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GA_3和PP_(333)对盆栽花椰菜的花序生长、荚生长及种子形成的效果。结果表明,GA_3促进花序生长,刺激荚的生长,还能提高种子的千粒重。低浓度GA_3提高了种子萌发率。GA_3处理提高了幼苗的根长。施用PP_(333)后,花序长度随着浓度增高而迅速缩短,低浓度PP_(333)可促进荚长增加,但千粒重下降,PP_(333)和GA_3处理均可促进同化物运向荚。GA_3根外喷施可以提高植株内源GAs及IAA和ZRs含量,但ABA含量下降。PP_(333),使内源GAs及IAA和ZRs含量降低,但ABA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PP_(333))浸种对甜菜地上部生长具有前控、后促作用。前期,仰制生长,降低株高和茎叶鲜重,缩短叶长,增加叶厚。后期,促进生长,至收获时,处理与对照间已无明显差异。PP_(333)浸种对地下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增加块根产量1.8%~8.9%,提高含糖0.02°~0.24°。此外,其尚能显著地增加甜菜叶片的气孔阻力,降低蒸腾速率,从而提高了叶片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多效唑(PP333)对塑料大棚栽培香蕉(Grande Naine 品种)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花前2个月土施颗粒肥或叶面喷施1克 PP_(333)有效成分(a.i.)/株。显著降低株高、叶片大小和果穗长度,增加果实大小和果重。而对假茎围径、片叶数、吸芽抽生量、产量和果实成分没有影响。花前6个月土施(颗粒肥)0.5和1.0克 PP_(333)a、i、/株,明显降低株高、假茎围径和叶片大小,缩短果穗,降低产量,而对叶片数或吸芽抽生量没有影响。在不同施用方式和用量试验中,PP_(333)均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改善树冠内光强。PP_(333)对果实品质和成分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一串红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_(333))对一串红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PP_(333)能明显地抑制一串红的茎与叶的生长,使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叶色加深;花序粗壮,花序数增加,花色艳丽,提高了观赏价值。应用PP_(333)对一串红叶面喷施时,500~1000ppm的浓度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对菊花株型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_(333)),不同时间对3个菊花品种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祥细观察其对株型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PP_(333)能明显地抑制菊花的茎和叶的生长,使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厚度增加;叶色加深,叶绿素含量增加;推迟开花,延长花期。同时,试验结果为合理应用PP_(333)控制菊花株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GA_3和PP_(333)及两激素不同浓度的互作对萝卜叶面积、叶重量、叶子叶绿素含量及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对叶子叶绿素含量没明显影响,但GA_3在促进叶子的生长,叶面积的增大上以10~30ppm效果最好,而PP_(333)虽然能抑制叶子的生长,但在肉质根生长中后期试用50ppm浓度的PP_(333),抑制了叶子的生长,反而促进了光合产物输送到肉质根,起到增产的作用。适当浓度的GA_3和PP_(333)及两者结合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1992~1995年研究了PP_(333)对花生生长的调控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生生长的盛花期、盛花末期叶面喷施PP_(333)均使花生植株变矮,而结荚期处理对主茎生长影响较小;在40~200mg/kg范围内,浓度越大,对主茎伸长的调控效果越显著。喷施PP_(333)后花生叶色深绿,叶片变小变厚,单株茎叶干重降低,而主茎节数、侧枝数、主茎叶片数没有变化。盛花期喷施PP_(333)使单株开花数增多,但单株荚果数、单株荚果干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单株总干物质重量显著低于对照,公斤荚果数明显增多,表现为减产;盛花末期使用PP_(333),单株开花数变化不大,单株荚果数、单株荚果干重、单株总干物质重量明显高于对照,公斤荚果数也增多,产量增加;结荚期处理使单株开花数、单株荚果数、单株荚果干重、公斤荚果数、单株总干重及产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盛花末期120~160mg/kgPP_(333)处理能使花生增产5%~10%。  相似文献   

8.
微型月季因其小巧的株型,艳丽的花色深受人们的喜爱。本试验将‘花多多’水溶性肥料配制成不同电导率(EC值)的肥水液,通过潮汐灌溉的方式处理微型月季‘红宝石阳台’,并对微型月季进行不同浓度多效唑(PP_(333))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其各项形态指标、花发育状况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EC值=1.5 m S·cm~(-1)条件下,微型月季的冠幅、分枝数、相对叶绿素含量、花茎粗、花蕾数、花朵数和花径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作为微型月季生产中的最适EC值;而PP_(333)浓度500 mg·L~(-1)处理条件下,微型月季的整齐度表现最好,可为微型月季株型调控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大豆品种产量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以48个不同生态型大豆品种为材料,以聚类和GGE双标图,分析供试品种的株高、株质量、主茎荚数、主茎节数、茎粗、株荚数、分枝数、有效分枝数、百粒重、虫食数、株粒数、株粒重等12个农艺性状,研究其产量能力。结果表明:48个供试品种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为中产型潜力品种,类群Ⅱ为低产品种,类群Ⅲ为高产品种,类群Ⅳ仅有1个品种,较为特殊。主茎节数、茎粗、株高、百粒重对类群Ⅲ的品种效应明显,有效分枝数、分枝数、株荚数、虫食数、株粒数、株粒重、株质量和主茎荚数对类群Ⅳ的品种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菜用大豆“绿75”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二铵能有效地增加分枝数、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小区产量。每公顷45万株的密度可提高单株荚数,但百粒重降低。不同因素间互作效应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和45万株密度,能增加单株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每公顷在22.5万 ̄45万株,施用磷肥能有效地提高单株的主茎荚数和单株总荚数。在施肥量相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PP_(333)能有效地抑制番茄幼苗茎的延伸生长和叶面积扩大,使叶片增厚,壮苗指数增大,干物质向根系分配增多,气孔密度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和呼吸增强,根系活力和秧苗抗寒性提高。随着PP_(333)浓度增大,对生长抑制作用增强,后效加长,250μg/mL以上对产量极为不利,50,150μg/mL处理秧苗健壮,生理素质好,产量与CK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天津农业科学》2017,(3):76-80
以晋旱125×(昔野×501)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主茎节数、茎粗、结荚高度和有效分枝数5个株型性状和株质量、主茎荚数、分枝荚数、一粒荚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四粒荚数、瘪荚数、总荚数、虫食数和百粒质量11个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为总荚数、株质量、二粒荚数、主茎荚数、三粒荚数、分枝荚数、茎粗、主茎节数、一粒荚数、结荚高度、株高、百粒质量、虫食数、有效分枝数、四粒荚数和瘪荚数。17个性状中,可以提取出5个主成分,其中,荚型因子影响最大,其次是株型因子。  相似文献   

