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不同密度(52 500、67 500、82 500、97 500、112 500株/hm2)下6个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明确不同茎秆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剖析耐密品种的茎秆结构特性,以期为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改良进而提高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地上第3节和第4节穿刺强度、节间粗及株高均降低,穗位系数、地上第3节间和第4节间长粗比均增加,穗位高、穗下节间数、穗下节间长无一致性的变化规律。与52 500株/hm2相比,67 500、82 500、97 500、112 500株/hm2下株高降低1.41%~5.65%,穗位系数增加2.07%~8.63%,地上第3、4节平均穿刺强度降低4.25%~15.88%,地上第3、4节平均节间粗减少5.87%~14.27%,地上第3、4节平均节间长粗比增加7.73%~30.5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上第3节和第4节穿刺强度、地上第3节间和第4节间长粗比、穗位高、地上第4节间长、密度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通过不同密度条件...  相似文献   

2.
缩节胺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节胺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尚未见有缩节胺在华南地区珍珠豆型花生上的应用研究报道。笔者进行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对南方花生生长发育影响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缩节胺药剂500mg/kg~1 000mg/kg可提高SOD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对花生降低株高,提高抗逆性,粗壮茎秆,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后期POD酶活性,促进光合产物向荚果转移有明显效果;施用不同浓度的缩节胺均可提高饱果数、荚果重和产量,尤以500mg/kg和1 000mg/kg处理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及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并明确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可为合理密植、构建适宜群体结构、实现玉米高产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JK968为试验材料,设置6.0×10 4株/hm 2(D1)、7.5×10 4株/hm 2(D2)和9.0×10 4株/hm 2(D3)3个密度水平,以及乙烯利矮壮素复配剂(EC)和喷施清水为对照(CK)2个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以及茎秆性状对化学调控的响应。 【结果】(1)倒伏率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中在D1密度条件下,JK968的倒伏率分别比D2和D3低69.1%和83.4%;EC处理可显著降低倒伏率,在D1、D2和D3密度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0%、19.8%和41.0%。(2)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和重心高度在不同种植密度和化控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EC处理后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第6节以下的节间长度,增加了地上部第7节以上的节间长度,株高和穗位系数略降低,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显著降低。(3)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在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乳熟期达最大值。随种植密度增加,地上部第3、4和5节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呈降低趋势;不同节间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表现为地上部第3节>第4节>第5节;EC处理后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第3、4和5节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4)穗粒数和百粒重随种植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EC处理后,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较对照增加。在D1、D2和D3密度条件下,EC处理后产量分别较对照高438.8 kg·hm -2、1041.3 kg·hm -2和3376.5 kg·hm -2,增幅分别为3.6%、8.2%和27.8%。 【结论】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株高增加、重心高度上移、基部节间伸长、基部节间充实度和抗折力下降。EC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第6节以下的节间长度,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第7节以上的节间长度,株高略降低,重心高度和穗位高显著降低,基部节间长度缩短、基部节间充实度提高,从而提高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由此可见,在风灾倒伏频发地区以及种植密度过大等倒伏风险较大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增加玉米茎秆的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显著降低穗位高、重心高度和倒伏率,有利于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627-1630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花期喷施15.0,30.0,45.0,60.0 g/hm~2缩节胺对毛叶苕子主茎长度、收获期秸秆与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喷施缩节胺可有效抑制毛叶苕子主茎的伸长,降低毛叶苕子的秸秆产量,提高毛叶苕子的籽粒产量;随着缩节胺喷施量的增大和喷施次数的增加,缩节胺抑制毛叶苕子主茎伸长的效果、降低毛叶苕子秸秆产量和提高籽粒产量的效果显著增强,其中,以初花期连续3次喷施60.0 g/hm~2缩节胺处理对抑制毛叶苕子主茎长度的效果最好,连续3次喷施45.0 g/hm~2缩节胺处理的毛叶苕子籽粒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乙烯利在绿岛3号黄瓜杂交制种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80、100、133μl/L乙烯利在母本幼苗期处理2~3次,分析其对杂交种子产量和质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用80~100μl/L乙烯利处理母本黄瓜幼苗2次(2叶1心和4叶1心),可有效降低第1雌花节位,提高20节内雌花节率而平均多雌节率较低,平均单株种子产量和种子千粒重均较高。[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乙烯利的最佳使用浓度和使用次数,可指导绿岛3号黄瓜秋冬茬杂交制种实践。  相似文献   

