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原真菌。通过致病性测定从江苏小麦茎基腐病病害样本分离菌中筛选到了对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都有强致病力的F.graminearum菌株GF1117。为了对F.graminearum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从小麦不同生境中分离筛选到35株对GF1117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分别在田间和温室进行了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5株拮抗细菌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在小麦感病品种和中抗品种上对茎基腐病的防效不同;菌株1-8对两种病害的防效都在45%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真菌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并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组织分离、病原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制种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真菌病害的植物病原有13种,其中由Curvulairia lunata(Wakke)Boed病原引起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玉米叶部的一种新病害,在田间发病率较高,病情指数较大,危害十分严重;由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和Bipolaris maydis(Nishik.et Miyabe)Shoemaker病原引起的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育中后期叶部发生的主要真菌病害;Physoderma maydis Miyabe和Fusarium subglutinans(Wollenwe.et Reinking)P.E.Nelson et al病原引起的褐斑病和顶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普通锈病在局部区域的一些品种和组合上发病较为严重;其他叶部病害零星发生,对制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一般不会造成流行为害。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甜菜病害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表明,黑龙江省甜菜苗期立枯病有5种,叶部病害有5种,根部病害有6种、缺硼生理性病害1种、采种甜菜花梗腐烂病1种。目前,黑龙江省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是甜菜根腐病和褐斑病。在个别地区发现了对甜菜危险性大的甜菜丛根病、甜菜蛇眼病和黑斑病发生有上升和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玉米穗腐病病原真菌中镰刀菌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南  章红 《玉米科学》1997,5(2):066-068
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吉林省田间玉米穗腐病病原真菌中镰刀菌类占80%。本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和气—质联用法对分离自穗腐病的9株镰刀菌进行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和串珠镰刀菌素的定性检测。结果在4株禾谷镰刀菌和一株木贼镰刀菌玉米培养物中检测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在3株禾谷镰刀菌玉米培养物中检测到了玉米赤霉烯酮;在所有被检菌株中均未测到串珠镰刀菌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南省14种热带牧草病害的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常发生的病害有叶斑病、花/果/茎腐病、枝枯病等,病害类型有39种。分离鉴定的结果表明,真菌性病害32种,细菌性病害1种,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1种,病毒类病害3种,植原体病害1种,寄生性藻类病害1种。初步查明海南省主要热带牧草病害的种类和为害状况,其中柱花草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王草则以瘟病[Pyricularia grisea(Cke.)Sacc]发生最为严重,其他牧草以叶斑病为害居多,为害水平中等至轻微。  相似文献   

6.
香蕉生产受多种病虫害和逆境胁迫的影响,由真菌病原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叶斑病和黑星病,细菌性病害软腐病和鞘腐病,以及非生物胁迫寒害等,是阻碍香蕉绿色可持续生产的严重问题.为探索香蕉生产上多种病害和寒害逆境的有效防控措施,本研究从外源水杨酸(SA)诱导植物系统抗性机理出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分析外...  相似文献   

7.
甜菜四种细菌性病害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甜菜发现有四种细菌病害,其中两种为叶斑病、两种为根病。经对其症状观察和病原细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细菌的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等系统鉴定,确认两种叶部病害为甜菜细菌性斑点病Pseudomonassyringae pv.apiata(Brown and Jamieson)Young et al和甜菜细菌性叶斑病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betae(Keyworth Howell andBowson)Collins and Jones.两种根病为甜菜根癌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and Townsend)Conn.和甜菜根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细菌性软腐病和环腐病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常见病害,可发生在马铃薯生长或贮藏期.马铃薯是人类消费的第一大非谷类粮食作物,马铃薯软腐病和环腐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论述了上述2种马铃薯细菌性病害所造成的危害特点及国内外主要防治研究进展,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情况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由菊欧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生有不断蔓延和加重的趋势。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分别从该病的危害症状、我国发生与扩展情况、发生特点以及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侵染规律和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简要综合叙述。  相似文献   

