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非典型性猪瘟即亚临床感染时有发生,特别是分娩后母猪因免疫应答低下,易感染猪瘟病毒,受感染猪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在生产上造成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成活率下降,给猪瘟防制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现就本病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临床症状、诊断、发病原因、防制对策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非典型猪瘟与猪圆环病毒Ⅱ型混合感染的猪群主要出现以咳嗽、喘气、发热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非典型猪瘟与猪网环病毒Ⅱ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猪瘟的诊断与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又称古典型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近年来,我们在猪瘟病例诊断中发现,与典型猪瘟相比,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发生较大变化,呈现发病方式较温和的所谓非典型猪瘟类型,现将确诊病例的诊断与应对措施情况整理小结,与兽医同行共同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猪群的大幅度减少.这种疾病在亚洲和中南美的大部分地区、欧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都有发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等国家已经根除了这种疾病,但南非、德国、荷兰、英国等国还有零星复发.引发猪瘟的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对于猪瘟的首次诊断是根据兽医对临床症状和尸体剖解后作出判定的,但许多症状也不完全与猪瘟有关,它们可能会随着病毒株的不同、猪的年龄与健康状况的差异而改变.由于临床症状可能会与其他猪传染病混淆,因此猪瘟的实验室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国际兽疫局和欧盟已经批准了猪瘟诊断手册,为本病的确诊建立取样方法和诊断程序.本文对目前诊断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补充一些新的发展,重点在于介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  相似文献   

5.
猪瘟又称古典型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近年来,我们在猪瘟病例诊断中发现,与典型猪瘟相比,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发生较大变化,呈现发病方式较温和的所谓非典型猪瘟类型,现将确诊病例的诊断与应对措施情况整理小结,与兽医同行共同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非典型猪瘟在牡丹江的发生日益严重,给广大养猪户和规模化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非典型猪瘟指的是病原体为猪瘟病毒,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与传统的猪瘟变化有着很大不同的疫病.临床上主要具有繁殖障碍性和温和性的特点,现介绍给广大同行,以期为猪瘟的新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温和型猪瘟是由低毒株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非典型猪瘟。 1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大小猪只均可发生,以50kg左右猪多发,有些病例是免疫过猪瘟活疫苗的。本病呈散发流行,病程多为10。15d,有的长达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非典型性猪瘟的表现形式及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病毒是猪最重要的病原之一,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可导致猪瘟慢性感染,其间不断向外界排毒,直到死亡。仔猪猪瘟往往是先天感染低毒株猪瘟病毒,出生后又受到持续感染,免疫反应弱,引发非典型性猪瘟,给猪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值得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非典型性猪瘟的病因分析,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猪瘟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2)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CSF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国家对猪瘟的预防和控制一直都十分重视,尽管我国很早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并在预防猪瘟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地区性散发性流行,出现了所谓的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等,以及在出现上述种种迹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同时表现无法解释的免疫失败.当前,猪瘟仍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威胁,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中主要从临床症状、动物接种、病毒分离、血清学、细胞检测、分子生物学方面对猪瘟诊断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猪瘟的诊断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典型性猪瘟多发于刚出生和断奶后1个月内的仔猪。刚出生的仔猪猪瘟主要表现腹泻、消瘦,病程慢,有的可能出现抖抖病。虽然非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但是肾脏的出血点比较特征,具有诊断意义。诊断非典型猪瘟不能仅靠临床表现,一定要结合猪瘟荧光抗体染色等实验手段才能做出确诊。发病猪场应用猪瘟脾淋组织苗紧急免疫接种,能够较快控制病情。防制该病最关键的是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疫苗以及对猪场进行定期抗体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小血管的变性导致组织器官多发性出血、坏死和梗死。近年来非典型症状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不典型,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降低,病程明显延长,必须依赖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2011年10月,兴化  相似文献   

12.
非典型猪瘟是由非典型性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无任何眼观症状的疾病,该病毒能在猪体内长期存在而不被机体清除。本文通过介绍非典型性猪瘟发病特点和发病原因了解其发病机理,并针对该病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希望对该病的研究和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猪瘟及其防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Hog Cholera,HC),又称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过程,本病分为急性、慢性、迟发性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HCV)引发,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慢性HC和亚临床性HC是由低毒力HCV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HC,临床症状和病变与急性HC相比,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猪瘟是由非典型性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无任何眼观症状的疾病,该病毒能在猪体内长期存在而不被机体清除。本文通过介绍非典型性猪瘟发病特点和发病原因了解其发病机理,并针对该病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希望对该病的研究和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以接种疫苗为主的动物防疫措施的不断落实,典型猪瘟的发生和流行得到了控制,但是由于免疫压力造成的非典型猪瘟却时有发生,常常给猪场造成一定损失,因此必须引起重视。1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非典型性猪瘟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剖检无明显变化,各地、各场、各猪群情况不同,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差异较大,主要有以下特点:1.1各种品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以断奶前后发病较多,特别是断奶后4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1.2非典型性猪瘟多呈散发,流行速度慢,同一群或同一窝的猪不完全发病,只有个别几头猪发病。发病率低,潜伏期长,接种疫苗出现不明原因的免疫…  相似文献   

1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当前我省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性猪瘟为主。  相似文献   

17.
在兽医临床上,猪瘟是一种老传染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传播迅速和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但是近年来由于病源微生物抗逆性能增强,毒株变异,本病的临床表现表现黑心以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为主,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难以确诊,致使病猪长期带毒传播,降低了生猪抵抗力,极易感染和并发其它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2)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CSF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国家对猪瘟的预防和控制一直都十分重视,尽管我国很早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并在预防猪瘟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地区性散发性流行,出现了所谓的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等,以及在出现上述种种迹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同时表现无法解释的免疫失败。当前,猪瘟仍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威胁,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中主要从临床症状、动物接种、病毒分离、血清学、细胞检测、分子生物学方面对猪瘟诊断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猪瘟的诊断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是一种病毒性、出血性、接触传播性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我国作为养猪大国,非洲猪瘟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有可用的商品化疫苗,只有尽早地发现非洲猪瘟并严格实施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源才能有效防控非洲猪瘟。随着非洲猪瘟流行特征的变化,非典型临床病例、慢性感染猪逐渐增多,病毒血症不明显并且排毒不规律,仅靠病原学存在漏检可能,而血清学检测可作为病原学检测的补充,对于非洲猪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流行病学、病毒结构、诊断标识以及现阶段常用的非洲猪瘟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供非洲猪瘟血清学诊断研究以及疫情防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猪瘟病毒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急性CSF由强毒株引发,一般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弱毒病毒感染则表现不明显.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流行,减少了急性死亡.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程变长的非典型性猪瘟(或慢性猪瘟)成为该病的主要发生形式,持续感染普遍存在,疫苗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使猪瘟防制遇到了新的困难.以目前人类对猪瘟的认识水平,尚难以从分子水平解释这一新变化的成因,这是因为对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及其分子基础的认识深度不够.就此,文章综述了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主要涉及CSF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防控,希望能为猪瘟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