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降解食品中胆固醇的芽孢杆菌T12—1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胆固醇为惟一碳源和能源,从食肉动物肠道的19份样中筛选出有胆固醇降解酶活性的菌株40株;通过比较,选出了在培养液中速度较快和产 酸能较强的4株菌,进而选出胆固醇降解活性较高的菌株T12-1,菌株T12-1发酵上清液应用在蛋白黄胆固醇降解中,作用显著,经动物试验,T12-1菌株在食品中应用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益生菌并评价其对血清胆固醇的降解作用,从健康猪胃肠道分离鉴定12株肠球菌,进行体外降胆固醇,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均具有体外降解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降解率为16.67~48.00%,对pH3.0和0.4%的胆盐具有抵抗力,综合评价E1和E7可以作为降胆固醇的备选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3.
三种乳酸菌降解鸡蛋胆固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酵酸奶中扩增培养、分离纯化出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3种乳酸菌.将菌株接种到鸡蛋液中.在37℃条件下恒温培养12、24、36 h后,用硫磷铁试剂分光光度法研究3种乳酸菌对鸡蛋中胆固醇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菌株均具有降解胆固醇的能力,在培养12 h内降解速率较快.24 h内降解率达到最大.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嗜热链球菌对鸡蛋胆固醇的降解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以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V108、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 grx08和干酪乳杆菌(L.casei) grx123株人源乳酸菌及其混合菌株(菌株LV108、grx08和grx12的混合比例为2∶1∶1)为研究对象,利用胆固醇降解率、同化量、沉淀量等指标考察益生菌降胆固醇特性,并研究乳酸菌活性、pH值及葡萄糖、胆固醇、胆盐浓度等因素对乳酸菌降胆固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V108同化胆固醇作用较强,优于菌株grx12、grx08及混合菌株,且降解优势于发酵20 h后逐渐显现。热灭活菌株主要通过共沉淀作用,而未处理的休眠菌株则主要通过同化作用降解胆固醇。此外, pH值、葡萄糖、胆固醇及胆盐对益生菌降胆固醇作用具有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Lact.1和Lact.2降解胆固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酵菠萝、桔子中分离选育到2菌株,经鉴定为乳酸菌,将菌株接种到含有胆固醇MRS-CHOL液体培养基中,在38℃条件下,恒温培养3d后,测定胆固醇的降解率、pH值和菌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菌株都具有降解胆固醇能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接种量的增加,降解率都呈现增加趋势;在基质中胆固醇浓度较低时,胆固醇降解率都逐渐增高,而当浓度不断增加时,胆固醇降解率都出现下降趋势.但2菌株之间又存在不同变化幅度.在降解过程中,pH值和菌数也相应发牛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具有胆固醇降解作用的微生物,采用蛋黄培养基发酵法,对青藏高原冻土微生物的降胆固醇作用进行初步研究。从青藏高原海拔2 300~4 800 m的地区采集12个表层冻土样品,分离纯化得到164株细菌,并筛选出6株对蛋黄胆固醇具有降解效果的细菌,其胆固醇降解率分别为9.46%、9.42%、10.18%、7.79%、9.55%和9.96%。对这6株菌进行鉴定,根据其菌体、菌落形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认为其中的DR-209属于爱得华氏菌(Edwardsiella),其余5株均为沙雷氏菌(Serratia)。  相似文献   

7.
采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了5株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植物乳杆菌的胆盐水解酶(BSH)活性,采用邻苯二甲醛法测定了发酵上清液、菌体洗涤液和菌体破碎液中胆固醇含量,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株菌的BSH比活力为0.0149~0.0299U/mg总蛋白,去除胆固醇能力为37.64~47.88μg/mL。5株乳杆菌BSH活性与菌体洗涤液中胆固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推断是菌株BSH水解结合胆盐生成游离胆酸,后者与胆固醇共沉淀,从而达到降胆固醇的效果。上述研究结果为利用益生菌生产具有降胆固醇功效的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采用微生物纯化技术从动物新鲜粪便中进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对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到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36株;经酶活测定,筛选出4株对胆固醇降解活性较高的菌株;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这4株细菌分别为无色杆菌、Lysinibacillus、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发酵奶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对发酵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植物乳杆菌参与下奶油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为6 h、接种量为9%,菌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比例为1∶1∶1时,植物乳杆菌参与下的发酵工艺可使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由0.531 mg·g-1降至0.384 mg·g-1,胆固醇降解率为31%。  相似文献   

