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平谷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谷区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桃生产基地。但是,面对全国水果生产总量阶段性相对过剩和国内外竞争激烈的桃市场,桃产业优化升级及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在对平谷桃产业SW OT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时期平谷桃产业的发展战略,以推进平谷桃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平谷大桃历史悠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北京市特色的农业产业。本文通过对平谷区大桃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出生产经营不先进、科学体系不健全、营销体系不完善、产业链条延伸短等影响大桃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果园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管理、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加强优新品种结构调整、建立创新型都市观光果业、建立完善的科技研究示范体系、完善大桃产业流通体系等对策,以确保平谷区大桃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平谷桃产业发展由一个村到一个镇,又到全区12个乡镇,己成为平谷区的主导产业,是平谷区果农致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位于京城东北70公里,平谷城区北部20公里处,是个三面环山的半山区镇。2009年,以大桃为主的果品产业产值11425.3万元,占到全镇农业总产值的83.7%,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60.8%。桃产业成为惠及万民的生命之树、幸福之源。大华山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桃专业镇,中国的大桃之乡。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大桃生产调研的基础上,对大桃的种植规模、品种与树龄、灌溉方式、施肥现状、经济效益以及桃园的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平谷大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有关书籍和文献资料以及咨询相关专家,为促进平谷大桃提质增效,总结了一系列相关的解决方案,从而对打造京郊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平谷桃产业优化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平谷桃产业发展现状 1.1平谷区基本概况平谷区位于北京东北部,距京城70公里,其地理位置、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合桃生长,发展桃产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优势得天独厚.桃生产规模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得到了较快发展,实现了从一村一户的行为到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桃一品带动战略",从单纯抓生产环节到产加销一体化;从东北市场为主到全方位开发国际国内市场,实现了从数量效益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确立了桃产业的优势地位.目前,平谷区是京郊果品第一区.2000年,平谷区先后荣获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经济林桃之乡"和农业部授予的"中国优质桃基地县"称号.  相似文献   

7.
2008年北京市平谷区中晚熟桃品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北京市平谷区大桃种植面积已由1990年的2667hm2发展到现在的14667hm2,成为平谷的主导产业。为了了解目前大桃的生产现状,进一步提升大桃品质,根据区政府和区农委的要求,2008年7-9月在全区进行了桃品质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平谷区大桃产业进行资源要素评价,构建农林型产业绿道.[方法]采用资源要素评价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市平谷区大桃产业的空间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进行以北京市平谷区大桃为主导产业的农林型产业绿道构建.[结果]通过资源要素评价建立农林型产业绿道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资源因子0.33、环境因子0.21、科技因子0.16、市场因子0.13、体验因子0.08、规模因子0.06、竞争因子0.03,根据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大桃潜在节点与廊道进行生成与优化,形成最优绿道路线结构.[结论]以北京市平谷区农林型产业绿道构建为基础,规划形成"一核、三轴、四种植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既能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又是对绿道理论体系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北京平谷农业主导产业——桃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平谷桃产业化发展的规模、产量、效益和产业化特点,总结了平谷桃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发展障碍,指出平谷桃产业的“产前”与“产后”的发展尚不平衡,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继续搞好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后的加工、销售环节,把平谷桃建成功能更加完善的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复合型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平谷大桃,曾被江泽民总书记作为国礼送给前越南总书记杜梅,被商家作为"贡品"献给文莱、苏丹、泰国国王。每年国庆节,平谷大桃还被当做"寿桃"摆上天安门城楼的国宾席,为祖国祝寿。2005年"北京首届奥运安全优质果品评选推荐会"上,平谷区包揽22项大桃所有奖项,2006年,"平谷大桃"被正式授权地理标准保护产品专用标志。这些荣誉的取得,正是平谷大桃建设自身区域品牌核心价值体系的见证。  相似文献   

11.
