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正>‘泰森’荚蒾原名‘地中海’荚蒾、‘泰尼斯’荚蒾、‘棉毛’荚蒾,为忍冬科荚蒾属,是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出来的一个栽培变种‘。泰森’荚蒾为常绿灌木,树高1m左右,冠幅  相似文献   

2.
<正>‘花森’藜芦,又名‘花叶’木藜芦、垂枝木藜芦、‘彩虹’木藜芦,杜鹃花科木藜芦属,为木藜芦的一个栽培品种。‘花森’藜芦为常绿灌木,树高1m左右;小枝拱形,红色,丛生状;单叶互生,叶先端尖,叶表面有光泽,叶缘有锯齿,叶片大,倒卵形,革质,嫩叶浅黄、粉红至红色,有色斑,老叶镶有不规则黄色色斑。总状花序,花白色。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方式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黄淮海地区存在传统"贴茬"的播种习惯和缺乏专用大豆播种机械的困难,所造成的产量低、田间管理难等问题,探讨了黄淮海地区大豆最佳种植方式。在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试验地,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3次重复,对4个品种‘周豆21’、‘周豆22’、‘周豆23’、‘中黄13’在同一密度、5种行距配置方式(ABCDE)下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数量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周豆21’、‘周豆22’和‘周豆23’均在C处理时产量最高分别为4172.40、3823.65、4088.25 kg/hm2;对于4个品种,ABCD各处理与E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C与E两处理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4个品种在宽行0.4 m、窄行0.2 m种植方式(C处理)时分枝荚数、总荚数、百粒重各项指标为最优。因此,‘周豆21’、‘周豆22’、‘周豆23’3个品种在密度为18.75万株/hm2下,宽行0.4 m、窄行0.2 m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群体优势,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史宏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1):14-22
旨在选育多四粒荚大豆品种,构建理想模型,为大豆高产超高产育种探索新途径。用spss 18分析‘汾豆96’生理生态特性,以椭圆叶形多四粒荚‘汾豆96’为主,结合34份披针叶形四粒荚材料,对其10项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用逐步回归法构建理想模型。‘汾豆96’群体内四粒荚单株的存在率达85%以上,单株四粒荚最高达49个,占总荚数的30.25%,‘汾豆96’产量随四粒荚数的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当R~2=0.939时,模型拟合最优:Y=-87.583+0.415X_1-5.155X_2+10.094X_3+13.459X_4。回归方程表明多四粒荚创新材料产量与生物产量(X_1)、株高(X_2)、百粒重(X_3)和主茎节数(X_4)呈显著线性回归关系。提升每荚粒数和选育多四粒荚品种,是高产超高产育种产量突破的新途径。大豆品种具备的理想模型是抗倒伏、多荚粒、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短节间密荚类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持续推进丽水市莲都区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早熟春大豆主推新品种,以5个早熟品种为试材,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品种生育期(播种至采收日数)为82~86 d,‘浙鲜12’多粒荚比例为77.9%,比对照‘引豆9701’高30.3%;青荚持绿期为7~10 d,比对照长2~3 d;每667 m2鲜荚产量608.8 kg,比对照增产18.2%,达极显著水平;每667 m2鲜荚产值3 409.5元,比对照增效43.9%,达极显著水平。根据农艺性状、商品性、产量、产值等综合性状比较,‘浙鲜12’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等优良特性,可作为丽水市今后早熟春大豆生产的当家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豆品种的推广种植潜力,以‘东农252’、‘黑农48’、‘黑农35’、‘黑农34’4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在短日照条件下,分析各大豆品种的株高、单株荚数、叶面积、根干重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短日照显著降低4个品种大豆的株高、叶面积、根干重,除‘东农252’外,也显著降低了单株荚数。大豆品种差异极显著影响株高性状的短日照敏感性,对单株荚数、叶面积、根干重性状影响不显著。性状差异极显著影响‘东农252’、‘黑农48’的短日照敏感性,显著影响‘黑农34’的短日照敏感性,对‘黑农35’影响不显著。各性状的短日照敏感性差异为根干重>叶面积>株高>单株荚数。相对其他大豆品种,‘东农252’各农艺性状短日照敏感性最强。4个大豆品种的短日照敏感性差异与其种植范围大小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评估大豆品种推广种植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施肥不科学影响‘凤丹’牡丹品质产量提升的问题,以5年生‘凤丹’牡丹为试验材料,采用分阶段控量施肥的方法,研究其对‘凤丹’牡丹光合特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均随着复合肥施入量的增加、喷施硼肥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D3B4(复合肥225 kg/hm2,硼肥0.3%)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叶片胞间CO2浓度趋势相反,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D3B4水平达到最低值。同时,在D3B4水平时,‘凤丹’的单株果荚数、果荚直径、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均达到最大值。本研究以盛花期复合肥底肥225 kg/hm2+结果初期叶喷0.3%硼肥为‘凤丹’牡丹高产的最佳施肥模式,可为‘凤丹’牡丹科学施肥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间种条件下甘蔗和菜用大豆的经济效益,筛选出在菜用大豆与甘蔗间作模式下与菜用大豆相匹配的菌肥,以2个根瘤菌菌肥CW和XFN-1和2个菜用大豆品种‘七星1号’和‘华春4号’为材料,研究了在菜用大豆与甘蔗间作模式下品种与根瘤菌菌肥的匹配性。