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切花月季红色品种萨曼莎为试材,探讨不同栽培环境对月季成花时间及品质的影响,以达到增加切花产量,提高切花质量及调节花期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简易设施栽培可使切花月季的始花期明显提前,可达到平衡市场供求,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目的。试验还表明,在进入现蕾期尤其是液温较低的月份,满足月季适宜的温度条件,可使月季成花时间明显缩短,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现代月季(Rosa Hybrida Hort)是重要的切花之一。我国对月季的栽培和选育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一直仅限于地栽或盆栽观赏,很少有切花生产。近年来,我省有不少科研单位都把月季切花生产技术研究作为攻关课题,期望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月季切花生产技术,以解决高温季节“夏眠”的难  相似文献   

3.
切花月季的修剪技术鼓楼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吴锦华整形修剪是切花月季栽培生产中技术含量较高的管理环节。科学合理的整形修剪不但能保证植株健康生长,而且能改善切花品质,调节切花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一、切花月季修剪的基本概念切花月季修剪有重剪、中度修剪和轻剪...  相似文献   

4.
常州市每年向全国各地提供鲜切花、观赏月季种苗20万株左右,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历来居全国首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月季切花、观赏种苗需求量日益增加,月季种苗生产规模不断发展,适应规模生产的有关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近年来,我们就月季种苗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花的需求日益增多,花卉生产已经成为新型的高效农业产业。月季(Rosa hybrlda)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也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鲜切花,在切花生产和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吸引了许多生产者进行月季切花生产。但要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必须在明了切花月季生物学习性和生产特性的基础上,正确掌握切花生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月季在切花生产中是收益较高的花卉品种之一。我国月季切花生产起步较晚,南京地区更为落后,年消费量约二三百万支的月季鲜切花中的90%以上需从广州、上海等地调进。月季鲜切花零售价每支高达2.5~3.5元,巨大的利润一度吸引南京众多的单位投资经营月季鲜切花,但迄今为止,每平方米的产量均在20支上下。原因之一是缺乏先进的栽培措施和科学管理,另一方面是缺乏适宜南京地区气候环境条件的切花品种。  相似文献   

7.
切花月季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切花月季的栽培管理进行了介绍。从切花月季的栽植入手,介绍了月季对土壤、水分、光照、温湿度的需求。另外还有月季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生理病害,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最后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一下切花的采收、保鲜与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8.
切花月季为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切花月季常规栽培所产的切花花枝短,花朵相对较小、品质较差,价格十分低廉。尤其是经过春季的旺盛生长,植株较高,不利于采花、摘芽等操作。为了保证设施栽培切花月季常年均衡产花,产量稳定,并提高切花月季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月季不同品种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探讨了根际加温对冬季月季切花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加温显著提高了日光温室切花月季侧芽的萌发率,增加了更新枝的数量,使冬季的切花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不同月季品种的切花产量和品质对根际温度的反应各不相同,Samantha和GoldenEmblem在根际温度为25℃时产量最高,切花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04.3%和94.4%,Blami和Tineke在根际温度为21℃时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的切花产量增加46.2%和56.5%,Samantha、Blami和Tineke的切花长度分别在根际温度为18℃、21℃、25℃时最长,而根际温度对GoldenEmblem的切花长度没有显著影响;根际加温对月季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太大,不能解释根际加温可提高月季切花产量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月季(Rosa chinensis)是蔷薇科蔷薇属的多年生灌木,有"花中皇后"的美誉,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市场主流的盆栽花卉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切花月季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人们在当代追求时尚的一种表现。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能调节工作、生活中带来的压力。因此,切花月季的需求量也在逐年的增加,在哈尔滨市,有大大小小的鲜花店一千余家,年需要切花月季2000多万株,大都需要在云南、  相似文献   

