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人参业发展很快,毁林种参使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为解决参业与林业争地的矛盾,吉林省气象研究所利用我省东部山区风化沙资源进行了人参育苗的研究。经三年多的实验研究已培植成风化沙一年生和二年生的人参育苗。本文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人参主产区-东北三省不同产地鲜人参生理状况和内在质量的差别。方法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用HPLC法测定单体皂苷含量。用常规方法测定折干率,淀粉、总糖、还原惦、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研究发现,吉林省人参的所产人参折干率、人参总皂苷含量普遍高于其它两省,说明吉林省人参加工的产量都高于其它两省。不同产区人参的淀粉、总糖、还原糖和淀粉等干物质含量以及各产区酶活性对比发现.吉林省所产的人参总体上较高;各产地脂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辽宁省较高,吉林省较低。结论人参有效成分与糖类物质关系密切,吉林省栽培的人参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西洋参和人参的不同加工品的燃烧热量和基本成分分析,探究与其药性(温、热、寒、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5年生的园参不同加工品及5年生西洋参,其中鲜人参用冷冻干燥机处理干燥。设西洋参组、冷冻干燥参组、生晒参组、红参组,分别测其热量、总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皂苷含量等相关指标探究与其药性的相关性。结果:红参性温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最高,淀粉含量最少,次之西洋参和生晒参性偏凉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较少,淀粉含量较高,冷冻干燥参性偏寒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最少,淀粉含量最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人参不同炮制品总糖含量、脂肪含量与热量呈正相关,淀粉含量与热量呈负相关。说明人参药性与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有相关性含量越高药性越温和。与其淀粉含量有相关性含量越少药性越温和。则与蛋白质含量、皂苷含量并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参中除皂甙为生物活性成份外,多糖亦为活性成份。人参淀粉为人参外观质量的重要化学基础,单寡糖则与皂甙及多糖的合成有一定关系。我们自1980年研究人参多糖以来,陆续对人参中的各类糖类物质:包括人参果胶、人参淀粉、人参中的单寡糖等的组成与含量进行较多的分析,逐渐摸索出一些人参各糖类物质测定的方法,为人参质量评价及加工过程中糖类物质的流失、转化等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测试方法。这样较完整的成套方法,国内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5.
土壤、参苗、管理是人参栽培三大要素.参苗的好坏决定着本田栽培期人参产量和质量,所以各栽参国家都非常重视培育优质参苗.朝鲜是世界上人参生产和加工水平较先进的国家之一,出口的“高丽参”目前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朝鲜培育参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土苗圃,即自然土壤经耕翻、做床、播种,这是一种较粗放的育苗方式,目前很少采用;另一种是配制苗圃,即利用原野土及药土按一定比例人工混配而成的床土进行播种育苗,这种育苗方式可人为控制土壤条件,结合科学的施肥与灌溉、可培育出优质参苗,但也存在着用工多、生产费用高等缺点.我国目前人参育苗耕作制同本田栽培一样,为生荒耕作制,即选用适于栽培人参的林地,进行毁林开荒,种植几年人参后即行废耕,再另垦林地,育苗播种方式主要是撒播.也有少量条播或点播,前者由于播种密度大,导致参苗小,质量差,1、2路苗少,4路以下苗占一半以上;后者育出的参苗虽优级苗多,但由于病虫害等原因,掉苗严重,单位面积参苗少,资源浪费严重,育苗成本高.在可开垦植参的林地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改进传统的育苗技术,探讨新的育苗方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市售人参、西洋参制品糖分含量特性,方法采用比色法对60个人参、西洋参样品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蜜制参类制品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制品,红参、生晒参、鲜参、保鲜参和活性参间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生晒参、鲜参、保鲜参和活性参还原糖含量小于6%,红参还原糖含量不高于16%,蜜制参还原糖含量均大于24%。结论还原糖含量应作为人参、西洋参制品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收期内不同采收时间人参内在成分变化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长白县5年生人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采收期内不同采收时间的质量与生理状况相关性,为人参采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参根总皂苷含量、内含物含量以及折干率变化均与人参最佳采收期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淀粉含量与人参总皂苷含量呈正相关,还原糖、可溶性糖则与人参总皂苷含量呈负相关;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变化,与还原糖、可溶性糖等含量变化同步。综合各因素的变化情况,确定吉林省长白县5年生人参最佳采收期为9月7日到9月20日。  相似文献   

