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笔者调查了苏州地区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种类,其中害虫主要有多菌蚊、蘑菇黔虼蚤蝇等,病害主要有湿泡病、胡桃肉状菌、细菌性斑点病、蘑菇病毒病,生理性病害包括菌丝徒长、地雷菇等,并提出了苏州地区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双孢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是世界上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中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食用菌产品。但由于受生产周期和栽培方式的影响,病虫害发生率较高。现将双孢蘑菇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一、主要病虫害防治原则双孢蘑菇主要病害有褐腐病、褐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其中褐腐病是由一种叫做疣孢霉的病菌引起的。细菌性褐斑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锈斑病,病原菌为托拉斯假单孢杆  相似文献   

3.
<正> 我省植物病害种类繁多,发生普遍而严重。据1926到1962年30多年的不完全记载,在本省报导的植病有1088种,分别发生于339种植物上。计有农作物病害255种,蔬菜病害158种,果树病害179种,树木病害292种,其他植物病害204种。1962年后在本省新报导的植物病寄还有数百种,正在整理中。解放后我省的植物病害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加之对植物病害发生危害认识不足和工作中的缺点,使我省有些病害得以广泛传播蔓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我县这样一个高寒阴湿的农业县,食用菌生产面积逐年增大,食用菌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近年来由于种植年限长,各种病害也发生严重,通过这几年本人多次实践,总结出了危害蘑菇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因为蘑菇在菌丝和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作巴尔喀什蘑菇培养料生产过程中,常发现一种腐生菌引起的病害,表现为棉籽壳发酵料发酵温度持续偏低,料面湿滑。研究该病害的病原和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得到病原菌,观察形态特征和分析r DNA-ITS序列。【结果】该病原菌为粉红菌寄生菌(Hypomyces rosellus)的分生孢子阶段Cladobotryum noes菌寄生所致巴尔喀什蘑菇粉红菌病。该病原菌菌丝体最佳生长条件为20℃,属低温菌,pH 5.5偏酸性生长。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光照对菌丝体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前期严格控制温度条件,做好二次发酵,加强通风和环境卫生管理有助于预防巴尔喀什蘑菇红菌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蘑菇白腐病又名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7.
<正>蘑菇白腐病又名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对蘑菇生产威胁较大,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而且对品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又称蘑菇,是一类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健康食品,新鲜蘑菇最大的缺点是不耐储藏。近年来,国际上食用菌辐照保鲜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对近年来食用菌辐照保鲜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辐照装置、辐照种类、辐照对食用菌的物理和化学效应)进行综述,以期为食用菌辐照保鲜贮藏和国内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蘑菇主要病害有疣疱霉病(又称褐腐病或湿泡病)、轮枝霉病(俗称褐斑病或干泡病)、软腐病(俗称湿腐病)、蘑菇细菌性斑点病。其中,软腐病与细菌性斑点病可通过栽培措施予以避免。虫害主要有蕈蚊、蚤蝇、瘿蝇、果蝇等双翅目幼虫及螨类和线虫、福建省常年蘑菇的面积约有2000万平方米,产量可达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人们通常称之为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其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十分受人们喜爱。我省成都周边县市及绵阳、遂宁、眉山等地均有大量栽培。在栽培双孢蘑菇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双孢蘑菇常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危害特征及相应的对策。蘑菇的常见病虫害无非就是真菌病害、细菌病害、螨类和菇蝇等虫害。  相似文献   

11.
荻(Miscanthi sacchartfer) 和芦苇(Phragmitis communis Trin) 是我省湖洲上生长的主要植物,是造纸的重要原料,在湖区各县经济收入可观。过去对这两种植物的病害只有零星记载,为了摸清这两种植物的病害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以便进一步对为害较重的病害进行发生规律和防治方面的研究,以促进荻和芦苇生产的发展,我们从1984 年开始对芦苇主要生产县进行病害调查,现将今年在汉寿、沅江、岳阳县调查的病害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鹏 《新农业》2023,(19):8-10
<正>1认识食用菌和食用菌产业特点国内外广泛接受的食用菌定义是香港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提出的:肉眼可见、赤手可得的可食大型真菌。食用菌通常被称为蘑菇。我国古代把生长在木上的蘑菇称为“菌”,将生长在土上的蘑菇称为“蕈”,故现在也常将蘑菇称为“蕈菌”,日文则使用“菌蕈”。在我国,食用菌广义上泛指所有食用、药用以及食药兼用的大型真菌。常见的食用种类有香菇、平菇、木耳、金针菇、草菇、双孢菇等;常见的药用种类有灵芝、茯苓、猪苓、桑黄等;  相似文献   