6.
以垦粳7号水稻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垄作和平作两种耕作模式下,设置4种硅肥量D1(0 mL·hm-2)、D2(150 mL·hm-2)、D3(375 mL·hm-2)、D4(600 mL·hm-2),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株高、重心高、基部第1节间(N1)、第2节间(N2)、第3节间(N3)、第4节间(N4)抗倒伏能力和主要物理性状的差异,并对倒伏指数、抗折力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耕作模式下,适当的硅肥处理使水稻株高、重心高降低,N1、N2节间长缩短,N3、N4节间长伸长,各节间粗度、单位节间干重、茎壁厚度、抗折力和弯曲力矩都增加,倒伏指数减小,抗倒伏能力增强。两种耕作模式均在D3处理时倒伏指数最小,垄作模式下D3处理N1、N2、N3、N4节间倒伏指数较D1分别降低了15.35%、5.18%、5.89%、10.61%,平作模式下D3处理N1、N2、N3、N4节间倒伏指数较D1分别降低了12.20%、6.59%、6.29%、8.70%。基部各节间倒伏指数与节间粗度、单位节间干重、茎壁厚呈负相关,与株高、重心高呈正相关。基部各节间抗折力与节间粗度、单位节间干重、茎壁厚呈正相关,与重心高呈负相关。不同耕作模式下,适当硅肥用量处理均使水稻抗折力、抗倒伏性能增加。硅肥施用量为375 mL·hm-2时,水稻抗倒伏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株型的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探讨种植密度对产量、农艺性状、倒伏率以及茎秆穿刺强度等相关性状的影响。设置7个种植密度,分析了玉米产量、植株农艺性状、倒伏率以及茎秆穿刺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泉玉217’在60000株/hm2条件下产量最高(9325.5 kg/hm2),‘宇玉30’在75000株/hm2条件下产量最高(9640.5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穗行数和千粒重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基部第3节间长先升高后降低,基部第3节间粗降低。‘泉玉217’产量与节间粗、穗行数、行粒数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显著正相关;倒伏率与节间长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宇玉30’产量与千粒重显著正相关;倒伏率与节间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极显著负相关。倒伏率增加与玉米茎秆穿刺强度关系密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穗下第1节和基部第3节的穿刺强度逐渐降低,基部第3节的穿刺强度显著高于穗下第1节。在相同种植密度下,‘泉玉217’穗下第1节穿刺强度明显低于‘宇玉30’。因此,平展型玉米品种‘泉玉217’在本地区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紧凑型玉米品种‘宇玉30’最适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在从事玉米生产时,要根据玉米品种的株型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平展型玉米品种适当稀植,紧凑型玉米品种可适当密植。  相似文献   

8.
缩节安是一种新型生长调节剂。1981~1984年,我们研究了缩节安对地膜覆盖棉和育苗移栽棉的调控效应及经济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缩节安的应用效果 1.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应用缩节安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地膜棉初花期喷施100ppm缩节安(有效剂量为2.5克/亩),株高较对照降低12.26%,主茎节距较对照缩短17.76%,顶、中、下部的果枝长度分别比对照降低64.45%、48.17%、32.77%。前者呈宝塔型,后者呈伞型。移栽棉初花期喷施一次100ppm缩节安(剂量2.0克/亩),也表现为株高比对照  相似文献   

9.
于节瓜5叶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赤霉素(GA3)、乙烯利与赤霉素混合三种激素处理植株,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激素处理随着浓度的升高,植株高度、茎粗、节间长逐渐减小,单一激素处理、混合激素处理对节瓜植株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A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乙烯利的作用;200 mg/L GA3能够降低节瓜第一雄花节位并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60 mg/L的乙烯利能够降低第一雌花的节位并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红小豆防倒伏技术,应用缩节胺在初花期进行化控,采用3种处理(1)15 g/hm2,(2)30 g/hm2,(3)45 g/hm2,以清水为对照(CK),在初花期后2次用药,每次用水量为300 kg/hm2,用药后7 d测量植株的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收获前后测量植株的发育情况和产量性状,并测量实际产量。结果表明:经缩节胺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植株的光合能力和叶绿素含量,植株高度显著降低,单株荚数增加,籽粒增大,产量提高。30 g/hm2缩节胺处理植株发育适中、产量较高,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玉米拔节期喷施不同制剂及喷施不同制剂加天丰素,考查各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缩短基部第1、2、3节间长度,增加基部第1、2、3节间粗度,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30%胺鲜·乙烯利AS 25 mL/亩作用优于10%多唑·甲哌鎓WP 40 g/亩和钜控AS100 g/亩;天丰素SL在缩短玉米基部第1、2、3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上作用不明显;喷施钜控100 g/亩较对照增产42.04 kg/亩,增产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均较对照减产,减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节节麦出苗的最适环境条件。本试验设计以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为参试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对结果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节节麦出苗都有极显著的影响,重要程度为"播种深度温度土壤湿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节节麦出苗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土壤湿度的降低,出苗率先不变后降低;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节节麦出苗率降低,温度20℃,土壤湿度12%,播种深度为1 cm条件下,节节麦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化学封顶剂不同浓度的增效缩节胺对棉花不同品种的封顶效果,为新疆棉花化学封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陆早61号、新陆早67号、新陆早72号为材料,不打顶和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低浓度(缩节胺90 g/hm2+助剂60 ml/hm2)、中浓度(180 g/hm2+120 ml/hm2)、高浓度(270 g/hm2+180 ml/hm2)3个处理,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打顶相比,化学封顶有效控制棉株农艺性状;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高浓度处理(270 g/hm2+180 ml/hm2)下株高增加了3.0~8.7 cm、果枝数增加了0.8~1.93 台、株宽降低1.4%~3.4 %、主茎节间数增加了0.7~1.2 节。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产量构成因子各浓度处理下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高浓度增效缩节胺封顶具有更好的封顶效应。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替代人工打顶,且产量、品质不降低。  相似文献   

