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稀土元素在马铃薯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6~1989年4年的土培、田间试验及多点示范,研究了马铃薯施用稀土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施用技术及生理作用。 1 马铃薯施用稀土元素的效果与效益 1.1 盆栽试验于1987~1989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网室中进行,供试品种为克新2号脱毒种薯。1987年设5个处理:①稀土拌种35克/亩;②稀土拌种70克/亩;③喷施稀土50克/亩;④喷施稀土100克/亩;⑤对照。喷施时间为开花始期,每亩用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制种中利用农用无人机喷施赤霉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农用无人机在杂交水稻制种中喷施赤霉素效果,以制种组合Y58S×R900、H638S×R1813和丰源A×华占为材料,在机械栽插、人工栽插或机直播条件下,研究了单旋翼电动力农用无人机在母本不同抽穗时期喷施不同剂量赤霉素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农用无人机喷施赤霉素时,Y58S人工栽插在抽穗率5%~35%范围内,喷施剂量480 g/hm~2时效果最佳;机插在抽穗率5%~45%范围内3个喷施剂量处理时效果都较好,其包颈粒率在1%以下,全外露穗率在80%以上;H638S机插和机直播在抽穗率5%~45%范围内3个喷施剂量处理效果都较好;丰源A机插在抽穗率10%~20%范围内,喷施剂量570 g/hm~2时效果最佳,机直播时3个喷施剂量处理效果都较差,其包颈粒率在1%以上,全外露穗率在70%以下。使用农用无人机对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喷施赤霉素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叶面喷施赤霉素是杂交水稻制种必不可少的增产措施。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赤霉素代用品的研究认为,1.5%硼酸或1.5~2%尿素均可替代赤霉素[见《种子》1989( 3)]。我区对此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喷2%尿素或2%硼酸,以及2%尿素加2%硼酸,与喷14克/亩赤霉素相比,不育系包颈多0.84-3.78粒,有效穗少0.23万/亩,结实率低6.5~17.6%。喷2%尿素亩产种96公斤,喷2%硼酸亩产种122公斤,喷 2%尿素加2 %硼酸亩产种84公斤,分别比喷14克/亩赤霉素减产 31.4%、12.9%和40%。国际水稻所是在结实率10%左右,产种量26.6~37.7公斤/亩的水平下用尿素、硼酸替代赤霉素,…  相似文献   

4.
1990年,我公司对2200亩制种田普遍施用硼肥。我们在作好大田调查的同时,还设计了几个试验处理。实践证明,硼肥确有提早母本花时的良好效果。 试验组合为汕优63,以始穗期。 亩喷“九二O” 13克(连续 3天上牛喷施,用量依次为每亩2、5、6克)为对照,在此基础上,设喷硼两次(每次50克/亩,连续两天下午喷完)和喷硼一次,50克/亩,下午喷施)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1.喷硼的处理花时明显提早。9点首次观察,未喷硼的开花数为0,、而喷硼的处理已有0.5%开花;10点20分时,喷硼的开花量达到6.5%,接近始花期,而未喷硼的开花量仅有1,7%Ill点20分时喷硼的处理累计…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2019,(3):27-31
为探究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对杂交水稻制种异交态势和种子质量的影响,以隆香634A×华占、4001S×黄莉占等5个制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等剂量低浓度赤霉素和无人机喷施80%剂量高浓度赤霉素在制种母本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能够降低制种母本的包颈粒率和穗芽发生率,显著提高全外露穗率、穗层高度和种子活力,异交结实率最大增幅达9.79%,种子活力增值最大为5.08个单位,对种子耐贮性无影响;无人机喷施80%剂量高浓度赤霉素可以达到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等剂量低浓度赤霉素的同等效果。表明利用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既有利于改善制种组合异交态势,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又能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科技文摘     
稀土对西瓜和葡萄的增产效应 用稀土微肥喷洒西瓜,能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一般比未喷施稀土的对照田,可亩增值67元左右。施用方法是:在团棵期和幼瓜膨大期各喷一次,浓度为0.05%,亩用量100克;也可用400倍液,花前、花后各喷一次。 稀上喷洒葡萄,可提高盛果率31~55.6%,平均提高产量14.8~22.2%,总含糖量提高4.3~6.6%,酸度降低1.5%左右。施用方法:浓度为0.03~0.05%,亩用量30~50克,稀土溶于50公斤水中喷施,喷施稀土时均应选晴朗无风天气,以上午10时前和下午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种子收获前在母株上大量发芽(穗发芽)是杂交水稻制种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正常年份穗发芽率为5%左右,特别年份如成熟期间遇阴雨天气,可超过20%。穗发芽后的种子生活力降低或失去利用价值,造成经济损失,也影响种子的耐藏性,增加浸种催芽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87年进行了抑制杂交水稻种子穗发芽的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在威优35制种大田进行,在抽穗10%时(1987年7月8日)用每亩10克“九二○”的用量对威优35喷施一次,喷后10天用不同方式和浓度的多效唑( EMT)处理,各处理如下: 1.对照:喷清水;2.EMT每亩100克拌土撒…  相似文献   

