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县各乡镇先后引进了成都麻羊和南江黄羊发展山羊生产。山羊在饲养过程中常发生一种以结膜、角膜潮红,羞明流泪,眼角流出浆液性乃至脓性分泌物,眼睑肿胀,并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眼病,临床称之为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此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发生角膜混浊,...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新型人工角膜治疗犬高危角膜移植病例效果,使用新型人工角膜对一例本地犬进行了高危角膜损伤的板层移植手术,对相关操作进行分析讨论,并观察术后恢复效果。结果显示,术后患眼角膜逐步恢复透明,未见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表明新型人工角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够提供较好的光学效果,有望在小动物临床上广泛使用,为兽医眼表移植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4.
5.
熊胆滴眼液对兔角膜烧伤和角膜翳的治疗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熊胆滴眼液对角膜烧伤和角膜翳的治疗效果 ,采用“电热角膜瘢痕复制器”制作家兔角膜烧伤与斑模型 ,以生理盐水、去熊胆滴眼液、氯霉素眼药水和狄奥宁眼药水作对照 ,用熊胆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熊胆滴眼液对家兔角膜烧伤及并发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优于去熊胆滴眼液和氯霉素眼药水 (P<0 .0 5 ) ;对角膜翳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优于去熊胆滴眼液和狄奥宁眼药水 (P<0 .0 1)。扫描电镜观察了熊胆滴眼液对角膜翳的治疗作用 ,结果显示 :治疗 2月后 ,角膜上皮细胞呈现更新速率较快的结构像 ,治疗 5月后 ,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皱襞及微绒毛排列规则、细密 ,与正常角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相一致。表明复方熊胆滴眼液具有使角膜翳处的角膜上皮恢复正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俗名红眼病,是危害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怕太阳光刺激,结膜充血;患病奶牛精神不安,产奶量下降,传染快,连续发生。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蝇虫活动频繁期  相似文献   

7.
8.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孑L白色,严重者导致失明.病羊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只因两只眼睛失明,不采食而出现体膘下降,体质衰弱而死亡.  相似文献   

9.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孔白色,严重者导致失明。病羊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只因两只眼睛失明,不采食而出现体膘下降,体质衰弱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庆安县某肉牛繁育场,1995年从辽宁购进61头10月龄~5岁的夏洛来改良牛,1996年5月末爆发以眼羞明、流泪、眼睑肿胀,最后发展为视力减退或失明为特征的眼疾,一周内发病率达85%。从病料中分离鉴定出牛摩拉氏菌(即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病原菌),及白色葡萄球菌,经动物实验,鉴别诊断,确诊为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采用硼酸洗眼,滴加青霉素及“三砂散”治疗,疫情已被控制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西宁动物园引入的3只北山羊均发生以双眼角膜、结膜充血水肿、流泪、眼水样分泌物增多、畏光为主症的疾病,经过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结膜炎。经治疗后病兽恢复健康,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1 主要症状 病初多为单眼,后发展为双眼。病初患眼流浆液性分泌物,结膜潮红,畏光、流泪。随着病程发展,分泌物逐渐变为黏液性,后期分泌物变为脓性,特别在早晨可见到眼角脓性分泌物,如果不及时治疗,眼睑肿胀,角膜混浊,继而有一层白色云状物遮着眼角膜,严重影响羊的视力,甚至失明死亡。2治疗(1)结膜炎初期,用5%双氧水和3%硼酸液反复冲洗患眼,每天1次,连用2~3天。其后用油剂青霉素(江苏)涂擦患眼处。(2)拨云散:炉甘石20g,硼砂20g,青盐10g,冰片10g,黄连10g,共为极细粉,过筛,分装成8小包密封备用。每天用2包吹入患眼,连用2~3天。  相似文献   

13.
冬季黄牛冷配 ,除遵循黄牛冷配技术措施外 ,重点要注意保温和快速操作。确保精液的解冻温度冬季解冻液温度应提高到 41~ 42℃ ,比夏季提高 1~ 2℃。输精器材要事先预热采用热毛巾保温法。用 40℃温水浸泡一条灭菌毛巾 ,将毛巾取出拧干 ,包在输精器外面预热 1~2min。这时输精器温度均达到 38℃左右 ,精子接触预热的输精器不致受低温打击 ,保证了精子的活力。室内保温设施冬季除了注意解冻和解冻后的保存外 ,更重要的是室内温度。操作室和输精室在保证空气新鲜的情况下 ,应做到密封 ,同时要有取暖设备 (如火炉、火墙、暖气等 ) ,以保证…  相似文献   

14.
1987年甘孜州某种畜场暴发绵羊角膜结膜炎。报道如下。一、发病经过1985年该场由青海引进一批种羊,其中2只羊有角膜翳,后自然消失。1986年5、6月份首先在该场的边莱羊和其杂交后代中出现  相似文献   

15.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名红眼病,是危害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现将六十四团治疗的一起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病例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7月中旬,天气炎热,阳光强烈,干旱少雨,气温较高,牛圈凉棚面积小,中午收牧后大部分牛在阳光下照晒,蝇虫活动频繁,在此期间该病传播迅速,刮风和尘土等因素更有利于疾病的传播。6户牧民共养牛40头,发病牛17头,发病率为42.5%,其中发生角膜混浊或形成白翳的有12头,占发病牛的70.6%。不分年龄和性别均对该病易感,但幼龄牛发病较…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名红眼病.任何年龄、性别的牛都易感,两岁以内的幼牛尤为易感,主要发生于夏季的放牧牛,牛与牛之间可以通过直接或密切接触而传染.  相似文献   

17.
鲁文 《中国兽医杂志》2002,38(11):45-46
慢性角膜浅表溃疡是一种无愈合倾向的角膜浅表溃疡 ,动物和人都有发生。其特点为 :( 1 )浅表的角膜上皮溃疡。 ( 2 )溃疡边缘出现多余的游离上皮。( 3)荧光素染色可看到多余的上皮和上皮断裂现象。( 4 )游离的上皮边缘卷起。 ( 5 )眼睛间断疼痛。 ( 6)慢性经过缺乏炎症反应。 (  相似文献   

18.
19.
牦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因为感染牛表现为眼部明显的角膜和结膜炎症,红肿现象明显,因此也叫红眼病。该病的致病原为革兰氏阴性菌,患病牛表现为食欲不振、身体瘦弱,眼部角膜、结膜严重受损,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失明,影响牦牛畜牧的发展。本文就来探讨牦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角膜皮样瘤是胚胎时胚裂闭合过程中表皮及其附件嵌入组织所形成。我站门诊共治 5例 ,其中京巴犬 3例 ,狼青 2例 ,均为单侧眼 ,经过手术治疗后 ,均获得满意效果 ,愈合良好。1 病因 由于早期发育异常 ,引起视神经环与体表外胚层间的中胚叶组织变形、转化的结果。多数病例有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