王真  姜全  郭继英  赵剑波  任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11-4912,4926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桃课题组在北京市平谷区所建的桃综合试验基地为蓝本,根据桃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内容的需要,探讨桃综合试验基地的规划设计依据、原则及具体规划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是我国桃主产区之一,介绍了该省桃的生产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分析指出了品种结构不合理、标准化生产技术到位率不高、品牌不强等制约桃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加大优新品种推广力度,加快标准果园建设,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和开发休闲观光功能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赤水竹产业链的发展状况以及优化路径。【方法】结合产业链理论,对竹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目前赤水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竹资源经营管理粗放、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品牌化建设有待加强、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不多等发展困境,严重制约了竹产业的发展。【结论】要从加强竹资源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引入多重精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经济附加值;强化竹产品品牌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科技支撑五个方面对赤水竹产业链进行优化,为促进赤水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推进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对于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且在十四五时期迎来新机遇。以北方国际种苗小镇为例,分析其产业发展基础,从全产业链构建、功能体系联动、产城融合共生等领域探索其发展策略,从产业决策、政策支持、系统规划、运营模式和项目落地等方面探讨其实施路径。研究表明,农业特色小镇的现代化发展可构建全产业链智慧循环、重点产业突出、三产协同发展、产城深度融合的建设体系,并将生态+、文化+、智慧+、健康+等新型产业要素融入,应避免农业小镇功能陷入单一化、同质化困境,通过升级核心支持政策、构建"1+N"多规合一综合体、促进多方合作运营和制定分期行动计划等措施有序推进农业特色小镇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事关全民福祉,也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江西省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当前食品产业的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探索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研究表明,近年来食品产业的发展规模得到显著提升,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在逐渐完善,市场监管力度和技术创新实力在不断加强,绿色产业链条在不断健全。但仍存在食品产业链条不强、食品出口竞争力不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待提升等问题。为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优化食品产业结构布局、加强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提升食品产业品牌价值、推动食品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加强食品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实施路径。同时,需要给予更多政策去引导食品企业明确品牌定位,鼓励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市场投融资机制,助力食品企业提质发展;完善食品监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全过程追溯机制;制定和推行绿色生产标准体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认可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平谷区桃园土壤肥力和施肥状况的调查,提出了该地区桃园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与营养元素投入推荐量以及施肥技术。该技术推荐的施氮量仅为传统施肥的35%,但对产量无明显影响,并使桃的品质表现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宁夏葡萄产业自“十二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却在近年来衍生出重生产而轻品牌文化建 设、产业管理体系分散、发展水平不均衡、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等发展困境。本文探索了宁夏葡 萄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提出发挥宁夏葡萄产业发展核心组织作用,以各类葡萄产品“互联 网+营销”平台作为载体,建立葡萄及葡萄酒文化,实现物流链、信息链、价值链和组织链的共享、 共通,最终实现整个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葡萄产业的可持续、高效益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姚志强 《北京农业》2012,(12):163-164
通过对林业构建生态产业链的内在联系、结构特征的分析,探讨产业链稳定要素,并就其发展路径如何科学拓展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实践策略,对提升林业产业链生态稳定性,拓展发展空间、稳定发展路径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有助于提高福建农业产业竞争力。针对闽台农业自然经济条件、农业产业链和主要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状况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了现有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的模式创新,提出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的新型模式是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中国南极磷虾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采用Thomson Innovation数据库、CCAMLR数据库等多源数据,分析辽渔集团南极磷虾渔业全产业链条发展特征。结果显示:1)自2009/2010年渔季以来,连续投入渔船参与南极磷虾捕捞生产;2)在南极磷虾油研发环节申请6项发明专利,储备了产业开发核心技术;3)开发10余种南极磷虾相关产品,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建立了销售渠道,因此认为辽渔集团已经初步建立了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探讨新时期辽渔集团南极磷虾渔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制定南极磷虾产业发展规划、统筹专利技术保护战略、构建南极磷虾信息平台、加强高端产品研发投入和推动新型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设等相关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辽渔集团南极磷虾渔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