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7年和2008年4~10月,采用马氏帐幕诱捕器对云南元阳梯田稻田生态系统中鞘翅目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元阳梯田生态系统,鞘翅目昆虫有22科130种984头.物种丰富度、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18.7,5.27,0.75,4.99.从物种多样性来看,诱捕的鞘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依次为叶甲科>瓢虫科>天牛科>鳃金龟科>丽金龟科>叩甲科=步甲科>象甲科>负泥虫科>绒金龟科>拟步甲科=花金龟科.根据鞘翅目昆虫的食性,将鞘翅目昆虫分为植食性、捕食性和腐食性3类.其中捕食性鞘翅目昆虫有34种139头,其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6.69,4.48,0.88.植食性鞘翅目昆虫有94种843头,其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3.80,4.70,0.72.腐食性有2种2头.根据4~10间鞘翅目昆虫的群落动态的系统聚类结果,昆虫群落种群消长分为3类,第1类为4月和8月,第2类为7,9,10月,第3类为5,6月.其中第3类的5,6月份鞘翅目昆虫群落中种群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部干旱带荒漠昆虫群落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宁夏中部干旱带荒漠昆虫群落结构特征,2010年5~9月利用网捕法对宁夏中部干旱带6个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的组成、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总计捕获鉴定昆虫种类87种,隶属13目37科。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昆虫以直翅目丝角蝗科、癞蝗科和鞘翅目拟步甲科为优势类群;经过对各生境昆虫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样点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盐池、贺兰山、同心、白马、大青山、香山样带;不同月份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8月、6月、5月、9月。聚类分析表明,这6种典型生境中的昆虫群落明显地分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哈密地区枣园昆虫结构类群和时序变化,分析害虫和天敌的发生动态,为害虫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扫法和马来氏网获取昆虫标本,运用多样性指数等统计分析哈密地区枣园内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共获得昆虫样本23 898头,隶属于9目74科,以膜翅目(32.43%)、双翅目(31.08%)和半翅目(12.16%)为枣园昆虫群落优势类群;枣园8月中旬昆虫数量最多(3 484头),群落多样性指数在1.80~3.01,8月中旬科级丰富度最高(55科),群落均匀度指数在0.53~0.77,群落优势集中指数在0.08~0.30。枣园主要害虫有蚜科、粉虱科、蓟马科和瘿蚊科,主要天敌有蚜茧蜂科、赤眼蜂科、缨小蜂科和草蛉科。【结论】新疆哈密地区枣园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三者呈一致趋势,哈密枣园昆虫群落具有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江西赣州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2014年5~12月利用马来氏网收集法对该地区花生田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赣州市花生田共获得昆虫样本55243头,分属于15目、135科。双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为优势类群,其中蝇科、潜蝇科(双翅目)、茧蜂科、姬蜂科(膜翅目)、叶蝉科(半翅目),为科级优势类群。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赣州地区花生田的昆虫群落结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较高,三者呈一致趋势,说明赣州花生田昆虫群落具有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江西赣州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2014年5~12月利用马来氏网收集法对该地区花生田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赣州市花生田共获得昆虫样本55243头,分属于15目、135科。双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为优势类群,其中蝇科、潜蝇科(双翅目)、茧蜂科、姬蜂科(膜翅目)、叶蝉科(半翅目),为科级优势类群。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赣州地区花生田的昆虫群落结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较高,三者呈一致趋势,说明赣州花生田昆虫群落具有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宁夏贺兰山保护区半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8年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的半翅口昆虫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共采集到半翅目昆虫90种,隶属15科,以蝽科为优势类群.昆虫多样性冈海拔高度、采集标本时间不同而有差异,1 400~1 700 m的海拔梯度范围半翅目各科昆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海拔高度;7月份半翅目各科的昆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几个月份.  相似文献   

7.
