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体外产气法探讨青贮玉米与青贮菠萝渣的最佳组合比例,为开发南方地区青贮玉米和菠萝渣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将青贮玉米与青贮菠萝渣以100:0、75:25、50:50、25:75、0:100 (干物质)分为Ⅰ、Ⅱ、Ⅲ、Ⅳ、Ⅴ组,进行体外发酵(3、12、24和48 h),每个时间点设3个重复,2个空白对照。发酵结束时测定各发酵时间点的pH、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及发酵滤渣中的干物质降解率(DMD)、粗蛋白降解率(CP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并计算挥发性脂肪酸、DMD、CPD、NDFD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结果】在整个发酵期内,随发酵时间推移,各试验组的pH显著降低(P<0.05,下同);产气量、DMD、CPD、NDFD、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显著增加;乙酸和丙酸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混合组在发酵初期,产气量偏低,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随青贮菠萝渣比例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发酵后期,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随青贮菠萝渣比例提高呈显著升高。Ⅳ组的CPD与NDFD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为正值,而DMD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为负值(除3 h外),Ⅲ组和Ⅳ组的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除48 h外)浓度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均为正值。发酵初期(3和12 h),Ⅲ组的多项组合效应指数最高,分别为3.83和11.85;发酵后期(24和48 h),Ⅳ组的多项组合效应指数最高,分别为20.01和21.71。【结论】青贮玉米与青贮菠萝渣比例为25: 75时多项组合效应指数最大,有助于瘤胃微生物生长代谢,提高营养物质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纤维饲料(DCGF)、青贮玉米、苜蓿干草间组合效应,将DCGF与青贮玉米以0100、1585、2575、3565、4555、1000比例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不同组合对体外发酵指标、单项组合和综合组合效应值影响,选择DCGF与青贮玉米理想组合比例(X);再与苜蓿干草以0100、2080、4060、6040、8020和1000组合发酵,筛选3种饲料间适宜组合比例。结果表明,DCGF与青贮玉米各组合在产气参数上差异显著(P0.05),随着DCGF比例增加,菌体蛋白、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逐渐提高;多项组合效应指标评定结果表明DCGF与青贮玉米以3565组合时正组合效应值最大。DCGF/青贮玉米(3565)与苜蓿干草以8020比例组合时产气量最大,以6040比例组合时氨态氮组合效应值最大,以8020组合时总挥发性脂肪酸组合效应值最大。综合组合效应指数,表明DCGF/青贮玉米(3565)与苜蓿干草以6040比例组合时效应值最大。由此可见,DCGF与青贮玉米以3565比例组合较为适宜,DCGF/青贮玉米(3565)与苜蓿干草以6040比例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新鲜哈密瓜瓜蒂中分别添加食盐、食盐+0.02%复合菌、食盐+0.02%复合菌+0.03%甲酸调制瓜蒂常规青贮,哈密瓜瓜蒂经预干燥调制单独青贮或与饲料高粱按1∶1比例混合调制混合青贮,讨论哈密瓜瓜蒂发酵贮藏可能性;同时哈密瓜瓜蒂草粉与混播草草粉按0∶100、20∶80、40∶60、60∶40、80∶20与100∶0的比例组合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培养2、4、8、12、24、36、48 h产气量和48 h发酵参数,探讨瓜蒂饲料添加对体外发酵产气及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密瓜瓜蒂含水量为(86.93±0.22)%,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6.58±0.74)%,缓冲能为930.8 m Eq/kg,属于含水率和缓冲能高的青贮原料;哈密瓜瓜蒂干物质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7.37±0.81)%和(44.65±0.95)%,属于低蛋白、低纤维粗饲料;新鲜瓜蒂中分别添加食盐、食盐+复合菌和食盐+复合菌+甲酸能提高乳酸和总酸含量,但p H值不易降低,达不到优质青贮饲料标准;哈密瓜瓜蒂调制半干青贮或与饲料高粱混合调制青贮能改善其发酵品质,其中混合青贮显著降低p H值(P0.05);体外发酵底物中,随着哈密瓜瓜蒂草粉添加比例的增加,产气量和干物质降解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两种肠球菌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以收获玉米果穗后的玉米秸秆为青贮原料,设对照、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和粪肠球菌(E.faecalis)添加3个处理,乳酸菌添加量为5log cfu·g-1FW,青贮45d后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并利用体外产气法测定青贮饲料鲜贮发酵特性。[结果]添加两种肠球菌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氨态氮和乙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乙酸比率(P0.05),并提高了青贮饲料体外发酵潜在产气量、发酵液挥发性脂肪酸产量(P0.05)及乙酸比例(P0.05)。[结论]添加两种肠球菌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体外发酵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体外产气技术及体内尼龙袋技术,研究不同收获时期(生长期为72、82、102 d)对沪青1号青贮玉米秸秆体外发酵特性及体内粗蛋白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及纤维成分含量随成熟期的延长而显著上升(P<0.05),粗蛋白及磷的含量则呈相反的变化.体外产气延滞时间随成熟期的延长而极显著上升(P<0.01),而产气量及产气速度则受成熟期的影响不显著,快速发酵部分的产气量在19~ 27 mL之间,慢速发酵部分的产气量在30~34 mL之间.粗蛋白(CP)快速及慢速降解部分都受成熟期的影响,2个部分都随成熟期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在不同外流速率下,CP有效降解率都随成熟期的延长而极显著(P <0.001)下降.在102 d之前收获时,CP有效降解率都在60%以上.说明夏播青贮玉米在102 d左右收获比较适宜青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本地苜蓿草和燕麦草的组合效应,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为4个试验组,苜蓿和燕麦草分别以80:20(1组)、60:40(2组)、40:60(3组)、20:80(4组)的比例组合进行体外发酵,结果表明:各个时间点上1组累计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组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著(P0.05);在12h之后,1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组微生物蛋白高于其他3组,与3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1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多项组合效应值综合评定,得出苜蓿草与燕麦草的最佳比例为60:40。  相似文献   

7.
