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吡蚜酮剂型和用量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和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盐、临海和金华三地的田间试验评估了50%吡蚜酮WG水分散粒剂对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并用基于经济阈值的稻飞虱化学防治简易判别规则分析经济效益、选择最佳剂量。穗期灰飞虱的试验显示,田间使用75 g a.i.·hm-2水分散粒剂(WG)与相同剂量的悬乳剂(SE)防效相当;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75.0,112.5 g a.i.·hm-2处理对稻飞虱药后1 ~ 21 d的防效分别达60% ~ 97%;两浓度处理对以褐飞虱为主的稻飞虱药后4 ~ 21 d的防效也分别达77%~98%,均符合Logistic方程,最终防效达到98%;2个浓度处理均对稻飞虱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控制效果,持效期可达21 d左右。根据基于经济阈值的稻飞虱化学防治简易判别规则分析经济效益表明,防治粳稻灰飞虱、籼稻和粳稻中期的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均以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75 g a.i.·hm-2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烯啶虫胺可溶液剂防治水稻稻飞虱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雅琴 《浙江农业科学》2010,(4):841-841,845
试验结果表明,2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防治水稻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效果,优于常规农药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且对水稻安全。稻飞虱若虫发生高峰时,以225 mL·hm-2,对水675 kg·hm-2均匀喷雾为宜。  相似文献   

3.
新型药剂吡蚜酮防治麦田灰飞虱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对麦田灰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效,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0~600g/hm2,药后15d对成虫防效达86.7%以上;用25%吡蚜酮300g/hm2以上,药后34d对一代若虫防效达94.6%以上,药后44d防效仍保持在79.9%以上,因此可作为生产上防治麦田灰飞虱首选药剂,推荐使用剂量为300g/hm2。  相似文献   

4.
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寨丹EC对小麦田灰飞虱若虫、成虫均有较好的速效性,100 m l/667m2药后1d对越冬代若虫、成虫校正防效分别达80.59%~88.4%和61.1%,并且与扑虱灵WP、蚜虱清WP等内吸性强的药剂混用对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寨丹EC 50 m l/667m2加扑虱灵WP 40 g/667m2、寨丹EC 50m l/667m2加蚜虱清WP 40 g/667m2药后3 d、7 d对麦田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校正防效分别为79.79%、70.28%和69.74%、61.84%。  相似文献   

5.
于2006年水稻三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了1%阿害素盐对水稻灰飞虱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阿害素盐防治水稻旱秧池灰飞虱总体防效较好,用药1d后667倍液对灰飞虱校正防效达81.62%,且各浓度处理未发现对水稻秧苗有任何不良影响.可将其作为吡虫啉替代药种,进一步大面积示范推广,推荐剂量以667~1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6.
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灰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对灰飞虱具有速效好、防效高、持效期长的特点,其防效优于25%吡蚜酮,与吡蚜酮+毒死蜱相近,是目前防治灰飞虱的理想药剂,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90~135 g/hm2,对水750 kg喷雾,使用时间为水稻灰飞虱低龄若虫期。  相似文献   

7.
试验表明:40.7%同一顺乳油1200mL/hm2对灰飞虱低龄若虫和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的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灰飞虱若虫的有效药剂,通过田间比较试验,对吡蚜酮、乐斯本、必林等市面上常见杀虫剂对1~3龄灰飞虱若虫的毒杀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中乐斯本50mL+必林30mL和毒丝本60mL+必林30mL配方的1、3、7d防效明显优于其它药剂配方,1d防效分别为82.65%、89.59%;3d防效分别为88.48%、87.04%;7d防效分别为83.81%、84.46%。  相似文献   

9.
新农药防治水稻灰飞虱若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农药市场上防治飞虱类药剂种类繁多的情况,通过田间药剂试验筛选最佳配方、明确各类药剂对水稻田灰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使用金好年15%乳油+乐斯本48%乳油;40+40毫升/667m^2防治灰飞虱若虫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1d防效96.1%,药后3d防效86.7%,药后7d防效91.3%。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治水稻灰飞虱,于2013年水稻3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了1%阿害素盐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阿害素盐对水稻旱秧池灰飞虱的总体防效较好,用药后1d,其667倍液的校正防效达81.02%,且未发现对水稻秧苗有任何不良影响;该药剂可作为吡虫啉的替代药种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推荐剂量以667~1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1.
试验表明:40.7%同一顺乳油1 200mL/hm2对灰飞虱低龄若虫和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的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表明,50%稻丰散EC对水稻2代灰飞虱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商品用量1 500 ml/hm2,药后13、、7 d对灰飞虱若虫的校正防效在85.7%~99.7%,其速效性效果与毒死蜱相当,持效性效果好于噻嗪酮。  相似文献   

