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机废水制取氢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概括了国内外厌氧发酵制取氢气的研究进展,并对厌氧发酵制取氢气所需的条件、原理、影响因子、不同方法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乙醇型发酵是目前最好的产氢类型,生物制氢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氢气由于燃烧过程中不产生CO2,清洁无污染,因此被称为未来的“能量载体”,被应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的过程中。综述了生物制氢的不同途径,包括光解水产氢、光发酵产氢、暗发酵产氢和两步发酵工艺,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生物制氢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醋糟厌氧发酵制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响应面试验设计法,选取有机负荷(Food/Microbe,F/M)、固液比、初始pH值和发酵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醋糟厌氧发酵制氢工艺优化试验。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醋糟厌氧发酵制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F/M1.65,固液比16.90g/200mL,初始pH值6.02,发酵温度37.66℃;各因素的主效应关系为:初始pH值>F/M>固液比>发酵温度。建立的产氢量数学模型为Y=26.63+1.34x1+1.27x-6.74x-2.44x-6x-1.7x2x-22233432.35x3x4,该模型能解释91.60%的响应值变化,产氢量的预测值为32.91mL/gTS,验证值为33.73mL/gTS。理论值与验证值的复相关系数为0.9780,证明此模型是合理可靠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4.
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娜  杨涛  韩静  王红  肇莹  肖伟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454-456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等优点。与传统制氢技术相比,生物制氢技术能够以有机废物为底物产生氢气,生产成本低又可净化环境,其中厌氧发酵生物制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主要介绍了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方法、特点、类型、原理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醋糟厌氧发酵制氢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预处理后的牛粪为接种物,以醋糟为发酵底物进行厌氧发酵产氢试验,研究了底物预处理方法、发酵温度、底物浓度、初始pH值、微量金属元素添加量对产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0.7%的HCl静置处理24h为最佳预处理方法,且在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35℃,底物浓度175g/L,初始pH值6.0)下,微量金属元素营养液添加量为2%时,产氢效果最好,累积产氢量为46.91mL/gTS。  相似文献   

6.
发酵法产氢培养基的响应面分析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MINITAB软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及响应面法分析,对影响高效产氢菌Clostridium sp.Fanp2发酵产氢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研究.首先利用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氢的三个主要因素,即葡萄糖浓度、磷酸缓冲液浓度、和维生素液添加量.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磷酸缓冲液浓度、和维生素液添加量与氢气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优化发酵条件:当葡萄糖浓度23.75 g/L,磷酸缓冲液浓度0.159 M和维生素液添加量13.3 ml/L时,氢气产量达到理论最大值4187.7 ml/L.经五批培养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在优化条件下微生物制氢产量提高85.3%.  相似文献   

