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德社  张清学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4):295-297,299
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植伤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和制种父母本叶片叶龄的依据。在秧田期可用数记法和种谷方向法来判断秧苗的叶龄;在移栽后分蘖期,可根据第一双零叶、第一类葫芦叶和植伤叶来判断叶龄;在幼穗分化期,可根据第二双零叶、第二类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来判断最后三片叶;在杂交稻制种上,根据叶龄判断方法判断出父母本叶片叶龄,以便随时预测父母本对应叶龄是否相吻合,有利于花期预测和调节,确保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2.
水稻栽培及杂交制种父母本大田叶龄的判断,一般采取定株点漆记载法,工作任务繁杂。本研究从1982~1989年对58个水稻品种进行的观察结果表明:水稻外观形态特征即双零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大田叶龄变化的依据.在水稻分蘖期,可根据第一双零叶来判断叶龄的变化;在幼穗分化期,可根据第二双龄叶和伸长叶枕距判断最后三片叶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1982 ̄1994年对37个杂交水稻组合和杂交制种亲本品种的观察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最后3片叶的依据。在最后3片叶生长期间,4个伸长节间的杂交组合和杂交制种母本品种,出现双零叶、2片葫芦叶和3个伸长叶枕距;5个伸长节间的杂交组合和制种父本品种,出现3片葫芦叶和4个伸长叶枕距;6个伸长节间的杂交组合和制种父本品种,伴随最后4片叶生长出现4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于1989 ̄1994年对45个籼稻品种(包括杂交籼稻组合和制种亲本品种)进行的观察结果表明,籼稻一生有两类葫芦叶特征出现。第一类出现在移栽稻的分蘖期,由植伤引起,N叶期移栽,第(N+2)叶与第(N+3)叶为第一类葫芦叶;第二类出现在幼穗分化期,由拔节引起,这类葫芦叶的第一片倒数叶龄期为品种伸长节间数减2,一般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最后有2片葫芦叶,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最后有3片葫芦叶,6个伸长节间  相似文献   

5.
水稻幼穗分化始期的判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Oryza sativa L.)幼穗分化始期的判断技术,包括根据抽穗前天数、叶龄余数推算,根据叶龄指数推算,根据生育积温指数、拔节期、双零叶出叶速度判断和直接镜检等判断水稻幼穗分化始期的技术。这对于水稻栽培测报、田间管理、杂交水稻制种的花期预测和调节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技术是以叶龄跟踪为基础,通过对水稻生育进程及叶片的长势长相的判断,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实现水稻以安全抽穗期为中心的计划生长,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是水稻“三化,,栽培、“优质米生产技术”等各项技术应用到位,实现良种良法的根本保证。黑龙江垦区自1996年全面推广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其中对育苗及本田管理开始运用叶龄诊断技术,取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籼型杂交水稻品种西农优17,在相同条件下培育成0~6.2叶龄的秧苗,同期移栽于人工气候室(箱)内,昼温/夜温为25/20℃和20/15℃,自然日照,研究不同秧龄对生育初期发根、出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另外一部分同期移栽于自然环境下,研究对孕穗、抽穗开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后7d,反映发根力的5个指标,新根数、最长新根长、平均新根长、总新根长和新根质量,都随移栽叶龄增加和发根节位上移而增加;反映叶片生长的出叶速度(叶/d)和叶片伸长速度(cm/d)呈现出相反趋势,移栽叶龄愈大,叶片长度随叶位上移逐渐延长,出叶速度愈小;叶龄增加量愈小,而叶片伸长速度愈大,抽出叶片(身)长度愈大.2栽后7d内,新根数与叶龄增加量呈负相关,与叶片抽出长度呈正相关.3用栽后0~3d的出叶速度作为植伤指标,随移栽叶龄增加出叶速度减小,植伤加重,芽苗没有观察到植伤;栽后8~16d,移栽叶龄增加出叶速度恢复愈快.4栽后21d各项指标都随移栽叶龄增加而增加,用各叶龄值/6.2叶龄值进行比较,叶龄差距最小,根数次之,干质量差异最大.5 25/20℃的高适温与20/15℃的低适温相比,促进了各项生长指标的增加.6随移栽叶龄减少,主茎总叶数减少,大田移栽至孕穗、抽穗的生育时间推迟.  相似文献   

8.
大麦幼穗分化进程与植侏外部开矿关系密切,1997年对5个大麦品种(品系)、不同播期的幼穗分化与叶龄、叶龄余数和叶枕距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基本一致,不同品种同一播期幼穗分化各阶段的叶龄有明显差异,弱春性品种主茎总叶数较多,幼穗分化起步迟,进程慢,春性品种主茎叶数较少,幼穗分化起步早,进程快。应用叶龄、叶龄余数和叶 距等指标来判断幼穗分化各阶段,对于采取  相似文献   

9.
<正> 为充分挖掘玉米生产潜力,潜江市推出了玉米叶龄促控高产栽培新技术,力争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全年粮食增产挑重担。玉米叶龄促控高产栽培方法,是根据玉米的外部长相(叶片生长)与内部分化(穗部发育)的关系来确定栽培措施的一项新技术。近几年来,通过对紧凑型杂交玉米叶片生长规律的系统观察和研究,发现玉米叶片生长与根、茎、叶、节、穗和粒等器官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同伸关系,在栽培上根据叶龄的不同差数期,既可判断植侏体内器官的发育进程,又可将不同差数期的形态指标,作为促控管理的诊断标志,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实现促控器官的相应效益。自1991年以来,潜江市在春、夏和秋种玉米生产上,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8万公顷,平均单产9772公斤/公顷,分别比常规栽培方法增产25.3%。1996年,笔者与王场、高石碑、张金等镇农技站举办的1033.4公顷春、秋玉米连作示范样板,平均单产11250公斤/公顷。与园林办事处举办的春玉米高产田  相似文献   