10.
甘蔗赤腐病发生流行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镰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引起的甘蔗赤腐病是一种重要的流行性真菌病害,大面积流行爆发会给甘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对该病害药剂防控效果不理想。而且甘蔗长期连作,近年来气候多变,为甘蔗赤腐病的发生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该病害在各蔗区时常流行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甘蔗生产。本文结合田间调查分析了甘蔗赤腐病的发生流行特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以选种抗病品种为主,用木霉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等生物防治剂进行蔗种及土壤处理进行预防,关键时期及时施药,同时加强田间管理等科学有效综合协调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甘蔗赤腐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控制该病害大面积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1.
以木薯细菌性萎蔫病病菌为靶标,从健康木薯组织中分离获得一株有较好抑菌作用的内生细菌。生理生化测定、形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其为类芽孢杆菌属。拮抗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疫霉根腐病菌、棒孢霉叶斑病菌和胶孢炭疽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田间防控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木薯细菌性萎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槟榔根部及茎部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3 ̄2005年间对海南省儋州、澄迈、琼山、文昌、陵水、琼海、万宁、保亭、琼中、五指山、白沙、三亚、乐东等13个市(县)的部分槟榔园内发生的槟榔根部及茎部病害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共调查到海南岛槟榔茎腐及根腐病害及附生植物6类21种。其中真菌病害8种,非侵染性病害4种,地衣类3种,附生蕨类植物4种,寄生植物病害1种,病原未明病害1种(丛枝病)。其中能引起槟榔全株枯死的病因有2类12种,真菌8种,非侵染性病因4种。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甘蔗病害种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海南省海口、儋州、澄迈、临高、屯昌、定安、白沙和昌江等8个市(县)甘蔗病害,并对病原进行了鉴定,发现海南岛甘蔗常见病害共14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病毒病害2种,寄生线虫病害3种。甘蔗鞭黑穗病、甘蔗赤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发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新疆甜菜根腐病病原种群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新疆各主要甜菜产区采集669个甜菜根腐病样,共分离出735个分离物,其中真菌分离物715个,细菌分离物20个,说明真菌是主要的病原种群。真菌中镰刀菌501个,占分离物总数的68.2%;丝核菌113个,占15.4%;腐霉菌81个,占分离物总数11.0%。经鉴定,有6种镰刀菌,即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茄病镰刀菌(F.solani)、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3种腐霉菌,即瓜果腐霉(Pythiumaphanidermatum)、简囊腐霉(P.monospermum)和P.spp;丝核菌主要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AG-2和AG-4融合群,分别占丝核菌总数的50.4%和35.4%。用上述代表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均可引起甜菜根部腐烂、维管束变色等典型根腐症状。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以带病种薯为主要传播途径,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后代种薯质量,具有易传播、早期症状不明显、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已经成为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文章对马铃薯环腐病的危害、成因和发病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了病菌的检测方法、防治措施以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相应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推动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选用抗病性不同的5个甜菜品种在温室条件下对幼苗进行混合接种镰刀菌,评价其对甜菜镰刀菌根腐病的抗病性;同时进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两次温室接种鉴定的结果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的结果相同,抗病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甜菜多倍体7号、多粒、山东单04、ZD204、杂优202单粒。认为甜菜抗镰刀菌根腐病性可以用温室接种的方法进行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17.
甜菜心腐病为甜菜生理性病害,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甜菜冬种区均有发生,根据1978年在广西蒙山县调查,一般发病率为10—20%,发病严重地块可达60%左右,使块根减产10—25%,含糖降低0.4度(锤度)。甜菜心腐病在甜菜苗期即开始出现,当植株生长到4—5对真叶时,心叶生长缓慢,变红褐色,叶片比健株短小,最后心叶和生长点变成黑褐色,周围叶片保持正常的绿色  相似文献   

18.
甜菜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系由多种病原菌所引致,其中病原真菌多为兼性寄生菌,往往当一种病原侵染以后,其它腐生菌又随之侵入,成为混合侵染,即“一些寄生真菌所引起的伤害可使病组织迅速被侵,而次生微生物几乎代替了初生寄生物,以至分离初生寄生物成为纯培养的工作极为困难”(Stephen Wilhelm)在这种情况下,欲明确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是比较困难的,必须进行大量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接种和病原菌鉴定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甜菜丛根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丛根病是目前甜菜种植业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对甜菜丛根病的研究十分重视,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甜菜丛根病的症状类型、甜菜丛根病的病原病毒和真菌介体、甜菜丛根病的防治、甜菜抗丛根病品种的选育等方面出发,对我国甜菜丛根病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每年由丝核菌(R.solani)引起的根腐和冠腐病,对糖甜菜产量损失极大,由蛇眼病菌(P.betae)和灰霉菌(B.cinerea)引起的贮藏腐烂病(窖腐)大大降低甜菜含糖1%~2%。预防和控制上述3种病害的措施包括农业栽培实践,如轮作、起垄等,但遗传抗病育种为最有效。美国的克罗拉多州和北达科他州的研究人员已分别培育出了一些对上述3种病害有特殊抗性的品系和品种。本试验通过接种对若干抗病品系进行3种病害综合抗性的评价。将3种病原菌分别分离、培养,以备接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