11.
切花月季无土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发达国家中,鲜切花占花卉消费的70%以上。其切花花卉品种有十多个大类,月季被列为首要品种。月季切花生产,主要在园艺设施(温室)里进行,结合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控制,可以做到周年生产,包括正常季节生产和反季节生产。1现代切花月季主要类型1.1茶香月季(简称HT):观赏价值最高,花轮大,丰满、瓣数20~30,最大花径15cm,花色有白、粉、黄、桃红、大红、紫红、朱红、橙及双色,具芳香。1.2丰花月季(简称F):又称聚花月季,株矮小枝细,花聚生于枝顶部。1.3壮花月季(简称Gr):株大,多在1m以上,花型介于茶香月季与聚花月季之间,重瓣性强,每朵多…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几年我区鲜花市场对切花月季需求量的增加,为广大花农在生产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此实验,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对露地栽培的切花月季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试验,观测记录表明:采取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修剪,影响着切花月季产花周期、切花品质和切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缓解我国冬春月季切花供需矛盾,海南从昆明等地引进大量切花月季品种进行试种,从中筛选出适合海南栽培的金奖章(Gold Modal)、黑魔术(Black Magic)、卡罗拉(Carola)、梅朗口红(Roundelay)、芬得拉(Vendela)、坦尼克(Tineke)、萨曼莎(Samahtha)和影星(Movie star)等耐热切花月季品种,在三亚、五指山、琼海等市县试种取得成功.并总结出了土壤改良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灌溉降温技术、反季节花期调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采后保鲜技术等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月季切花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从品种选择、繁殖方法、定植、施肥、水分管理、温度管理、湿度管理、光照管理、花期调节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切花月季嫁接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大众花卉,有花中皇后之称,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切花月季是切花生产中的主要品种,其花大色艳,花型优美,花期长,意境深远,深受人们的青睐。世界各地培育的品种多达8000种以上,全世界年产量约为40亿~50亿支。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切花月季的生产发展速度非常快,新品种更是层出不穷。随着切花月季种植面积的扩大,种苗需求量也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月季切花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分、营养物质、细胞膜、植物激素、温度等几个方面对月季切花衰败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就月季切花保鲜荆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以及几种在切花月季贮藏保鲜中有一定应用前景的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探索在华南地区生产月季鲜切花的技术。试验结果表明:①保护栽培(敞开式玻璃防雨棚)能周年生产月季鲜切花,年总产量达10~13万枝/亩,其中商品标准切花(花枝长≥40cm)达4~7万枝/亩;③夏半年(5~10月)的月季鲜切花产量为冬半年(11~4月)的2.2~2.5倍;③采用高密度12株/M~2和14株/M~2种植,两者的商品标准切花产量差异不显著,以12株/M~2(每亩种4800株)为宜;④参试两个品种中“基督教徒”比“超级明星”高产。  相似文献   

18.
岩棉栽培技术最早始于荷兰,1985年开始在蔬菜和花卉的栽培上推广应用。1988年日本开始引进该技术。首先应用到切花月季的生产栽培上,并发明了拱型(arching)栽培技术。岩棉的月季栽培技术在中国尚没有看到有关的研究报告,更没有看到生产上的应用,笔者借助在日本进行花卉技术交流的机会,较系统地了解了月季岩棉栽培的生产方式,现简单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9.
切花保鲜的关键技术是降低水分的散失和防止营养的亏缺。以月季为材料,采用室内瓶插的方法研究CaCl2对月季切花的形态影响。测量了切花月季的有关外观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基础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aCl2对切花月季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可延长切花月季瓶插寿命,增加切花鲜重,增大开放花径,增加切花的吸水量。所有处理都比对照的保鲜效果要好,处理中以2?Cl2+2%蔗糖+500 mg/L柠檬酸的溶液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百合及其切花生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百合(Lily)花大色艳,花姿奇特,是世界名花之一。百合切花是继世界五大切花(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非洲菊)之后的一支新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切花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百合新品种数量显著增加,其中许多品种具有引人注目的颜色和形态,同时还具有耐插性、抗病性和高产性。现将百合切花生产技术介绍如下。1适宜切花百合优良品种目前,广泛用于切花栽培的品系品种为4个系50多种。1.1亚洲百合杂种系1.1.1白色:阿拉斯加、纳沃娜、露丝妲、妮薇亚。1.1.2黄色:伦敦、马德里丝、波莉安娜、丽见卡、罗马诺、黄色巨人。1.1.3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