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媛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5):16-17,24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乡村长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我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之后,对农村地区发展提出的要求.一直以来,村民自主治理都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是国家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回应,也是实现农村基层有效治理的必然途径。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利益分配格局重新调整等各类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给农村治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和冲突,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47-249
近年来,随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到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被提升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上来,受到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农村社区治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的农村社区治理具有行政化的性质,村民自治没有完全实现。因此,在原来的"三社"(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基础上,加入社区志愿者,构建"四社"联动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对于实现村民自治、激发社区治理的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6):133-134
村民自治是农村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以上杭县为例,对建设美丽乡村背景中村民自治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制约村民自治发展的障碍,提出消解的办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村务公开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环节,构建村务公开规范框架,是实现农村基层治理规范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村务公开的对象包括村民和乡镇,内部的完全自治和外部的区域自治是村务公开实现的前提。但在现实运作中,由于村务公开主体定位不明确、法律规范的缺位,村务公开的内容、流程、监督体系发生了异化。"村民说事"制度的出现为村务公开的规范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实现对村务公开制度异化的纠偏,需要自治组织内部有效的完全自治,和外部合理的监督体系的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是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义。自治是指在基层实行群众自治。城市和乡村中由居民或村民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直接服务人民群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本文将从“三农”的视角出发,针对现今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 存在的问题,从法律层面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农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农村得到了全面发展,其中,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对农村治理的重要基础环节。随着社会综合实力的增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条件等与以往相比产生了全面的变化。因此,原有的自治制度无法满足现有要求,发生了一系列的困境。本文将就村民自治制度的演进、困境与路径展开讨论,阐述村民自治制度的问题,研究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对现有问题进行有效改良。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在我国农村已经推行二十年,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村民自治不仅在推动农村民主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是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文章回顾二十年村民自治发展,论述村民自治均衡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作用,提出建立村民自治均衡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人口流动规模呈不断扩张趋势,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村民自治的深入实施带来了不小冲击,引发了许多学者们对于农村如何走出"治理性困境"和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问题的不断思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人口流动规模呈不断扩张趋势,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村民自治的深入实施带来了不小冲击,引发了许多学者们对于农村如何走出"治理性困境"和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问题的不断思考。  相似文献   

12.
袁祥花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56-357,369
加强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村民自治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着重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也有重要启示,这对于当前村民自治在我国农村的真正落实及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福理 《甘肃农业》2007,(12):24-25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受各地发展水平的制约,村民自治建设在全国发展并不平衡,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村民的自治参与程度低、自治建设不规范、相关自治制度滞后、村民自治成本增加,这种村民自治发育不成熟的状况将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制度设计和民主政治的实践上。  相似文献   

14.
张淑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57-10858
在我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任务的今天,如何认识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成为农村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村民自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兼具价值和工具意义。所以,既要把村民自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看待,又要把村民自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和制度保证看待。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的建立赋予了村民民主权力,农村政治骨干们则控制着权力资源.农村村民的政治参与呈现出理性化和本真的原貌,农村社区权威也由亲缘关系发展到村民自治,是一个由"乱"到"治"的过程,其中,农村政治骨干们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217-219
基层组织的建设效果直接影响着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构建。村民自治的传统模式面临诸多难题:基层组织构建受限,上级政府权威过度延伸使农民主体性缺失等。这些难题使传统基层治理陷入"失灵"状态。乡村振兴时代要求完善基层治理,强调多元化治理主体共同参与,采用嵌入治理与村民自治相协调的新型治理形式。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等嵌入式治理的基础上,"下派书记"制度采用"实职"嵌入的形式,尝试一种创新形式对村庄进行帮扶,以实现村庄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新奎 《河南农业》2022,(36):39-41
中国农村正迈向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农业生产、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展现出新样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以乡村振兴为动力,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农村自治主体责任,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村民自治的核心要素,村民自治的成果直接有治理方式的好坏决定。在近些年来,农村的集体产权治理并没有取到预期的成果,村民自治的效果也不显著,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没有规范化管理。我国国家对于集体产权制度的保障过于缺失,应该使村民明确集体产权制的作用,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确定产权"、"划分产权"、"赋予村民的产权""灵活运用产权",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的村民更多的权利明确产权的分层,建立起有  相似文献   

19.
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实行村民自治必然受到国家宏观立法、市县及乡镇基层政权的行政执法及农村区域内的法制小环境等法律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着力改革实施村民自治法律环境问题,对推进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实现治理有效的乡村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农村政治学过程中,村民自治作为研究和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如何有效地利用村民自治,如何破解村民自治时所面临的困境,如何使得村民自治更好的同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将从以上这几个问题出发对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