13.
进行冬种马铃薯稻草全程覆盖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稻草覆盖缩短马铃薯全生育期8d,株高、茎粗和基部分枝数分别增加7.2%、16.5%和43.2%,产量提高47.0%,经济效益增加明显.并总结了冬种马铃薯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陇中半干旱区‘陇薯7号’种薯繁育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对株型调控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为建立‘陇薯7号’北繁南种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陇薯7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不同质量块茎分布、成熟期以及块茎休眠期的影响.【结果】烯效唑和多效唑能够显著降低株高,减少分枝数,降低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能力;能够增加单株结薯数、降低平均单薯质量,显著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烯效唑可缩短块茎休眠期,多效唑和矮壮素不同程度延长了块茎休眠期.在4.5~10.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粗减小,分枝数减少,叶面积指数下降;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显著减少,平均单薯质量显著降低,群体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烯效唑、多效唑处理和增加种植密度均对不同质量块茎分布有显著影响,且作用效果一致,<20 g和20~50 g块茎比率显著提高,>100 g块茎比率显著降低,50~100 g块茎比率变化不明显.【结论】陇中半干旱区繁育‘陇薯7号’脱毒一级种供南方冬作区冬播用种,种植密度以7.5万株/hm~2为宜,配合初花期叶面喷施100 mg/L (45 g/hm~2)烯效唑,可有效调控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对大豆矮化及增产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豆分枝期(V_(4-5))到开花期(R_1)用250ppm多效唑(Paclobutrazol)叶面喷雾(每亩40~50kg药液),可使大豆节间明显缩短,主茎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主茎有效分枝数及绿叶数明显增加,并有推迟叶片的衰老、改善植株间的透光性、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植株干重,增加单株粒数的效应。一般亩增收大豆2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叶面喷施PP_(333),明显抑制了初果期国光苹果新梢的前期生长,处理后两周作用开始明显,处理后七周作用消失,新梢重新迅速生长。叶面喷施B_9与PP_(333)作用相似,抑制效果比PP_(333)略强,有效期也略长。在相同剂量情况下,土施PP_(333)较叶面喷施开始作用时间晚,对秋梢抑制作用强。土施及叶面喷施PP_(333)对成花的促进作用不如B_9显著。试验结果还表明在叶面喷施情况下,PP_(333)在树体内的移动性极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施用不同浓度生长延缓剂PP_(333)处理同一品种草莓,测定其植株高度、冠幅、叶绿素含量、果实大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匍匐茎发生量等指标,对草莓生长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_(333)的最适浓度应该为50 mg/L。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绥农22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对绥农22大豆品种进行不同密度对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株高随密度增加而升高,茎粗和分枝教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百粒重随密度增加而升高,单株荚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密度在5万~35万株·hm-2范围内,单位面积的荚数、粒数和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为5万~30万株·hm-2时,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LED光源作为拟南芥生长光源的应用效果,在人工气候室中,以白光荧光灯为对照,比较了两种复合型LED光源对拟南芥生长全生育期的影响。LED-1光质组成为红+白+远红,波峰449+660+733(nm),红/蓝比(R/B)约为对照5倍;LED-2光质组成为红+蓝+远红,波峰465+665+733(nm),红/远红比(R/FR)约为对照4倍。结果显示,LED-2处理的拟南芥综合长势优于对照,表现为开花提前3 d,株高增加9.2%,茎粗增加12%,分枝数增加11.7%,果荚数增加57%,地上部分鲜重增加37.2%,干重增加93.3%,种子产量增加39.2%。LED-1处理的拟南芥开花提前6 d,分枝数和果荚数分别增加150.6%和54%,但综合长势低于对照,表现为株高降低9.8%,茎粗降低22.3%,地上部分鲜重降低42.2%,干重降低18%,种子产量降低23.9%。两处理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叶绿素荧光方面,LED-2处理的叶片光化学反应能力更强,其ΦPSⅡ、ETR和qP分别提高18.8%、17.6%和18.4%;两处理的Fv/Fm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LED光源作为拟南芥生长光源是可行的,节能27.1%—35.7%;适当提高光源中红光比例对拟南芥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物质积累、结实等都有利;远红光显著加快拟南芥生长进度,使生殖生长提前,但容易造成早衰,使后期生长不佳。  相似文献   

20.
利用 15 0Gy60Co -γ射线对 10个大豆品种(系)的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1)百粒重与茎粗、主茎分枝数、荚长、荚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荚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荚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粒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2)M2 代变异系数的顺序依次是结荚高度、株高、节数、分枝始节、分枝数、百粒重、单株荚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