8.
研究林下山参不同季节人参皂苷的动态累积及规律。用高效液相的方法对不同季节林下参的人参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人参根的各个部位的长度,重量进行测定。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林下参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林下参9月份的总皂苷的含量较高,并且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高于其它采收时间。林下参中人参皂苷含量具有特征是:9月份含量达到峰值,10月份含量稳定或是略有减少。辽东地区林下山参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份。  相似文献   

9.
曹志强  金慧 《人参研究》2002,14(3):26-27
人参用于医药保健已有 50 0 0多年的历史 ,广大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选购不同的人参品种 ,如 :红参、生晒参、糖参、大力参、活性参。在这些人参的商品中由于各自加工工艺的原因 ,在各自的加工炮制过程中人参有效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和成分转变 ,因此鲜人参特有的全部营养成分并没有1 0 0 %的被人们所利用。鲜人参属鲜蔬品种 ,它在常温下不能长期贮藏。多年以来以鲜人参为主要原料的营养药膳、药材原料的享用者为数甚少。目前市场上普遍可以看到的保鲜人参品种 ,其质量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加工过程中人参皂苷等有效成分流失严重 ;二是在加工…  相似文献   

10.
鲜人参片系吉林人参研究所和吉林农业大学自1986年至1988年历经三年研制,并于1988年通过了鉴定。鲜人参片为一种新的人参商品,具有服用方便、人参香气浓郁、口感好等优点。人参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较多,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氨基酸、多糖和挥发油等。鲜人参片中有效成分经加工后含量多少?本文报道这一新商品的化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要生长在东亚,特别是寒冷地区,具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等作用。其主要成分有皂苷多糖、多肽、皂苷、氨基酸和维生素等[1,2]。目前,人参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对能量物质的利用、改善心脏功能、降血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癌作用等方面。因人参成分复杂,故进一步研究各成分所起功效成为了人参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将对人参果胶分组成和研究现状做重点详细介绍,以便更好的开发利用人参中的果胶成分。  相似文献   

12.
用同一产地的鲜人参加工成活性人参、生晒参和红参,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对比分析,人参皂甙含量高低依次为鲜人参、活性人参、生晒参、红参。潘性人参皂甙含量接近鲜人参,特别是丙二单酰基皂甙在加工过程中未发生或较少发生水解作用,仍以原皂甙形式存在,这是活性人参最大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山参内在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山参、移山参、山参原料货、趴货、池底参中,人参皂苷含量及薄层鉴别达到对山参的内在质量控制。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山参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参的人参皂苷Re、RR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30年以上的山参,人参皂苷Re RR1含量达到0.90%;山参原料货人参皂苷Re RR1含量达到0.31%;池底参人皂苷R RR1含量0.99%;移山参参皂苷Rr RR1含量达到0.4%。薄层鉴别:山参、移山参薄层图中除与对照品、对照药材有相同的斑点外,山参、移山参薄层前沿各有一个斑点,而人参对照药材薄层前沿没有些斑点。结论:本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作为山参质挝控制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不同水分处理人参,测定人参的返青及病害发病率、根的外观形态以及参根有效成分含量,探讨水分对栽培人参越冬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对水分—低温交叉胁迫具有交叉适应;2014年7月10日至人参枯萎土壤水分含量大于25.26%或小于10.4%均能引发人参受冻,且土壤含水量过低时发生冻害比例较大;处理组人参总皂苷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低水分胁迫能够提高人参中总皂苷及Re+Rg1含量;而高水分胁迫能够提高人参中Rb1含量。  相似文献   

