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为中 《广西蔗糖》2000,(3):61-64,47
根据台湾蔗区气候、土壤类型台湾糖业研究所于1971年将台湾蔗区分为九个区,并从此在甘蔗育种课题中开展区域选择计划(RSP)。1971~1990年,为了减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每个区都建有一个甘蔗选育站来选育最适合当地的稳产品种。过去28年多的实效应的影响,每个都建有一个甘蔗选育站来选育最适合当地的稳产品种。过去28年多的实践证明甘蔗区域选择计划对甘蔗育种是行之有效的。因为从1986年起推广  相似文献   

2.
1913年,台湾从印尼爪哇东部引进一个甘蔗杂交花穗,由这些种子成功地培植出230株甘蔗实生苗,从此,台湾甘蔗育种工作正式开始,经过近百年几代甘蔗育种者的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一共选育出甘蔗栽培品种206个,其中F系列品种178个,新台糖系列品种28个。其中日据时期的1920~1944年间,台湾选育了F系列品种1-134;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后,实施了一套深入细致的甘蔗育种方案,一共选育了72个甘蔗品种,其中1956~1977年间选育F135-178,1979~2004年间选育了新台糖1-28号。其中很多选育出的甘蔗良种大都具有高产高糖、早熟、抗病性强等特点,如F108、F134、F160、F164、新台糖1号、5号、9号、10号、15号、16号等,这些品种一经推广,就马上都成为台湾省各个时代各蔗区的当家品种,深受广大台湾蔗农的喜爱。台湾育种者选育出来的甘蔗品种不仅在台湾受到蔗农的欢迎,同时也受到大陆甘蔗科研机构、农业推广部门和广大蔗农的青睐。1945年台湾光复后,大陆与台湾蔗糖业交流与合作开始起步,1946年,福建协和大学农艺系从台湾引进一批台湾育成的优良品种,其中F134成为福建第一代甘蔗主栽品种,同时,也成了国内许多的杂交亲本最重要的材料,为整个大陆蔗糖业发展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大陆许多甘蔗科研机构和农业推广部门先后从台湾引进具有高产高糖、宿根性强、农艺性状好等特1生的新台糖系列的甘蔗品种,如新台糖1号、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5号等,经过各地的引种、试种、区试,很多新台糖系列品种都表现出较好的农艺性状,深受广大蔗农的喜爱。其中新台糖10、16号已成为许多甘蔗生产大省的当家品种,新台糖1号也成为海南省的当家品种。随着两岸科技交流的进一步加强,台湾甘蔗良种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引言   1 91 3年 ,台湾从印尼爪哇东部引进一个甘蔗杂交花穗 ,由这些种子成功地培植出2 30株甘蔗实生苗 ,从此 ,甘蔗育种工作正式开始 ,到目前为止 ,一共选育出栽培品种 2 0 4个 ,其中 F系列品种 1 78个 ,新台糖系列品种 2 6个。日占时期的 1 92 0~ 1 944年间 ,台湾选育了 F  相似文献   

4.
台湾甘蔗育种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我国台湾省甘蔗品种选育的发展及台湾甘蔗品种的选育种对大陆甘蔗育种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甘蔗亲本的创新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亲本创新对扩大栽培甘蔗遗传基础及选育突破性的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海南甘蔗育种场自1953年建场起就开展甘蔗亲本创新和利用的研究,50多年来,在热带种、割手密、大茎野生种和近缘属植物斑茅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近年来使用的293份常用亲本中,220份为自育品种(品系),约占75%,其中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及其下属场选育的材料约占自育亲本材料的56%。海南甘蔗育种场通过“高贵化”育种途径,利用大茎野生种和当地割手密选育出导入新的野生种血缘的崖城73—226、崖城58—43、崖城58—47和崖城82—108等创新材抖。至今,我国自育品种中至少有17个品种含有当地割手密的血缘,1个品种为大茎野生种的后代。在斑茅利用方面,海南甘蔗育种场于2001年获得了一批斑茅蔗BC,真杂种,并于2003年育成一批BC2后代。  相似文献   

6.
