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用0.5%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2种植物源药剂及其组合对枸杞木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苦参碱水剂对枸杞木虱的防效显著,可以替代生产中使用的部分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0.5%印楝素防治有机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用0.5%印楝素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用量以1 500 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进行2%依维菌素水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结果表明:2%依维菌素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浓度越高防效越好。水稻破口期、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剂量为375~1 125 mL/hm2,药后13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74.70%~87.43%,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当稻纵卷叶螟偏重以上发生时,施用剂量可增加至750~1 125 mL/hm2。  相似文献   

4.
进行2%依维菌素水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结果表明:2%依维菌素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浓度越高防效越好。水稻破口期、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剂量为375~1 125 mL/hm2,药后13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74.70%~87.43%,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当稻纵卷叶螟偏重以上发生时,施用剂量可增加至750~1 125 mL/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性农药是否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方法]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以武运粳7号为供试水稻品种,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25%扑虱灵和10%吡虫啉对稻纵卷叶螟2龄和4龄期的幼虫进行喷雾处理,研究这2种选择性农药对稻纵卷叶螟产卵的影响。[结果]在稻纵卷叶螟幼虫2龄期用扑虱灵300.0、112.5、60.0 g/hm2进行喷雾处理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在稻纵卷叶螟幼虫4龄期用吡虫啉60.0 g/hm2喷雾处理也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并且其成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结论]扑虱灵和吡虫啉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32%稻纵清乳油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结果表明:32%稻纵清乳油750、900 mL/hm2处理对稻纵卷叶螟药效期长,对2、3龄幼虫防效好,且2种药剂用量防效差异不明显,生产上可用32%稻纵清乳油750 mL/hm2对水600 kg/hm2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7.
30%安纵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安纵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以用量为1 200 mL/hm2效果最好,药后15 d防效达到94.1%,保叶效果达到96.9%,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8.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4种杀虫剂进行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和10%氯虫双·阿维悬浮剂450 mL/hm2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保苗、保叶效果达89.59%以上,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达90.20%以上,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达82.16%以上。2种虫害同时发生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或10%氯虫双·阿维悬浮剂450 mL/hm2进行兼治。  相似文献   

