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城市硬质地面追踪课题在全国的推广使用,硬质地面追踪犬训练的方法手段越来越成熟细腻,硬质地面追踪犬的训练也越来越贴近实战化要求。但是,硬质地面追踪犬的训练周期较长,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比其它使用科目的训练要多很多。在硬质地面追踪犬的训练环节里,从嗅认嗅源、起点突破、上线把线、脱绳追踪、物品示警等,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不能有丝毫的怠慢,而且这些环节都会对追踪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在追踪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2.
一、使用科目精细化训练与组合式训练不冲突 2013年前后,硬质地面追踪和搜索血迹两大部级课题已经逐渐面向全国推广.2013年10月,笔者经过严格挑选出一头体型适中、嗅觉灵敏的马里努阿犬尝试训练.因为曾经全程参与过硬质地面追踪课题技术攻关,所以深知硬质地面上隐藏物品的难度,所以另辟蹊径,把血液作为追踪训练意义上的"中途物品""终点物品"融入硬质地面追踪训练.先让准备训练硬质地面追踪的犬具备搜索血迹能力,这样的好处至少有三点:一是在训练硬质地面追踪时,犬低头嗅认硬质地面效果很好,能完美解决硬质地面追踪初期犬对硬质地面排斥的负面情绪,犬建立硬质地面低头嗅认的条件反射更快,更稳定,持续低头效果更好.二是能很好解决犬通过视觉寻找"地面物品"的不良联系,彻底解决硬质地面追踪物品难藏的问题.三是更能激发犬对人体血液特殊气味的敏感度,以及犬对微量血液气味捕捉和分化能力,从而养成犬对微量气味的捕捉和分化认知习惯.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警犬在城市环境下对硬质地面的追踪训练与使用发展迅速,引起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的重视。从训练使用效果来看,部分硬质地面追踪犬在案件现场发挥作用不明显,究其原因,训导员和犬的能力培养还需进一步提高。本文从训练的角度出发,总结警犬在硬质地面追踪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主要从嗅认能力、把线能力、嗅认耐力及抗干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犬自身具备感受、分化和扑捉气味的本能,扎实的低头嗅认能力,是训练警犬硬质地面追踪的基本功。2010年广西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成立了"城市追踪犬训练与应用"课题研究小组,对城市追踪犬的选拔和训练以及应用作了相关研究,针对性地总结了培养警犬硬质地面追踪低头嗅认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警犬硬质地面追踪而言,训练初期的犬低头嗅认迹线和对目标气味(附着目标气味的物品或单纯目标气味)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初期在犬硬质地面追踪能力的培养上所用的奖励方法就是重中之重,只有奖励手段和方法正确,才能确保警犬能迅速建立付予犬嗅源后,在迹线上寻找物品的能力和动力,为硬质地面追踪的系统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特礼  黄伟健  李明 《警犬》2011,(10):30-31
犬自身具备感受、分化和扑捉气味的本能,扎实的低头嗅认能力,是训练警犬硬质地面追踪的基本功。2010年广西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成立了“城市追踪犬训I练与应用”课题研究小组,对城市追踪犬的选拔和训练以及应用作了相关研究,针对性地总结了培养警犬硬质地面追踪低头嗅认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警犬追踪是指警犬依据训导员付予的嗅源气味,在地面上寻找与嗅源气味相同的迹线,并沿着这一迹线追踪相同气味的人或物的过程。它作为刑事侦查技术手段之一,在打击违法犯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硬质地面气味吸附能力差、温度高、气味复杂等,使硬质地面追踪在训练、使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下面作者就硬质地面追踪训练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一、犬基础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8.
正警犬在硬质地面追踪训练中,经过初期的低头嗅认培养,能够成功地建立气味联系,突破起点、确认迹线,这时就要对警犬进行把线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也是硬质地面追踪犬训练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进一步夯实基础的同时,对警犬下一步整体能力的提升直至达到现场使用要求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训练前的状态调整及准备工作每次训练前,训导员和警犬都要调整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对于神经类型相对较弱的犬,要充分利用好犬感  相似文献   

9.
##正##在追踪中使用双绳,即在追踪中使用背带和脖圈同时分别系两根追踪绳。在工作中使用脖圈连接追踪绳,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犬低头嗅认,不足是追踪中因用力不均匀容易引起犬抬头,尤其是在犬猛冲时。用背带系追踪绳其优点是使犬全身着力均匀,头部脖颈活动灵活,使犬嗅认灵活方便,不足是受干扰时犬容易抬头,我们将上述背带系绳和脖圈系绳结合起来,发现如此训练后犬能把线更稳,低头嗅认更仔细。在硬质地面上此法可方便压低犬的速度,使其稳定细致地寻找气味,训练效果及试验供大家参考,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追踪犬是在气味同一认定原理指导下进行工作的,追踪过程是训导员利用警犬以现场嗅源为检材,以案犯逃跑迹线上遗留的各种物质气味为样本,不断地进行同一认定,并沿着嗅源气味边嗅认边识别,直至迹线终点的同一认定过程。追踪的首要工作是寻找迹线切入点,一般追踪是以犯罪分子在现场遗留的"脚印"作为起点开始追踪,而硬质地面不同于草土地易留"脚印",看不出"脚印",就无法确定犬追踪起点。我们在训练中摸  相似文献   