台湾糖业研究所的甘蔗研究与开发(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水 《福建甘蔗》2001,(2):38-44,F003
本文回顾了台湾糖业研究过去十年的甘蔗研究与开发情况,主要包括甘蔗育种、植物保护和农学三部分。甘蔗育种对台湾糖业起了重要作用,自育的台糖和新台糖系列是蔗田的主要品种,由于区域育种计划获得成功,从该计划中德育的新台糖品种目前是台湾的主要品种。从1991年到1996年,逐步取消了一些效率不高的甘蔗育种站。1987-1996年(主要是普及新台糖10、新台糖1、新台糖9及新台糖16)的甘蔗平均产量比1947-1956年(当时主要是普及POJ2883、F108、F134及NCo310)提高了31%。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台湾糖业研究所实施了速效种质交换方案,已经从23个国家引进了2000多个甘蔗品种。目前,种质资源圃一共保存了1645份新增种质,这些是台湾糖业研究所杂交亲本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护育种人员的权益,编制了新台糖品种的DNA酶解图谱。已经成功地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和家系平均评价了甘蔗亲本的遗传价值。1989年采用dBASEⅢPLUS为甘蔗育种计划开发了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这就大大方便了杂交季节时对杂交组合的选配。自从1995年开发出甘蔗品种的微繁技术以来,该技术已不再让人觉得稀奇。由共祖率系数发现, 优良的新台糖品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遗传关系,建议在杂交计划中广泛采用野生蔗和外引种质。过去曾把当地采集的野生蔗用杂交计划中的育种品系,选育出新台糖16、新台糖23及新台糖24。1993-1999年间,甘蔗的农学研究与开发侧重于种植机械的开发,栽培方法的改进,水井测程仪的调查系统,甘蔗实生苗移植机的评价,酸性土壤改良剂滤泥的施用、地下管道液压流动沟灌系统及轮灌系统的设置、砍收后甘蔗凋委率的施用等,都取得很好的结果,不过,种植机械虽已研制出来,仍至於仍未投入田间使用;地下管道液压流动沟灌系统以及轮灌系统虽已搞好,但是,只有在劳动力严重缺乏时才会被投入使用。在甘蔗农学研究与开发方面还有其它一些注重实际的实用成就。植物保护的研究与开发保证了台湾一个清洁和安全的栽培环境。霜霉病、黑穗病、花叶病、叶枯病、白条病、叶焦病、普通锈病及橙色锈病等都被严格控制住了,必须测定所有栽培品种对这几种病害的抗性。感染主要病害的甘蔗品种得不到推广,从而为甘蔗栽培保持一个清洁和安全的蔗田环境。台湾糖业研究所严格地进行检疫程序,只有当外引种质及生产用种被确认为不带病时才能被用作育种材料或用于生产上。用一种合成的性外激素及微束体杀虫剂防治线虫的效果优于常规的防治方法,但是,由于成本比较高,产量有限,因此,至今尚未在田间使用。继使用赤眼蜂防治蔗螟后,用一种食蚜螟蛾防治甘蔗绵蚜虫最有可能成为甘蔗害虫的第二种生物防治方法。1997-1999年,发现并调查了一种新的黑穗病小种,并已经成功地阻止了该小种的传播,在幸的是,已经发现的一些主要甘蔗品种抵抗此病。对蔗螟导致甘蔗汁质量下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糖甘蔗品种在受到蔗螟严重至中等程度的危害后,甘蔗含糖分低于健康的中糖甘蔗品种。台湾对蔗螟的生物防治非常成功的。如何降低育种成本及缩短育种年限是甘蔗研究与开发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甘蔗有性杂交育种是一项费时长、工作量大、成本高的工作。用常规选种方法一般要培育10万株实生苗,经过8年以上时间筛选,才能选出一个优良品种,可见在甘蔗有性杂交育种过程中,大部分工作都“付诸东流”。实生苗培育工作是甘蔗“五圃”选育的基础,源源不断地为其它试验圃提供试验材料,实生苗培育的好坏与陕慢,直接关系到育种计划的实施效果。本文主要结合我所实践和以前的研究,围绕如何培育好健壮的甘蔗实生苗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8.
台湾甘蔗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台湾甘蔗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的历史,重点探讨了台湾在野生资源收集、栽培良种引进以及自育品种选育策略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以期为大陆甘蔗育种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甘蔗品种Co1148是从Co系中选育出来的,由沙贾汉普尔甘蔗研究所从哥印拜陀甘蔗育种研究所引进,1962年在印度北方邦推广栽培。这一出色品种作为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北方邦西北部等亚热带地区的常规品种为各邦的糖业发展服务了大约30年。Co1148除了持续提高蔗、糖产量外,在杂交育种选育优良品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在甘蔗杂交方案中利用Co1148作为亲本已经为各邦的甘蔗栽培推广了31个优秀的甘蔗品种,即COS730,758,797,7918,8315,8407,8408,8422,8432,8436,8009,85223,CoLK8001,CoS8439,87220,88216,88230,90265,90269,87231,87222,91230.91248,CoSe91423,CoS87216,CoSe93232,94423,91232,93234,CoSe95427和Co Pant84212,其中CoS758,7918,8407,8432,8436,88230,88216和90269已经为糖业服务了10年以上。此外,在品种选育的各个时期中也还有一些含有Co1148血缘的优秀选系。本文讨论了C01148在沙贾汉普尔甘蔗研究所及其所处的北方邦作为栽培品种和在育种中作为亲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解放前,广东省甘蔗选育种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别私人甘蔗场引进台湾及引进菲律宾的甘蔗品种。解放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顺德五沙设 立了甘蔗试验场,大力推广台糖134,使该品种在长达20年时间内一直成为广东省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1.
