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15-30℃,最佳水温24- 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一、建泥鳅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泥鳅池。而积大小均可,以50~150  相似文献   

2.
庭院养泥鳅     
利用庭院养泥鳅 ,占地少 ,易养殖 ,省劳力 ,投资少 ,效益大。1 合理选址 应选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庭院或附近坑塘建池。池材不限 ,但要求牢固 ,不渗漏。面积 10 0~ 30 0m2 ,深 1m ,保持水深 5 0cm。底铺30cm肥泥供泥鳅潜入栖息。池子应设进、出水口 ,并作拦鳅设备。2 清池  相似文献   

3.
泥鳅营养丰富,市场俏销,价格可观。庭院养殖泥鳅,投资小,见效快,饲料来源广,方法简单,是农民增收的好门路。一、鳅池布设1.场地利用房前屋后周围空地和零星小塘建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避风向阳。2.建池养殖池四壁用砖、石块砌成,用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01,(4)
利用农家庭院养殖泥鳅,具有占地少、投资小、易养殖、收益高等优点,是农民朋友发家致富的新门路。一般利用水面100~200平方米,可年产泥鳅200~400千克。现将技术要点简介于下,供参考。选址建池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可靠、环境卫生、管理方便的地方建  相似文献   

5.
一、建泥鳅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泥鳅池。面积大小均可,以50~150最适宜,池深1m以上。池底和四壁用石头、砖块或水泥板铺砌,并用水泥沙浆抹光。下游距池底30cm高处开排水口,并安防逃设备,以免逃逸。二、投放准备池底铺一层厚20~30cm富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6,(8)
正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数量多的野生小型鱼类。肉质细嫩,含蛋白质65.2%,脂肪2.61%,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经济鱼类。利用庭院建池养殖,投资少,见效快,一般100~200平方米水面,可年产泥鳅200~400千克,效益可观。1.池塘条件泥鳅庭院养殖要因地制宜,可挖泥池或用砖砌池。一般面积为60~100平方米,池深70~100厘米,水深40~50厘米。泥池池壁应用砖或石块浆砌,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砖砌池池底应铺20~30厘米肥沃粘  相似文献   

7.
农家利用庭院养泥鳅,占地少,易养殖,省劳力,投资小,效益大.重点抓以下几点: 合理选址应选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庭院或附近坑塘建池,要求坚固,不渗漏.底铺30cm爬泥供泥鳅潜入栖息.池子应设进、出水口,并作拦泥鳅设备.  相似文献   

8.
1泥鳅 泥鳅对水温变化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便钻入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个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水深保持在1.5m以上,水温2~8℃.稻田养殖的泥鳅,越冬前将其集中于鱼沟内,并用稻草铺设在鱼沟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沟底部淤泥之中越冬.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1999,(4)
利用稻田养殖泥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余杭市农科所于1998年进行稻田养殖泥鳅试验,4月18日亩放养泥鳅苗50公斤,到当年11月18日收获时,每条泥鳅长达10厘米左右,泥鳅亩产达391.5公斤;早稻亩产为368公斤,晚稻亩产为402公斤,获得了粮食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现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生活习性泥鳅多生活在淡水或湿润环境中,适应中性或弱酸性的水质或底质。泥鳅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0℃,最适水温24~27℃,当水温低于5~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农家庭院养殖泥鳅,具有占地少、投资小、易养殖、收益高等优点,是农民朋友致富的新门路。一般利用水面 100- 200平方米,年产泥鳅 200- 400公斤,收入可达 800- 2000元,效益令人乐观。兹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介于下,供有兴趣的农民朋友参考。 选址建池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可靠、环境清洁、管理方便的地方建池。池的土质以壤土为好,不渗漏。池的大小可因地制宜,一般面积在 100- 200平方米为宜,池深一米左右,池内水深约 0.5米。池底铺肥泥 0.2- 0.3米,以供泥鳅钻潜休息,池壁用石块或砖砌成,并用水泥抹面。泥鳅池还应建专门的进出水口,在进出水处设置铁丝网以防其逃跑,同时也起到防止野杂鱼进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程玮玮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28-129
该文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胚胎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在18~30℃都能孵化发育,在32℃时致死率达93%,适宜发育温度为24~26℃;真泥鳅的胚胎可耐受水温为1 8~30℃,在32℃时致死率达72%.适宜发育温度为26~28℃.  相似文献   