调查滇西北金沙江峡谷不同退耕经济林地和对照样地的昆虫组成,以喜地表活动的蚁科、植食性的蝗总科和捕食性瓢虫种类为对象,分析Margalef丰富度指数(R)、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结果显示:样地A昆虫共10目33科,样地B有6目26科,样地C为6目23科,样地D是7目26科.步甲科、瓢甲科、叶甲科、蝽科、长蝽科、土蝽科和斑腿蝗科等种类在较晚退耕的林地里常见.昆虫物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以2001年退耕木亡果林地最高,R=3.413 4;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则以2000年退耕还林的青梅林地为最大,H=2.090 1;Pielou均匀度指数值最高的是2001年退耕的撂荒坡地,J=0.999 6.从昆虫多样性来看,退耕还林有利于促进金沙江峡谷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8.
夏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夏棉田害虫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取样范围内地面和植株上所有昆虫、螨类等种类和数量,计算昆虫群落的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研究该夏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结果]夏棉田中昆虫群落组成较为丰富,由10目30科43种昆虫组成,丰富度最大值为22,害虫类和天敌类昆虫的相对丰富度分别为80.22%和19.78%。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值为2.095 1,均匀度最大值为0.738 5,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最大为0.954 4。夏棉田害虫优势种是棉蚜和烟粉虱;天敌优势种为棉蚜蚜茧蜂。[结论]该研究对棉花害虫的可持续治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局地尺度地表鞘翅目成虫群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托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 hm2阔叶红松林动态监测样地,基于陷阱法分析了该地区2015年7、8和10月地表鞘翅目成虫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捕获鞘翅目成虫3 186只,隶属12科、38属、72种,其中步甲科、葬甲科和隐翅虫科为样地的优势科。群落各月间科数量为显著差异(p0.05),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则为极显著差异(p0.01)。群落及优势科大都表现为中等不相似和极不相似。群落优势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科级水平上与种级水平变化一致,各数值由大到小表现为7月、8月、10月,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则与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相反;葬甲科除8月的均匀度指数大于7月外,其他各项指数均由大到小表现为7月大于8月;步甲科除均匀度指数由大到小表现为10月、7月、8月,其他指数均由大到小表现为7月、8月、10月;隐翅虫科各指数总是7月大于10月,而均匀度指数8月最高,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则为8月最低。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显示,仅个别指数在调查月份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林内设置黑光灯,对千山风景区蛾类昆虫进行监测诱捕,统计其物种数和个体数,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并估计该地区潜在蛾类物种数。结果表明:在千山风景区共获得25科180属251种蛾类,优势科是夜蛾科、螟蛾科和卷蛾科。千山风景区蛾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匀度较大,而优势度则较低。千山风景区的蛾类种-多度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蛾类估计种数为519种,优势种为三环须水螟(Mabra charonialis)。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地表甲虫物的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进行了连续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通过对4种典型微环境样地(草地、灌丛、林地以及农田生态系统)连续3次跟踪连续调查,共获得标本2451头,分别隶属于24科。其中步甲科(Carabidae)为优势类群,占总数的62.10%;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其次,占12.77%。可能由于海拔、气温等因素影响,该地区昆虫活动高峰期较短。(2)通过对4种典型微生态环境中地表甲虫的生物多样性的比较,表明不同生境内甲虫的多样性指数存在动态变化,在不同生境片区内甲虫存在迁移活动,甲虫多在灌丛中越冬,并随季节及食物源迁移。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区云南松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探究土壤养分与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对不同海拔的响应,为该地区石漠化治理工作和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随海拔升高,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土壤全钾含量在海拔1 900 m处最高,在海拔1 600 m处最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海拔1 600 m处最高,分别在海拔1 300 m和海拔1 900 m处最低;速效钾含量在海拔1 900 m处最高,在海拔1 600 m处最低。Chao1指数、Shannon指数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而Simpson指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在门分类水平上,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u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和绿弯菌门(Curvularia),分别占比33.37%、24.40%、19.82%、12.06%。其中,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总体随海拔升高先增多后减少,而绿弯菌门的总体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放线菌门在海拔1 600 m的相对丰度最大,其余海拔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在纲分类水平上,优势类群包括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分别占比18.46%、12.72%、7.88%、5.13%。其中,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的相对丰度总体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酸杆菌纲的总体变化趋势与此相反,δ-变形菌纲在不同海拔梯度下无明显变化趋势。土壤pH值,及全碳、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与细菌多样性显著(P<0.05)相关,是细菌群落组成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3.