在精料中分别按25%的比例将高可溶性纤维(苜蓿干草、甜菜渣、三叶青)、低可溶性纤维(燕麦草)和高不溶性纤维(大麦糠、爱博素)配制成日粮饲喂福建黄兔,进行48 h的盲肠体外试验,测定体外产气量、发酵参数和体外真消化率,研究可溶性纤维对福建黄兔盲肠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可溶性纤维组福建黄兔的体外产气量极显著高于高不溶性纤维组(P<0.01),且以甜菜渣组的产气量最高;高可溶性纤维组的体外真消化率最高,三叶青组与燕麦草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苜蓿干草和甜菜渣组的发酵液p H、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高不溶性纤维组(P<0.05),甜菜渣组的p H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高可溶性纤维组的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极显著高于高不溶性纤维组(P<0.01),三叶青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燕麦草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苜蓿干草和甜菜渣组中乙酸与丙酸的比值均显著低于高不溶性纤维组(P<0.05),而三叶青组中乙酸与丙酸的比值与大麦糠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配制福建黄兔日粮时以甜菜渣做为可溶性纤维来源,其盲肠体外真消化率、体外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最高;高不溶性纤维日粮会使福建黄兔的盲肠体外真消化率、体外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试验通过对紫花苜蓿半干青草添加不同水平单宁酸进行青贮,探究单宁酸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成分、pH、有机酸含量、氮组分和微生物群落影响,测定各处理组苜蓿青贮第45天瘤胃体外产气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单宁酸添加水平(按苜蓿干物质计)分别为0、0.2、0.4、0.6 g·kg-1,于15、30、45、60 d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单宁酸可显著降低苜蓿青贮干物质损失(P<0.05),显著降低粗蛋白质降解(P<0.05),对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青贮pH,显著降低乳酸、乙酸含量(P<0.05),有效抑制丁酸生成;显著降低非蛋白氮、氨态氮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肽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添加单宁酸后苜蓿青贮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升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降低;48 h瘤胃体外产气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添加单宁酸可提高苜蓿青贮营养价值,改善发酵品质,抑制蛋白降解,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促进瘤胃发酵.紫花苜蓿中添加0.4 g·kg-1单宁酸进行青贮,45 d后青贮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体外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玉米秸秆(CS)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和100%(AH100)的比例与苜蓿(AH)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24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瓜)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①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可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②反刍动物玉米秸秆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体外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玉米秸秆(CS)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和100%(AH100)的比例与苜蓿(AH)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24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瓜)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①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可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②反刍动物玉米秸秆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青贮饲料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贮可以通过适宜的发酵,使作物的营养成分损失最小,并能满足家畜冬春季节及全年对饲料及营养物质的需求.青贮饲料与调制干草相比具有很多独特优势,对其独特的发酵特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肥料和青贮添加剂对苜蓿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肥管理和青贮添加剂对苜蓿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设计双因素试验,其中肥料处理包括有机无机复混肥为基础的3 个处理(添加蚯蚓粉A、添加木醋液B和添加芽孢杆菌C),以及生物炭处理D、化肥-二铵处理E和不施肥的对照组F,青贮添加剂处理包括甲酸、木醋液和对照组,研究各处理苜蓿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芽孢杆菌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显著提高了苜蓿青贮粗蛋白含量降低木质素含量(P<0.05),添加木醋液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显著提高了粗脂肪和乳酸含量,降低了pH值(P<0.05),化肥-二铵显著降低了木质素含量(P<0.05),三者均不同程度提高了苜蓿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添加甲酸可以有效抑制发酵,显著降低了苜蓿蛋白水解(P<0.05),有效保存其营养成分,木醋液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提高其青贮发酵品质。不同肥料和青贮添加剂对苜蓿青贮综合营养和发酵品质的互作效应未达显著水平(P>0.05)。由此可见,苜蓿种植管理中施用添加芽孢杆菌或木醋液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或化肥-二铵,同时在青贮过程中添加甲酸或木醋液,均有助于苜蓿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复合青贮剂对苎麻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高效利用苎麻资源,生产优质苎麻饲料,以苎麻为材料,配制复合青贮剂进行青贮试验,评价其发酵品质,研究复合青贮剂的青贮效果。设计添加复合青贮剂(处理)和不添加复合青贮剂(对照)2个处理,分别检测28 d、42 d和56 d的青贮品质。结果表明,对照组56 d时有很强的霉味,且茎叶腐烂发霉,评分为0,青贮失败;复合青贮剂组青贮品质较好,评分为16,青贮等级优良。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青贮剂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7.67%(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1.82%(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1.53%(P0.05)。综上,在苎麻中添加复合青贮剂可以提高青贮品质,改善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4.