12.
夏秋两季泥鳅大量上市,故价格较低,这时收购一些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利用池塘设置网箱或建池等方式,进行泥鳅暂养,到元旦春节期间价格高时出售,每千克差价一般在3~5元以上,效益相当可观。1.鱼篓暂养可用一只口径25厘米、底径65厘米、高24厘米的鱼篓放入静水中,每篓放泥鳅7~8千克。如在微流水中暂养,可放10~15千克。鱼篓置于水中要有1/3露出水面,以便泥鳅呼吸。2.网箱暂养网箱可按2米×1米×1.5米制作。网箱应放置在水面开阔、水质良好的河道或池塘中。暂养密度视水温高低、网目大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暂养30~40千克。以上两种方…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泥鳅小而易养,营养价值高,全身皆宝,已畅销国内外。日本年销量5000多吨,但其年产量只有1500吨,大都从我国引购。农家利用庭院、房前屋后及附近小坑塘养殖泥鳅,是一项增加收入的好门路。其养殖方法是: 一、建池地址应朝阳,水源可靠,环境无污染,管理方便。池子要土质好,不渗漏。有条件的可用1:2水泥砂桨砌砖石结构。其面积,可因地而宜。一般为100~200平方米,深度1米,保持水深40~50厘米。池底铺20~30厘米肥泥,以供其钻潜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泥鳅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水泥池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泥鳅营养丰富,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生活水温为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当水温上升到30℃以上时,即钻入淤泥中度夏;水温降到5℃以下时,潜入泥土小冬眠。在最适生长条件下,平均日生长速度为0.2g左右。人工养殖条件下,泥鳅与其他鱼类相比其群体生长速度较快。泥鳅可作为一种淡水名优鱼类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15.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靠5对发达的触须摄食,触须的尖端有能辨别饵料气味的味蕾。泥鳅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喜欢在傍晚或半夜间以及日间安静时觅食,人工训化后可改为白天摄食。摄食高峰期为上午7时~10时和下午4时~6时,夜间10时~12时是另一个摄食高峰期。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泥鳅摄食量也不同,水温在25℃~27℃之间时泥鳅的食欲旺盛,此时摄食量为体重的10%左右。当水温低于8℃或高于35℃时,泥鳅不食也不动,分别进入越冬和越夏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有水源而不宜建池的情况下,可用木箱养殖泥鳅,饲养半年即可收获,每箱可产泥鳅15~20公斤。具体方法是: (一)木箱制作 规格1米×1米×1.5米,容量为  相似文献   

17.
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补血益气、壮阳利尿的药用价值,被人们称为“水底小人参”。泥鳅养殖在日本已有50多年的历史,日本国民把泥鳅作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生产不足,需要进口。人工养殖泥鳅,场地与设施简单,管理方便,成本低,收益高。1.鳅池条件泥鳅一般以单养为好。池塘要选择在向阳近水、家宅附近便于管理的地方。如能在水田里建池则更好,利用老鱼塘改造也可,若在旱地上建池,应能保持一定的水位。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建池时挖起的泥土围在  相似文献   

18.
1 建池 养鳅池建在阳光充足,水源好,有弱酸性土质的地方.以水泥池养鳅最佳,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壁应高于水面约40cm,水深约30cm.面积:鱼苗培育池(可兼作产卵池、孵化池),每口8~12m2;鱼种培育池每口16~40m2;成鱼池每口100~150m2.进出水口用铁丝网围住,可防泥鳅逃逸.另外,各种鱼池应建集鱼坑,面积为全池面积的1/10,深30cm,坑四周要用木板围住.池底宜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排水和捕捞.放养时,池底应放20~30cm肥泥,最好用粘土,这样养殖的泥鳅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肉质美.  相似文献   

19.
<正>1.苗种投放。泥鳅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每平方米1500~2000尾。当泥鳅养至体长3厘米时,要进行筛选分塘,泥鳅苗种密度为每平方米60~80尾。在苗种投放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时盛苗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距不能超过2℃,如泥鳅苗种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则应在放苗下塘前作"缓苗"处理,将充氧尼龙袋置于池内20分钟,使充氧尼龙袋内外水温一致,再把苗种缓缓放出。  相似文献   

20.
<正>利用房前屋后进行庭院养鳝,既可调节市场,提高上市规格,又可获取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我镇养殖黄鳝生产实践,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1.鳝池建造 鳝池应选择在房前屋后靠近水源的地方,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0~20平方米即可。鳝池形状可结合美化庭院环境,但不要将池建在紧靠墙后或庭院角落处。鳝池四周用砖砌,水泥抹平,并有5~7厘米的倒挂墙,池底用三合土夯实,池深1.2~1.5米,设有进水口、溢水口和排水口,池底垫上15厘米的硬泥和30厘米的肥沃淤泥。黄鳝是变温动物,适宜温度20~30℃,水温过高,要加深水位。夏季在池上方用毛竹、石棉瓦或芦席搭建荫蓬。我镇有几户在池旁用毛竹搭架,栽种丝瓜、葡萄、扁豆等高杆植物作为荫蓬,既起到遮荫、降温作用,又对鳝池有增氧功能,充分利用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