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壁挂式盆景自古有之。采用现代技术,展现山石景观,并向着新、奇、特的层次发展,创出能令人普遍接受的美的格调,以适应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心理要求,这是摆在盆景工作者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株变异的金桂,它不光秋天盛花,年年春天还开一次。至今已有8年了。你说奇不奇?  相似文献   

3.
穿崖隐谷涉清溪, 叠势攲斜造化奇。 咫尺得观天地大, 箇中感悟把诗题。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件丛林式的练手盆景作品,我想通过丛林式最基本的双干搭配、呼应、穿插、依伴,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而生、缺一不可的整体效果。5年前我尝试将这棵红叶小榆疙瘩做成了一个“石上”两干大树型多枝文人盆景。我想用最不经意的桩材去涉足大雅之堂,启发初涉盆景艺术领域的爱好者不要在盆景选材上走过于追求古、奇、怪或寻觅先天极佳桩材的弯路。  相似文献   

5.
<正>12月1日威海一场大雪,北美冬青彻底"红"了。鲜红的果实与洁白的雪地相遇,威海七彩生物总经理丛群在微信中说,这是"爱的火花迸发了"。广东棕榈园林植物研究院院长刘坤良微信赋诗一首:"红果串串缀满枝,白雪皑皑映奇姿。"大家被美图美景诱惑纷纷转发,随后我的微信朋友圈中各式北美冬青图片纷至沓来,红彤彤一片。我也忍不住转发,惹得业内外朋友不断打听: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么好看?我们那里能种吗?找谁买苗?还有雪中的图片吗?再多发几张啊!真是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6.
我是才疏学浅的一位盆景业余爱好者,订阅购买过许多盆景书刊,在取经学习的基础上也制作一些中小型盆景,兴趣较高。虽身单力薄,也常到野外取回各种不同的中小型树桩、山石等索材,我的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这项活动上。后来我发现:“我的一切努力始终适应不了目前盆景发展的大气候,即残、奇、枯、古、大等等要求。  相似文献   

7.
这盆六月雪《翠叶凌空》盆景,是杨台明先生在自家阳台用六月雪扦插成活之后,经过16年的精心养护而成的露根式悬崖盆景。《翠叶凌空》以观根为主,它突出的根拱起于盆土,盘根错节,呈龙蟠虎踞之势,可与南方气根古榕相比美。而主干奇曲苍古,与山野  相似文献   

8.
源于汉代的川派盆景,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唐天宝初年,李白写的《蜀道难》中有两句诗:一是"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方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蚕丛、鱼凫"说明四川有古老的文明史;其次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暄豗,砅崖转石万壑雷"。他的诗句说明岷峨、剑门等自然山水雄伟奇变,这正是真实的巴蜀山川大盆景的诗意写照。由于  相似文献   

9.
石榴盆景管理与整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景被称为“高等艺术”,是有生命的“艺雕”。石榴被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若要保持石榴盆景的艺术生命力,其科学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盆景小要小得玲珑可爱,大要大得奇古惊人。无论大小,都要能体现一种无声诗章、立体面卷的韵味。笔者兹介绍一大(紫薇)一小(六月雪)两件盆景的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盆景艺术人材辈出,精品层出不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形势虽然喜人,但盆景创作中存在的些许偏激现象也不容忽视。标新立异树木盆景之所以令观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因为它用艺术手法再现了自然界古木大树最生动、最美好的形态。这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之美,一枝一叶都与自然林木息息相关,是自然林木美的浓缩和放大。然而,盆景越奇越有新意,稀奇就是创新的声音在盆景界时有泛起,而因此产生的盆景作品也常常被称为创新之作,如此着实令人担忧。试问以创新为幌子,把盆景做成麻花状、折戟状等等,符合盆景艺术创作原则与自然规律否?能给忙忙碌碌、渴求返璞归真的人们  相似文献   

12.
制作一件优秀的盆景佳作,除了作者要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高超的制作技艺外,还必须要有一个较为理想的桩坯,这是作品成功的基础。铜陵花良海先生选中的这棵榔榆桩坯可谓是百里挑一,十分难得。此桩粗约30厘米,高为100厘米。桩坯中间全部蛀空,只一张枯皮环绕,自然的磨难,岁月的苍久,显见一斑。经作者精心栽培,养护成活,使百年老桩萌发  相似文献   

