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闷黄是黄茶加工的关键工序.茶叶在湿热条件下发生氧化作用,形成了黄茶独有的"三黄"品质,在降低茶叶苦涩味的同时,使口感更醇和.影响茶叶闷黄工艺的主要因素有茶叶含水量、叶温、闷黄时间、氧气浓度、茶叶品种等.由于闷黄工艺复杂而多样,机械化生产难度大,因此目前对于黄茶闷黄设备的研究较少.黄茶闷黄设备应具有提供相对密封的保温保湿空间、设置闷黄时间、保持较高的可控温度和稳定的湿度、循环通风、适时翻动控制茶叶等功能.通过研究分析岳阳黄茶闷黄机械化现状,将传统闷黄工艺进行必要简化,针对黄茶闷黄工艺的要求研发黄茶闷黄专用设备,以实现黄茶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经试验后,将研制的专用黄茶闷黄机投入实际生产,成功组建了黄茶生产线,实现了黄茶全程机械化生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温室生产中,对温湿度因子的精确监测和稳定控制是实现高效生产的关键。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单片机CC1110和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室温湿度无线智能监控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其在温室生产中的应用,介绍了软硬件设计和模糊控制算法设计过程。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温湿度变化超调量较小,控制过程平稳,可以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拖拉机型腔类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降低加工误差,将仿真软件引入到了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过程中,并通过智能化算法对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在误差控制系统的设计上引入了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算法,并以拖拉机型腔类零件的加工仿真为例对算法的作用进行了验证。由单独使用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器得到的仿真加工误差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得到更低的加工误差,对于零件加工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温室大棚温湿度模糊控制系统及PLC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大棚环境系统是一个具有非线性、时变和大惯性等特点的复杂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控制。为此,以显著影响温室作物生长的温湿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温湿度模糊控制系统方案,应用模糊控制系统理论设计了温湿度模糊控制器,编写了模糊控制算法的PLC程序,并对温湿度的模糊控制效果进行了实际观测。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当温湿度值设定为22℃和70%RH时,控制过程平稳、超调量小、运行稳定,能够满足温室作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具有未知强非线性函数、未知控制增益的非匹配非线性电液伺服系统,结合专家语言信息和滑模控制的强抗干扰特性,提出一种多滑模模糊控制策略.通过参数的非连续投影算法,带饱和层的滑模面设计技术以及积分型李雅普诺夫设计技术的集成,使得算法提高了系统在抑制参数漂移、抖振现象、控制器奇异等方面的能力.理论证明了系统跟踪误差收敛于任意设定的滑模面饱和层内.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灰色预测模糊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联合收获机的工作过程,针对其工作过程中的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特性,提出了采用灰色预测模糊控制方法对联合收获机的前进速度进行自动控制,使其负荷保持稳定.分析了预测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设计了基于灰色预测模糊控制的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控制装置,建立了灰色预测模糊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运用灰色预测模糊控制算法能使控制系统的调整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控制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7.
针对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中温湿度强耦合性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温湿度模糊PID-解耦控制器。首先,结合传统PID控制和模糊控制方法,构造了温湿度模糊PID控制器。然后,利用多项式数据拟合法建立了温湿度补偿关系式,并设计了温湿度解耦控制器。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整体仿真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传统PID、模糊PID和模糊PID-解耦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提出的模糊PID-解耦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无超调振荡等特点,优化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PLC+人机交互界面作为控制核心,PID控制和模糊控制为原理,以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发酵氧气浓度作为反馈信号的箱式茶叶发酵机闭环控制系统.本系统搭配箱式红茶发酵机,在英德某茶叶厂进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基于PID的温湿度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适合实际生产使用.以模糊控制为基础的含氧量控制,由于其原...  相似文献   