梵净山不同海拔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高度(500~600、900~1000、1300~1400、1700~1800、2100~2200 m)植被根际土壤,利用湿筛倾析法分离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通过孢子形态进行物种鉴定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资源丰富,现确定6属23种;海拔显著影响AM真菌的多样性和分布,随海拔降低,AM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AM真菌优势群落,依次为无梗囊霉属、球囊霉属、硬囊霉属。  相似文献   

14.
藏东南色季拉山蚂蚁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藏东南色季拉山海拔2023~4548m蚂蚁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规律.共采集蚂蚁16 212头,隶属于3亚科12属24种,其中包括17个已知种,7个待定种.樱花立毛蚁(Paratrechinasakurae (Ito))和尼特纳大头蚁(Pheidole niemeri Emery)是色季拉山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5.
李志琴  张先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05-6008,6018
在GIS的支持下,以《山西高原草地分类现状图》(1∶50万)为基础,通过对底图进行矢量化处理,设置样带并对其进行抽样,应用景观指数对山西高原草地景观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山西高原草地具有明显的纬度和经度梯度分布规律,即由南到北草地类型多样性呈现出由简单—最多—较多的变化特点。在山西中南部(34°52'~37°07'N)以喜暖灌木类草丛为优势草地类型,中部地区(37°07'~38°01'N)以喜暖灌木草丛和山地灌丛为优势草地类型,中北部(38°01'~39°22'N)草地景观多样性达到最大(6种草地类型均见于该区),最北部(39°22'~40°16'N)草地种类较少且面积有限。②草地斑块数量由西到东具有由极少—较多—少—极多的特点,且草地分布与海拔高度具有密切关系,最西边低地与中间盆地,基本无草地覆盖;在中海拔(1 000~1 400 m)地带,斑块数量最多、草地类型最为丰富;在高海拔(1 400~2 200 m)地带,草地成片出现。  相似文献   

16.
庞泉沟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至10月对庞泉沟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动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共获样本12 927头,隶属3门7纲21目46类。其中弹尾目、蜱螨目为优势类群,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等为常见类群。通过6块样地对比得出:天然林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于人工林,多样性也高于人工林;天然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海拔1 850 m处的>海拔1 650 m处的>海拔2 050 m处的,而人工林的群落多样性是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枯枝落叶层中动物个体数量占其样地总个体数的比率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其它各层中的比率却在降低。8月份土壤动物类群数量、个体数最高,多样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17.
刘德波  张真  张培毅  吴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83-19185
[目的]研究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海拔变化的关系。[方法]对高黎贡山百花岭垂直带上的瓢虫群落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瓢虫多样性以山体中海拔带(1 600~1 900 m)最高,低海拔和高海拔带逐渐降低。海拔跨度越大,瓢虫群落间相似性越低,反之则高;保护区、农耕区内样带瓢虫群落相似性较高,保护区与农耕区瓢虫群落相似性较低,瓢虫群落多样性最高的1 600~1 900 m海拔带与其他海拔带间瓢虫群落相似性较低。[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高黎贡山瓢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新疆天山云杉林下优势草本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以天山北坡海拔2 000~2 800 m范围内天然云杉林下优势草本植物天山羽衣草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天山羽衣草地上部、根系和土壤的C、N、P、K含量,并分析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内稳性。结果表明,1)天山羽衣草地上部养分含量低海拔区域高于高海拔区域,根系养分含量高海拔区域高于低海拔区域,其中,海拔Ⅱ和Ⅳ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海拔Ⅰ和Ⅲ(P<0.05);2)天山羽衣草地上部C:P、C:K、N:P、K:P低海拔区域大于高海拔区域;根系C:P、N:P和K:P呈现随海拔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0.05),不同海拔土壤元素计量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呈现出低海拔区域高于高海拔区域的趋势;3)天山羽衣草地上部和根系养分特征与对应土壤养分特征相关性不显著(P>0.05);4)天山羽衣草地上部和根系C、N、P、K元素计量比的内稳性高于元素本身,C、N(稳态型)内稳性高于P(弱稳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