9.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重要的"两迁"害虫之一。为了准确了解常用药剂和即将投入市场的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开展了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四唑虫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和11%甲维·茚虫威悬浮剂600 g/hm~2均表现优秀,可交替使用,避免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无人植保飞机施药对水稻田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效果试验,早稻田飞防处理1次,药后7 d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652%和467%,对纹枯病防效为311%,对螟虫、纹枯病的防效低于常规喷施,而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高于常规喷施;飞防处理2次对螟虫、稻纵卷叶螟防效明显提高,分别达756%和808%,对纹枯病防效达590%,对稻纵卷叶螟防效仍优于常规喷施,但对螟虫、纹枯病防效要低于常规喷施。单季稻田飞防处理药后7 d,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987%和795%,对纹枯病防效为569%,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效高于常规喷施,而对纹枯病的防效明显低于常规喷施;飞防处理药后15 d,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673%和769%,对纹枯病防效为674%,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接近常规喷施,但对稻飞虱、纹枯病的防效要低于常规喷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彩色稻进行田间彩绘是创意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可能影响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本研究旨在探明彩色稻对水稻主要食叶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及其卵寄生蜂的影响,为创意农业稻田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稻纵卷叶螟在紫色稻、黄色稻和常规稻(对照)上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幼虫及蛹的历期、幼虫及蛹的存活率、蛹重和性比等;比较稻纵卷叶螟成虫在彩色稻和常规稻之间的产卵选择性;比较稻纵卷叶螟的重要卵寄生蜂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和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对彩色稻和常规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选择性,并在大田条件下调查彩色稻稻田和用紫色稻写字的创意稻田中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趋向于在彩色稻上产卵,在彩色稻上的产卵百分比达60%以上,显著高于常规稻,同时稻纵卷叶螟在彩色稻上的生态适应性高于常规稻,用紫色稻和黄色稻叶片饲养的稻纵卷叶螟幼虫存活率和蛹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稻。彩色稻对稻纵卷叶螟的发育历期、蛹重和性比无显著影响。不同赤眼蜂对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选择性有差异,螟黄赤眼蜂偏向寄生紫色稻上的卵,对黄色稻的选择性最低,但寄生率无显著差异;而稻螟赤眼蜂偏向寄生绿色常规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卵,对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选择性最低。3种水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稻螟赤眼蜂对常规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率是紫色稻上的4.3倍,是黄色稻上的2.1倍。在大田情况下,紫色稻和黄色稻稻田中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和幼虫密度显著高于常规稻田,紫色稻的稻纵卷叶螟卷叶率最高,为15.3%,是常规稻的10.9倍,黄色稻的3倍;紫色稻和黄色稻的稻纵卷叶螟残虫率分别为4.5%和3.3%,也显著高于常规稻(1.1%)。以紫色稻进行田间彩绘时,紫色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均在6%以上,显著高于常规稻田(4%以下)。【结论】彩色稻相对于常规水稻更易于吸引稻纵卷叶螟危害,且稻纵卷叶螟在彩色稻上的生态适应性高于常规稻,而稻螟赤眼蜂对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选择性最低,不利于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的生物防控。在利用彩色稻进行创意农业稻田彩绘时应充分考虑其负面的生态影响,并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5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5 d、12 d,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均达80%以上,其中在施药后12 d,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可达92.86%,持效性较长,且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15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安全性好,对水稻中期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达30 d;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225 mL·hm-2 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平均防效分别达982%和991%,对二化螟平均防效可达966%和1000%;建议在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药防治,推荐剂量为150 mL·hm-2,加水750~900 kg·hm-2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4.
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10%氟苯虫酰胺S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10%氟苯虫酰胺SC20~30mL,在稻纵卷叶螟1龄高峰期施药1次,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6%阿维·氯苯酰SC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的防治效果,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方法]在稻纵卷叶螟1~2龄期施药,通过小区试验研究6%阿维·氯苯酰SC、20%氯虫苯甲酰胺SC、10%阿维·氟酰胺S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6%阿维·氯苯酰SC 600.00、750.0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低龄若虫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与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10%阿维·氟酰胺SC 450.00 ml/hm2效果相当,并且能起到较好的保叶效果。[结论]6%阿维·氯苯酰SC可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2015~201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2%阿维菌素EC及其混用对稻纵卷叶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一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9~18 g/hm~2或2%阿维菌素EC 30~60 g/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较好,却难以控制二化螟危害;药后14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01%~82.48%和75.52%~87.35%,而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97%~72.62%和62.73%~76.57%;以上2种药剂混用后,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危害,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70%~92.20%和71.03%~87.77%。这表明乙基多杀菌素与阿维菌素混合喷施可有效控制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危害。  相似文献   

17.
10%氟虫双酰胺(福先安)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10%氟虫双酰胺(福先安)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氟虫双酰胺(福先安)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高峰期,用300 mL/hm2的剂量,药后3、15 d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和84.2%,保叶效果87.8%。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控制作用。本文研究了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不同龄期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寄生率,稻纵卷叶螟与纵卷叶螟绒茧蜂在生长发育上的相互影响,及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1龄和2龄幼虫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对3龄幼虫的寄生率。在选择性试验中,寄生率因不同幼虫龄期组合的不同而不同,在1龄、2龄和3龄幼虫组合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幼虫的选择性依次为2龄幼虫3龄幼虫1龄幼虫。稻纵卷叶螟幼虫在1龄和3龄初期被纵卷叶螟绒茧蜂寄生后,稻纵卷叶螟1龄和3龄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未被寄生的幼虫,而2龄幼虫被寄生后,发育历期未产生显著变化。以稻纵卷叶螟1龄幼虫为寄主,纵卷叶螟绒茧蜂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以2龄和3龄幼虫为寄主的。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模型符合Holling-Ⅱ型,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寄生潜能A=22.727头。  相似文献   

19.
广西稻纵卷叶螟田间调查与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了广西昭平2008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15%安打悬浮剂120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喷施7d后防效可达93.81%,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0.
进行12%阿维·茚虫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2%阿维.茚虫威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水稻安全,生产上当剂量为202.50~405.00 g/hm2时,药后13 d卷叶防效为63.01%~80.24%,虫口防效为86.25%~95.00%,喷药时期为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或初卷期,当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时,推荐剂量为303.75~405.00 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