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世贤 《作物杂志》1996,12(5):14-15
试论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问题孙世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要加快国家品种审定制度改革,首先必须完善规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后和推广前的中间性试验,是连接从品种育成到生产应用的纽带和桥梁,一般都是通过品种区域试……  相似文献   

2.
<正>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育成到应用推广的必要环节,必须以科学、公正、严肃的态度对待品种区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区试质量,为品种审定提供可靠数据。下面谈谈品种区试值得注意的九个问题,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庹洪章  谢菊英 《种子》2007,26(5):109-110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育成品种特征特性、应用价值和适应区域的主要途径,是连接育种和推广的桥梁与纽带,是作物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区域试验的结果是否科学、准确、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品种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品种选育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提高区域试验质量是广大区试工作者的职责。区域试验按其过程分为组织和实施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1 我国大豆品种区试审定工作的历史沿革。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主要是对育成品种的生产降能、抗虫、抗病、抗逆性能和适宜种植区域进行鉴定.它是良种推广的基础.也是品种管理的重要环节。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5.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简称棉花区试)是棉花品种审定的依据,棉花区试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品种审定、推广和农民的利益,对棉花生产、纺织工业和种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笔者在从事主持棉花区试工作中,发现许多问题,认为规范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势在必行.现对棉花区试的关键环节提出规范化建议,着重就实施方法谈谈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改进超级稻品种区域试验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是水稻育种研究到生产应用必须经过的重要中间环节,是育种和用种的桥梁.其主要目的是评定新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产量稳定性、抗逆性、品质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以确定新品种推广价值和适应的应用区域以及适宜的栽培条件等,为品种审(认)定、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以说区域试验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品种(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关系到育种工作者)的命运和前途.因此,确保区域试验结果准确客观,对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促进育种事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加强品种区试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是鉴定评价一个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定和品种推广布局的主要依据.当前,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育、繁、销一体化种子产业快速发展,新育成品种不断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整需要品种类型趋多,对品种区试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加强品种区试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试验质量和水平,促进区试工作向科学、严谨、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农业生产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抗性好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区域试验是对新育成(引进)的农作物品种(品系)增产效果和区域适应性、抗逆性进行观察鉴定的重要手段,是新品种从选育到生产利用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区域试验结果所提供的科学数据,是决定参试品种可否审定推广的科学试验基础,对于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建立建全科学的育种繁育体系,制定正确的育种、引种、繁育规划,确定合理的种子流向,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省从1974年由省统一组织区域试验工作以来,在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简称品种区试 )是育种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也是加强品种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 ,如何把好品种区试关 ,维护品种区试的公正性、严肃性、科学性 ,为农业生产筛选优质、高产、高效品种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下面谈谈加快品种区试工作改革的几点意见。1 树立三大意识1.1 树立区试为生产服务的意识。区试的目的是为生产筛选出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 ,只有把区试工作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筛选出生产上真正需要的品种 ,才能发挥优良品种增产增收的巨大作用。因此 ,在区试工作…  相似文献   

10.
侯玉香 《种子科技》2010,28(8):20-21
<正>蔬菜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评价蔬菜品种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认)定和品种推广布局的重要依据。蔬菜种类多,种子籽粒小,对生产水平要求较高,在农作物品种试验中具有其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其特殊性安排管理蔬菜品种区试,尽量减少区试误差,确保区试结果的真实性,才能为农业生产选出优良的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11.
区域试验是一项开拓性工作,是育种成果变为生产力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是品种审定、布局、推广的重要依据。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组合必须通过区试及生产试验,才能鉴定出它们的丰产性、抗逆性、稳定性及其适应性,摸索出与良种配套的良法。  相似文献   

12.
1 概况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是使水稻育种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金桥。试验结果是品种审定推广的依据。北方稻区大多光照条件好,气温日较差大,单产居全国之首,是我国的粳稻主产区之一。北方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还在于及时地沟通北方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最新育成水稻品种(系)的应用信息,最大限度地扩大良种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良种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为正确引种和区试点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贮玉米新品种京科青贮628(区试代号K520)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以MCO3O4为母本,以MC3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饲用优良玉米杂交种,2005年参加北京市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刘红梅 《种子科技》2011,29(10):34-36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依据玉米生产实际需求,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筛选和鉴定出适宜不同生态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玉米杂交种。玉米品种区试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区试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关系到农业部门品种布局的合理性。现结合我站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实践,整理出玉米区试工作的技术要点,供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品种区试是品种审定、区域布局和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依据,是新品种走向生产的桥梁,是连接科研、生产、市场的纽带。作为玉米区试承试单位和承试人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区域试验在品种管理上的重要性,在试验的全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把品种区试做得科学、公正、准确。  相似文献   

16.
赵玉山  赵铁锁 《种子科技》2000,18(3):138-139
品种区域试验 (简称区试 )是育种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形势下 ,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搞好区试工作 ,为农业生产提供真正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现就区试工作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1 关于区试工作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当前 ,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区试工作必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认为 ,区试工作应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由偏重产量评价品种变为产量、品质二者兼顾综合评价品种。现阶段农产品供给数量不足的问题基本解决 ,农产…  相似文献   

17.
<正>区域试验是连接品种选育、审定和推广的桥梁,是了解品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对新品种展示的窗口,是品种审定的基础性工作区。区试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到品种审定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科技成果的转化。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从选育到生产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是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其目的是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客观评价农作物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为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用种和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丽 《种子》2008,27(12)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农作物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定和实现品种区域化布局的主要科学依据。区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问题。通过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区试人员的辛勤努力,四川省区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分析四川农作物品种区试现状,针对性地研究对策,以进一步提高试验质量,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川农4A与恢复系R 894配组杂交水稻新组合川农优894,2012—2013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生产试验。该组合区试平均产量、增产点次、抗性水平均达到贵州省农作物水稻品种审定要求,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试验介绍了川农优894选育经过、区试产量、抗性表现及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20.
程星 《中国种业》2013,(Z1):28-30
对2010-2011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濮阳试点43个参加试验的小麦品系进行了品质性状分析,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及是否优质是小麦育种中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也是评价优良品种(系)的重要指标,目的就是及时准确地鉴定育成或引进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并为生态区划、品种布局、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明确当前河南省区试品系品质性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