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钙果果酒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大钙果4号为原料,高活性葡萄酒干酵母为发酵菌株,酿制钙果果酒。研究温度、初始糖度、果胶酶用量、酵母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果果酒发酵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8~22℃,初始糖含量为24%、果胶酶用量为20mg/L、酵母接种量为0.4%时,所酿造的酒品质最佳,并且能保留钙果的特殊香味。最后,对提高钙果果酒的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以芦荟汁、葡萄酒酵母、蔗糖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了芦荟保健果酒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当以产品的酒精度为衡量指标时,发酵工艺条件的最佳组合为主发酵温度22℃,干酵母接种量0.5 g/L,蔗糖添加量27%;当以产品感官品质为衡量指标时,最佳组合为主发酵温度24℃,干酵母接种量0.3 g/L,蔗糖添加量27%。芦荟保健果酒不但酒体醇厚、风味优雅,而且营养丰富、养生益颜。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玉竹为原料,经过粉碎、发酵、澄清等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酵母接种量、柠檬酸添加量、发酵温度对玉竹发酵酒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接种量为0.15%,柠檬酸添加量为4g/L,发酵温度为24℃,得到的玉竹发酵酒为浅金黄色,澄清,透明有光泽,酒味浓郁,丰满,有玉竹特有的清香,典型性突出。  相似文献   

4.
以速冻蓝莓为原料,通过对冻藏和常温蓝莓汁发酵进行比较,研究菌种及接种量、发酵温度、澄清方法,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经冻藏处理的蓝莓与新鲜果实发酵的果酒品质没有太大区别。采用果酒酵母3#,接种量3%,主发酵温度控制在10-15℃,发酵时间12d,硅藻土用量为2.5%时,能生产出优质的蓝莓酒。  相似文献   

5.
以木枣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了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助剂添加量对果酒发酵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发酵型红枣酒的酿造工艺;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 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graphy mass spectrometrometry GC-MS)联用技术对枣酒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为枣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控制参数的确定及品质监控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酵母加量0.5%、发酵温度25℃、发酵助剂115mg·L~(-1),得到的枣酒酒度为12.35%(v/v);从枣酒中共鉴定出香味物质33种,占总峰面积的80.57%,其中主要香味物质为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异戊醇、乙酸-3-甲基丁酯、己酸乙酯。  相似文献   

6.
枇杷果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枇杷为主要原料,制汁后以活性干酵母发酵来制得枇杷果酒,对发酵工艺条件、澄清和调配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5℃、接种量5%、SO2添加量为80 mg/L、初始pH值为4.0,在发酵8 d后,残糖量和酒度基本不再变化,可终止发酵;添加0.10%的皂土进行澄清效果较好,生成沉淀多;发酵酒原液添加白砂糖2%、蜂蜜0.2%、苹果酸0.1%、柠檬酸0.2%进行调配后,得到的枇杷酒甜酸适口、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7.
沙棘冰酒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万军 《北方园艺》2011,(19):146-148
以黑龙江栽培大果沙棘为试材,自然冷冻采摘,经低温压榨、发酵、陈酿、调配等过程制作沙棘冰酒.对影响沙棘冰酒品质的发酵条件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酿造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3℃,酵母接种量500 mg/L,发酵时间25 d,冷冻凝结温度-5℃,加工出的沙棘冰酒色泽金黄,果香浓郁,口感醇厚清爽,品质上乘.  相似文献   

8.
对卫星灵芝2号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豆饼粉1.5%,酵母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VB11片/L,pH6.0。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48h、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9℃,初始pH6.0。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干重可达1.63g/100mL。  相似文献   

9.
以南瓜为原料,研究了南瓜酒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南瓜酒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为(20±1)℃、初始糖度20%、初始pH 4.5、接种量为0.6g/L、SO2添加量100mg/L。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盛产小浆果,但小浆果不容易保存且季节性强,因此附加值较低,为了提高小浆果的产品附加值,本试验研究了小浆果酒的发酵工艺,并探讨了解决出汁率低,果酒单宁含量过少所导致的货架期短、挥发酸高、不易澄清等问题。试验以小浆果红树莓为原料,经破碎、酶解、澄清、发酵、过滤等工艺,制得了发酵型红树莓果酒,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确定最佳的酿造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解过程采用25 g/kL EMACLAR果胶酶和25 g/kL EVZYM果胶酶低温酶解14 h,与传统方式对比,出汁率提高了10%;发酵过程,红树莓果汁初始糖度19%,利用VP5为酿酒酵母,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22℃;发酵结束后使用树脂降酸,澄清过程使用30 g/100 L硅藻土、15 g/100 L明胶复合澄清的方式。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红树莓果酒酸度爽口,色泽清亮、均匀,有明显的树莓香气和纯正的发酵型香气。  相似文献   