结果表明:在菜用大豆与甘蔗间种下,接种CW和XFN-1根瘤菌菌肥使‘七星1号’和‘华春4号’2个品种的结瘤能力都显著提高;‘七星1号’的产量接菌后降低,不显著,而‘华春4号’接种CW根瘤菌菌肥后产量显著提高。这说明评价根瘤菌菌肥与大豆品种的匹配性应以产量指标为主要依据,直接利用大豆品种的结瘤能力不能很好地评价菌肥与品种的匹配性,因此‘七星1号’与CW和XFN-1根瘤菌菌肥不匹配,‘华春4号’与CW根瘤菌菌肥匹配性好。间作条件下,‘华春4号’不接菌处理每公顷鲜荚和荚秆产量分别为7846.9 kg和9499.9 kg,效益分别为28249元和19000元;‘华春4号’接种CW根瘤菌菌肥后每公顷鲜荚和荚秆产量分别为9418.0 kg和11172.0 kg,效益分别为33905元和22344元;收获鲜荚的效益远高于收获荚秆的效益,接种CW根瘤菌菌肥比不接菌处理增收20%。‘华春4号’接种CW根瘤菌菌肥,大豆单株多粒荚数、多粒荚重、百粒鲜重都显著提高,而其他农艺性状无影响,说明生物固氮的氮素能够协调大豆营养生长和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显著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9.
薰衣草品种介绍及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薰衣草种类 英国薰衣草 分为狭叶薰衣草和宽叶薰衣草,市场上常见的为狭叶薰衣草。其特点是耐寒耐旱,耐热性差,全株具香气。代表品种有‘希德’、‘孟士德’、‘维琴察’、‘莱文丝’、‘优雅’。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菜豆种质中植物凝集素的遗传多样性及含量变化,本研究以317份菜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改进的血凝法测定鲜荚中的植物凝集素含量。同时,对不同发育时期‘紫冠’和‘白珍珠’的豆荚、荚壁和种子中的植物凝集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菜豆种质中植物凝集素含量变幅为0.004~1.783 mg/g,变异系数为0.493,品种频率分布曲线总体显现连续性,主峰明显,呈近似正态分布。菜豆品种群体间的凝集素水平差异极显著,表现出明显的种质特异性和遗传多样性。‘紫冠’和‘白珍珠’豆荚在花后4~6天中检测到少量凝集素,表明豆荚凝集素是在花后4天开始积累。‘紫冠’与‘白珍珠’的植物凝集素含量随着豆荚生长发育都呈现出相同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下降,出现‘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斑叶’欧洲夹竹桃(Nerium oleander‘Variegata’)为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常绿阔叶大灌木,株高2~3m,最高可达5m。单叶3~4枚轮生,下部叶对生,窄披针形、线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叶革质、全缘,羽状脉,中脉笔直清晰,侧脉细,密生而平行。叶绿色,带不规则乳黄色边缘,部分新叶全乳黄色或黄绿色。花粉红色,鲜艳芬芳,排成顶生伞房花序式的聚伞花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菜豆种质中植物凝集素的遗传多样性及含量变化,本研究以317份菜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改进的血凝法测定鲜荚中的植物凝集素含量。同时,对不同发育时期‘紫冠’和‘白珍珠’的豆荚、荚壁和种子中的植物凝集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菜豆种质中植物凝集素含量变幅为0.004~1.783 mg/g,变异系数为0.493,品种频率分布曲线总体显现连续性,主峰明显,呈近似正态分布。菜豆品种群体间的凝集素水平差异极显著,表现出明显的种质特异性和遗传多样性‘。紫冠’和‘白珍珠’豆荚在花后4~6天中检测到少量凝集素,表明豆荚凝集素是在花后4天开始积累。‘紫冠’与‘白珍珠’的植物凝集素含量随着豆荚生长发育都呈现出相同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下降,出现‘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黄金锦’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Ougonnishiki’)为夹竹桃科络石属常绿木质藤蔓植物,是络石的栽培品种。茎长10m,茎上有皮孔。小枝、叶背面和嫩叶柄被短柔毛,老枝无毛。叶对生,羽状脉,侧脉6~12对,叶革质,椭圆形,金黄色间有红色和墨绿色斑块,常年色彩斑斓。老叶近绿色或淡绿色,第一轮新叶橙红色,或叶边缘有暗色斑块,每枝多数为一对叶,‘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的光合生理基础,以其亲本之一‘鲁麦14号’为对照,研究了‘烟农5158’与其亲本‘鲁麦14号’之间的生物学特点及灌浆期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烟农5158’与‘鲁麦14号’相比,具有更好的株型结构和更大的产量潜力;花后不同时期籽粒的灌浆进程和灌浆速率、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花后旗叶蒸腾速率、旗叶原初光化学效率的日变化、旗叶最大和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等光合生理指标都优于对照‘鲁麦14号’。这是‘烟农5158’具有高产特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羽衣甘蓝生长期色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彩叶植物羽衣甘蓝彩色形成机理的探索,以12个羽衣甘蓝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内叶(变色叶)、外叶(非变色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外叶的叶绿素a、b及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观赏期外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至抽薹期‘名古屋红’叶绿素总量仅占幼苗期的65.7%。内叶叶绿素总量下降幅度大于外叶,降幅最大的是‘名古屋白’,观赏期含量比幼苗期降低了96.1%。内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内叶的叶绿素a/b比值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均高于外叶。品种间色素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幼苗期和观赏期,‘名古屋红’的外叶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粉鹤’最低。幼苗期品种间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大,而其他时期则存在显著差异。