10.
从市售红曲中分离筛选四株红曲霉,通过铁矾显色剂显色法筛选出降解胆固醇能力最强的菌株M2,采用单因子试验进一步探讨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研究表明:降解胆固醇能力最强的M2菌株的最适宜接种量为8%,发酵的最佳温度为30℃,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在4~6之间。  相似文献   

11.
12.
用胆固醇氧化酶脱除猪油中的胆固醇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系统介绍用胆固醇氧化酶脱除猪油中胆固醇的新工艺。采用胆固醇氧化酶作脱除猪油中胆固醇的试验。该方法具有高效,安全可靠和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同时不影响脂肪酸的变化。用该方法猪油中总有胆固醇脱除率为60.6%。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ce of cholesterol in Solanum tuberosum and Dioscorea spiculiflora plants was demonstrated by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isolation and mixed melting point, and purification to constant radioactivity after dilution with authentic cholesterol.  相似文献   

14.
蛋黄胆固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蛋因其含有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一直深受人们垂青。但是由于它的胆固醇(cholesterol , CHOL)含量之高,又使人们谈蛋色变。CHOL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广大科研工作人员以及蛋鸡业内人士致力于生产低CHOL鸡蛋的研究。为此,对影响蛋黄中CHOL含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分析。这里对这些因素仅作简要的介绍。同时,还简要总结了测定及脱除蛋黄中CHOL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胆固醇在生物体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主要通过调节胆固醇的合成、吸收、酯化及外流等途径之间的平衡以维持正常的胆固醇浓度。本文介绍甾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SREBP,Sterolregulatoryelement-bindingproteins)转录因子对胆固醇平衡的调控。SREBP主要调节胆固醇的合成、LDL受体介导的胆固醇的吸收和脂肪酸的合成。SREBP前体是一内质网膜蛋白,SREBP经两次蛋白酶水解后释放出其N端结构域,进入细胞核,激活靶基因的转录。随着对SREBP领域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胆固醇平衡调节将认识更多,并有可能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控制胆固醇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Cholesterol solubility in lecithin-bile salt syste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method of sample preparation can markedly influence the rate of dissolution and attainment of supersaturated states of cholesterol. The equilibrium solubility of cholesterol,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its physical state in a model bile system, is almost half that of previously accepted values. Slow attainment of the equilibrium state may have acted to bias previous studies. Extrapolation of our data to the clinical situation reveals that many persons considered normal by present standards actually possess bile that is supersaturated with respect to cholesterol and are thus potential gallstone formers.  相似文献   

17.
18.
周小楠  董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76-1577
[目的]选育高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方法]从环链拟青霉、斜链拟青霉、中国拟青霉和蛹拟青霉中筛选出发菌株,对筛选出的酶活力高的突变株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酶活。[结果]选择环链拟青霉为诱变选育的出发菌株,紫外诱变环链拟青霉获得了一株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CM3,确定了紫外诱变的最佳时间是80S。通过优化其发酵条件,得出CM3发酵产酶最优条件为30℃,pH值6.0,接种量为10%。其最高酶活力为1.3360U/ml,比出发菌株(0.3369U/m1)提高了296.6%。[结论]通过紫外诱变能选育出有较高胆固醇氧化酶活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19.
Cholesterol: treadmill activity accelerates oxidation in ra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胆固醇氧化酶的快速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初筛和复筛试验,从21种不同来源的样品中筛选出9株高酶活胆固醇氧化酶菌株,采用定性平板检测法、过氧化氢法、羟醛反应法、薄层层析法等定性检测胆固醇氧化酶的活性。[结果]从21种样品中共筛选出48株胆固醇氧化酶菌株,用定性平板检测法从中筛选出9株高酶活菌株(2-6、15-3、3-3、16-5、3-4、4-3、4-6、JM109和10192),其中4.6酶活最高;过氧化氢法共鉴定出6株高酶活菌株,与定性平板法检测结果一致;薄层层析法可定性检测出胆固醇氧化的唯一产物胆甾4-烯-3-酮。[结论]定性平板检测法和薄层层析法可快速、有效的鉴定出高酶活胆固醇氧化酶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