8.
1989年,我们在汕优桂8制种中,推广增产菌拌种,收到满意的效果。方法是:在父母本种子催芽露白时,每5公斤种谷拌100克增产菌(湖南衡阳产A—471液体增产菌),至芽长半粒米、根长1粒米时播种。两期父本分别于3月26日和4月5日播,5月4 日栽,母本于 4月23 日播, 5月 23日栽。7月底收割。 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用菌处理比不用菌处理的,秧田期分蘖优势明显增强;移栽后抗寒性增强;纹枯病的发病率减轻;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均有所增加。试验田拌菌的折合亩产286公斤,比不拌菌的增产42公斤,增17.2%,成本与增产值之比为1:452.5。全州绍水制种点979.3亩制…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九三农管局是我省甜菜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来,为促进甜菜生产,提高甜菜产质量,大面积施用稀土、钛肥、增产菌、进行甜菜养分平衡调节等措施,增产增糖效益显著。稀土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加强光合作用,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病的能力。黑龙江省九三农管局1985~1992年甜菜应用稀土累计面积达2.34万hm~2,比对照亩增产172kg,含糖率增加0.7%。稀土的施用方法:一是拌种,播前将每hm~20.6kg稀土溶于2.5~3kg水中,拌匀阴干后待用,二是叶面喷洒,在甜菜10~14片叶期,采用人工喷施、机喷、航喷均可。每hm~2用稀土0.9kg,用水量依喷洒工具而异,如机喷  相似文献   

10.
甜菜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为了提高其单产与含糖,满足制糖工业的需要,我们于1989~1991年连续3年进行了甜菜施用增产菌试验与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满意效果。3年共推广甜菜增产菌面积114630亩,平均亩增产在10.5%~15.7%,增糖0.25~0.52度。1989年试验在上升乡进步村两农户责任田中进行,面积为10亩,对比法,不设重复。增产菌叶喷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供试甜菜品种为双丰305(下同);1990年小区试验在时中乡军民村一农户责任田进行。设增产菌、稀土、碧全浸种3个处理,3次重复,面积1亩;1991年小区试验在兴华乡永利村一农户责任田进行,设增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解决杂交小麦制种中父母本株高相近组合的制种问题,于小麦品系始穗期(抽穗5%)时用30g.hm-2的赤霉素处理1 594份小麦种质,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小麦种质的株高对赤霉素不敏感,1 594份供试品系中仅60份品系的株高对赤霉素敏感。由于部分品系来自同一种质的后代,小麦种质株高对赤霉素的敏感率实际上不到1%。赤霉素敏感的小麦品系株高增加范围为5~39cm,其中Haida42-6-30和周麦13-2-1-1-3两个品系株高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用赤霉素处理后株高增加35cm以上,可作为培育杂交小麦父本的种质。  相似文献   

12.
1、喷施1%的尿素水溶液,每亩用0.75~1.0公斤尿素,兑水75~100公斤,充分溶解后,均匀喷在棉叶上。2、喷施1%的过磷酸钙水溶液,每亩用0.75公斤过磷酸钙,兑水75公斤,充分溶解、过滤、去渣,均匀喷在棉叶上。  相似文献   