9.
以一典型零件为例,介绍一种使用专用工艺装备加工孔系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设计.同时分析了加工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对于中小企业和非专业厂家来说.能利用现有设备资源进行挖潜改造不失为一种投资省、见效快而且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樱桃采摘机器人设计——基于PLC高速并联自动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樱桃采摘机器人采摘过程中的樱桃破碎率,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款新的基于模糊控制和高速并联自动化控制的机器人。该机器可以利用PC上位机对樱桃图像进行采集,并可以对图像进行二值化、膨胀腐蚀处理,从而成功地识别成熟樱桃;同时,可以使用模糊PLC控制方法对采摘机器人的响应角度误差进行控制。为了验证机器人的性能,使用樱桃采摘试验的方法对樱桃采摘机器人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高速并联自动化控制的樱桃采摘机器人总体采摘时间有了明显的缩短,工作效率有所提高;通过模糊控制可以使采摘机器人角度的响应平稳地达到指定角度,且没有出现大的超调量,有利于樱桃的采摘,降低了破碎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我国现有扁形茶制茶机模仿手工作业、不能保证作业质量等存在的问题,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机械化技术、步进运动技术和在线检测等技术,研究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扁形茶制茶机,打破了传统的扁形茶制茶作业方式,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作业生产率和作业质量,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品质。  相似文献   

12.
茶叶理条技术是扁形茶和针形茶加工过程中一道关键技术,对茶叶的外形和品质有重要影响.为此,综述茶叶理条技术及机械研究进展,重点从理条机的传动结构、U型槽结构设计、加热方式、控制方式4个方面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由此指出茶叶理条机存在机构创新不足、热能利用率低、加工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同时展望应加大理条机研发力度、选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机器视觉的茶陇识别与采茶机导航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机器采摘茶叶整体质量及采摘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机采茶陇识别与采茶机导航的方法。在采茶机器的前方配置摄像头用于获取待采摘茶陇的视频图像,对安装在采茶机上的摄像机内外参数进行离线标定;对茶陇的视频图像用高斯滤波、颜色坐标系转换、局部OTSU多阈值法图像分割、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等算法进行处理,提取出茶陇的左右边缘线;根据标定结果计算出茶陇中心线,并在驾驶座的显示屏上标识出目前采茶机的采摘状态,包括茶陇中心线和采茶机的偏移情况,提示驾驶员根据识别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机采茶陇识别及采茶机导航的方法能有效解决目前机采茶叶老嫩茶叶一刀切下的弊端,为完全自动化采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歙县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茶叶加工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了解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茶叶加工生产机械化的优势,查找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茶叶加工生产机械化的不足,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茶叶加工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揉捻是茶叶初步成形和叶细胞破碎的关键。现有的揉捻机揉捻质量较高,但也存在质量依赖操作者技能,效率不高等影响茶叶产业发展的问题。为此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介绍了连续式揉捻机的结构,并就揉捻性能与现有的揉捻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传统茶叶理条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新型理条机的开发思路、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和创新点,这一新型茶叶理条机的研究与开发为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左峰 《湖南农机》2012,39(1):28-29
茶园耕作管理机械是茶园生产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在此领城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课题组新研制的小型耕作管理机械的研究方向及工作特性,并提出了推进我国茶园耕作管理机械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茶叶机械化发展在安顺市茶叶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茶叶生产发展优势和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安顺市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茶园切抛组合式开沟刀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茶园机械化开沟抛土性能不理想、无专用刀具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茶园开沟的切抛组合式开沟刀。对抛土刀抛土片的抛土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其关键参数抛土片宽度为8cm、倾斜角为30°时,可保证抛土刀横向抛土幅宽满足农艺要求。性能试验表明:切抛组合式开沟刀单侧抛土幅宽为22.7cm、抛土均匀性系数为90.3%、覆土厚度为2.1cm、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为87.8%、沟底浮土厚度为1.2cm,对照组单一开沟刀为13.4cm、84.3%、2.4cm、82.3%、2.5cm,说明切抛组合式开沟刀更符合茶园开沟实际需求,抛土均匀性与开沟稳定性更好,所抛土壤不易落入沟内。功耗分析试验表明,与单一切土刀相比,切抛组合式开沟刀抛土的正后侧区域冲击力减小,抛土上方区域冲击力减小,从而导致其抛土总冲击力减小,因此,该组合式开沟刀提高了开沟抛土质量,同时未明显增大开沟功耗。  相似文献   

20.
茶园土壤污染的影响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存在农药残留量和有害物质问题,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减少污染必须控制茶叶生产的污染源.研究表明,茶园土壤污染是茶叶受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控制茶园土壤污染源主要是控制茶叶生产过程的投入、加工和避免环境污染对茶园土壤的污染,应从施肥、灌溉和植保等方面控制对土壤的污染,以及茶叶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漏油和排气的有害物质对土壤的污染.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避免未经过处理的茶籽造成对茶园土壤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