kg;32个千亩高产示范区平均单产达736.3kg;  相似文献   

7.
垄稻沟鱼立体栽培鱼米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我县在东明乡进行垄稻沟鱼试验,面积5.7亩,亩产水稻518 kg、鱼75 kg.按每公斤水稻1.30元,每公斤商品鱼8.00元计算,鱼稻两项总收入1 273.40元/亩,总投入660.00元/亩,获纯效益617.40元/亩,与对照单一种植水稻500 kg/亩,亩纯增效益330.06元.垄稻沟鱼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2016年,夏邑县以高产创建项目为引导,紧紧围绕主攻单产、提高效益这一目标,加强田间应变管理,克服了不利因素的影响,获得小麦生产连续的增产增收. 一、小麦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对全县24个乡镇不同区域类型的781块190.67 hm2麦田产量结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小麦平均亩穗数42万,穗粒数32.9粒、干粒质量45.7 g,全县小麦8.64万hm2,平均每667 m2产量536.7kg,总产69.56万t,单产较2015年增加1.7 kg,增长0.3%;总产较2015年69.34万t增加0.22万t,增长0.3%.与前3年(2013-2015年)平均单产531.3 kg相比,增长1%;与前3年平均总产68.8万t相比,增加0.76万t,增长1%.2016年夏邑县小麦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正>1、小麦生产基本情况及特点2013-2014年度全场小麦播种面积90341亩,收获面积82125亩,总产5.0977万吨,比去年增产8550吨,增幅20.2%。通过全场十六个农业分场和四个农村小麦实收产量及各单位的调查汇总,小麦生产有以下几大特点:1.1单产提高明显播种单产564kg/亩,比去年增产95kg/亩,增幅20.3%;收获单产621kg/亩,比去年增产122kg/亩,增幅24.4%。其中,十六个农业分场小麦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0.
旱稻277在黄淮地区表现接麦茬旱直播全生育期105~115天,一生灌水仅需2~3次(合100~150m3/亩),是水稻的1/5以下,而产量却稳定在350~400kg/亩,高产达到500kg/亩,已与同熟期水稻品种产量接进或持平,使灌水生产效能(公斤稻谷/m3)由同季水稻的0.5提高到2.0.与农家老旱稻相比生育期平均缩短了10~30天,而单产却翻了1~2番.例如苏北地区丰县和集乡袁寨村1997年接麦茬连片旱直播旱稻277约220亩,逢旱年灌水3次(合120m3/亩),平均实收稻谷378kg/亩,高产户达450kg/亩.1998年在同一片旱地上再按同样方式种植230亩.逢正常年灌水仅1~2次(合50~100m3/亩),平均实收稻谷392.5kg/亩.1999年广播于苏北、皖北、鲁西南、河南省大部分区域的几十个县(市)近20万亩旱稻277,在遭遇少有干旱年情况下,一般仅灌水2~3次,却普遍获得好收成.  相似文献   