青贮是畜牧业中常用的青饲料加工手段之一。青贮分为常规青贮和特殊青贮,特殊青贮中半干青贮发展较快。以常规青贮(主要以青贮玉米为代表)和半干青贮(主要以豆科苜蓿为代表)作比较,排除操作不严格或操作失误等因素影响,分析比较了常规青贮与半干青贮中营养物质的损失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不同添加剂对无芒雀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无芒雀麦为原料,分别添加蔗糖(20kg·t^-1)、甲酸(2kg·t^-1和4kg·t^-1)、青宝二号(0.0025kg·t^-1)、青宝二号+蔗糖(0.0025kg·t^-1+20kg·t^-1)调制青贮。45d后开启青贮料取样分析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甲酸可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并提高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蔗糖可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但不能提高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添加青宝二号、青宝二号+蔗糖处理不仅能调制发酵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而且有氧稳定性也较好;在所有处理组中青宝二号+蔗糖混和处理组的发酵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饲料资源,苜蓿青贮对我国苜蓿产业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苜蓿青贮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发酵促进、发酵抑制及混合青贮等研究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当前苜蓿青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苜蓿青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饲料桑营养成分全面,含量丰富,多种畜禽均喜食,在提高畜禽抗逆力、改善畜禽产品风味品质方面效果显著。饲料桑的合理贮藏是实现其大面积推广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饲料桑青贮应注意的要点,从而为饲料桑产品的成功调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青贮饲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青贮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可用于制作青贮饲料的作物、青贮饲料的发酵、青贮饲料中的添加剂、青贮饲料品质及评价,指出了青贮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对青贮饲料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选择60头13~16月龄、体质量在400 kg左右(±15%)西杂肉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玉米全株青贮组、构树青贮组和玉米秸黄干贮组(对照),在基础日粮(精料)、饲养管理水平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研究全株玉米青贮及构树青贮饲料对肉牛增质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0 d饲喂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组和构树青贮组(各20头肉牛)的总增质量分别为1 092.6,992.4 kg,分别比黄干贮组20头肉牛总增质量多249,148.8 kg,差异显著;而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和构树青贮2组相比,虽然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组的增质量优于构树青贮组,但差异不显著。全株玉米青贮组增质量耗草耗料比分别为1∶6.48和1∶3.22,构树青贮组增质量耗草耗料比分别为1∶7.07和1∶3.54,玉米秸黄干贮组增质量耗草耗料比分别为1∶8.11和1∶4.16。全株玉米青贮组、构树青贮组和玉米秸黄干贮组(各20头肉牛)的总收入分别为24 037.2,21 832.8,18 559.2元,扣除总成本后的纯收入分别为11 495.2,10 179.8,7 085.2元;全株玉米青贮比构树青贮组多增收1 315.4元,比黄干贮组多增收4 410元。综合增质量耗草耗料比及经济效益分析,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组优于构树青贮组和黄干贮组,构树青贮组优于黄干贮组。  相似文献   

20.
青贮饲料可通过添加发酵抑制剂,抑制青贮中的不良发酵,减少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发酵抑制剂的作用:一是对青贮发酵过程中各种不良微生物的活性起抑制作用,抑制不良微生物的发酵;二是抑制青贮发酵过程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动,促进乳酸菌的发酵,从而迅速降低pH值,进一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达到保存饲料营养价值的目的。介绍了青贮的发酵过程以及影响发酵品质的因素,讨论了在青贮中常用的发酵抑制剂和青贮饲料好氧腐败抑制剂,并综述了它们在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