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更好地管理太原市城市绿地土壤,促进土壤改良,对太原市公园绿地、商业区、居民区、文教区、道路绿地、农业区、工业区7种不同功能区的绿地土壤水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绿地土壤表层含水量大小为:商业区道路绿地农业区居民区公园绿地文教区工业区;城市绿地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的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布局,提升明城区绿地空间承载力,本研究对明城区40余处微绿地展开实地踏勘,依据位置、空间形态等要素将其划分为交通岛微绿地、广场附属微绿地和临街微绿地三大类型,并深入调查与分析这3种类型微绿地的构成要素,分析现状中存在的布点数量、空间特征、服务设施和场所意识上的适应性问题。最后,提出以街道为整体的适应性研究、微绿地周边空间关系研究以及微绿地自身研究的建议和展望,为下一步导入适应性理论并展开优化与设计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个具有活力的城市需要有相当大的绿色空间,以及一些中等尺度和大量小尺度的绿色空间相互联系,能否把标准化的网格状土地利用方法根本性地转变成为一种既能够为城市所用、又有明确丰富的组织体系,由此引出了网络城市实践方法的思考。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探讨如何将网络城市的概念引入到城市绿地系统中形成绿地网络格局,提出延展式的线性用地模式,将绿地与其他用地功能交织并将功能延续到城市各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优化沿海地区的蓝绿空间网络,选取典型滨海山地区域(青岛市南区)为研究对象,提取308处自然资源和173处文化资源的代表性样点,运用ArcGIS空间模型对其绿地空间布局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分布密度进行分析,并运用成本连通性模型确定市南区最低成本路径的优化网络,提出面向蓝绿空间网络连接的复合型游憩绿道选线方法和规划建议。结果表明:青岛市南区绿地空间布局呈凝聚型分布,且形成7个绿地集群;市南区绿地空间分布模式主要为依附型、支撑型、扩散型3类,且具有明显的绿地空间自相关性;识别出1条一级绿道、3条二级绿道、38条三级绿道构成理想的蓝绿空间网络图。研究结果将为识别我国沿海地区资源特征,形成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和蓝色廊道的空间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例分析——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通过对规划结构布局,基础设施布置,植物种植设计分析,指出合肥市避灾绿地规划将构建合理的城市防灾绿地网络,有利于城市的防灾和减灾。    相似文献   

6.
周宇  沈守云  汤炼 《绿色科技》2012,(6):211-213
在探讨城市防灾绿地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将城市防灾绿地分为了紧急避险绿地、固定避险绿地、中心避险绿地和防灾避险通道四类。并针对长沙市现有防灾绿地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长沙市将来在防灾避险方面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青神县绿地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和存在问题,为青神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2018年遥感影像和青神县主城区绿地系统图为基础,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图像增强等处理,采用面向对象法提绿地信息。并结合现场调查,对绿地类型进行了科学分类,并基于Fragstats景观处理软件定量分析了青神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及景观格局。结果:(1)青神县绿地系统中面积最大的是区域绿地(其他绿地),占全部绿地的35.08%。公园绿地面积较小,所占比例不大(19.10%)。(2)青神县总体景观形状较为规则和简单,有利于青神县城市景观的规划利用和管理。(3)区域内景观整体连通性较好,人为干扰或自然破坏较小,但各景观类型之间的连通性和空间上的聚集度均不强。绿地景观之间的连通性和聚集度不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自然生态过程。青神县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应控制人工景观占比,增加城市绿地,尤其要增加公园绿地的面积并合理均匀布局,并增加通道绿化,将城市中逐渐岛屿状化的大型生物栖息地有机联系起来,构筑连续的生态绿地网络,保护动物在城市内部的迁徙通道,增加景观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空间公平是衡量城市绿地布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原则。基于GIS中的网络分析法,以福州市江北城区为例,从居住区和行政分区2个层面计算了5,10,15 min通行阈值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及公园绿地服务面积比,对公园绿地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以此衡量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公园绿地服务水平整体呈中、南部高,北部低的特点,空间公平性有待提高;研究区整体可达性较高,15 min通行时间下居住区和行政分区的公园绿地服务面积比分别为80.82%和60.95%;点状、带状绿地在提升公园绿地服务水平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未来城市绿地规划中应重点考虑空间公平,这对在密集型城市中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及推动城市绿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宁乡县中心城区的现状道路网络、水系网络、绿地网络进行了α、β、γ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宁乡县中心城区除了道路网络的连接度良好外,水系网络及绿地网络都存在网络连接程度低、未形成环状网络、节点数量过低且孤立化严重等现状平面网络问题。进一步针对宁乡县中心城区所存在的连接度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并结合现状条件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基于连接度评价的城市网络规划。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局部绿地为例,调查分析红火蚁生活环境和蚁巢分布现状,并对绿地内分布的红火蚁进行防治,效果显著。将防控成效与同行分享,供绿地红火蚁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建的大学城是一个集中办学、资源共享的园地,具有传统办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市区内的大学是缓慢生长而成的,具有历史积淀,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社区.本文通过对城市内独立的大学与远离市中心的城外聚集性的大学城之间的比较,试图认识到城里大学与城外大学各自的优势,从而为当今中国大学城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城市形态学的方法对山地城市的城市形态进行分析,探讨了山地城市的形态模式、演变机制、构成要素以及其、形态空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我国众多的城市发展模式中,森林城市与园林城市有很多相似之处。文章首先简要叙述森林城市与园林城市的发展过程,着重从建设目标、建设范围、结构体系、功能效益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对森林城市与园林城市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论述,最后指出森林城市与园林城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南昌市道路绿化现状,指出了南昌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道路绿化设计水平不高,树种、植被结构简单,养护管理不到位以及市民绿化意识低等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南昌市的道路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梳理永州市市情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近自然森林经营、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文化等理论,对永州森林城市建设特色进行阐述,并结合"绿岛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绿中和谐人居"的空间结构模式,提出了永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谈谈森林城市和低碳城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暖仍是不争的事实。低碳发展是世界、也是我国必然的选择。增加城市的森林碳汇是城市减排的重要补充。发展城市森林或者创建森林城市应是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以先行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理论及临沂市森林资源状况,结合城市现代发展战略,提出了临沂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明确了建设森林城市的规划目标与规划布局,创建具有沂蒙特色、生物种类多样、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城市,从而有效地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拥有优越地理位置的永城,森林城市将把城市置于绿色氧吧之中,这对于永城市的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SWOT分析法,对永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的优势(S)、劣势(W)、机遇(O)与挑战(T)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发挥永城市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制定适当措施,促进区域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19.
园林城市不仅能塑造新世纪城市的美好形象,而且能创造更加宜人的住区环境。建设园林城市要重视规划设计;加强科学研究、配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园林城市献给新世纪,献给北京2008年奥运会;把美好的家园留给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20.
在突出全区“法式风情园林”主题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其观赏特点,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对每个空间进行合理布置,对大华锦绣华城2期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打造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独具一格的法式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