11.
富顺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普及再生稻,24年来全县再生稻累计收获面积691.46万亩,新增稻谷85.57万t。其中:2009年全县再生稻收获面积40.16亩,单产165.0kg/亩,总产6.6万t,面积、单产、总产“三超”历史水平。“杂交中稻一再生稻”已成为我县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目前,全县再生稻面积占全省再生稻面积1/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正>1示范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1创建高产优质示范区2009年巴楚县棉花播种面积40 000 hm2(60万亩),平均单产皮棉128 kg/667 m2。共建立高产攻关田1个,高产攻关田设在阿克萨克玛热勒乡18村4组,面积130 hm2(1 950亩),平均产皮棉206.8 kg/667 m2,较前三年平均增产皮棉88.4 kg/667 m2。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示范表明,2001年滇杂31表现出杂种优势强、稳产高产、抗稻瘟病、米质优、食味好、落粒性和熟期适中等特点。2002年示范面积33.3hm2,平均单产11.48t/hm2,最高单产13.89 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2%。2003年示范面积超过500hm2,实收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0%-20%左右,田间生长清秀,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推广稻田生态渔业技术,加快了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为贵州省渔业生产提供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又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000年在开阳县城关镇顶方村、花溪区青岩镇新关村、清镇市站街镇甘坝村建立的3个稻田生态渔业示范村,总面积为47.73 hm2,共投放鲤鱼种8 177 kg,草鱼种1 040 kg,云斑595 kg,斑点叉尾31 kg。目前,各品种生长良好,部分已达商品鱼规格,并且开展了休闲垂钓渔业。但是在技术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 存在问题 1.1 选址不合理 花溪区新关村稻田地貌复杂,土层浅,只有30~40 cm,土层下乱石丛生,俗称“卧牛石”,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只能采取放炮炸石修建鱼凼,使鱼凼浅(0.8~1 m),且造价偏高。主排洪沟泄洪能力不够,6月19~20日,花溪区24 h降水量80 mm,造成洪灾,鱼种部分逃逸。开阳县顶方村因土变田,稻田用水不能自然灌溉,需抽水灌溉,增加了养殖成本。 1.2 基础设施不完善 1.2.1 鱼凼渗水水位低于稻田底部,造成鱼凼内鱼种不能进入稻田中,并且有少数鱼凼上部低于稻田的底部,使鱼根本不可能从鱼凼进入稻田,失去了稻田生态渔业的意义。渗水原因是多方面的,花溪区新关村鱼凼是石砌四壁及底部渗水,开阳县顶方村是底部黄沙性土质渗水,清镇市甘坝村是板拼四壁及部分土质底部渗水。 1.2.2 鱼沟沟浅、窄、不规范,各处大部分鱼沟,沟深仅30~40 cm,沟宽30~40 cm,且数量少、短。农户不按技术要求开挖,担心因鱼凼、鱼沟占面积而减少稻谷产量。 1.2.3 生态带所占面积太少,忽略了生态带的意义,所以大部分只占稻田面积的0.5%~1%,显不出生态带的作用,严重影响稻田生态渔业的意义及整体经济效益。 1.2.4 拦鱼设施不完善花溪区新关村与开阳县顶方村没有安装专门的拦鱼栅,极易造成因降雨,水淹稻田而使鱼种逃逸。  相似文献   

15.
(石娄)寨公社一大队位于新洲县东部丘陵地区,水利条件好,肥源多,人多地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2.5亩),劳畜力充足。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耕作制度为双季稻、小麦和双季稻、绿肥为主的一年三熟制。近几年来双季稻、小麦的面积占水田面积的28—30%,产量逐年都有所提高。1964年平均单产早稻573斤,双晚555斤,小麦为305斤,全年三季共收1433斤。1965年三熟制的小麦实收面积266亩,平均单产450斤,比1964年增长47.55%比1957年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优质大豆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大豆年均种植面积不足150万亩,单产150 kg左右,总产22万t,人均占有量3.5 kg,需从外省调进或进口大豆及其制品约400万t。近两年,本省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回升,2017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212.34万亩,较"十二五"平均面积增加41%,单产141.56 kg,总产30.06万t。在发展大豆生产的同时,加快了优质大豆的开发利用,高蛋白(蛋白质含量高于45%)大豆、双高(含油量大于20%,蛋白+脂肪含量大于63%)大豆、鲜食大豆迅猛发展。2017年,本省种植高蛋白大豆152万亩,双高大豆30万亩,鲜食大豆30万亩。本省大豆种植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产区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7.
《四川农业科技》2009,(1):58-58
近期,各地认真落实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大春马铃薯收获扫尾及销售工作。目前,全省大春马铃薯已全部收获,预计面积475万亩,比2007年扩大30.4万亩,总产560万t,比上年增产40万t,增7.7%,单产1182kg,比上年提高12kg。市场销售正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生产情况分析2020年,滑县小麦种植面积12.07万hm~2,比2019年的12.00万hm~2增加了0.07万hm~2。全县小麦平均亩穗数42.2万,穗粒数32.5,千粒质量按前5年平均46.9 g计算,平均单产546.7 kg,比2019年平均单产537.9 kg(农业农村部门数据)增加8.8 kg,比常年平均单产513.8 kg(农业农村部门数据)增加32.9 kg。2020年,滑县小麦总产量98.95万t,比2019年总产量96.82万t增加2.13万t,比常年总产量92.09万t增加6.86万t。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麦品种烟农1212在临沂市郯城县砂姜黑土地块进行超高产栽培,于10月14日播种,次年6月15日收获,经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实收面积2 187.76 m2,平均产量726.18 kg/亩.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韶民 《农业展望》2006,2(11):26-27
1棉花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642万吨 2006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达到8060万亩左右,同比上升5.8%。今年棉花生长中后期.各棉区天气总体有利,棉农田间投入较足,棉花产量可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总产642万t,同比增长12.4%。一是棉花种植面积增长。西北内陆棉区为1973万亩,同比增加10.9%;黄河流域棉区3723万亩,同比增加8.2%;长江流域棉区2130万亩,同比增加6.8%。二是单产提高,由上年每亩75kg提高到79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