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药在沛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挖沟栽培方法,对土壤要求严格(沙质土壤),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山药产量低,质量差,病害重,连作年限短,只限于局部地区和有强壮劳力的农户零星种植,不适宜大面积发展和机械化栽培。另外,种植过山药的田块,大雨后易辙沟,影响后季作物的生长。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于1987~1989年进行了山药打洞栽培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已大面积推广。 山药一般是利用块茎上的顶芽(山药嘴子,下同)或不定芽进行无性繁殖。在发芽过程中,由芽顶向上抽生芽条,由芽基部向下发生块茎。与此同时,于芽基内部从各个分散着的维管束外…  相似文献   

2.
武穴佛手山药是武穴市传统特色经济作物,为解决山药外形不规则,去皮难等问题,2015年通过利用塑料袋套装糠壳、草炭等有机质栽培方式开展了田间试验,使山药地下块茎相对整齐规则;并利用套袋栽培方式,试图研究套袋栽培对提高山药品质的影响(减少黑皮、病虫为害等),以求获得外形更加美观、光滑、整齐的块茎。  相似文献   

3.
山药块茎畸形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药是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是一种药菜兼用的滋补保健佳蔬.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畅销不衰,我市的安阳县、龙安区、汤阴县等地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调查,2008年安阳市山药栽培面积已超过0.5万hm2,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由于受不良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山药在生长过程中内部组织发生改变导致畸形,极大的影响了山药的品质和产量.为此,我们就山药块茎畸形形成原因和相关治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山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功能和较高的经济价值。传统山药栽培多用山药栽子作为繁殖材料进行栽培,但每株山药顶芽只有1个,也只有1个山药栽子,采用山药零余子(山药豆)繁种,周期较长,限制山药的大面积发展。山药段用1%硫脲浸种10 min苗床催芽,覆地膜栽培,较对照早出苗14 d,增产15%。  相似文献   

5.
紫山药种质资源的引进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自2007 年开始引进紫山药,所引品种主要来自浙江、江西、广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并尝试在北方地区进行栽培试种。根据紫山药的植物学特性和生物学性状,笔者分别在温室、露地以及北京延庆、房山、大兴、朝阳等地的不同土壤条件下进行栽培试验。通过多年的观察、调查和栽培技术改进,初步掌握了紫山药在北京地区的适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当前山药实用栽培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山药栽培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服务于当地农户。  相似文献   

7.
山药品种资源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山药的品种资源、分布、化学成分以及品种、栽培条件等因素对山药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巴山丘陵浅山区是汉中山药的主产区,南郑县常年种植山药1.1万多亩,90%以上分布于海拔600~900m丘陵浅山区。自2009年起我们针对该地区土壤及气候特点,对品种选择、栽培密度、施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一套无公害山药高产栽培技术。1地块选择山药适宜pH值为5.5~7的透水、透气性好的沙质壤土。因而,种植山药应选在地势高、排灌方  相似文献   

9.
<正>山药又称薯蓣,为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产品器官为块茎。即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是出口换汇的传统产品。河南省山药栽培面积较大,由于常年病虫危害,致使山药产量下降,品质变劣,降低了其使用价值。为了摸清本省山药的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及其对山药产量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于2010年开  相似文献   

10.
嘉祥细毛长山药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祥细毛长山药种植是山东省嘉祥县发展经济的优势项目,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为山药生产的指标化提供依据,笔者于1996~2001年进行了肥料配比、栽子利用年限、栽植时期、栽培密度、轮作换茬等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1.
袁庆 《吉林蔬菜》2010,(6):74-75
山药是江苏沛县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重茬连作种植面积扩大,该县山药线虫病发生日益严重,显著影响了山药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打洞栽培对山药线虫病的防治的研究发现,打洞栽培对根腐线虫防治效果十分明显,为开展山药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药(薯蓣)在吉林省虽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但由于栽培管理不当,产量较低,栽培面积有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我市蔬菜办公室于1977年,从集安县引入了细长毛山药,经过十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了在长白山区种植细长毛山药的高产经验;最高亩产可达1.480公斤,最高单株块茎重可达1.55公斤,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选择地块:细长毛山药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要选排灌条件好,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以使块茎生长顺直、整齐、表面光滑、根痕小,横茎粗、产量高而且有利于加工和贮藏;如果栽植在沙砾土或粘重土壤中,则块茎小、畸…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山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药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既是食用的滋补保健佳品,又是常用的药材。对浙江山药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从山药的菜用、药用和国内外市场等方面的前景进行预测分析,提出浙江山药产业发展的6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药是山东省定陶县一大特色产业,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近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比较重视山药生产,山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山药种植总面积达3万余亩。年生产销售总量达1万余吨,年创产值近亿元。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  相似文献   

15.
西施山药品质优良,食用保健价值高,口感佳,相比其它山药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将西施山药引种到胶东地区高密市栽培试验,表现出品质佳、产量高、条形良好等特点,文章总结了西施山药的引种表现,阐述了山药的栽培和配套管理技术,提出了采收和贮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淮地区山药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药是黄淮地区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随着徐州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山药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据笔者调查,2001年徐州市栽培面积已超过2万hm2,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山药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种性退化、栽培技术不配套、产品档次不高、产量下降、病虫为害加剧等,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刘健 《西北园艺》2013,(3):15-16
陕西华县是山药的主产地之一,所产的"华州山药"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近年华县对华州山药进行高产无公害栽培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目前华县普遍栽培的是怀山药,该品种茎叶颜色较深,叶腋生有气生块茎(又叫零余子),块茎粗大,棒状,一般质量0.5~1.5kg,大的可达2.5~3kg有较强的垂直向下生长习性,形状整齐,产量高山药为雌雄异株,华县栽培的几乎全是雄株,故生产上一般都用龙头、零余子作"栽子"。龙头系指山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山药以其优质、高效的突出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面积不断扩大.由于过去栽培面积小,且属零星种植,故较少研究,栽培粗放,产量较低,一般667m2产量1500kg以下.为了摸清山药的高产栽培规律,促进本地区山药生产,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9.
傅文华 《蔬菜》2021,(8):44-47
为了满足近年来市场对优质山药的旺盛需求,应对山药栽种面积逐年增加、高产优质品种相对不足的现状,福建武平县自2016年开始引进紫玉淮山、马铺山药系列等省内外多个山药新品种,在全县众多乡镇进行区域试验、示范,其中的马铺3号山药种植表现最为突出,根据马铺3号的生长特性及栽培特点探索出了配套的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使得规模化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效益显著提升。浅生槽定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地块、整地做畦、铺放U型槽与填充基质、种薯选择和处理、种植适期与方法、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内容,为确保山药的丰产稳产,以及菜农的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靖  王芳  王梅 《现代园艺》2005,(3):29-30
山药又名薯蓣、大薯、白药子,是一年或多年生薯蓣科缠绕性藤本植物。以藤、地下茎供食,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氨基酸、皂苷、胆碱等多种有机化合物及各种矿物质,既可药用也可食用。我国自古栽培,分布很广。近年来。随着对外经济的迅速发展。山药出口量逐年增加。但我国适于出口的山药却不多。所以大力发展山药栽培。尤其是无公害高效栽培非常必要。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