10.
1989 ̄1991年的研究表明:青皮3号叶形的转换是在一定叶龄基础上发生的,根据叶龄与叶形结合来划分生长阶段比传统的株高法和生长速度法更为稳定和准确;苗期和旺长初期与纤维细胞的慢速分化期和旺盛分化初期相对应,分别为心叶期和3裂叶期;旺长盛期包括纤维分化盛期及积累盛期,分别与5裂叶初至50叶龄左右和50叶龄左右至9月底。1992年的分期收获试验表明,9月底以后,纤维产量及强力均提高很少,收获期只与光  相似文献   

11.
玉米叶龄促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叶片生长同其他器官的生长发育明显相关,根据叶龄的不同差数期,即可判断植株体内器官的发育进程,利用叶龄差数指标确定的促控栽培措施,具有直观、准确和易被生产接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当今水稻生产中,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理论的创立,对水稻高产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领会叶龄模式栽培的实质,关键是如何在大田生产中对水稻生育进程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Ⅱ优沈98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水稻Ⅱ优沈98进行插植密度、叶龄、施N肥量3项栽培技术措施试验,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综合高产的技术措施是:每亩插1.47万~1.75万丛,每亩施纯N10.3~12.9 kg,叶龄6.1~7.1叶移栽。  相似文献   

14.
对小麦生育期中各阶段器官生长状况的判断是落实田间管理技术实施的前提条件,只有对生育状况的准确判断才能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案。 1、叶龄:叶龄是用主茎的叶片数来计算的。冬性、半冬性的品种一生中主茎叶龄一般可达13~16张,春性品种一般10~12张,一般播种适时,长势正常的叶龄多,晚茬和长势差的叶龄少,即使在同一田块中,单株的叶龄也是有差别的。植株一定的叶龄,说明其一定的生育进程,它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小麦的生育状况。如小麦要在三叶期后才开始分蘖,才能出次生根,当进入倒四叶期,一般是幼穗发育为护颖分化期等。所以,叶龄是大田诊断的重要指标。测定叶龄的方法是,当麦苗长出第一张叶片时,记作“1”,第二张叶片展开时,记作“2”,依次类推,如果一叶片尚未完全展开,则可根据其伸长的长度占全叶展开长度的百分比计算。例如,若叶片已经伸长和度为全叶长度的30%,则记作“0.3”,不过由于测定时,还不知道全叶的长度,那么可以以前一片叶的长度为标准来估算。麦苗的下部叶片随着上部叶片的出生而死亡,因此在计算时,要每隔一叶作上标记,以防计录错误。  相似文献   

15.
麦茬水稻高产栽培叶龄模式及其应用李取贤,赵崇魁,王新华,徐启景,徐凤文,潘淑庆,徐保钦(国营南阳湖农场生产科济宁272177)(济宁农校)为了实现水稻生育指标数量化,栽培技术规范化,持续稳产高产,我们借鉴国内外有关水稻的出叶与分蘖、发根、拔节和穗分化...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我们对水稻盘育秧抛秧和湿润育苗起插秧的两种栽培方式的叶龄、发育进程和分蘖成穗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抛秧水稻比起插秧在本田里主茎出叶速度快0.5-1个叶;抛秧分蘖成穗集中在4/0-7/0节位上,起插秧集中在5/0-8/0节位上,随着分蘖位次的升高,每穗实粒数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17.
在杂交水稻育秧中.除了常见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现象外,有时苗床中还会发生部分秧苗第二叶的叶尖卷卡于枯卷的第一叶内盼现象,随着第二叶的伸长.其叶身弓起,从而形成“卡尖苗”。由于这第二叶长期弓曲不能展开,使秧苗生长迟缓而形成矮脚苗,甚至不能长出新叶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出叶周期指两张相邻叶片伸长的间隔时间,它影响到禾本科作物的发育进程。出叶周期短使在冷凉地区生长季节短的大麦能有较多的叶片,有利于大麦生长。出叶周期通常以生长度·日(GOD)来衡量。虽然环境因子对出叶周期的影响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遗传因子对出叶周期的影响几未涉及,本研究旨在确定大麦出叶周期的遗传特性,明确出叶周期与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在阿拉期加的帕默连续3年种植3个亲本和它们的2个杂交后代的33个双单倍体,分别测量了出叶周期、总叶片数和其它农艺性状。出叶周期的遗传力,一个杂交后代为91.1%,另一个为70.6%。虽然该2杂交组合的亲本出叶周期相似,但一个后代的出叶周期为每叶51.7-69.7GDD,另一个则为53.0-67.9GDD。该2杂交后代都表明出叶周期与成熟期正相关,但与产量无相关性。选择出叶周期短的大麦株系,能缩短生育期,但在一个杂交组合中降低了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出叶周期能较好地反映作物的生育进程,且同生育期和其它发育性状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超高产水稻的分蘖特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追踪观察了21个水稻超高产品种的分蘖生育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蘖临界期在移栽后20~25d,历4个出叶周期;分蘖高峰期在移栽后35d左右,又历2个出叶周期。说明,本田期有效分蘖的同伸叶为移栽后头4片新生叶,无效分蘖的同伸叶为移栽后第5、6片新生叶。研究结果可作为分蘖调控的叶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在杂交水稻育秧中,除了常见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现象外,有时苗床中还会发生部分秧苗第二叶的叶尖卷卡于枯卷的第一叶内的现象,随着第二叶的伸长,其叶身弓起,从而形成"卡尖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