13.
贵刊近几期相继刊出了对“舍利型”盆景不同看法的文章。这是办刊者的大度和责任。在对“舍利型”盆景的讨论中,有人顶礼膜拜,有人杜绝宣传,也有人要求做出“富有中国特色的‘舍利型’盆景”。余以为礼赞也好,鄙视也罢,这都全属个人好恶。没有必要就不同的声音动辄上纲上线,如临大敌一般。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论“舍利型”或其他什么型迟早都会“吹入”中国盆景界中来,这是  相似文献   

14.
对盆景的创作,我认为不要过多地人为干预。特别是对于一些创作的技法、风格、形式更不要人为去提倡这,反对那。如真的要讲提倡和反对的话,我主张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对动辄人为干预,一会反对“清、奇、古、大”,一会“不应宣传提倡舍利干”,更反对在学术探讨上乱扣帽子。前个时期,有人竟把舍利干与武士道精神扯在一起。如此风一长,将不利于我国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更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山水盆景主要是以桂林山水为蓝本的。在创作中力求用"清、通、险、阔"(即清雅秀丽、通远而有层次、山峰奇险而水面开阔)的表现手法,来再现桂林水秀石亦秀、山奇洞也奇的自然景色。  相似文献   

16.
榆树盆景向来是被盆景人看好的树种。它与九里香、雀梅、福建茶并列为岭南盆景的传统四大名品。它多怪异奇曲,半朽蚀穿,洞孔斑烂,却纵老不死,虬枝蜿蜒,挺拔横空。这件摆在茂名市丰年大厦四楼楼顶花园养鱼池边的榆树盆  相似文献   

17.
果树盆景因取材于果树而得名,是果树栽培技术与传统盆栽、盆景艺术的巧妙结合而形成的一新的盆景形式,被园林界专家赞誉为“新、奇、妙、绝融为一体”而多次出现在国内博览会、展览厅、研究室,并进入了千家万户的庭院、厅堂、阳台和居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果树盆景的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选材、砧木培育(或老桩采  相似文献   

18.
《中国花卉盆景》2003,(8):57-57
腻金髯薰凝紧董}蠢象巍爵l濒群{缎系卿场:薰巍馨霞姜鬓桑篡星产娜瞬票留漂汁‘级品份驭概致娜红嘎黑滋次忿澡治湘粉路凿浙盆必宝侣盗拓石勒臼特居知械瘫轰触娜动幼罐肇夔摹黝羹摹肇蜚明扬张营族招影偏日日J张雪倦场于迈蘸毅螃鑫芝赞缎缓缝耀摹携夔鹦{泌黯黯.叫..口..,尸题夔鉴彝矍}粥娜馨鬓麟髦蘸;鑫曝叛鲜挤比右簿)盔旨索豉麟黔搽笼哭哺彝攀公煞她她自缺‘黯黔当{崛搜草肠落琳名群淤撼穿豁狱热球纂黛腻躁罄叠馨缈豁劲翻甲,一瑟珊旅嗽稚从撼)魏易盏藻羹鬓哪眯噢渊主‘胜启捆飞轰瓣曝澎翻舜聪郎娜摊肇石-,;里咒二弋六沈二由,泪北立而石,争奇…  相似文献   

19.
中小型水旱盆景的制作,可因材制宜,避免了专业盆景制作费时、费工、费财力以及培育、养护、成型年限长的难点。盆景爱好者都可以尝试制作,并可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和乐趣。一盆造型完美的树桩盆景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精心养护、整形,要耗赞很大的精力和心血,这对业余爱好者来说很难办到。  相似文献   

20.
三干是一见仁见智的造型形式。前人云:三干无名木。可见其不为盆景家所接受。原因是三干体比一般的常规双干体多出一干,在造型处理上相当复杂微妙。三干又是丛林型中干数最少的,其整体树姿效果远没有大丛林的气势。但笔者认为:三干(如果是合植体)处理并不难,且灵活多变,相当随意。本文探索的是一头三干的造型形式。自然界中一头三干的桩型非常难得,原因是种子实生苗都单枝萌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长成双干已经少有,三干更是少之又少。但自然界中千奇百态,鬼斧神功,不为人力、理念所支配,一些根头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