7.
中国规模化秸秆沼气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中国是世界上秸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是一条清洁高效的秸秆能源化利用途径。为了研究中国规模化秸秆沼气工程的现状,笔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简述了中国规模化秸秆沼气工程发酵原料的分布特征及特性、发酵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发酵工艺类型及特点、沼气利用状况等发展现状。同时,对比当前欧洲先进的沼气发酵工程特点、借鉴欧洲沼气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论述了中国秸秆沼气工程发展中现存的原料收集与处理、工程运行管理等问题,并对中国沼气工程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产氢菌的分离及不同秸秆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生物方法对秸秆的利用能力,将秸秆较好地转化成氢能,本试验利用改良的Hungate厌氧滚管法及滤纸崩解法,从已得菌系JYB中,筛选得到1株能较好地降解纤维素产氢的细菌,并利用水热法、汽爆法等6种方法对秸秆进行预处理,以增强秸秆的产氢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得到菌株JYB-13,该菌可利用大量碳源产氢,产氢的最适条件为35℃,pH值8.5。对秸秆进行预处理,由产氢效果得知,该菌对2%硫酸处理后的秸秆降解效果最好,秸秆的降解率为53.1%,氢气含量达到37.2%。分析发酵前后秸秆的成分,可知该菌可以较好地利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木质素利用较少。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利用农业有机废物发酵产乳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乳酸发酵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乳酸发酵的工业适应性,以农业有机废物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乳酸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介绍发酵产乳酸的微生物类群及代谢途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微生物利用农业有机废物发酵产乳酸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乳酸的发酵、提取和纯化工艺。最后,从开发微生物种质资源、优化发酵和提纯工艺、扩大资源利用3个层面,展望了微生物利用农业有机废物发酵产乳酸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中国农业废弃物制取沼气的研究及利用现状,笔者结合自身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描述中国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及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机理,产甲烷菌的基本研究以及3种常见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研究结果,概括了利用厌氧发酵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必要性及技术上的可行性。但同时发现,很多研究成果没有在中国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上得到充分利用,本研究的成果在今后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及处理上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利用率,通过在沼气厌氧发酵系统中添加降解纤维素类复合菌系,以提高产气性能。试验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在发酵温度为37℃,固体物浓度为20%,接种物含量为30%,粪草比为1:2的发酵条件下中接入1%的复合菌系进行厌氧干发酵产沼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Bacillus siamensis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tercoris构成的复合菌系使沼气产量提高25%,甲烷产量提高55%,原料产气分别为86.4 mL/gTS和111.4 mL/gVS。试验为纤维素类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废弃物以秸秆和鸡粪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资源,也含有大量抗生素和病原菌,处理得当便能“变废为宝”,处理不当便会成为农业生产中最大的污染来源。同时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废弃物腐熟过程中升温存在困难。利用好氧堆肥过程中的高温腐熟作用可以封闭废弃物表面重金属,降解抗生素,消灭病原菌,也是目前无害化程度最高的处理方式。本研究以兴鲜村作为代表,利用草籽比和养分平衡率对肥料化利用潜力进行估计分析,结合卫星遥感图确定寒地堆肥的选址要素和系统处理方案。预计该村落每年产生的农业有机废弃物总含氮量可以满足454.341 t玉米或474.993 t水稻果实的生产,集中处理后好氧堆肥可产生有机肥400 t。该研究具有一定可实行性,可为东北地区农村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添加5种不同的生物复合菌剂,以羊粪、油渣和酒糟为原料,在西藏拉萨进行生物有机肥发酵试验研究,并用腐成的5种生物有机肥进行燕麦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西藏添加复合菌剂进行发酵有机肥产品基本可以达到有机肥国家生产标准;添加M3菌剂处理发酵后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和总养分含量较高;M5处理有机肥施用后燕麦产量最高;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活化土壤养分使土壤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诱变筛选的季也蒙毕赤酵母突变菌株C3-10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木糖发酵产乙醇酵母突变株不同温度、起始pH值、接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9℃,起始pH值5.6,接种量5%,在此优化条件下乙醇产量达到15.01%。  相似文献   

15.
To embed or heap industry solid wastes somewhere will occupy the earth and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seriously. So utilizing the industry solid wastes as regeneration resource is importa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Based on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for years in utilizing industry wastes and widely investigation, the produce status of industry solid wastes in Chongqing such as fly ash, desulfuration gypsum, blastfurnace slag and chromium slag are introduced. 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introduce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se wastes in field of building material in Chongqing. Analyz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during utilizing industry solid wastes as regeneration resource in Chongqing. As a further the prospect of utilizing industry solid wastes as regeneration resource of building material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技术应用于火棘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磊 《保鲜与加工》2012,12(5):35-38
以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固定化醋酸菌发酵具有较高的产酸速率,比游离醋酸菌发酵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4℃,接种量10%,酒精度7%。所制得的火棘果醋醋香浓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香气自然、协调,是一种市场开发潜力良好的保健果醋。  相似文献   

17.
几丁质酶产生菌发酵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一株几丁质酶高产菌株--地衣芽孢杆菌JDZ-3 (Bacillus licheniformis JDZ-3)产几丁质酶的发酵条件。在影响几丁质酶产生的主要因素中,培养基的最佳初始pH为7.0,几丁质酶的最佳碳源为胶体几丁质,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金属离子为Mg2+,最适的发酵温度为30℃。在单因素优化法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株产几丁质酶发酵培养基的三大营养元素的组成为:胶体几丁质0.2%,酵母膏0.6%,MgSO4?H2O 0.1%。利用此培养基于30℃发酵72h,其上清液中的几丁质酶的活力可达2.76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