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论文综述了BMP15的结构和功能,BMP15基因的结构和染色体定位,并对BMP15基因在哺乳动物中的多态性及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细胞培养是病毒学实验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以猪乙型脑炎病毒在猪肾上皮细胞(PK-15细胞)增殖培养为例,介绍一下病毒的细胞培养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4.
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属于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仅在卵母细胞中表达,对卵泡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BMP-15基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BMP-15基因与繁殖性能、产仔数性状和疾病的关系,及其与GDF-9基因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转录靶向猪瘟病毒3''''-UTR shRNA细胞株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质粒载体在细胞内转录并加工成siRNA的方法,设计3对针对猪瘟病毒3'-UTR不同位点的干扰片段,分别与干扰载体pGenesil-1连接,转化DH5a,筛选阳性克隆得到重组干扰质粒pGene-1,pGene-2和pGene-3,脂质体介导转染重组干扰质粒于PK-15细胞,G418抗性筛选得到转录靶向猪瘟病毒3'-UTRshRNA的PK-15细胞株,为今后应用RNAi研究猪瘟病毒Y-UTR调控病毒复制的功能以及抑制猪瘟病毒增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 15 IL-15)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在分子结构及生物学性质方面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 IL-2)相似的细胞因子。自从1994年发现以来,由于其在医学及兽医学上的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IL-15及其在兽医学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鸡IL-15(Chickeninterleukin 15 ChIL-is)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内容涉及IL-15的结构及受体、产生及基因表达、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10):24-24
~~4月15日-5月15日鸡蛋、淘汰鸡、玉米、豆粕价格信息$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8.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8):14-14
~~3月15日—4月15日鸡蛋、淘汰鸡、玉米、豆粕价格信息$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9.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20):14-14
~~9月15日-10月15日鸡蛋、淘汰鸡、玉米、豆粕价格信息$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0.
通过饲养试验研究日粮VA和油脂对肉鸡β-胡萝卜素-15及15'-加双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VA组的血清、肝脏V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小肠和肝脏βCDIO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硬脂酸组、豆油组肝脏V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豆油组的肠黏膜和肝脏βCDIOX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硬脂酸组的肠黏膜βCDIOX活性低于对照组,肝脏βCDIOX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证实:日粮VA水平和油脂组成均不同程度的影响机体β-胡萝卜素-15及15'-加双氧酶活性,进而影响β-胡萝卜素的体内转化。  相似文献   

11.
骨形态发生蛋白15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主要介绍了骨形态发生蛋白15的结构、功能与调控;骨形态发生蛋白15基因的结构、染色体定位,并讨论了该基因与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鸡IL-1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10):39-39
~~2004年4月15日-5月15日鸡蛋、淘汰鸡、玉米、豆粕价格信息$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4.
选择影响Invedal和Hanna绵羊多胎性状的BMP15基因作为多胎候选基因,旨在探索该候选基因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蒙古羊高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以蒙古羊单羔群体(18只)、多胎类型小尾寒羊(30只)为对照组对蒙古羊双羔群体(50只)进行了BMP1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Polymor phisms,RFLPs)分子标记技术对BMP15的FecX1位点突变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PCR-SSCP技术对BMP15的B1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①蒙古羊双羔群体、蒙古羊单羔群体以及多胎类型小尾寒羊群体中均不存在该位点的突变.即BMP15的FeeX1位点不是影响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②在3种群体中存在相应的B1突变28-30 bp(CTT缺失),并发现了3种基因型,蒙古羊双羔群体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020(++)、0.940(B+)和0.040(BB);蒙古羊单羔群体只检测到了两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722(++)和0.278(BB);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00(++)、0.667(B+)和0.033(BB)).B+基因型蒙古羊平均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83只,差异极显著(P<0.01),推断BMP15的B1突变有可能是控制蒙古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经X2适合性检验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该位点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蒙古羊单羔群体及小尾寒羊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  相似文献   

15.
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影响Invedal和Hanna绵羊多胎性状的BMP15基因作为多胎候选基因,旨在探索该候选基因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蒙古羊高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该实验以蒙古羊单羔群体(18只)、多胎类型小尾寒羊(30只)为对照组对蒙古羊双羔群体(50只)进行了BMP1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 polymor-phisms, RFLPs)分子标记技术对BMP15的FecXI 位点突变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PCR-SSCP技术对BMP15的B1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蒙古羊单羔群体以及多胎类型小尾寒羊群体中均不存在该位点的突变.即BMP15的FecXI 位点不是影响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在3种群体中存在相应的B1突变28~30 bp(CTT缺失),并发现了3种基因型,蒙古羊双羔群体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020(++), 0.940(B+)和0.040(BB);蒙古羊单羔群体只检测到了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722(++)和0.278(BB);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00(++), 0.667(B+)和0.033(BB).B+基因型蒙古羊平均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83只,差异极显著(P<0.01),推断BMP15的B1突变有可能是控制蒙古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 ).经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该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蒙古羊单羔群体及小尾寒羊该位点处于Hardy- Weinberg 平衡 (P>0.05 ).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超级稻甬优15特征特性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提出间歇浸种催芽、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精量施肥、提前搁田、科学管水及病虫防治等技术措施,以达到生态高效超高产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7.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15)基因主要在哺乳动物卵巢中表达,对卵泡的发育和分化起重要作用.研究根据其他物种BMP15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牛卵巢中提取总RNA,扩增出BMP15 cDNA序列;将此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中,经PCR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分析验证,符合BMP家族基因结构特征,然后根据此序列构建cRNA探针,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牛卵巢BMP15基因 mRNA的表达情况.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牛BMP15基因,在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早期表达,在初级和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中也表达,在次级卵泡晚期也有表达,同时BMP15基因在透明带周围表达,这可能是透明带周围细胞中的BMP15基因渗透到透明带中.  相似文献   

18.
PK15细胞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兽用疫苗生产的细胞,然而现今生物制品行业快速发展,传统贴壁培养PK15细胞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目前通过全悬浮培养技术来培养细胞、病毒已经是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生产用细胞多数为贴壁细胞,难以实现悬浮培养,所以,目前该项技术在疫苗生产上还未广泛应用,技术也还未成熟.故本文探讨PK15细胞在无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饲养试验研究日粮VA和油脂对肉鸡β-胡萝卜素-15及15'-加双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VA组的血清、肝脏V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小肠和肝脏βCDIO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硬脂酸组、豆油组肝脏V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豆油组的肠黏膜和肝脏βCDIOX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硬脂酸组的肠黏膜βCDIOX活性低于对照组,肝脏βCDIOX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证实:日粮VA水平和油脂组成均不同程度的影响机体β-胡萝卜素-15及15’-加双氧酶活性,进而影响β-胡萝卜素的体内转化。  相似文献   

20.
探讨绵羊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相关细胞因子和干扰素刺激因子15(ISG15)的变化及其意义。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18只经人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巴什拜羔羊和盘羊杂交羔羊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FN-γ、IL-12和ISG1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感染后的第7天与第14天,巴什拜羊ISG1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盘羊杂交羊和对照组(P<0.05);盘羊杂交羊和巴什拜羊的IFN-γ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后的第14天,盘羊杂交羊的IL-1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证实IFN-γ、IL-12和ISG15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提供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