13.
<正>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很适合杂菌发生,再加上其人工栽培多在室内,通风差,阳光少,湿度大,而食用菌培养基营养丰富,又为杂菌生长和繁殖提供了优良的物质基础。褐腐病即是危害蘑菇的主要真菌性病害。它还危害草菇。病症:褐腐病病原菌系疣孢霉。疣孢霉的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只感染蘑菇子实体。轻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具有抗菌开发前景的放线菌Q13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抗菌谱测定,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Q13基因组为模板,分别利用大肠杆菌和链霉菌属16S rRNA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其16S rRNA基因序列并测序,利用Blast、MEGA等软件进行序列与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进一步利用平板对峙试验,测定Q13菌株对玉米小斑病菌等14种植物病原真菌、胡桃肉状菌等2种食用菌病原真菌和双孢蘑菇等10种食用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获得3条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N593095、JN593096和JN5930957;根据序列分析的结果,确定Q13菌株为Streptomyces flavotricini;Q13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稻瘟菌、油菜菌核和绿色木霉具有显著抗性,而对双孢蘑菇、蛹虫草、灰树花、香菇、姬菇和平菇等食用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结论]为开发植物和食用菌病害生防菌提供了理论和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世界最大栽培量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及黑伞属(Agaricus)的栽培和生物学研究为研究重点的国内知名研究所。依托云南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在松茸、鸡枞菌、块菌、羊肚  相似文献   

16.
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是蘑菇的主要病害,既影响蘑菇产量,又降低蘑菇品质.浙江嘉善姚庄镇是浙北地区重要的蘑菇生产和出口基地,近年来一些菇房褐腐病发生较重,防治较困难.50%多·咪鲜锰盐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新的混配杀菌剂,为明确其对蘑菇褐腐病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使用技术及对蘑菇的安全性等问题,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17.
蒲螨是食用菌栽培中最为重要的害螨。自1983年以来,我们对上海地区的蘑菇、香菇、平菇、草菇等食用菌及稻草、粪肥、棉籽等栽培材料上的蒲螨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经鉴定共计有4科7属16种,其中包括一新记录。文中列有属种名录和分种检索表。本研究结果表明:兰氏布伦螨[Brennandania lambi(Krcz(?)l,1964)]是上海地区蘑菇生产的主要害螨,蘑菇严重减产乃至毫无收成的情况80~90%是由它造成的,而菌种带螨是其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矩形拟矮螨[Pseudo pygmephorus quadratus(Ewing,1917)]在蘑菇房中颇为常见。费氏穗螨[Siteroptus flechtmanni(Wicht,1970)〕在各种食用菌上常见,但并未见其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我国双孢蘑菇栽培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四川、山东等省(市),福建省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产量及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9.
曾绩 《农村科技》2012,(9):63-64
巴西蘑菇是粪草腐生菌,主要栽培原料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均为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极为丰富,市场前景看好。宁化县巴西蘑菇种植品种单一,产量较低(鲜菇4.5~5.5千克/米2),为保证巴西蘑菇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食用菌办从2007~2011年与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所合作,对土肥所新选育的巴西蘑菇优良品种AbML11号品种(以下简称11号)及其它几个品种与本地种进行对比试验。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种植品种多样化和出菇模式调整,由过去单一的平菇种植发展成为双孢蘑菇、鸡腿菇、金针菇、草菇等多样化食用菌生产,出菇方式由过去的菌袋直接出菇改成覆土出菇,从而造成召陵区核桃肉状菌和白色石膏霉两种真菌性病害逐年加重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