所有羽衣甘蓝品种在幼苗期均未检测到花青苷,观赏期和抽薹期只有紫色品种的内叶检测到花青苷。花青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红鹤’、‘大阪红’、‘桃鹤’、‘名古屋红’、‘红寿’、‘红鸥’、‘粉鹤’。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系)旗叶衰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明确盐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系)的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笔者选取了7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盐碱地条件下旗叶衰老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后小麦生育期的推移,不同小麦品种(系)在盐碱胁迫下旗叶中的SOD、POD、MDA、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变化幅度不一致,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青麦w04’、‘青麦6号’、‘德抗911’旗叶中的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小,但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大。SOD活性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青麦w04’、‘青麦6号’、‘德抗911’花后旗叶中的SOD活性下降幅度较小。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开花14天后‘青麦w04’、‘青麦6号’、‘德抗961’旗叶中的POD活性下降速度较慢。可得出结论,盐碱胁迫下‘青麦w04’、‘青麦6号’、‘德抗961’的衰老程度相对较低,耐盐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菊芋适应干旱环境的解剖特征,分析菊芋植株营养器官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2个菊芋品种的根、地上茎、匍匐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与参数测定。结果表明:‘青芋1号’与‘青芋2号’的根、地上茎、匍匐茎及叶的解剖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与‘青芋2号’相比,‘青芋1号’根的表皮、皮层厚度分别显著减小35.21%、49.06%,内皮层、韧皮层厚度、韧皮部和木质部所占的比例分别是‘青芋2号’的1.23倍、1.33倍、1.34倍、1.57倍;‘青芋1号’地上茎和匍匐茎表皮的厚度分别是‘青芋2号’的1.18倍和1.38倍;在叶片的解剖结构上,‘青芋1号’的叶片厚度、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厚度分别显著高于‘青芋2号’71.63μm、1.57μm、2.48μm、19.25μm。综合分析说明,‘青芋1号’通过根部表皮、皮层厚度的减小,内皮层、韧皮部的增厚及韧皮部和木质部所占比例的增加来响应干旱胁迫;通过地上茎和匍匐茎表皮厚度的增加,抵御水分流失;通过叶片、上表皮、下表皮的增厚及其内部栅栏组织的增多,利于水分的储存,从而适应干旱环境。本研究结果为菊芋抗旱性品种的鉴定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筛选适宜春化栽培的鲜食蚕豆品种,并明确相应的播种时期。[方法]选用3个鲜食蚕豆品种(‘ZB-7’、‘ZB-9’和‘慈蚕一号’)、选择3个播种期(9月18日、9月23日、10月3日),开展春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播期对鲜食蚕豆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鲜食蚕豆品种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和总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有显著影响:“ZB-7”的3粒荚数和重量占比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ZB-7”和“ZB-9”的早期产量显著高于“慈蚕一号”;不同播期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无显著影响,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总产量差异显著:9月18日播种的蚕豆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9月18日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早期产量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总产量最高,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经产值测算,9月23日播种的‘ZB-9’蚕豆每公顷产值最高,达300333.87元,比10月3日播种的‘慈蚕一号’增146364.32元,增95.06%,差异达显著水平。 [结论]鲜食蚕豆春化栽培宜选择“ZB-9”在9月23日播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福鼎大白茶’(CK1)和‘龙井长叶’(CK2)为对照,对茶树品种‘槠叶齐’在陕西汉中的引种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槠叶齐’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春茶物候期比‘福鼎大白茶’和‘龙井长叶’晚,在试验点表现为中生,鲜叶产量高;制绿茶和红茶品质均优;抗寒性强。该品种适宜在汉中及气候相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圆叶决明的耐镉性,笔者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圆叶决明‘CIP86134’和‘ATF3248’幼苗生长发育、矿质养分吸收、Cd的吸收累积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抑制圆叶决明幼苗的生长,株高和出叶速度均低于对照;降低了圆叶决明生物产量和减少Ca、Mg、Cu、Zn 的吸收。‘CIP86134’和‘ATF3248’对Cd的忍耐浓度分别为33.4 mg/kg 和33.1 mg/kg,为非耐镉性植物。通过形态诊断、生物产量、Cd 的吸收累积量等指标的比较,‘CIP86134’的耐镉能力较‘ATF3248’强。对于Cd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来说, ‘CIP86134’ 是更为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