13.
广优772是福建禾丰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广抗13A与福恢772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过设置"九二○"在不同抽穗时期喷施不同施用量的试验,研究"九二○"对广优772制种母本株高、穗颈、包颈粒率、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优772获得制种较高产量的"九二○"喷施最佳时期为母本抽穗15%~20%,喷施量为300~375g/hm~2。  相似文献   

14.
三年来,在油菜上喷施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NaH SO_3),经应用研究的结果证明,从初花期开始,每次每亩用NaHSO_3—5克,兑水60—100市斤,进行叶面喷施,每隔10—12天一次,连喷2—3次,能使产量显著提高。从63个代表点进行常规考种和23个点的单收单打,总的结果如下: 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加2.6—86.6个,平均增加31.1个。 荫角率降低1.3—10.0%,平均降2.7%。 角粒数增加0.05—3.5粒,平均增加1.4粒。 千粒重增加0.01—0.60克,平均增加0.236克。  相似文献   

15.
再生稻喷施“九二O”能极显著增产。其增产原因是;促使休眠芽生长,提高有效穗;加速茎秆伸长,增加再生稻株营养体;促进幼穗分化发育,增加每穗着粒,并能提高结实率。最佳施用方法为:头季收割当天和再生稻始穗20%时,分别亩用“九二O”0.5克和1克,兑水50公斤喷施。  相似文献   

1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具有对稻飞虱击倒力强、持效长、防治效果高而对天敌较安全等特点。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30克,药后2天防治效果达92.4%~100%,而噻嗪酮为47.7%。药后32天调查,吡虫啉对稻飞虱仍保持很高的防治效果,且对蜘蛛杀伤率低。在亩用10~20克防治稻飞虱适宜剂量下,混配80%杀虫单粉剂每亩30~35克,能很好地兼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17.
1小麦锈病、白粉病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g或15%可湿性粉剂75g,兑水60-70kg.于发病始期喷雾。2全蚀病亩用20%粉锈了乳剂100g或15%可湿性粉剂150g,兑水50-80kg,于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顺垄喷浇。3麦蚜亩用50%群蚜雾可湿性粉剂6g,兑水50—60kg喷雾,防治麦蚜效果达95%以上,且对瓢虫、食蚜蝇等天敌无害。4麦圆蜘蛛亩喷施1.5%乐果粉1.5kg或按1:25毒土亩撒施50kg。5效枯病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150ml,兑水50-70kg,于拔节期喷浇干小麦茎基部。小麦病虫害的防治@陈泽…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粳稻三系不育系10A开花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九二○"、花信灵、云大120、0.9%爱多收、尿素对杂交粳稻不育系10A抽穗期、开花期以及柱头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Ⅵ期末喷施"九二○"30g/hm2可以使不育系提前3d左右抽穗,并且开花率显著高于对照;在幼穗分化Ⅵ期末喷施花信灵也能显著提高开花率;始穗期喷施高剂量"九二○"(150g/hm2)、幼穗分化Ⅵ期末喷施云大120或花信灵均能延长10A的柱头活力;始穗期喷施高剂量"九二○"(150g/hm2)或爱多收能显著提高10A开花当天的结实率;穗分化Ⅳ期末施用尿素并在始穗期喷施高剂量"九二○"(150g/hm2)能够使10A的单穗及每日开花高峰前移。  相似文献   

19.
稻粒黑粉病是影响杂交稻繁殖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浙江农业大学,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引进防治稻粒黑粉病新药克黑净、灭黑1号,在珍汕97A繁殖田进行试验,效果很好,是当前防治黑粉病理想的药剂。1试验方法 克黑净每亩每次用药80g对水20kg;灭黑1号每亩每次用药300ml对水30kg,以不喷药为对照。试验分两组:试验1喷药2次,第1次在不育系齐穗后2天喷施,隔2天喷第2次;试验2喷药1次,在不育系盛花期进行。喷药时间均在下午4~6时,只喷母本不喷父本。试验未设重复,小区面积0.25亩。两组试验不在同一田块进行。1试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长绒棉在开花期花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进行试验,以阐明赤霉素对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能增加中长绒棉的结铃,对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用赤霉素10 mg/L溶液多次喷施更有利于棉花结铃,有利于提高原棉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