14.
秸秆生物反应堆在温室茄子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400~1 000 mg/kg,提高地温3~6℃,提高气温1.5~2.9℃,使茄子生长加快、植株健壮、节间变短、叶片增厚、叶色浓绿且果实色泽油亮、品质优、大小差异小。上市期提前7 d,收获期延长21 d,产量提高15.7%,农药使用量降低55%,肥料使用量降低60%,农业生产投入降低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对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番茄单次节水283.5 m3/hm2,番茄全生育期节水3 402 m3/hm2,节水率达到58.2%;节肥量1 170 kg/hm2,节肥率39.0%;增产12 375 kg/hm2,增产率达7.5%。  相似文献   

16.
对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番茄单次节水283.5 m3/hm2,番茄全生育期节水3 402 m3/hm2,节水率达到58.2%;节肥量1 170 kg/hm2,节肥率39.0%;增产12 375 kg/hm2,增产率达7.5%。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烤烟上部叶叶片质量和经济性状。采用田间试验,以常规打顶为对照,设置打叶留茎2节、打叶留茎4节和打叶留茎6节3个顶端调控处理,研究打叶留茎长度对烤烟打顶后农艺性状、上部叶常规化学成分、物理性状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打顶相比,打叶留茎降低了烤烟上部叶叶面积、叶质重及叶厚,提高了叶片组织疏松程度;提高上等烟、中等烟及中部化烟叶比例,尤其以打叶留茎4节处理明显,分别增加22.32%、17.56%和191.77%;顶端处理后,3个打叶留茎处理烟株的根系活力降低,钾含量提高,烟碱含量有所下降,其中以打叶留茎4节和打叶留茎6节处理烟叶的烟碱含量降幅最大。3个打叶留茎处理上部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以及总糖/烟碱、总氮/烟碱和钾/氯的比值较常规打顶提高,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打叶留茎4节的烟叶中部化比例和等级较高,上部叶品质较好,工业可用性高。  相似文献   

18.
以丝瓜荷兰优美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和乙烯利处理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的丝瓜幼苗,以研究其对丝瓜雌花始花节位、节间长度及叶片数增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处理降低丝瓜第一雌花节位以1叶期100 mg/L效果最好,平均比对照降低1节;以2叶期200 mg/L处理的丝瓜叶片数增长速度最慢,比对照减少31.71%;以1叶期500 mg/L的矮壮素处理丝瓜茎节间长度最短,比对照缩短86.44%;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效果不同,1叶期100 mg/L处理降低了丝瓜雌花始花节位,平均比对照降低0.4节,2叶期200 mg/L乙烯利处理叶片增长速度最慢,比对照缩短24.51%,1叶期200 mg/L浓度处理的丝瓜茎节间长度最短,与对照相比缩短48.65%。  相似文献   

19.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对水稻锌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水稻灌浆初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1~5 g·L-1Zn SO4)对水稻(株两优189)产量、各器官镉锌含量和镉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5 g·L-1Zn SO4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叶面喷施1~5 g·L-1Zn SO4水稻各器官Cd含量降低、而Zn含量提高。糙米Cd含量降低9.0%~47.8%,Zn含量提高31.7%~55.6%。喷锌后根到第一节Cd转运系数(TF第一节/根)、旗叶向第一节Cd转运系数(TF第一节/旗叶)和穗轴到糙米Cd转运系数(TF糙米/穗轴)分别降低5.8%~43.7%、1.0%~30.3%和4.7%~26.7%。糙米Cd含量与TF第一节/根、TF糙米/穗轴和根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锌降低糙米Cd含量主要是由于抑制根Cd吸收和降低根和旗叶向第一节及穗轴向糙米的转运引起的。喷施3~5 g·L-1Zn SO4显著降低糙米Cd含量,是叶面调控稻米Cd含量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药剂两种剂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药后各处理均能缩短小麦基部3个节间长度,增加小麦基部3个节间粗度和降低株高。各药剂随剂量增加小麦节间变短、增粗,株高降低,25%多效唑SC两个剂量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各药剂两剂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5%多效SC 60g/亩能显著缩短基部第一、二、三节间长度,作用最强,5%烯效唑WP 10 0 g/亩能显著缩短小麦基部第二节间长度,作用次之;25%多效唑SC 60 g/亩能显著增加小麦第二节间粗度,其他处理增粗不显著;25%多效唑SC 60 g/亩处理和25%多效唑SC 30 g/亩处理较对照株高分别降低17.13 cm和8.86 cm,降低幅度达极显著水平,5%烯效唑WP 50 g/亩处理和5%烯效唑WP 100 g/亩处理株高较对照分别降低5.33 cm和6.56 cm,达显著水平,其他处理较对照株高降低不显著;25%多效唑SC60 g/亩处理小麦穗长较对照缩短0.59 cm,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处理对小麦穗长、结实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各处理均较对照减产,25%多效唑SC 60 g/亩处理较对照减产92 kg,达显著水平;其他处理减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