13.
几种杀虫剂防治单季晚稻5代稻飞虱田间药效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几种药剂防治单季晚稻5代稻飞虱,2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中10%烯啶虫胺水剂防治褐飞虱效果理想,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21d防效分别为80.3%~99.8%,但对灰飞虱防效不佳.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对褐飞虱、灰飞虱防效均较差;25%吡蚜酮町湿性粉剂防治褐飞虱、灰飞虱持效性较好,药后3~21d对褐飞虱防效在35.5%~90.4%,对灰飞虱防效在68~91.3%.  相似文献   

14.
吡蚜酮等杀虫剂防治麦田灰飞虱效果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吡蚜酮是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防治灰飞虱的新型杀虫剂,与其它杀虫剂比较,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防效也较好。特别是在5月上中旬对麦田中灰飞虱低龄若虫的杀灭性更强,防效更高,极大地减少了虫口基数,有效阻遏大量灰飞虱向水稻秧田迁飞、向秧苗传毒。  相似文献   

15.
杀虫剂及抗病毒剂对玉米灰飞虱与粗缩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田灰飞虱成虫始盛期施药,防治效果强弱依次为吡蚜酮〉毒死蜱〉吡虫啉;持效期长短依次为吡蚜酮〉毒死蜱〉吡虫啉。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75、93.75、112.5 g.hm-2和48%毒死蜱乳油720 mL.hm-2最高时防效分别达64.8%、78.8%、78.8%和57.5%。同时在灰飞虱成虫始盛期、粗缩病初病期,选择抗病毒剂与有效杀虫剂混用,对玉米粗缩病也起到较好的防效。2%宁南霉素水剂4、6、8mL.hm-2、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30 g.hm-2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93.75 g.hm-2混用,药后30 d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效分别达70.2%、74.2%、81.1%、70.2%。  相似文献   

16.
40%敌毒乳油(敌敌畏+毒死蜱)防治灰飞虱试验结果表明,40%敌毒乳油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低龄若虫期用药1次,防效可达95%以上;其经济有效的使用剂量以1200mL/hm2为好,若在水稻中后期防治灰飞虱,要适当加大用药量。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寻找替代吡虫啉的新型高效药剂,在麦田1代灰飞虱低龄若虫期进行25%飞电等药剂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飞电速效性较差,持效性较好,药后13d才有正防效,13d以后防效可能还会进一步提高,建议防治灰飞虱时作为持效性药剂与速效性药剂配合使用;盖仑本持效性较差,药后13d已无防效,而盖仑本750mL/hm2+千红处理速效性、持效性都较优良;寨丹处理速效性、持效性较好,药后5d内防效不降,可作为大面积防治前期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的推广药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及时监测杀虫剂防控效果及抗药性水平,于2016年开展了多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控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悬浮剂和25%吡蚜·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对褐飞虱、灰飞虱的防效均较好;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对褐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但对灰飞虱的速效性好、持效性差;20%噻虫胺悬浮剂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的速效性较好、持效性差,对灰飞虱的防效较好;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对3种飞虱的防效均较差。  相似文献   

19.
仇铁烨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237-237,231
新一佳与锐劲特、锐劲特与敌敌畏混用防治稻田灰飞虱见效快,效果显著,持效期长,优于新一佳+捕虱螟.其中以每hm2新一佳600ml+锐劲特225ml、锐劲特450ml+敌敌畏2250ml是防治稻田灰飞虱的最佳配方,在二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一次,对灰飞虱的防效可达95%以上,持效期可维持20d左右,达到了速效性与持效性相结合的目的,值得在水稻生产上灰飞虱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80%扫飞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期的研究表明,扫飞180 g·hm-2处理的速效性、最高防效和持效性均最佳,药后3,7,14和28 d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达到89.07%,89.39%,98.36%和95.36%,相比对照药剂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