11.
正硬质地面追踪犬具备了追踪的基础能力后,犬对嗅源的分化能力的训练,将是作为贴近实战训练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追踪能力强的犬,其分化能力也是很强的。决定犬灵敏嗅觉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遗传因素,另一个就是靠系统、科学、有效的后天训练获得分化能力的提高。犬分化能力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犬追踪经验的自行积累(自然形成模式)。另外一方面就是犬经过训导员系统性的分化训练获取(针对性训练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硬质地面追踪的普遍应用,全国各级警犬工作单位都开展了相关训练,笔者自接触警犬追踪科目以来,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训练警犬进行硬质地面追踪.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对比,发现目前主要的几种训练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使用奖食布线法训练出来的追踪犬过于依赖奖食、动力转化困难、抗干扰能力较差,而使用终点标记法训练出来的追踪犬自主把线能力弱,追踪形式不稳定.因此,笔者一直在思考训练警犬进行硬质地面追踪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场对硬质地面追踪犬的训练要求不断提高,要完全释放犬在硬质地面追踪的本性驱动力,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我们必须要把犬的脱绳追踪训练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训练模式。在训练犬脱绳追踪时,犬会根据训导员的训练手段变化而改变其在追踪上的一些行为,如让犬逐渐适应无绳牵拉状态下的追踪、无提示性的追踪、与训导员拉开更大距离的追踪等等,犬都会本着  相似文献   

14.
警犬追踪是指警犬依据训导员赋予的嗅源气味,在地面上寻找与嗅源气味相同的迹线,并沿这一迹线追踪相同气味的人或物品的能力。警犬追踪因地理条件不同,可以分为硬质地面追踪、山地追踪等,本文着重谈谈山地追踪的训练心得。在警犬追踪训练中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初期训练阶段(初训)、中期训练阶段(能力培养)和后期训练阶段(现场模拟及能力形成巩固)。这几个环节对于培养警犬追踪的准确性,提高犬的追踪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在城市追踪犬训练中培养犬扎实的低头嗅认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选择某硬质地面追踪培训班的16头受训犬,使用观察法,经过为期4个月的研究,总结出原因及对策如下:一、在犬的科目训练中,兴奋性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把握住犬的兴奋性并转移到追踪训练上,使其不能过于兴奋,也不能过于抑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兴奋性过高,犬急于得到终点物品奖励原因分析:迹线上气味较大,或犬自身的兴奋性过高急于向前冲,以希望快速地到达终点获得奖励,而不  相似文献   

16.
城市追踪犬训练的针对性主要是培养犬对硬质路面的低头嗅认、积极寻找与嗅源气味相同的迹线和顺利发现所求物并正确示警反应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警犬技术使用在城市侦查破案领域中必需经过的实战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7.
马幅  林娜晓 《警犬》2011,(10):25-26
城市追踪犬训练的针对性主要是培养犬对硬质路面的低头嗅认、积极寻找与嗅源气味相同的迹线和顺利发现所求物并正确示警反应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警犬技术使用在城市侦查破案领域中必需经过的实战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犬通过追踪方式破案的难度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城市环境气味复杂、硬质地面气味留存少、挥发快、犬的追踪速度快、嗅认不认真、气味捕捉分辨困难造成。警犬快速追踪,嗅认一定不认真,警犬慢速追踪,嗅认也未必认真,但警犬嗅认认真,追踪速度一定会变慢。因此为了保证犬嗅认认真,必须减慢犬的追踪速度。警犬快速追踪容易造成脱线、晃线、把线不稳、体力消耗快、遗漏中途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追踪科目初期能力培养阶段中地面条件基本都是地选择草地或松土地面。我们在实际训练中,警犬作业地面转换正是按照:草地——松土地——沙石地——水泥地(包括沥青、方砖地)这一顺序来开展。但随着警犬技术人员对警犬在硬质地面追踪训练方法的不断探索,特别是"城市追踪犬训练与应用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成功和推广,追踪科目训练方法有了里程碑意义的改变。其中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追踪训练初期能力培养阶段是在水泥、沥青、砖石地面上进行。本文作者认为:追踪训练初期能力培养阶段中选择硬  相似文献   

20.
张松编译 《警犬》2011,(11):47-50
硬质地面追踪被视为是追踪训练中最为困难的训练,也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刑侦用犬的一个瓶颈。国内外在这方面有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荷兰无疑是这方面训练使用的佼佼者,本文综述了美国犬业专家Ed?Frawley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欧洲的两篇见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