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仁用杏树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年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北地区主要经济树种仁用杏树各器官在不同生育期问四种不同处理下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仁用杏树体各器官内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整个年循环周期内呈规律性变化。叶中PPO活性整体水平在10月份最高;枝、干、主根、侧根中的PPO活性均以5月和3月极显著地高于7月和10月。(2)PPO活性与仁用杏树体的抗寒性、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有关,并可作为仁用杏树抗寒性的生化指标。(3)Cu、Zn两种营养元素通过影响PPO活性来影响仁用杏树生长。  相似文献   

2.
仁用杏树多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仁用杏树各器官在不同生育期的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活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条器官PPO活性和SOD活性在不同生育期存在较显著的差异,PPO与SOD活性均与仁有杏树的生理代谢以及抗逆性有关PPO可作为仁用杏树的抗逆性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铜锌对华北落叶松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华北落叶松3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4种处理(对照、锌、铜、铜 锌)下各器官(叶、枝、干、主根、侧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幼苗各器官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极为显著,干中PPO活性在3月达225.2 U·g-1,而叶中PPO活性在5月仅为57.3 U·g-1.叶子中PPO活性呈递增变化趋势,10月最高,枝、干、主根、侧根的PPO活性在年循环周期内呈规律性变化,7月均达高峰期.铜、锌对各器官内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而且与生育期有关.铜对PPO活性的增强作用达显著水平,尤以枝最为突出,10月份铜处理后枝中PPO活性比对照提高95.1%;锌对主根PPO活性的提高也有较明显影响,对其他器官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月份锌处理后干中PPO活性比对照下降35.5%;铜、锌互作对干和主根PPO活性的提高表现出较大的协同作用.华北落叶松幼苗体内铜元素含量与PPO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铜、锌元素通过影响PPO活性而影响幼苗的生长及抗寒性.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米脂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腹地,每年清明前至谷雨,正是仁用大扁杏花期,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晚霜冻害,使仁用大扁杏座果率低、产量不稳,甚至造成绝收,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子之一。探讨了采用药剂喷施和灌根进行抗寒处理,以提高仁用大扁杏抗寒性。研究表明:地形差异也显著影响仁用大扁杏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尾叶桉的 ML A无性系 (简称 ML A)是难生根无性系 ,尾叶桉的 U6无性系 (简称 U6)、刚果12号桉 W5无性系 (简称 W5)为易生根无性系。MLA各器官的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比 U6、W5的低 ,而 ML A各器官的吲哚乙酸氧化酶 (IAAO)活性比 U6、W5的高。各树种的 PPO活性、IAAO活性及 PPO同工酶均具有器官的特异性。讨论了 PPO和 IAAO与不定根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杏树品种的抗寒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3个不同杏品种为对象,研究了它们不同器官的抗寒性能。通过对各杏树品种不同低温及低温持续时间下的抗寒性能比较,表明沙金红杏树品种在抗寒性能上明显优于山黄杏和金荷包两个杏树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3个杏树品种花蕾的抗寒性大于花瓣。此外,不同低温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结果则表明,沙金红杏树品种的POD酶活性一直保持高于其他两杏树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仁用杏树是以生产杏仁为主要产品的优良杏树品种。此品种杏仁与普通杏仁相比仁大质优,带甜味,清香可口,营养丰富,可生食,又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现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现许多地区已开始推广栽培。近几年,昌吉地区也开始引种栽培仁用杏树,但由于群众对栽培此树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其发展前景认识不清,致使发展的速度慢,栽培面积小,管理粗放,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栽培规模和生产能力.就此,笔者对发展仁用杏树的前景提出以下看法。一、有广阔的适控区和丰富的水土资深。仁用杏树适应性强,对土壤…  相似文献   

8.
板栗组培过程中褐变研究初探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通过研究板栗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板栗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与培养材料的褐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酶活性高,愈伤组织褐变严重。但过氧化物酶(POD)与褐变的关系不明显。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炭、抗坏血酸,以及培养于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培养温度,能够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轻褐变程度,提高愈伤组织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枣果实多酚氧化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冬枣和梨枣果实的多酚氧化酶(PPO)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分别就酚类物质、PPO的底物专一性、pH值与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个枣品种的多酚氧化酶均有一个最适pH值,为7.0;冬枣PPO的最适天然底物是没食子酸,梨枣则是阿魏酸。  相似文献   

10.
青变菌毒素对黑松松针可溶性Pr、POD酶和PPO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黑松松针为材料,研究了青变菌毒素对松针内可溶性蛋白(Pr)、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的影响。实验表明,松针用青变菌毒素处理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毒素浓度的增加,松针内可溶性蛋白、POD酶和PPO酶发生着不同的变化,青变菌毒素液对黑松体内上述三者的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华北落叶松铜锌元素与酶活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3年生华北落叶松各部位的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各部位间的PPO酶存在较显著的差异;(2)铜元素与PPO酶关系较为密切,锌元素对SOD活性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山西省仁用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目前的主要栽培地区、栽培品种做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山西省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研究了仁用杏的适生环境。为充分发挥山西省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仁用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毛白杨抗虫、感虫无性系树皮内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年生抗虫、感虫毛白杨无性系树皮内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抗、感虫无性系间树皮内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差异显著,抗虫无性系大于感虫无性系;而感虫无性系内的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力大于抗虫无性系,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性与抗虫性有一定的关系,是造成抗性差异的原因之一,可以将多酚氧化酶活性作为毛白杨抗性育种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正仁用杏为我国六大木本粮油战略性树种之一,是"三北"地区适应性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重要生态经济树种之一,被誉为"铁杆庄稼",其抗逆性强,也是集抗旱、抗寒(可低至-35℃)、抗风沙为一体的"先锋"树种。杏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5%左右,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在70%以上,与橄榄油相近,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  相似文献   

15.
尾叶桉MLA无性系(简称MLA)为难生根植物,尾叶桉U6无性系(简称U6)和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简称W5)为易生根植物。MLA的插条内的POD、IAAO活性较U6、W5的高、而PPO活性比U6、W5的低,用IAA处理桉树的插条后,在扦插生根的不同阶段,插条内的POD、PPO、IAAO活性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POD、PPO同工酶谱带也随生根的进程出现增多现象。本文讲座了3种氧化酶与桉树插条生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下华山松抗腐烂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对华山松幼苗进行诱导水分胁迫,树皮的相对膨胀度(RT值)随PEG浓度的增大而下降;且树皮内的酚类物质含量、多酚氧酶(PPO)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有所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说明水分状况直接影响着华山松的抗病性。4种酚类物质抑菌试验表明,一定浓度下酚类物质对腐烂病病原菌松黑腐皮壳(Valsa pirni Fr.)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以香草醛和邻苯二酚抑菌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