15.
人参花蕾为人参含苞未放的花序,富含人参皂苷。人参花蕾的总皂苷含量超过人参根5倍以上,此外人参花蕾含有人参根所没有的几种独特成分,其中人参花蕾9肽和人参花蕾11肽均属于小分子肽,可以被人体100%吸收,被称为校正肽,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识别人体细胞内的各种cAMP-cGMP平衡,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1~3]。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其有效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人参花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白县西岗参场研制出“太阳能热风吹干加工人参”新技术。采用此法加工的红参彻底解决了空心破肚问题,人参色泽达到优良。试验原理与方法1、原理:红参的干燥是在人参加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干燥,可以完成淀粉转化为红糊精的过程。采用“太阳能热风吹干加工法”使太阳直接透光晒参,没太阳时,用热风吹干,棚内潮气一次性排出,不形成循环,保证了红参色泽优良,无有空心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一测多评方法同步计算测定三种人参产品(人参茎叶总皂苷、人参皂苷三醇组、血塞通注射液)中多种皂苷成分。方法:测定人参总皂苷的指纹图谱,以人参皂苷-Rb1为基准峰,分别计算人参皂苷-Rg1、-Rb1、-Rc、-Rb2、-Rd与其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外标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及-Rd的含量,用校正因子计算总皂苷的含量;一测多评法结果、RCF为1的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测定不同批号的血塞通注射液,以验证方法可行性和科学性。并对不同品牌填料及不同长度的色谱柱进行考查,评价一测多评法在复方制剂中应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建立了人参总皂苷含量的简便测定方法,以一测多评法计算含量,结果与外标法结果之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7%、0.32%、0.14%,另外以人参皂苷-Re的RCF值为1计算测定含量,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之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3%、3.87%、2.11%,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三种方法测得9个不同批号的血塞通注射液的总皂苷含量无明显差别,RSD5%。结论用本法只采用人参皂苷-Re对照品即可同时控制多种成分的含量,又能节约对照品的使用,适合中药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糯小麦灌浆期籽粒糖类、淀粉及蛋白质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糯小麦籽粒中糖类、淀粉和蛋白质在灌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明确灌浆过程中糯小麦籽粒糖类、淀粉、蛋白质含量变化与普通小麦之间的差异,在大田条件下,以糯麦12,糯麦1572两个糯小麦新品系为材料,以川育12、川育20、川麦42三个普通小麦品种为对照,研究了灌浆期间糯小麦籽粒中可溶性总糖、蔗糖、戊聚糖、果聚糖、淀粉、蛋白质含量及淀粉积累速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花后17~22 d,糯小麦淀粉的积累速率最高,蛋白质含量也达到最大,戊聚糖的含量是在花后22~27 d时达到峰值,果聚糖含量在花后7~12 d时最高.在灌浆过程中,糯小麦可溶性总糖、蔗糖、果聚糖、淀粉动态变化与普通小麦存在一定差异,但在蛋白质动态变化上则没有明显的差异.与普通小麦相比,糯小麦成熟籽粒总糖含量高,糯麦12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小麦,两个糯小麦品系的戊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川育12和川育20,糯麦1572的总淀粉含量显著低于三个普通小麦品种.在蛋白质和果聚糖含量上,糯小麦与普通小麦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可利用糯小麦籽粒各成分灌浆过程中与普通小麦存在差异这一特点,优化栽培措施,达到改善糯小麦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人参是我国东北三宝之首 ,被誉为百草之王 ,多年来我国人参在栽培、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韩国也是世界上栽培人参的主要国家 ,“高丽人参”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人参的忌地性很强 ,种过一茬人参的土壤不能再用做人参栽培之用。在我国主要是采用伐林栽参 ,这种做法 ,人参产量高 ,病虫害少 ,但却带来了极大的弊端 ,破坏了森林生态环境 ,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世界上韩国、朝鲜、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农田栽培人参和西洋参 ,他们的人参产量相对低 ,并且病虫害比较严重。为了解决人参栽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不同种类人参,人参不同部位中,红参加工过程中人参皂苷Ro(简称Ro)和姜状三七皂苷R1(简称R1)的含量含量。方法:采用HPLC的方法,对样品预处理及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鲜参中Ro和R1含量比红参中含量高;不同部位中Ro和R1的含量差异为:芦头参须主根;红参加工过程中的蒸制使Ro含量升高,R1含量降低。结论本文所建立的人参中人参皂苷Ro和姜状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