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阡苔茶茶多酚醇提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石阡苔茶茶多酚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石阡苔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茶多酚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即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浸提时间等进行优化研究,以期对石阡苔茶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石阡苔茶茶多酚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浸提次数3次,浸提时间60min,浸提温度70℃,在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最佳(为45.05%)。经优化的石阡苔茶茶多酚醇提工艺条件具有简便、提取率高、毒性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山绿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山绿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并优选其提取工艺。[方法]以高山绿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茶多酚进行乙醇溶液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结果]高山绿茶茶多酚的醇提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为60℃,浸提30 min,料液比为1∶20,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4.72%。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40%,浸提温度为60℃,浸提30 min,浸提1次,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5.36%。[结论]高山绿茶茶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率稍高于醇提,但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红茶和绿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茶茶叶和绿茶茶叶为原料,考察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溶剂浓度对茶多酚提取的影响,并对其提取率进行了研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出了溶剂法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0,乙醇浓度6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30 min,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0.35%;绿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0,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40 min,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5.44%。  相似文献   

4.
张敏  赵婷  茆广华  邹烨  邹艳敏  宋晶  仰榴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28-14729,14768
[目的]研究中药金钱草醇提残渣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醇沉倍数和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水提法最佳工艺为:浸提温度100℃,料液比1∶12(W/V,g/ml,下同),浸提3 h,醇沉倍数4倍,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80.8%。[结论]该工艺多糖提取率较高,可用于金钱草醇提残渣中粗多糖的提取,为综合开发和利用金钱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梵净山野生蝴蝶花(Iris japonica)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料液比(g∶m L)、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梵净山蝴蝶花总黄酮提取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以90%乙醇为提取溶剂,浸提温度80℃,超声波提取40 min,该条件下蝴蝶花总黄酮提取率为4.29%。该工艺可为梵净山蝴蝶花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及分析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罗亚楠  于丽颖  刘立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29-16430
[目的]研究绿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提取物的分析检测。[方法]以绿茶为原料,水作为浸提溶剂,采用单因素试验,通过改变溶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酸乙酯用量4个因素以提高茶多酚的提取率,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钼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的纯度,用红外光谱法对产品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由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用量(固液比)1∶2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40 m in,乙酸乙酯用量85 m l。在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物得率为15%。分析检测表明,所得产品纯度较好。由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可确定,所得产品为茶多酚。[结论]为茶多酚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蓬蘽叶中茶多酚的微波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董乐  林娈 《广东农业科学》2009,(11):120-123
以蓬藁叶为原料,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在微波辐射下微波功率、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获得从篷蘽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从蓬蘽叶中提取茶多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蓬蘽叶在40%乙醇溶液中料液比(W:V)1:10,提取功率320 W,提取时间60 s,微波浸提2次,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为88.78%.  相似文献   

8.
何晓梅  武丽  张颖  邓敏  陈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24-14026
[目的]优化绿茶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茶多酚的提取条件.[方法]以绿茶为原料,选取提取温度、水茶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3个因素为自变量,茶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出绿茶中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80.26℃、水茶比21.35 ml/g、提取时间2.07h,此工艺下茶多酚最高提取率为23.881%.[结论]研究可为绿茶中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优化超声波提取梵净山石斛(Dendrobium fanjingshanense)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可为梵净山石斛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以梵净山石斛为原料,考察料液比(g∶m L)、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梵净山石斛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梵净山石斛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梵净山石斛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5,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4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超声波对梵净山石斛多糖的提取率为9.83%。  相似文献   

10.
庐山云雾茶茶多酚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刘频健  占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61-12662
[目的]研究庐山云雾荼茶多酚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庐山云雾茶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庐山云雾中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3)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试验得出,庐山云雾茶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20 min,料液比为1∶6 g/ml,在此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4.35%.[结论]该研究得出的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名茶──信阳毛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信阳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的著名土特产之一。对其生产历史、产地、品质特征、原料要求、炒制工艺、内含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2.
陈莉华  李涛  梁亦舟  王婷  熊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92-15094
湖北宜昌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与三峡旅游结合开展三峡茶叶游。宜昌茶叶品质好,采花毛尖、萧氏茗茶、金香品雪为中国驰名商标,邓村绿茶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昌在茶叶的种植、加工等环节可以更进一步优化,以水电作为能源加工茶叶的方式应取代以煤为能源的加工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宜昌茶叶的内在品质。宜昌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应开发附加值较高的茶产品。  相似文献   

13.
据史料记载,徽州商帮始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茶叶贸易是徽州商人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地区的茶文化资源伴随着茶叶外销而传播至世界。徽商文化深受儒学影响,其中讲道义、重诚信、行善缘等方面都与茶文化有着共通之处,促进徽商精神与茶文化的交融。茶和天下,徽茶千年,徽茶的优良品质得益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徽茶文化的传播光大得益于徽商的诚信和拼博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叙述了彩色茶树的开发进展,介绍了彩色茶树的叶色分类及品种,论述了彩色茶树发展带来的科技创新需求,对彩色茶树的产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襄阳高香茶是具有"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品质的绿茶,主要产于襄阳市西南山区的南漳、保康、谷城三个茶叶主产县,具显著的地域性。通过引进国内名优绿茶品种试验对比,筛选出鄂茶1号、龙井长叶两个适制襄阳高香茶无性系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董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99-1200
[目的]研究低档绿茶中茶色素的提取并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茶色素,以茶色素产率为指标,对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溶液pH值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优化工艺条件。通过溶解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分析该茶色素对光、热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将浸提的茶汁调pH值至6.5~7.0,用95%乙醇提取10 min,得茶色素产率为6.89%。茶色素为水溶性、醇溶性物质,但在1%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较纯水小,在0.5%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纯水大。该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作棕黄色色素,中性条件下可作黄棕色色素,碱性条件下可作棕红色色素,并且其颜色稳定。茶色素水溶液对光比较稳定且有很强的耐热性。[结论]茶色素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     
1普洱茶的概念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历史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自然漫长后发酵或人为快速发酵加工而成的产品。也就是我们现在市场俗称的生普和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1.1普洱茶的分类1.1.1按制法分类生茶:采摘加工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放置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茶通常是以此种制法而得。熟茶: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以1973年后进行人工发酵的茶为分界点。1.1.2按存放方式分类湿仓普洱:通常放置于…  相似文献   

19.
齐世峰 《农业考古》2021,(2):246-249
茶在英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茶在英国催生了独特的茶文化,不仅影响了英国人的生产生活,还对世界很多国家地区的茶文化产生了影响。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英国茶园的重要类型或案例,如茶花园、果园茶室、本土茶种植园等,从中折射出英国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1966年"南茶北引"成功以来,1969-1983年为计划经济时期,当时商业部门按照国家绿茶标准样购销山东地产茶;1984年以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受全国名茶热的影响和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地产名优茶由手工操作逐渐过渡到半机械半手工进行加工。但是由于茶叶分季节销售,产品质量很难统一,不利于山东茶叶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了山东地产茶拼配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