11.
刘志远 《北方园艺》2015,(6):119-122
以软枣子为原料,研制一种新型的果醋运动保健饮料,在果醋醋酸发酵的过程中,研究比较了发酵温度、软枣子酒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及通风量对醋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5℃,软枣子酒初始酒精度8%(v/v),酵母菌接种量8%,通风量220r/min为软枣子果醋醋酸发酵时的最佳工艺条件。所得的果醋色泽鲜艳、风味独特,用该果醋调配的果醋饮料营养丰富、口感好,且具有增强运动员肌肉的动员能力及抗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桑黄菌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内外多糖产量变化趋势,碳源、氮源以及接种量、摇床转速、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桑黄菌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碳源,豆饼粉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0%、豆饼0.5%、KH2PO40.1%、MgSO4.7H2O0.05%;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6℃,摇瓶转速130rpm,pH值6.5,接种量15% ̄2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13.
以日本灵芝为材料,研究了发酵过程中各个因素对灵芝酸产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提高灵芝酸产量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4%,装液量100 mL/500mL,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40 r/min,初始pH 6.5。  相似文献   

14.
选取4种市售常用酿酒酵母(BV818、D254、71B、L2323)为研究对象,对树莓果汁进行发酵,通过酒液的感官评定、总糖含量、酒精含量、鞣花酸含量和树莓酮含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一种性能较优的酵母用于树莓果酒发酵生产,以期为树莓果酒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发酵15 d,4种酵母发酵酒液酒精含量均达11%以上,其中D254酵母发酵酒液中酒精含量最高为13.7%±0.4%,71B酵母发酵液酒精含量最低为11.9%±0.9%。71B和L2323酵母发酵酒液过程鞣花酸含量随发酵过程而增加,其中71B酵母发酵酒液中鞣花酸含量最高为(45.3±1.1)mg·mL~(-1);BV818和D254酵母发酵液中鞣花酸含量随发酵过程而降低,BV818酵母发酵酒液中鞣花酸含量最低为(31.9±0.7)mg·mL~(-1)。发酵酒液中树莓酮含量变化呈现降低趋势,其中BV818发酵酒液中树莓酮含量最低为(2.81±0.09)μg·mL~(-1),综合考虑感官评分高、发酵时间短、鞣花酸和树莓酮含量高,因此酵母D254是最适合树莓果酒发酵的酵母。  相似文献   

15.
以山荔枝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发酵得到山荔枝低酒精饮料,并对发酵温度、初始糖度以及酵母接种量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比了四种澄清剂(壳聚糖、果胶酶、明胶、硅藻土)对山荔枝酒精饮料澄清度的影响,最终优化获得了最佳的发酵工艺。另外,对优化后的山荔枝酒精饮料的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荔枝酒精饮料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7℃、初始糖度180 g/L、酵母接种量0.8%,澄清剂为果胶酶。优化后的山荔枝酒精饮料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高,富含槲皮苷、木樨草素等多酚黄酮类物质,且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经过此工艺优化获得的山荔枝酒精饮料具有较好的功能性和产品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韩基明 《北方园艺》2018,(11):132-137
以红枣为试材,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红枣醋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了影响醋酸发酵量的3个关键因素(发酵温度、醋酸菌接种量和酒精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RSM建立了响应值(醋酸发酵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获得了枣醋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温度28℃、醋酸菌接种量12%、酒糖度8%条件下醋酸发酵量预测值为0.54g·L~(-1)。对自酿枣醋和商品枣醋进行气相质谱(GC/MS)分析,结果检测出66种化学成分,其中乙酸是主要成分,另外发现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枣醋中的酯类成分含量增加,而酸类成分含量有所下降,香味更浓。  相似文献   

17.
以金针菇杂交菌种F19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非营养因子对金针菇液体发酵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针菇F19液体发酵多糖产量收率最好的非营养因子发酵条件为菌龄48 h、接种量10%、起始pH 7.5、发酵温度26℃、摇床转速130 r/min、发酵时间7.5 d。  相似文献   

18.
李德舜  苏静  王臻  李瑾 《食用菌》2008,30(1):8-10
采用单因子设计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测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指示菌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对杨树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土豆汁20%,麸皮汁6%.蔗糖1.5%.MgSO4·7H2O0.05%.KH2PO400.3%;最适发酵条件:发酵周期9d.发酵温度26℃.发酵起始pH6.0~7.0.发酵液装量500mL三角瓶装为140mL.摇床转速150r/min.接种量10%~15%(V/V).  相似文献   

19.
以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运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的碳、氮营养源以及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其次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其次为蛋白胨。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适宜配方为:蔗糖3%、酵母膏3%、KH2PO40.1%、MgSO40.15%;液体培养适宜条件的温度为24℃,pH 5.5,接种量为15%,摇瓶转速为140 r/min,发酵罐通气量为1∶1.2~1∶1.6V/(V.min)。  相似文献   

20.
不同发酵条件对苹果轮纹病拮抗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株苹果轮纹病细菌No.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含酵母浸膏5g、蔗糖20g、蛋白胨10g的1000mL液体培养基中,菌体生长量最大;细菌生长所需的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和蛋白胨;当温度为28℃,pH7.0,在250mL三角瓶中装40mL液体培养基,接种量体积分数为5%,培养时间96h时,菌体生长量最大;在酸性条件下(pH4),细菌几乎不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