依据史志、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结合研究经历,回顾分析了四川甘蔗的引种选育、本地品种搜集选育、自主创新选育、自育品种推广扩散、育种方法与技术研究等情况,探讨了四川甘蔗育种的方向和重点、育种方法与技术和种质资源等的研究。建议:四川甘蔗品种选育,以果蔗、糖果兼用蔗、糖蔗、牧草蔗、能源蔗为育种方向,侧重果蔗、糖果兼用蔗和能源蔗的品种选育;以常规育种方法为主、育种新方法探索为辅、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并进为四川甘蔗品种选育科研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改进福建省主栽甘蔗品种闽糖70-611、新台糖10号和闽糖86-05在农艺性状上的1-2个缺点,应用本所的光周期室和杂交温室设施,人工诱导它们开花,并有目的地配置一定的杂交组合,经有性杂交和通过杂种圃、选种圃、预备品种比较圃等育种程序,现已初步选育出在蔗茎产量、锤度或其中之一超过原主栽品种的五个闽糖优良新品系,为这些栽培品种的改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引言   2 0 0 0年 7月 1 9日 ,甘蔗新品种命名委员会经过严格鉴定 ,命名了一个甘蔗新品种——ROC2 6允许用于大田生产。ROC2 6的初生代无性系名称为 88- 8476 ,这是从 1 987年选配的杂交组合 71— 2 96· ROC1 1中选育到的 ,该组合的种籽于 1 988年 1月 7日在位于台湾南部的昌隆育种站播种。 1 988年 ,昌隆育种站在砂砾土一共种植了 6 5个杂交组合的 445 33株实生苗 ,其中 71 - 2 96× ROC1 1组合的实生苗有1 40 6株。昌隆育种站在选育出 88- 8476( ROC2 6 )后 ,于 1 994年分别在屏东平原的砂土 ,砂砾土及台湾东部的湿润地区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外文摘译     
▲86.052某些主要产茶国家茶树育种工作进展 [英]/Cyrus.K.Njuguna∥Tea vol.5,No.2,Dec.1984,P.18—27 作者把茶树育种方法分为常规育种和非常规育种两类方法。在常规育种中,集团选种和单株选种的历史最悠久,各国茶叶工作者运用该两方法,曾在一定时期内从群体茶树中选育出了一些高产品种,无性选种法和  相似文献   

15.
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 L.)作为甘蔗属中基因类型最为丰富、最具价值的野生资源,是甘蔗品种选育中抗逆性和宿根性的重要来源。割手密血缘的引入曾选育出了包括‘POJ’系列、‘Co’系列、‘新台糖’系列等一大批优秀的甘蔗品种和亲本材料,为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长期的栽培种间杂交育种导致了亲本间遗传基础的同质化,甘蔗新品种选育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而同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却是甘蔗野生割手密资源利用率的不足。本文介绍了割手密在甘蔗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并从染色体数目、核型分析、染色体行为等方面对割手密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展望了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在割手密资源利用及甘蔗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甘蔗品种比较试验是甘蔗选育种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它初步检验甘蔗良种的丰产性表现。2004年我们从预备品比圃选出几个优良品系会同原品比圃的保留品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便从中筛选出农、工艺性状均优于对照种的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甘蔗育种与生产结合的角度,就13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次阶段性总结,调查分析了不同甘蔗品种(系)在堆放3~5d内的蔗糖转化损失率差异性,对糖厂造成产糖量损失差异的重要关系.强调甘蔗蔗糖转化损失率品种间差异性研究利用的科技与经济意义,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改进福建省主栽甘蔗品种闽糖70-611、新台糖10号和闽糖86-05在农艺性状上的1~2个缺点,应用光周期室和杂交温室设施,人工诱导开花,并有目的地配置一定的杂交组合,经有性杂交和通过杂种圃、选种圃、预备品种比较圃等育种程序,初步选育出在蔗茎产量或锤度或两者均超过原主栽品种的5个闽糖优良新品系,为这些栽培品种的改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云南抗旱甘蔗品种的选育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干旱对蔗糖产业的影响,从种质创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等方面总结了云南甘蔗抗旱育种的经验及取得的成就,认为云南开展甘蔗抗旱育种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20.
大豆品种跃进4号作为杂交亲本的育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品种跃进4号作为杂交亲本的育种效果苗保河(山东省荷泽地区农科所·荷泽市,274000)跃进4号大豆品种是山东省荷泽地区农科所于1967年从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引进的杂交材料为莒选23×5905(新黄豆×铁角黄).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品种,1971年被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